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樹《中論》思想述義
理凈
《中論》是三論宗立宗的三部論之一,為龍樹菩薩的代表著作。也是佛教眾論藏中的一部重要論著。是闡述「般若」思想的代表著作之一。主要敘述佛教的性空思想,闡明一切法自性本空,諸法實相不可得的理論觀點。是學習三論思想的主要著作,也是研究佛教性空思想的主要論著。為佛學愛好者和佛學研究者所必讀的佛學著作。《中論》在佛教各大宗派都非常的重視,尤其是對《中論》的三是偈:「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被譽為是諸論的「精髓」,是整個佛教思想的濃縮,表明了佛教真俗二諦的思想根源。但在三論宗對龍樹的《中觀》思想有不同於其它宗派的思想內含。為了能使對《中論》愛好者一個整體思想認識,今本文僅從三論學的觀點,對龍樹的《中論》思想作一點概述。
一、解釋論題
《中論》亦名《中觀論》或《正觀論》,其內容是在說明中道觀的真理,因此從所詮得名,所以稱為《中觀論》。如果從能觀而言,此「觀」是一種中道正觀,因此亦名《正觀論》。「中」是正確真實之義,離顛倒戲論而不落空有二邊。「中」又是正而不偏,是中正不邪之義,即是中道實相。「觀」是用智慧觀察體悟,即觀察一切諸法的真實相,不觀有無顛倒的實相慧。「觀」又是觀行、思量義,即觀諸法實相,以觀心而行於正法。「論」是言論、文字,了別之義,即說明諸法實相,中道義的經論等語言文字。故「中觀論」者是龍樹菩薩解釋佛經而引導眾生悟入諸法實相的言論文字。如曇影大師言:「問答析征,所以為論」。僧叡亦雲:「以論為稱者盡其言」,故名為《中論》。又古德雲:「言辯於口,觀稱其心」故名為《中觀》。
又「中」者有簡別之義,即中者是中間義。因為《中論》在龍樹的三大論中,《無畏論》廣,《十二門論》略,而《中論》處於中間,廣略適中故稱《中論》。如內容太廣、篇幅過長,一般人不易學完。如太略而又言簡意精,一般人也不易了解全論的思想。因此,《中論》內容適中,意義全面,適合於大多數人學習和研究。如果學懂了《中論》的思想理論,就基本上可以完全掌握了龍樹的「中觀」思想,所以本論名為《中論》。
若以通而言之,三字皆中皆觀皆論。所言皆中者,中道之理實而不偏,故中道之內理名為中,因中道之理能發觀,故觀亦名為中。因中道之觀而發論,此論亦名為中。三字皆觀者,中是義相觀,觀是心行觀,論是名字觀,故皆名為觀。亦如三種般若觀,中是實相般若,觀是觀慧般若,論是名字般若。三字皆論者,論是能論故名為論,餘二是所論,亦名為論,故皆名為論。若就別而言者,中道實相之理正而不偏,故以中為名;智慧能達照實相之理,故以觀為稱;論是言教,故名為論。
今離釋三字者有四義:一者、依名釋義,中以實為義,中以正為義。中以實為義者,立於中名,為欲顯諸法實相故。如叡師雲:「以中為名者照其實也」。中以正為義者,正名為中道,離偏曰中,對邪名正,故知中以正為義。二者、教理釋義,中以不中為義,因為諸法實相,非中非不中,無名相法為眾生故,強名相說,欲令因此名相以悟無名,故說中為顯不中。三者、相互釋義,中以偏為義,偏以中為義,因為中偏是因緣之義,故說偏令悟中,說中令識偏。如經雲:「說世諦令識第一義,說第一義令識世諦故。」四者、無方釋義,中以色為義,中以心為義,中以一切法為義。故《華嚴經》雲:一中解無量義,無量中解一,故一法得以一切法為義,一切法得以一法為義。
所言「中「者有四種:一者對偏中,即對大小二乘學者斷常偏病,而說中道之法,是故名為對偏中;二者盡偏中,即大小乘學人皆有斷常偏病,所說之中則不成為中,若能偏病斷盡,則唯表於中,故名為盡偏中;三者絕待中,即本來是對偏病而說中,偏病既除中亦不立,本來非偏非中,為教化眾生,強名為中,故名為絕待中;四者成假中,即有無為假,非有非無為中,由於有無二邊之見,故說非有非無之中,所以此中是為成於假,故名為成假中。
所言「觀」者有二種:一者小乘有得之生滅觀,即是說境無生滅,而智有生滅。煩惱斷故是滅,修智慧即是生,如此煩惱則成本有今無,智慧則成本無今有,此是境智殊生滅異。如此觀諸法皆是生滅斷常之見,故名為生滅觀。二者大乘無所得之無生滅觀,即是境智不二,境無生滅,智亦無生滅。煩惱本自不生,今亦不滅,智慧本自不滅,今亦不生。此是境智不二,有無平等。此「觀」是以了達之義,亦觀照為義。即了達諸法實相,觀照斷常生滅之見。
