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良法師:茫茫九派釋中華

茫茫九派釋中華

  茫茫寰宇,乾坤大開。杳杳歷史,古往今來。
  循順人類歷史的脈搏溯源,距今兩千五百年前有三位聖人降世,成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三教之祖。孔子人生老子講養生,釋迦牟尼講重生,三教之精華在中華大地上相映綻放,促進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精彩紛呈。儒釋道的哲學思想在歷史的長河中占居著華夏民族的文化主流,孕育了一代代先哲聖賢,成為人們文化生活的精神支柱。
  佛學文化源於外域,揚於華夏,為眾生安居樂業帶來了精神食糧,成為中華民族弘揚正氣文化典範
晨鍾暮鼓,日復年增,綿綿不絕,回蕩依舊的佛學灝噩,用他們的虔誠、毅力和悲願度過了每一個辛勞而又神聖日月星辰。
  這里有慈愛的雲,這里有善良的雨,點點滴滴,絲絲縷縷,讓躺下的身軀重新站起來,讓失落的渴望重獲愛的甘霖,讓乾涸的心靈生出青翠的綠葉,讓枯萎的生命綻放出微笑的花蔭。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正是這芬芳的花葉組成了明媚的春天。因為,眾生心中有一個共同的善根這是一個美麗的永恆的根。
  「中華」二字的成因可以追溯到那個時代的集體意識,在中華大地生活的先民認為這是花的世界原因一是「華」的本義即為「花」。「桃之夭夭,灼灼其華」這一詩句「灼灼其華」的「華」並不通假,遠古時期漢字並沒有「花」這個字,而只有「華」這一字。依照篆書,也正是花的象形。因此有學者根據華的本義,以及遠古先民集體潛意識的遺傳,推測「中華」的意義為「中和的花之國度」。
  如今,我們是否可以斷想:此花就是,潛藏在大漢子民「集體意識」中的那一朵蓮花呢?
  在中華的「百花園」里,歷代翹楚多有「結蓮「美談。東坡居士的傳奇經歷,可謂「蓮華盛事
  相傳蘇軾雖然信仰佛教,但又不和尚。聞得瓜州金山寺有一法號為佛印的和尚名氣極大,就決定到山上會一會老和尚
  在廟里蘇軾皇帝講到文武百官,從治理國家講到為人之道和尚靜靜聽著,蘇軾見佛印一直一言不發就從心裡有點瞧不起他。心裡想:大家都他有本事,原來草包一個,來這里是騙幾個香火錢的吧?
  這時候佛印突然問道:「在先生眼裡老納應該是一個什麼樣的人?」蘇軾正滿肚子鄙視,隨口答道:「你在一般人眼裡看來是有本事,但那是為他們淺薄,實際上你每天故弄玄虛,沒有真才實學,是個騙子而已!」佛印微微一笑,默不應聲。
  蘇軾看到他這個樣子不僅更瞧不起和尚,而且自己洋洋得意起來,便乘興問道:「在你眼裡我蘇大學又是一個什麼人呢」?佛印答「你是一個很有學問,有修養的人,老納自虧不如!」佛印答道。
  回到家後,蘇軾洋洋得意地把早上如何如何制和尚的事給小妹講了一遍,蘇小妹聽後笑得飯都噴出來了蘇軾懵了忙問道:「小妹為何發笑?」「你貶低和尚他不僅沒生氣反而把你讚揚了一番,你說誰有修養?沒有學問哪來的修養你還自以為自己比別人強?羞死你你都不知道!」。
  蘇軾聽後恍然大悟,從此與佛印大師成了莫逆之交。
  佛學自漢代傳入中國,數百年後,逐步走上了中國化的道路。標誌著佛學文化中國化的完成,形成了儒、釋、道三家互補共存、和而不同的格局,共同構建枝葉繁茂的大中國文化圈。多種文化元素的合流,是中華民族「仁愛和諧精神的集中體現,是推動華夏文化走出中國遠播東亞乃至世界的一個重要原因
  在十方叢林中巡禮,曠達和舒緩遍及全身。在全民倡導綠色生態環境的今天,佛學文化的素雅、清明恰好為這種生活的創建提供一片精神綠洲。
  佛學文化,面臨碧水,背依青山,雲蒸霞蔚,鬱郁蔥蔥好一派福慧綿長的曠世勝景。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