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教界,為什麼會出現表面繁榮而實際無序的狀況?甚至於,開始出現庸俗化的傾向?我覺得,根本就在於修學體系的缺失。在第一屆世界佛教論壇時,我提交了《一個根本,三大要領》,這篇文章代表著我對佛教更大范圍的思考。一個根本,就是佛教修學體系的建設。三大要領,包括佛教教育制度、僧團管理制度和弘法布教制度。這是佛教存在於世的保障,就像三足鼎立那樣,共同支撐了佛教在世間的傳承和弘揚。
教界的問題雖然形形色色,但根源只有一個,就是出家人的修行上不去。一旦修行上路,哪裡還有興趣追名逐利?哪裡還有精力說是道非?就像我們坐擁金礦之後,還會對石頭念念不忘嗎?說起來,今天的出家人確實很難,因為我們面對的誘惑比任何一個時代更多,更密集。在如此浮躁的環境中,我們靠什麼來堅守道心,靠什麼來抵擋誘惑?僅僅靠意志是不夠的。這隻能作為修行之初的第一推動力,是難以持久的。惟有修行上路之後,才能從中源源不斷地獲取力量。
而現在的教界,既沒有很好的求道環境,也缺乏明晰的修學引導。不少人雖然好心出家,也曾發願解脫,但因為修行不力,覺得解脫永遠都像天邊的雲彩,遙不可及。因為缺乏法的支撐,凡夫心自然會捲土重來。於是乎,就把目標重又轉向世俗需求,就開始把出家當做一種生活方式,只想著把日子過舒服一點。更有甚者,將寺院當做一展身手、撈取個人資本的名利場。出現這種情況並不奇怪,因為解脫和輪迴是兩條非此即彼的路線,如果我們不能進入解脫的軌道,必然會落入輪迴的軌道,落入凡夫心的運作系統。所以,佛教的根本就在於修學,修學上去了,很多問題自然迎刃而解,不葯而愈。但這種引導必須是簡明有序的,這樣才具有可操作性,可推廣性。如果過於繁瑣的話,就不具有普遍性了。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