所言「論」者是論辯之義,亦是盡言之義。故雲盡其言窮其慮,若一言不盡,則眾異扶疏,若一慮不窮,則顛倒亂起。今盡其言故眾異息,盡其慮故顛倒凈。所以論者是言盡慮窮也。如叡師所說:「以論為稱者盡其言也」。
二、造論緣起
佛所說的法名為經,說經者為教化眾生,菩薩造論為釋經。佛說的法能使眾生通向涅槃之道,故名為「經」。而眾生則由於無明所障,迷失佛所說之法,不知其理。如望指為月,而不識真月。菩薩為使眾生悟入佛之知見,而造論解釋佛經。故《中論序》雲:「稱為論者盡其理也」。
佛滅度之後由於對教理和教規教儀的認識和理解不同,使佛教開始分岐,形成部派佛教。開始分出根本、大眾二部,從大眾部又分出十部,上座部又分為八部,共為二十部。佛滅五百年之後,佛教又分為五百部,稱為部派佛教時期。由於對佛教教儀的分岐和部派的分裂,使佛教漸漸衰敗,外道興盛。此時佛教不僅在外部勢力的壓迫下,失去了弘教利生的權利。更重要的是佛教內部由於小乘部派的分裂,使得部派之間不和相互排斥。佛教已走向了崩潰的邊緣,任憑外道的擺布和蹂躪。寺院被外道侵戰,僧侶不得在寺內鳴鍾擊鼓,講經說法等佛法事活動。更加無力與外道辯論弘揚佛法,使得佛教當時面臨危機一蹶不振。正如《序論》中所言:「夫滯惑生於倒見,三界以之而淪溺。」
由此而感四依菩薩出世承救佛教於水深火熱之中,承救眾生於六道輪回之中。所以造論來釋佛經,破斥外道,振興佛教。使之失教者能棄迷而回歸正道,使之外道而生畏歸依佛教。因此,《三論玄義》雲:「上弘大法,下濟沉淪。」尤其是當時佛教內部小乘排斥大乘佛法,小乘人聞說一切法空如刀傷心,認為我空而法實有,斷煩惱而證涅槃得到解脫。所以龍樹菩依《般若經》著《中論》,以般若思想諸法實相畢竟空寂,一切法皆空的理論而破斥小乘的法執之邊見。眾生皆因有無之見而不能真正悟入佛之知見,龍樹把佛教思想升華為「空」之中道思想,以破上座部與大眾部各家之爭論,振興大乘佛教於世間,教化眾生於沉淪。因此,龍樹菩薩造此《中論》。
三、《中論》之思想
《中論》的主要思想也就《中論》的宗旨大意。既然《中論》以二諦為宗,因此《中論》的主要思想也就是二諦思想。二諦是一切佛法之根本,因此《中論》的思想可以從某種意義上講代表了佛法的主要思想。在學習《中論》之前了解一下《中論》的中心思想是非常重要的。本論將佛說的法分為二種:一是世間法,即世俗諦。二是出世間法,即第一義諦。所以《中論》說:「諸佛依二諦,為眾生說法,一以世俗諦,二第一義諦。」由此可知此二諦皆是對治眾生的空有二執,皆是引導眾生欲令悟入中道實相的巧妙方法,所以說此二諦皆是言教。
「諦」是真實不虛之義,二諦者皆是指一切事物所具有的兩種真實現象。「第一義諦」指聖者自覺的殊勝境界,非凡夫所共知。「世俗諦」指凡夫的常識境界,即世間的各式各樣的生活事相和一切事物。凡夫皆認為是真實存在,而聖人則認識到緣起性空,一切法皆是假有沒有實體,此空對聖者而言是真實,故此二法皆稱為「諦」。所以此二諦稱為凡聖二諦,也叫真俗二諦。如經中說:「諸法無所有,如是有,如是無所有。愚夫不知名為無明。」眾生因為無明不見諸法無自性,而執著為實有此自性,成為世俗諦。而菩薩能夠通達諸法無自性空,照了諸法實相,本自清凈,畢竟空寂,即是第一義諦。所以說世俗諦者,一世法性空,而世間顛倒故生虛妄分別,見一切法皆是實有,此於世間是實;諸聖賢真知顛倒性故,知一切法皆空無自性,此於聖人是實。其實此二者皆是佛陀的言教方便而說,一切法皆是緣起無自性,何有真實之法。故諸佛說世諦為悟第一義諦,若不依世諦不見第一義諦,不得第一義諦則不得涅槃。因此,佛依緣起說二諦教,目的在於使學教者能依教而悟入涅槃大道。
本來世俗諦為凡夫所認識的顛倒虛妄,本不成為諦。但因在凡夫的心境上是真實現起執為實有,故隨順世間而說為真實。聖人知一切法空,一切世間虛妄不實,但知空為實有,故佛隨順聖者而說空法是真實。實際上二者皆空,從空中見不空,悟空而不住空。若知世俗諦是緣起假名有,真諦是本性空。此本性空是依俗諦講空,在緣起事物顯現來講本性是空,因此不能離俗諦講空。如《十二門論》雲:「眾緣所生法,是無自性者,若無自性者,雲何有是法。」是故說緣起法無自性,無自性既空,此空為二諦中道。如《中論》雲:「眾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
