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師:漫說《雜阿含》(卷五十)~Q 1352經:本經敘述天神告誡阿練若比丘莫營造立。

  1352經:本經敘述天神告誡阿練若比丘莫營造立。

  經中敘述「有眾多比丘住支提山,一切皆修阿練若行,著糞掃衣,常行乞食」,說明這些比丘在各自的修為上沒有什麼問題。但是經中記載這樣一件事:「爾時,那娑佉多河岸崩,殺三營事比丘」,就是說河岸崩潰,將正在河邊幹活的三個比丘給壓死了。這里就涉及到一個問題什麼叫「營事比丘」?天神為什麼不贊嘆「營事」,而且還告誡比丘們不可去「營事」?我查閱了相關資料,在《大寶積經·營事比丘品》中見到如下這段記載:

  「爾時摩訶迦葉白佛言:世尊雲何比丘能營眾事?佛告迦葉:我聽二種比丘得營眾事。何等二?一者能凈持戒,二者畏於後世喻如金剛。復有二種。何等二?一者識知業報,二者有諸慚愧及以悔心。復有二種。何等二?一者阿羅漢,二者能修八背舍者(即八解脫,《大智度論》:背此凈潔五欲,舍此著心,故名背舍)。迦葉,如是二種比丘,我聽營事自無瘡疣。何以故?迦葉,護他人意此事難故。迦葉,於佛法中種種出家、種種性、種種心、種種解脫、種種斷結。或有阿蘭若、或有乞食、或有樂住山林、或有樂近聚落清凈持戒、或有能離四扼、或有勤修多聞、或有辯說諸法、或有善持戒律、或有善持毗尼儀式或有游諸城邑聚落人說法。有如是等諸比丘僧,營事比丘善取如是諸人心迦葉。若阿蘭若比丘樂空閑處,營事比丘一切役使不應令作。有時阿蘭若比丘,在比丘僧次役使,而營事比丘應當代作。若自不作應請他人令代為之不應役使阿蘭若比丘。」

  從《大寶積經》這段記載中我們可以得知,佛陀並不反對比丘去營事,但是這裡面有種種前提條件,比如說能持凈戒,還要畏於後世喻如金剛等等。如果比丘達不到這些條件,那對不起,比丘就可以會引起種種麻煩。在本經之中,天神看到了正在河岸邊營事的三位比丘不幸被岸崩而斃命,在感到惋惜之餘,便告誡那些正在修習陳練若的比丘們:

  乞食阿練若,慎莫營造立,不見佉多河,傍岸卒崩倒,

  壓殺彼造立,營事三比丘?糞掃衣比丘,慎莫營造立,

  不見佉多河,傍岸卒崩倒,壓殺彼造立,營事三比丘

  依樹下比丘,慎莫營造立,不見佉多河,傍岸卒崩倒,

  壓殺彼造立,營事三比丘

  可以想像,三位營事比丘,肯定是這群阿練若比丘僧團中的一員。而這些正在修習阿練若的比丘們可能並沒有達到佛陀在《大寶積經》所達到的那些標準(能營眾事的標準),故而天神告誡他們千萬不要去自造營事。為什麼?因為他們的本份是把份內的事管好,先把個人的解脫問題解決掉。如果個人尚有餘縛,就不要去自尋煩惱,自找「瘡疣」。因此佛陀在《大寶積經》中說,「若阿蘭若比丘樂空閑處,營事比丘一切役使不應令作」,不要讓他們去營事,並不是縱容他們去「享清福」,而是每個人都有各自分工,決不可越俎代庖。故佛陀在本經中也藉助天神之口,再次教誡阿練若的比丘們「慎莫營造立」。三位正在營事的比丘,便是活生生的例證。

  從本經我們可以獲得如下教誡:弘揚佛法固然值得鼓勵與贊嘆,然我們在講經弘法之時尚需警惕——在個人生死問題沒有徹底解決之前,務必要依教奉行,切莫自創門路、隨意發揮。否則極有可能便會造下惡因遭受業報。對於茲等,吾輩當切記。(6.17.)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