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法師:《無量壽經》四十八大願 第七講

《無量壽經》四十八大願 第七講

好,再看第二十四願——「供具自皆如意願」。如果我成佛的時候,國中菩薩在無量無邊的諸佛面前,現出他因地修行功德根本。這功德根本是什麼呢?就是他信願庄嚴的阿彌陀名號。這個名號裡面有阿彌陀佛的福德,有阿彌陀佛的威神力加持。所以他一切「供養之具」,比如華香、幢幡、寶蓋、音樂,等等這些,都是彌陀佛果地上福德的恩賜:令這些往生者去供養諸佛,想要什麼供具,自然現在手中,現在面前——隨心所欲,稱心如意。

那麼這樣,對我們來說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我們很難碰到諸佛;還有的是碰到佛住世,他想供養,由於自己的福報不夠,他拿不出東西供養,顯然他就會懊惱。那麼阿彌陀佛也知道眾生供養十方諸佛。雖然能夠加持你到十方諸佛去,但你自己福德沒有那麼多,想供養金銀七寶,不一定你有哇。所以這一願再加上去。你到了那十方諸佛國去,不是空手去,你空手去只是贊嘆幾句也不好,要借物表心。所以如果帶了很珍貴的七寶——種種供養東西他自己都覺得比較有自信一點。所以你看法藏菩薩考慮得非常周全,他考察他方世界的很多修道人,是沒有能力和足夠的福德供佛的——供養諸佛的,所以給他加持你看《無量壽經》(宋譯)這個願文還很有意思呢,他有的可以——供具自己到很遠地方供佛

好,再看第二十五願——「菩薩演一切智願」。如果我成佛的時候,往生到我剎土的菩薩都能演說一切智,如果這一願不成就的話,就不正覺——就不成佛。」演繹、演說一切智,這是什麼概念呢?一切智就是佛的智慧一切都了解。那我們這些往生者沒有破無明,或者沒有斷盡無明,是得不到一切智的。因地當中的一切智,果地上就叫一切種智,這里就是代表一切種智。只有佛了解法界一切事理因果、性相,洞察古往今來所有的事情,所以他就能夠隨意稱性宣說。所有人問什麼,他都立時作出反應:無所不知無所不能。

那麼我們這個演說——特別是對於我們想講經說法的弘法人員來說,這很重要。如果我們沒有相當的知識學問不具備「演說一切智」的能力你在一個大型的講演場面上會膽怯的,會害怕的。為什麼?因為有很多人從各個角度給你提問題,特別提那些刁鑽古怪的問題。那你怎麼辦呢?一拿到這些問題——肯定人家是要挑最難的問題來問——你一問三不知。你老是一問三不知,人家下次就不來聽你講了。所以我們是希望具有一切智的能力,來做這種講經說法。但靠我們自力太難,所以法藏菩薩加持,你只要到了西方極樂世界——只要是往生菩薩都能夠演說一切智。那你說,我們學講經說法最好的場所是什麼地方啊?那自然就是極樂世界了。

在這里我們吭吭哧哧,可能搞個三十年、五十年,面對社會、教內各個層次的質疑,我們都是覺得力不從心的。因為我們有限的生命去了解無限的佛法——還包括世間學問,我們了解得太少。這也就是現在為什麼一個很有影響力的法師、弘法人才很難出現的原因之一。他也許能講出他了解的那一部分;但一旦超出他了解的那個宗派,他可能就不了解了。但你面對社會他不僅要問你教內佛法東西,還要問很多社會問題、人生的問題、心理的問題、歷史的問題、哲學的問題。

一個弘法的法師面對這些,你能夠應付它,就屬於一切智的範圍,不是一個狹隘的我——只是一個專家。實際上一個人面社會弘法,應該是一個通家。他表達的那一「點」,可以是專——更精湛;但是他的「面」,一定是要一個通家背景的。這樣他才能夠說得比較自在。否則他一覺得自己的「面」不廣,就會害怕。為什麼有的法師說:「哎呀,我在寺院面對七、八十人或者一、二百人,我講得比較自在,可到了一千人我不行了。到了一千人就會流汗,就會緊張就會不出來。」實際上他這些表達是對一切智的反襯,就是他的「面」比較窄,一旦離開了所了解的「面」,他就慌了。

這一告訴我們,法藏菩薩因地對這個事已經看得很清楚了。所以叫我們趕緊到西方極樂世界,完成所有學問融會貫通的這樁事情,獲得一切智。然後你橫說,豎說,自然說,無間說,那都是左右逢源,頭頭是道。不管什麼問題,都能給他回答。

好,請看第二十六菩薩得金剛身願」。如果我成佛的時候,往生到我剎土的菩薩都能得到金剛那羅延身——那羅延的、金剛不壞身體,如果這一願不能實現的話,就不成佛。金剛那羅延:「金剛」是金屬當中最犀利的——能斷金剛,不被其他的金屬所斷,一般把它會比喻般若智慧;「那羅延」是用金剛力士的一個名稱。實際上金剛那羅延身,這里表達的就是佛的身體。第二十五願是談到口業,現在是談到身業的庄嚴

