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師:漫說《雜阿含》(卷二十六)~F 685經(乳母經)

  漫說《雜阿含》(卷二十六)~f

  685經(乳母經):在本經中,佛陀嬰兒從小至大的成長全過程,來譬喻聲聞比丘從有學到無學的全過程。其實,天下父母在對待養育子女的問題上,都是懷著一樣的慈愛心情佛陀在描述此過程時,用筆充滿著溫情:

  譬如嬰兒父母生已,付其乳母,隨時摩拭,隨時沐浴,隨時乳哺,隨時消息。若乳母不謹慎者,兒或以草、以土諸不凈物著其口中,乳母當即教令除去;能時除卻者善,兒不能自卻者,乳母當以左手持其頭,右手探其哽,嬰兒當時雖苦,乳母要當苦探其哽,為欲令其子長夜安樂故。

  初生的嬰兒什麼也不懂,如果有什麼舒服地方,也只會哭鬧卻無法用言語及手勢表達。此時,就需要乳母要按時給孩子餵奶、摩拭、沐浴,給予新生兒無微不至的關照。等到孩子稍稍大點,孩子又會四處亂爬,手裡抓到什麼就吃什麼——其本能反應就是直往嘴裡塞。此時孩子不具備鑒別食物能力大人稍不留神,孩子就會「以草、以土不凈物著其口中」。此時乳母就會及時將孩子口中的不凈物去除乾淨。

  當孩子再稍大點時,便逐漸開始懂事了,「有所識別」,此時他再也不會「持草、土諸不凈物著口中」。佛陀對此敘述道:「嬰兒小時乳母隨時料理消息,及其長大,智慧成就乳母放舍,不勤消息,以其長磊不自放逸故。」隨著孩子的逐漸長大,在身體智力方面已漸趨健全,這時候就不需要大人們的精心呵護了,所以「乳母放舍,不勤消息」,因為孩子可以慢慢地自己照顧自己了,「不自放逸故」。從父母的立場上來說,把孩子從小拉扯大,的確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當孩子大了,就需要大膽地讓他們去飛翔。有的父母可能還做不到這一點,總覺得孩子再大,在父母眼中卻永遠只是個孩子,故而處處袒護、珍愛甚至包辦,結果不但不利於孩子的成長,甚至會害了孩子

  佛陀舉出這樣的譬喻用意何在?從經中我們可以找到答案:「若諸聲聞始學,智慧未足,如來以法隨時教授而消息之;若久學智慧深固,如來放舍,不復隨時殷勤教授,以其智慧就不放逸故。」我們在看武俠類的影視作品中,會時常見到這樣的情景:當弟子學成後,為師都會主動讓愛徒離開自己去闖盪江湖。在依依惜別之時,無論是恩師還是徒弟都會難以割捨,不忍分離。可是師父為了成就弟子,就必須要讓他們去獨自開闢自己的天地,如果畢生影隨其師,不僅對師父無益,事實上卻徹底地耽誤了徒弟的前程。佛陀也是一樣,在弟子尚未成就之時自然是如乳母般地對嬰兒百般照顧;但當弟子智慧成就之時,便不再多操心弟子們的事情了。為什麼?因為弟子們已經做到了「不放逸故」。所以我們在原始的經典中,時常見到如來教誡弟子們要志存四方,隨緣度化一切眾生而不是將他們個個都留在自己的身邊。在更多的時候,我們只見到佛陀在夕陽的余輝中孑然一人曠野中經行的身影,或者僅僅在侍者阿難一人的陪伴下,足跡遍布大半個印度的艱苦履程。對於那些已成就智慧的眾多弟子佛陀從來不會勉強他們侍隨左右;相反,他總會孜孜不倦地對弟子們說:「你們要以度生為己任,使未度者度未脫者脫,未調伏者令得調伏,未寂靜者令得寂靜,未安隱者令得安隱……」。(2月20日)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