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遠法師:棲霞山內的棲霞寺

棲霞山內的棲霞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初秋的山坳里,空氣涼爽而清新,浮動著一抹淡淡的半透明的霧氣,幾聲婉轉的鳥鳴帶著清脆的尾聲裊裊地從霧中飄來。黎明的霞光漸漸顯出了藍青綠諸色。初升的太陽透露出第一顆微粒。從未見過這鮮紅如此之紅,也未見過這鮮紅如此之鮮。一剎間,火球騰空,凝眸處彩霞掩映,光景有千變萬化,空間射下百道光柱¼¼盡染,美麗妖饒的棲霞山披上迷人的金裝,吸引著萬千的遊客投入她的懷抱。
    棲霞山風景點眾多,而最負勝名的莫過於棲霞景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道起伏蜿蜒的龍牆、赭紅的牆配上流璃碧瓦的頂蓋,古色古香、樸實幽雅,人間凈土佛門古寺臨近了。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沿著碎石鋪就的彎曲的幽靜的林間小道向前,透過林間空隙,隱約的棲霞古寺出現在眼前,它座落在風翔峰西麓,虎山環抱其東。經寺前白連池、過草坪,走上石級石階,便來棲霞寺的山門,一派赭紅的高牆迎面壁立,中間大門額牆上書寫的「棲霞古寺」幾個金色大安將我們引進這座已有一五百年曆史的古剎。
    走進山門,迎面就看見一位笑顏常開,大肚子的彌勒菩薩給人一種友好、和善、親切的感覺,如同回到長久未歸的家中彌勒菩薩背後立著一位全身金色將軍像,手持寶杵,威武嚴肅與前面笑咪咪的彌勒菩薩成鮮明的對比,使人想到在和平自由的背後,還有危害佛法和善法的魔鬼的存在,需要有無畏的降魔精神來降伏惡人,而這位全身的示將軍像的韋馱部薩即擔負著摧邪顯正,維護佛法的重任。作為一個學大乘菩薩佛教徒,韋馱菩薩戰勝魔難、福利眾生彌勒菩薩慈悲利生、給人歡喜精神將是我們發願修學的榜樣
    在殿東牆壁上,嵌立著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居士撰文並書的《重修攝山棲霞寺記》的碑文。通過它,可以對棲霞寺的歷史沿革有一個大概了解。
    穿過彌勒殿,是一方形寬敞的天井,兩廂為客堂齋堂、祖堂及玉佛樓。玉佛樓上供奉著國際佛光總會會長、曾在棲霞寺律學院就讀的的星雲法師所贈送的緬甸白玉佛像,潔白無暇、端莊慈祥。玉佛殿旁為「多寶閣」,把棲霞歷代收藏的文物、字畫等陳列展覽,供遊人欣賞。「多寶閣」旁的紀念室為「渡海大師紀念堂」,供奉著一九六三年日本文化代表團訪問南京時贈送的鑒真大師像,供龕設計別具一格。採用揚州大明寺的模型,背景則是狂濤駭浪的渡海景象,表現出鑒真大師為中日佛教文化交流不畏艱險的偉大氣勢
    正中步上台階,宏偉的毗盧寶殿,飛檐翹角、高大庄嚴象徵佛教的偉大。進入大殿,只見燈、花、幢、幡,羅列庄嚴,中央供奉著金色的毗盧遮那佛,慈祥而端正,令人油然生起崇敬、贊嘆之心,默默地瞻仰著偉大的佛陀心中得到從來未有過的凈化。大佛左右侍立著梵天,帝釋兩天王大殿兩側,供奉著二十諸天像,姿態各異,光澤耀眼,顯示出一派肅穆的佛國景像。
    殿後塑立著南海觀世音菩薩像,站在頭上,足下海濤澎湃頭上彩雲飛舞。菩薩左右為善財和龍女像,背後為觀音菩薩三十二應化身觀音菩薩慈航普渡,隨類示現,對機說法。使多少眾生菩薩慈悲利人所感動。歸投在三寶的懷抱,作佛陀弟子
    出大殿後門,迎面即是方丈大院,裡面有法堂藏經樓及念佛堂僧人宿舍。法堂內趙朴初會長的一副對聯棲霞寺最精彩的歷史事件都包括進去了
    「創業溯南朝想當年花雨六時朗公講席弘三論;
       分身還故國喜此日海天一色鑒師行蹤重千秋。」
    藏經樓為全寺最高處。藏經樓正中供奉著一尊漢白玉釋迦牟尼佛像。室內兩側,為佛教最寶貴的經律、律、論三藏,有數千卷之多,佛教教義的博大精深,汗牛充棟,由此可見一斑。
    從藏經樓後側後門出來,是一塊寬闊的場地,棲霞山重點古跡舍利塔在這里。這座石塔的規模雖不大,但造工十分精緻。古建築學的研究者認為這座石塔是佛教藝術江南代表作。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此具寂,惟聞鍾馨音。」
    當我離開棲霞寺住棲霞山上其它風景點走去的時候,清脆的鍾磬聲又迴響在我的耳旁,給我以超脫,寂靜感覺,塵俗雜念盡去,感悟到生命的真義。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