這個庄嚴對我們來說很有意義我們現在身體是什麼?血肉之軀。血肉之軀有很多的病菌,有很多微生蟲。四大——地、水、火、風,就像四條毒蛇,稍有點不配合,它就生病。所以血肉之軀是苦惱的,是敗壞的,是會生病的。生老病死的這四種痛苦,也是來自於我們血肉之軀。所以要使我們這樣的一個身體轉變為快樂狀態安穩狀態,得金剛那羅延身就是很有要了。金剛,它不會衰變——金剛那羅延身不會衰變,它不是血肉之軀,它沒有微生物。這種金剛那羅延身,它是金剛的、金屬的、光與磁整合的,它沒有任何毒素、腐敗的東西、細菌什麼——都沒有。所以它永遠不會生病,它的壽命永劫。這利益都是在這個身業上得到表達。我們要轉凡成聖,轉凡軀為佛身,這一對我們是很重要的。佛身不是由煩惱所產生的,佛的身體本質上是法身它是由無量功德凝聚出來的,包括他戒定慧六度萬行等等功德凝聚出來的。所以也就是:這在佛的果地上具有的身業,我們只要去了,就能夠獲得金剛那羅延身。

好。請看下面經文。「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一切萬物嚴凈光麗,形色殊特,窮微極妙,無能稱量,其諸眾生乃至逮得天眼,有能明了,辨其名數者,不取正覺。設我得佛,國中菩薩乃至少功德者,不能知見道場樹無量光色、高四百萬里者,不取正覺。設我得佛,國中菩薩若受讀經法,諷誦持說,而不辯才智慧者,不取正覺。設我得佛,國中菩薩智慧辯才若可限量者,不取正覺。設我得佛,國土清凈,皆悉照見十方一切無量無數不可思議諸佛世界,猶如明鏡睹其面像,若不爾者,不取正覺。設我得佛,自地以上至於虛空宮殿、樓觀、池流、華樹、國土有一萬物,皆以無量雜寶、百千種香而共合成,嚴飾奇妙,超諸天人,其香普熏十方世界菩薩聞者,皆修佛行,若不如是,不取正覺。」

好。先看這六願。第二十七願——「萬物悉皆殊特願」,西方極樂世界構成的一切物——「萬物」是一切的物、景——都是奇妙殊特的。這個(願)意思是說,如果我成佛的時候——「國中天人」就是指極樂世界的正報,「一切萬物」指他的依報,這就是指依、正庄嚴,都總說在一起——是庄嚴清凈光明、華麗的。這是描述西方極樂世界外在這種美的形態,它的形體和顏色都特別的殊勝奇特。在這種物景美的格調上是窮微極妙的,窮到了它非常細微地方——窮盡它的細微,那個妙好是到了它的極致——極品,是我們用語言沒有辦法稱量的。就是有天眼通的眾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樣美好的名稱以及它數不清的數量,能夠把它明白、了知、辨別出來的話,我就不成佛。意思就是得天眼通的眾生把西方極樂世界萬物的這種庄嚴,都沒有辦法描述得出來。

這一願在後面會有詳細的展開,它是一個總括。西方極樂世界在審美的極致方面是無與倫比的。那這種美是從實相裡面出來的,叫第一義諦妙境界相——從諸法實相的空性裡面產生的無盡庄嚴。這窮微極妙的庄嚴之相,實際上就是諸法的實相——空性。所以相的「窮微極妙」,是代表我們自性功德的窮微極妙;相上的這種「無能稱量」,是代表我們實相涅槃功德不可思議。由於實相真如功德無量無邊故,不可思議故,所以一些得天眼通的眾生也不可能明白、了知、辨別這些事相的所有庄嚴。這里就告訴我們西方極樂世界所有的景物、事相,它當體就是法身三德、涅槃四德,以後就顯出託事顯法生解門的玄妙——事事無礙的境界,是沒有辦法語言言表。

好,第二十八「菩薩道樹普見願」。如果我成佛的時候,往生到我剎土中的菩薩,乃至於「少功德者」——少功德就是小菩薩修習的功德沒有證到無生法忍,初住以前的信位菩薩都屬於少功德者——乃至少功德菩薩都能夠了知、見到我道場樹。「道場樹」就是菩提樹,佛在這菩提樹下成道就叫道場樹。這道場有無量的光明有無量的色彩,樹的高有四百萬里。如果這一願不能實現的話,就不正覺。那這一給我們傳達什麼消息呢?就是一些菩薩現量看到的境界是他證悟水平的表達。證到法身菩薩看到的就是報身的相;沒有破無明菩薩是看不到報身佛和報身的依報。那在這一願裡面,是法藏菩薩特別加持那些少功德者——沒有證到法身的這些菩薩也能夠看到報身的境界

你看彌陀成道的這個菩提樹,沒有破無明人是看不到的。但由於看到佛的道場樹,能夠令一切眾生得到殊勝的法上的利益——後面會談到,見到菩提樹,觸到菩提樹的光,聞到菩提樹的香,感知到菩提樹的這種音聲,嘗到它的果實,憶念菩提樹功德,都能讓這個往生者得到六根清凈都能讓他得到三種法忍——音響忍、柔順忍、無生法忍。就這個道場樹給往生修行加持力特別巨大。但特別巨大呢,少功德菩薩看不到所以這一願就特別加持,讓這些沒有破無明菩薩也能見到我成佛菩提樹

           ——2009年8月始大安法師講於東林寺第二屆凈土文化進修班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