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經(優陀夷經):本經探討有關「二受」、「三受」乃至無量受的語境。
優陀夷尊者被譽為「度眾第一」,其一生度眾無數,是位了不起的比丘大菩薩。有一次「瓶沙王」(頻婆娑羅王,摩竭陀國國王)造方至優陀夷尊者住所,向他請教一事:「雲何世尊所說諸受?」意思是說佛陀主要說了哪些受?這些受的具體內容又是什麼。優陀夷尊者回答說是三受,分別是樂受、苦受與不苦不樂受。
瓶沙王一聽,說不對呀,佛陀明明跟我說是二受(苦樂二受),你怎麼無緣無故地冒出了「不苦不樂受」呢?「正應有二受:樂受、苦受;若不苦不樂受,是則寂滅」——意思是說世間如果有不苦不樂受的存在(既感受不到苦,也感受不到樂),那就等於說人已經「寂滅」(死去)了。如此一來,一方堅持說只有二受,一方堅持說有三受,彼此誰也說服不了誰。最後結果是,大家一起到佛陀那兒去,請求世尊予以裁決。優陀夷問道:「我亦不能立三受,王亦不能立二受,今故共來具問世尊如是之義,定有幾受?」
佛陀的回答很明確,他說他既說二受,也說三受。為什麼?因為對不同的聞法對象,就必須具備不同的方便說教。佛陀不僅說二受、三受,他還說一受、四受、五受、六受、十八受、三十六受乃至「百八受」或「無量受」。
一受:即苦受,「所有受皆悉是苦,是名我說一受」;
二受:「說身受、心受」,即生理的自然反應與心理上所引起的各種變化;
三受:樂、苦、不苦不樂受;
五受:樂根、喜根、苦根、憂根、舍根;
六受:眼觸生受,耳、鼻、舌、身、意觸生受;
十八受:謂隨六喜行、隨六憂行、隨六舍行受;
三十六受:「依六貪著喜、依六離貪著喜、依六貪著憂、依六離貪著憂、依六貪著舍、依六離貪著舍」;
百八受:過去三十六受、現在三十六受、未來三十六受;
無量受:「如說此受彼受等」,即各種感受(或一切感受)。
簡要說明:
1、六喜行、六憂行:是指於六根的每一根,對會使其起喜(或憂)其所在的境界,即六根對六境時,會起喜或憂兩種反應。
2、六舍行:於六根的每一根,對會使其起平靜之所在的境界,即六根對六境,會生起平靜的心態(或全身放鬆)。
3、三十六受:是在六喜、六憂、六舍的基礎上進一步進行細化,將它們悉分為「貪著」與「離」兩種類型,共分為三十六種。
佛陀在談到這些受的差別時,他對優陀夷說:「我如是種種說受如實義,世間不解,故而共諍論,共相違反,終竟不得我法、律中真實之義以自止息。」世間為什麼會產生這些「不解」,進而生起這么多的「諍論」呢?原因出在了我們的「欲受」上面,即我們對佛法妙理的不理解(或理解得不透徹),於是產生了種種錯誤的知見,歸根結底是我們身上的這個「欲」還沒有斷除乾淨,甚至毛病習氣還很嚴重。怎麼辦呢?唯一可行的辦法,便是「離欲受」。「欲」與「受」是無法滅除的,但是我們至少可以遠離它們,不會受到它們的影響。欲受從哪裡來?從「五欲功德」中「因緣」而來;如何遠離欲受?必須要修習一些離欲的法門,具體而言,即修習禪定。關於四禪八定,我們已經講得很多,此處不再重複。(9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