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如法師:講經說法已產生持續性效果

講經說法已產生持續性效果

2010漢傳佛教講經交流會期間,記者採訪到了連續三屆擔任活動評委的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中國佛學院常務副院長如法師,請法師這一活動所取得的進步和產生的影響談了自己的看法

記者:全國性的漢傳佛教講經交流會至今已經舉辦了三年,這一活動為佛教界帶來了那些變化?

如法師:從2008年開始,由中華宗教文化交流協會牽頭、中國佛教協會主辦的漢傳佛教講經交流會至今已經舉辦了三屆,第一屆在中國佛學院所在地北京法源寺,第二屆、第三屆則是杭州舉辦,由杭州佛教協會承辦。講經說法本身就是佛教弟子的天職,弘法利生的基本途徑,這種形式得到了國家宗教事務局領導中國佛教協會領導的高度重視,經過三年的發展,在國內漢傳佛教界產生了持續性的效果,特別是在第一次講經交流會以後,遼寧、江蘇、浙江等很多省份都相繼開展了講經活動,一些主辦方也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同時也對地方佛教界產生了比較深遠的影響,逐漸形成了學經、講經、辨經的風氣。

記者:這一活動從舉辦之初到現在取得了哪些進步?

如法師:本屆活動從參加講經的法師來看,人數越來越多,地區分布越來越廣,有一個明顯的特點,尤其是女眾比前兩屆多出很多。

從講經的質量上,由於每一屆活動所講的都是固定的五部經,每一個參加講經的法師都要在准備的時候對這五部經典進行全面系統的學習,否則在臨場發揮的時候會受到一定的局限,這就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機會。經過連續三年的氛圍的養成,在各地佛教協會的重視下、各級宗教部門的關心下,法師們所講的內容都具有一定的正知正見,對信徒也能夠做出正信正行的引導。每一屆活動都能在這兩個方面做出正確的把握。

本屆活動的評委會成員也有所變化,從中國佛學院乃至全國各地,邀請到一些副會長及對經典本身有一定研究和造詣的法師擔任評委,評委不僅是一個裁判員,本身也是一個學習的參與者,在這種教學相長,不僅對於每一位年輕法師是一個相互交流切磋的平台,對於每一個評委來說,也是對佛教經典的認識也是一個提升的很好窗口。

記者:作為此次活動的評委,通過三天的切身感受,請您談談對講經活動的有哪些建議

如法師:佛教的講經和演講、報告開示,應該有所區別,或許講經綜合了這些形式的特點,講經到底應該以什麼樣的模式更好地詮釋佛教的真義?我想應該回到講經的根本,講經就是講經,應該很庄嚴,讓聽的人升信,講出的道理能夠讓人們解惑,當然,我們也希望看到許多法師妙語連珠、妙趣行生,因為講經交流會的一個宗旨也是將傳統的、經典的、甚至內容文字比較艱深晦澀的內容通俗化,但我們無論如何也不能忘記,通俗化不能庸俗化、世俗化。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