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運法師:一念誠心 一念感應──布施塔廟 得福無量

一念誠心.一念感應

──布施塔廟.得福無量

  我們東林佛堂是專修凈土的十方道場,由開山祖師定西法師始建於1952年,當時荃灣南天竺住持茂蕊法師將其東園菜地捐出,並得各方善信集資,由南華學佛院多位學僧,胼手胝足、除草挖泥、挑土填溝,蓽路藍縷,修建凈室,初名「東林凈舍」。1962年正式獲政府批准,成立「東林佛堂有限公司董事會」,並向香港佛教聯合會備案,是為佛教團體機構之始,開香港佛教寺院之先河。於1970年開創「佛教東林安老院」。其後,凈真長老、聖懷長老等,復擴建大雄寶殿及大悲殿,經數十年不斷弘化發展,規模初具;遠承廬山慧遠之風,提倡念佛老實修行道場清凈。近年由於信眾日增,各殿堂已不敷應用,加上歲月遷移,風雨侵蝕,部份建築日漸殘破,尤其五觀堂、客堂、僧寮等,亟待修葺。

  2009年初,本人接任第十任住持後,遂倡集十方四眾之力,發起復修工程;新五觀堂於同年12月25日復修圓滿並舉行開光儀式;其餘各殿堂內部,經兩年之修復及堂內佛像重塑金身,亦已於2012年春圓滿落成,並於3月25日舉行「慶祝東林佛堂建寺六十周年.大雄寶殿.極樂寶殿.大悲殿復修落成.諸佛菩薩聖像開光水陸法會開壇灑凈儀式」。

  現時念佛堂內其餘各殿內、外部,包括*輪殿、功德堂、僧寮、客房、廚房等地,仍在復修及擴建當中;幸得眾護法居士熱心護持、布施贊助,工程得以順利進行。最近阿彌陀佛聖誕佛七法會期間,其中一位捐資贊助的老居士,很關心復修工程的進度,談話中我特別為她說了弟子布施塔廟的功德,還講了一個很有意義故事,她聽了非常的歡喜;所以,我覺得也應該和其它善心布施的人網友們分享;故事是這樣說的:

  古時候有個叫包憑的讀書人為人善良好學。他的父親當時在池陽擔任地方長官——太守,池陽就是現在的安徽省池陽;這位太守有七個兒子,其中包憑是他最小的兒子,包憑入贅到平湖這個地方姓袁的家中當女婿。

  包憑勤奮努力,博覽群書,多才多藝,人人都他是博學多才的人,可是不盡如人意,數次參加舉人考試,都沒有被錄取,後來實在是有點心灰意冷了;於是他開始接觸佛學用心佛教的經論,並且經常和一些大德高僧交往;談詩文,論佛理,研討修德積善的法門,逐漸得到佛陀理論的教化,心境慢慢得到凈化和開悟善良之念漸受滋潤,善根一天天被開發出來。

  有一天包憑帶著人去游覽柳湖,瀏連於山光湖色之間,神清氣爽,遊興倍增。此時對於仕途的憂患功名得失,全然不去思慮,一心寄情於山水的愉悅之中。主僕二人隨著得意的清風,忽然來到村中一家寺院里,抬頭看見聳立在寺里觀音菩薩像;由於這座佛寺年久失修,殿宇屋頂漏雨,觀音菩薩遭受寒風吹拂,雨水淋打;此時包憑心中頓時生起悲憫之情真誠發心舍錢修葺觀音殿;他從自己的錢袋裡取出白銀十兩,交給廟里住持和尚,說明自己要捐獻修繕殿宇的心願。主持法師接過包施主十兩銀子,深表謝意;稍作遲疑後,又再緩緩的說道:「我這寺里香火不甚興旺,貧僧以托缽化緣為生,身無餘財,施主十兩銀子雖然不算小數目,可惜修復殿宇還是杯水車薪,無法完成修繕工程。」

  包憑聽了住持的訴苦,心生同情,再將自己攜帶的四匹布捐贈出來;同時又到自己隨身的衣箱里拿出七件非常值錢的好衣服,一並布施寺廟賣錢修殿。七件衣服中有一件特別名貴的新做不久的長袍;連僕人都覺得捨不得捐出去,央求地說:「少爺,這件長袍還是留下來吧。」

  「不留!」包憑說:「只要修好佛寺觀音聖像不受雨淋,我的身體即使裸露、赤膊又有什麼關係哩!」

  住持和尚時就感動得熱淚盈眶,覺得包施主了不起,他有一顆比金子還值錢的慈悲之心,只想到聖像得到保護,不顧自己,這是何等難能可貴啊!

  結果,這件事自然地就傳開去了;在包憑慷慨布施的帶動下,其它信眾也受到了感染,有捐錢的,有出力的,很快工程就竣工了。圓滿開光之日,寺廟住持和尚,特意邀請包憑來寺里參加法會。包憑把自己的父親太守也請來了,一起住在寺里晚上父親夢見廟里護法神——伽藍向他表示感謝,並告訴他說:「你的兒子將來一定會享受國家俸祿將來一定可以做大官。」果然,後來不但包憑做了大官,就連他的兒子包汴,孫子包檉芳都考中進士,做了大官

  由此可見,真是一念真誠,一念感應善心善行必然會得到善報,而且報在子孫布施塔廟,得福無量,確實是真實不虛啊。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