《中論》主在破內傍破外,也就是說《中論》所破的對象是佛教內部,而外道不是主要對象。因為當時主要是佛教小乘內部爭執,而外道還沒有真正威脅到佛教內部。由於佛教內部的不和,使得佛教分裂和衰敗,給外道以可乘之機。只要能解除佛教內部的矛盾,就可以對治外道的威脅。故僧叡大師說:「百論治外以閑邪,斯論祛內以流滯。」因此說龍樹造《中論》的目的本來在於調解當時佛教內部各部派的爭執,故言「祛內以流滯」。使佛法流傳於後世,不至於停止於一些錯誤的見解和執見之中。僅管對為破斥各種邪見而建立了「空觀」思想,但對此空觀由於各家的認識不同,觀點也不相同。一般有三種說法:一是分破空,也就是後來天台所主張的「析法空」。即是在對事物的觀察上利用分析的方法,認識和理解了一切法皆是因緣假合,無有實體自性是空。二是觀空,亦名為唯識空,即是在感情的苦樂上,觀一切法隨觀念的不同而轉變為好惡。此是境隨心轉,所以主張境空。三是本性空,就是觀察一切法的自性本來是空。既不是境空,也不是境不空,而是觀想為空。觀想一切法從因緣而生,緣起無自性,一切法皆是假名,故緣起即是性空。如偈頌曰:「若人見有無,見自性他性,如是則不見,佛性真實義。」
由此而說,《中論》的主要思想在於談「緣起性空」的思想,建立自性本空的中道義。因此有人說《中論》是有破有立,破「有無」立中道。其實立中道義是為了破有無,顯現空義。若有無皆空者,空亦不立。造論的目的在於破除眾生之妄見和執著,如因病施藥,病除葯亦不留,唯有空有俱寂。雖有宛然而空,雖空宛然而有,非空非有,非非空非非有,離四句絕百非,是為中道。因此,諸法實相者,釋迦掩室,凈名杜口,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是為中道實相。也是本論的中心思想。今龍樹菩薩為愍眾生故假名造論,引導眾生。今學教者不可再以假名而有或者著,此是菩薩造論之本義也。
龍樹菩薩的中觀學在佛教中,無論是印度、西藏或漢傳佛教都有很大影響。在印度龍樹的《中論》是大乘佛教復興的開蒙,中觀和唯識被稱為佛教在印度的兩大哲學體系。其中龍樹的《中論》就代表了中觀學派,為中觀學派的形成奠定了基礎。對《中論》的注釋在印度就有七十餘家,可見《中論》在印度對佛教發展的影響和作用非同一般。後來龍樹和其弟子提婆等建立了「中觀」思想體系,破外道斥小乘,而振興了大乘佛教思想。從此大乘佛教大興於世間,流傳至今經久不息。
後來中觀與唯識一同傳入西藏,成為藏傳佛教的根本思想體系。尤其中觀學在藏傳佛教中被尊為最高佛教思想理論。因此《中論》在藏傳佛教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對於藏傳佛教的完善和發展也具有很大的作用。中觀學自羅什法師傳入漢地的初期,就對漢地的大乘佛教產生了具大影響。在此之前雖也有談「空」的思想,但都不理解「空」的真實含意,而用「格義」來解釋「空」的意義,因此皆是偏空,而沒有真正理解空的意義。自羅什以後中國人才真正了解了大乘佛教思想。因此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中論》的傳譯促使了中國大乘佛教思想的形成。
所以,以《中論》為代表的三論宗成為中國大乘佛教八大宗之首。也是八大宗形成最早的一個,正是由於三論宗的形成促使了其它宗派的相繼形成。《中論》的傳譯弘揚中觀學在中國的發展,同時對當時「般若」學的傳播起到了駁亂返正的作用。如《中論序》中說:「而今而後,談道之賢,始可與論實矣!」《序》中還說:「敢預學者之流,無不玩味斯論。」這說明了《中論》對中國佛教或整個佛教都產生過很大的作用,尤其對大乘佛教的發展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結 論
本文由於篇幅有限不能全方面詳細論述《中論》整個思想,《中論》的主要思想是「二諦」思想,而「二諦」思想是佛教的整體思想,所以了解《中論》的思想對研究整體佛教思想有重要意義。佛教的「二諦」思想在《中論》中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和運用,龍樹通過破外人的種種邪知邪見、定執定見,來闡明了佛教「二諦」思想的中道觀。學教之人由於對佛教言教的錯誤理解,學教而迷教成為定知定見,執著於佛教「空」的思想境界,成為所謂的「有所得」思想,而龍樹的《中論》所要表達的就是超越了有所得「空」的思想,使人們通過學教認識到佛教「空」亦所得的思想。這種「無所得」亦是無所得的思想,才使佛陀出說教的本意,也是一切法的諸法實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