永信法師:達摩「四行」與今日佛教

達摩「四行」與今日佛教

◎釋永信    

  學佛修行者的日常生活,一般分為二部分:修行生活世俗生活對於剛剛發心學佛修行時間不長的人來說,他們的修行生活世俗生活往往是脫節的,還不能融合到一起,打成一片。學佛修行需要一個過程。這個過程因人的根性高下有長有短。但通過不斷地學佛,隨著修行功夫的加深,修行生活漸漸向世俗生活滲透,最終自然而然地過上全面佛化的日常生活。需要指出的是,過上全面佛化日常生活過程,並不都是那麼順利,可能會經過多次反復。一個人改變自己的習氣,是很不容易的。學佛修行,實是一個艱苦的過程

  上述學佛修行者修行生活世俗生活的脫節問題,在佛教剛傳入我國的早期,也是存在的。從東漢到南北朝,幾乎所有西域來的僧人,都被皇帝走了供養起來,書載姚秦王苻堅為得到當時在龜茲國的鳩摩羅什師,還專門發兵打龜茲國。我們少林寺開山祖師印度高僧跋陀,來到我國後,也被皇帝接走,敕建少林安居,生活日用官府公給。高僧被國主供養對於佛教在我國的發展,是起著重大的作用,道安師就直說過:「不依國主,法事難立。」但是也有不好的一面,高僧們被國主供養後,實際上他們每天過的已經不是日常的宗教生活,這無疑給廣大的學佛修行者的日常生活帶來偏差。高僧們整日忙於譯經講經,廣大信眾則忙於求法義解。這不像正常的修行,而更像搞政治運動,到處是轟轟烈烈的造像建寺。達摩祖師來到中國時,看到的正是這副景象,楊玄之《洛陽伽藍記》記載說:達摩祖師來到洛陽,看到永寧寺後,讚歎不已:「此寺精麗,閻浮所無也。極佛境界,亦未有此。」口唱南無,合掌連日。實際上達摩祖師對此不以為然,否則他不會離開洛陽跑到嵩山少林寺一帶,終生「游化為務」。傳說的達摩祖師與梁武帝交談不契,不歡而散的公案,也暗示達摩祖師對當時中國佛教界現狀的不滿。針對當時中國佛教界現狀,達摩祖師除了傳授他的壁觀安心法門外,並著重教誨「四行」。據達摩師弟子曇林的記錄,「四行」內容包括:報怨行、隨緣行、無所求行和稱法行。報怨行是教導信眾在生活中如果遇到苦難時,要明白這是前世惡業報應,要接受它。隨緣行是教導信眾在生活中遇到喜事時,要明白這是前世善業的報應,緣盡喜消,不值得高興。無所求行是教導信眾不要太執著,不要想這要那,要認識到世上萬物皆空道理,學會無求地生活。稱法行則是教導信眾要徹底地認識人生真理,根據認識到真理來安排自己的生活,使自己的生活合乎人生真理。實際上就是全面的佛化生活。

  我們不難看出,達摩祖師教誨的「四行」,並不是什麼深奧難懂的佛理,而是今日信眾人人耳聞的佛教基本道理。所以後來宋朝的契嵩禪師就提出過疑問:「四行之說豈達摩道之極耶?」隨著佛教在我國的發展和普及,達摩祖師教誨的「四行」,已經成為佛教界的共識,而顯得有些「陳舊」。但在達摩祖師時代修行者修行生活世俗生活的脫節,確是個突出的問題。這也是佛教傳入我國初期不可避免的問題,因為當時佛教界還處於取經譯經, 即介紹佛教義理階段,直到唐代的玄奘印度取經求法成功,佛教各宗各派形成,我國佛教義理建設才告初步完成。佛教義理的介紹和建設,是當時佛教界全部注意力所在。所以,以佛陀當年的游化方式宣揚「四行」,即佛化生活的達摩祖師及其門人,根本得不到社會信眾的理解,甚至遭受譏謗。但是,整個中國佛教歷史表明,達摩祖師及其門人的努力,漸漸被社會信眾所理解,並逐步發揚光大,最後大行全國。把達摩祖師及門人的成績,僅僅理解為佛教一個宗派的勝利,那是理解偏了,應該理解為我佛教發展的必然結果。佛教宗派之爭,有益佛教義理的發展和完善,但掩蓋了隱蔽在宗派之爭下面的佛教整體發展的基本事實

  禪宗確實代表了我國佛教的發展方向佛教義理建設向信眾日常生活的滲透。曇林記錄的達摩祖師教誨有二個內容:理入和行入。行入即上面的「四行」,理入即我們都很熟悉的「明心見性」。現在我們見到的有關禪宗的書,注意力都集中在禪宗明心見性殊勝法門的演變上,實際上,禪宗的發展史還貫穿著一條更基本也更重要的線索:即從達摩祖師的「四行」→神秀的漸修,「時時勤拂拭」→慧能的「行正即是道」→馬祖道一的「平常心是道」→趙朴老的「人間佛教」和現代的生活禪。基本思想沒變,表達著同一個目標:實行佛化生活,把佛教義理貫徹到信眾的日常生活中去。「四行」與「明心見性」的關係,有如樹與花的關係,「四行」是根本,「明心見性」是花朵。如果我們把禪宗《燈錄》、《語錄》中的充滿機鋒、耐人尋味的公案,比作一座千姿百態的花圃,那麼,花圃之所以精彩吸引人,是因為花圃里的這些花,都曾經是生長在樹上的活生生鮮花而不是紙上的妙筆生花。因此,我們在堅持重視「明心見性殊勝法門傳統的同時,更要弘揚由達摩祖師倡導的「四行」傳統,把佛教真理貫徹到信眾的日常生活中去。

  達摩祖師倡導的「四行」與戒律是有區別的。戒律是針對佛教組織自身的,「四行」則是所有信眾對於日常生活應該採取的態度戒律帶有強制性質,像法律條文;而「四行」則是希望信眾自覺地根據自己佛法體會,指導自己的日常行為,是屬於信眾個人的宗教修養上要求。所以,「四行」對於今日信眾的日常生活,仍然具有普遍的也很切實的指導意義學佛修行是腳踏實地的事,只有建立在平平常常的日常生活上的修行才是可靠的。修行不能追求表面的轟轟烈烈,不能搞運動。現在很多人總相信佛教末法時代說法,認為現在道風不振。實際上,每個時代的道風都是差不多的。達摩祖師教誨「四行」,說明當時道風的浮誇;唐朝玄奘西行求法,說明當時佛教思想混亂百丈懷海立清規,說明當時叢林規矩;等等。細翻史籍,可以發現,每個時代都有對當時道風的指責言論。我們讀《高僧傳》讀《燈錄》以後,便以為唐代、宋代高僧雲集,實際上是一種錯覺,《高僧傳》《燈錄》是把幾百年中的高僧集中到一塊,如果以每10年來平均,每10年裡也沒有幾個高僧的。我們總是對自己所處的時代期望很高。這樣並不好,這對於我們修行者來說,尤其不好。過高的期望,本身就是一種妄想,我們要以一顆平常心對待我們的時代,對待自己的修行佛教的根本,是信眾的切實修行修行講自受用。從自己的日常生活修起,從小事修起,從眼前的一件一件小事修起。把自己聽到的正法,悟到的真理,融化在自己的日常生活里。我認為這才是學佛修行大道這就是達摩祖師「四行」對於我們今日信眾的真受用,大受用。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