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法師:新加坡的佛教現狀(文靜法師)

新加坡佛教現狀

新加坡比丘尼 文靜法師
 
大家都知道,新加坡是一個很小很小的國家,人口不到300萬,面積包括填海的部分在內也不足300平方公里。但是,從人口和面積來看,新加坡佛教發展是很有規模的。佛教寺院有200多座,居士團體有10個左右,僧人共400多位。新加坡漢族佛教也有南傳佛教藏傳佛教,去年又成立了一個「新加坡韓國佛教中心」。由此看來,新加坡佛教又是多姿多彩的。

近十幾年來,我們的弘法工作才比較活躍一些,一方面是一些年輕法師到國外留學回來,僧人素質不斷提高,弘法人才有所增加,同時我們也還請國外的高僧大德新加坡弘法。傳統的,有規模的寺院有一些定期的、有系統佛教課程,也經常有不定期的專題講座。居士團體的弘法活動同樣也很活躍,比如前不久凈慧法師新加坡宣講《六祖壇經》就是居士團體組織的。

新加坡佛教事業除了弘揚正法以外,我們還比較重視社會身心康樂方面的工作,比如健康食品佛教歌曲等等。我們通過開設這些世間一般的課程,來吸引那些尚未走入佛門的人。這些人尤其青年人來寺院參加世俗課程的同時,漸漸地增加對佛教的了解,不少人最後就成了佛教徒。居士團體在這方面的工作做得更好。

佛教教育方面,新加坡佛教總會有一菩提小學和一所文殊中學。另外,還有一彌陀小學,是由廣洽老法師組辦的。引以自豪的是菩提小學是新加坡15所特選小學中的一個,特選小學也叫種子小學,因為師資優秀,學風良好,每年的小六會考升學率幾近百分百,很多人都是千方百計為小孩子爭取一個特選小學的學位。所以,從每年年初開始,一些人就通過各種渠道提出捐款,請出家人介紹信,想方設法地爭取菩提小學的學位。政府還提倡辦託兒所,尤其提倡民間團體辦託兒所。另外,我們還開辦兒童周日佛學班,青少年周日佛學班以及其他不程度佛學班。佛教總會辦的三年制佛學班比較好,因為一個學年下來,學生就可以接受到六位不同的法師居士的教導。

新加坡佛教有一個特色,只有一佛學院,但是22年前這所女子佛學院就停辦了。60年代以前,由於生活艱難,孩子有的是孤兒,有的不一定是孤兒,就被送到寺院來了,女眾師父收養了這些孩子,之後又成立了女子佛學院來教育這批小孩。所以目前弘法的女眾師父大多數是由這家佛學院培養出來的。這所學校停辦是因為後來沒有生源了,這是非常令人遺憾的。

談到新加坡佛教文化,很慚愧,我們只有一佛教刊物——《南傳佛教》,創辦至今已有25年了。另外還有一個通訊小冊子——《佛友》,除了登一、兩篇佛學文章,主要是介紹全新加坡佛教團體的活動。新加坡建國才178年,在文化方面可以說是沙漠,沒有什麼值得羨慕的地方,那麼佛教文化事業自然而然少有建樹。

相對來說,我們在慈善事業方面做得比較多一點,我們辦了不少老人院,但絕對沒有孤兒院,因為政府60年代提倡節育政策,每家只能生兩個孩子,像中國大陸一樣,孩子成了寶貝,即使父母出了意外,也是政府的福利部門或者其他家庭收養他們。我們還有專門照顧頑疾病人的療養院,比如照顧那些長年半身不遂或者嚴重風濕行動不便的病人。另外,還有贈醫施藥的機構,最大規模的就是新加坡佛教施診所,已經開辦了二十幾年社會各界很支持;觀音慈善診所除了本身的診療所之外,還有流動服務車。新近還成立了一個專門照顧晚期病人的機構,給予臨終關懷

其他像印贈經書、製作佛教音樂製品,多得快讓我們不耐煩了,這樣說實際上不應該。在古代由於印刷業不發達,流通一部經書不容易,所以印贈佛經功德無量;現在科技發展了,印贈佛經比較容易,功德又大,只要有人提議,就會很多人支持,所以結緣品多得不可計數。而實際上,這些書又有多少人看呢?現在新加坡青年人被稱為「香蕉人」,我們是黃皮膚、黑頭發——炎黃子孫,但是中文根本看不懂,不會講,接受的全部是西方文化,好像香蕉,皮是黃的,裡面是白的。我常常批評教育那些年輕人:我們是華人,我們首先應該學習自己的文化然後再學習西方文化。印了那麼多經書,送到哪裡去呢?送書的人就生硬地堆到別人那裡,因為太多了,有的地方甚至掛牌告示:「不許把佛經佛珠放在此處!」我們的佛經法寶竟然被如此拒絕,太令人痛心了,所以我們做功德要順應時代社會發展了,也給我們弘法帶來了新的問題。

還有素食新加坡一貫道的影響,一貫道前身是白蓮教,他們嚴格要求入道就必須吃素。我們佛教徒並沒有要求凡是你皈依成為三寶弟子就一定要吃素。一貫道就不同,一人入道,全家大小也都要入道,而且全家大小都必須吃素,所以新加坡到處開的都是素菜館子。佛教徒開,一貫道開的就更多了,我們出家人上街吃飯非常方便。

值得作介紹的是新加坡有一座古剎,叫雙林寺,到明年1998年建寺正好100周年,超過開國歷史的一半,所以在新加坡具有很重要意義。這座寺院新加坡也是全東南亞唯一具有中國叢林式建築特色的建築物,1980年政府將它劃入國家修復計劃,但政府並不撥款,所以籌款修復雙林寺成為我佛教徒的一大責任。我們做的是承前啟後的工作,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通過這座古建築的復原傳給後人。

新加坡佛教遺憾的一件事就是沒有佛學院佛學院是培養僧才的地方佛教要弘揚離不開三寶——佛寶、法寶、僧寶,沒有僧寶就好像三個腳的鼎缺了一個腳,沒有佛學院是很遺憾的。在新加坡一名僧人並不容易,從前面講的來看,我們好像有很多慈善事業可做,但實際上,做這些事離不開錢,在家人有時候看見我們就害怕了。布施波羅蜜是菩薩的作為,《葯師經》形容我們眾生布施的時候就像割自己向上的肉一般痛苦。那麼我們做慈善就得要錢,不做家人又會覺得我們出家人不夠慈悲。我們出家人是干什麼的呢?就是弘法利生,弘法本身就是利生,把佛法傳播到世界各地,眾生信受奉行,就能夠離苦得樂,這也等於是「覺悟人生、奉獻人生」。多了解、多學習佛法就是覺悟人生,然後把它運用到生活中去,就是奉獻人生。沒有佛學院,怎樣去培養僧才,怎樣續佛慧命,怎樣弘揚佛法?弘法利生是我們出家人的家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