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凡夫心,須從發出離心開始。由透徹輪迴是苦,而發心出離現有生命軌道。
或許有人會問:在家居士也要發出離心嗎?發起出離心後還如何生活呢?其實,這是對出離心的誤解。出離不同於厭世,而是出離對輪迴的執著,對五欲六塵的執著。發起出離心,我們仍可保持現有的生活和工作,仍可承擔在世間應盡的責任,且不為執著所縛,只是隨份隨力地擔當。同樣是做,卻能比以往更自在,更灑脫。所以說,在家居士一樣要發出離心,只是發心方式和出家人不盡相同。
出離心是修行前提,若對世間尚有貪戀,學佛就不會深入,修行也必然舉步維艱,徘徊不前。即使每天有定課,但一天二十四小時中,若只有座上一小時能提起正念,其它時間卻一心念著世間利益,念著兒女情長。如是,正念之力又如何能與凡夫心匹敵?
若是我們放下對世間利益的期盼,放下對五欲塵勞的執著,凡夫心就得不到生存所需的養料。長此以往,必然逐漸萎縮瓦解,不再成為正念的阻力。
當我們生起出離心後,還應將之擴大到一切眾生。不僅想著自己出離,更願六道無量眾生一同出離,同證菩提,共赴佛土。這就需要我們打開小我的堅固壁壘,將六道一切眾生盡納其中,如大海收納百川,如虛空包容萬物,是為菩提心。
——摘自《從有限到無限》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