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傳燈骨幹培訓的開示》
眾生千差萬別,但從生命源頭來說,無非迷與悟兩種狀態。迷了就是凡夫,悟了就是聖賢。在佛經中,也稱之為明與無明。
凡夫的生命是以無明為基礎,由此帶來無盡的煩惱、惑業和輪迴。在十二因緣中,就是以無明為始,演化出整個輪迴之鏈。所謂無明,就是看不清生命真相,看不清世界真相。因為看不清,就會對自我和世界產生一廂情願的誤解。進而對喜歡的貪著不舍,對討厭的心生嗔恨,每天就在貪著和嗔恨中煩惱著,糾結著,輪迴著。
在今天這個時代,高度的物質文明,使人類慾望空前膨脹。這種被縱容的渴求和執著,又帶來種種不良情緒和煩惱,形成迷惑的生命泥潭,使我們深陷其中,難以自拔。在物慾的肆意沖擊下,世界變得日益喧囂,人心變得越發混亂。
而這喧囂和混亂的雙重沖擊,又迫使人們去反思,去尋求,去探索——生命的出路究竟在哪裡?
所以,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心理學,關注各種靈學及宗教。雖然這些方法也能給人帶來慰藉,帶來某種程度的幫助,但都不能對生命真相做出究竟解答。
我們非常幸運,有緣聽聞佛法,有緣進入書院,有良好的引導和氛圍,可以幫助我們走出迷惑,走向覺醒。想一想,世間還有什麼比這更有意義的?現世的一切努力,所獲得的都是暫時利益。財富再多,地位再高,離開這個世界時可以帶走什麼?而在爭取和享用這些世間利益的過程中,還可能造作種種惡業,可能有這樣那樣的副作用。
反之,參加書院學習,參與傳燈事業,是給生命帶來究竟的意義,永久的意義。因為我們所開發的,是生命內在的無盡寶藏。它不會消耗資源,卻可以使我們成為充滿正能量的人;它不會破壞環境,卻可以為更多人營造良好的心靈環境。
大家來參加傳燈培訓,對傳燈的重要性想必已有所認識。這種認識能達到什麼程度,是取決於我們對佛法的受益程度。可以說,我們得到的法益有幾分,對傳燈的認識就有幾分。否則,可能只是一時熱情,難以持久。
作為傳燈的骨幹,我們不僅要有分享的熱情,更要努力修學,調整心行。惟有自己真正從佛法得益了,才會有源源不斷的動力。而那種發自內心的分享,也才會具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