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佛學院請來了北京大學哲學系樓宇烈教授,並給佛學院的全體學生講座。主講內容是「佛教與中國本土文化」,這個題目也是老僧常談的課題。下面我把聽課筆記做了一下整理,由於老師是空手來講座,也沒有課件,做起筆記也比較散,以下的標題也是我自己標的。
儒、道兩種宗教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而佛教是外來宗教。但是佛教傳入中國之後,與中國文化有一個很好的融合,以致成為中國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份,在歷史中也是相互的吸收。
相對而言,有人認為儒家長於治國,道家長於治身,佛家長於治心。這是相對而言,當然儒家也能治身與治心,道家也能治國與治心,佛家也能治國與治身,這隻是一種相對而論。
過去講三教,但從19世紀末、20世紀初,西方文化的傳入,同時也帶入了西方的宗教觀。於是有人對中國宗教進行重新省視,認為中國的儒家與道家都不是宗教的教,而是教化的教,特別是儒教,而道家更偏向於思想家,這是對宗教的一種不同認知所產生的論點。
中國近代接受西方宗教概念,就產生了一個問題:中國傳統文化中間有沒有宗教?
要討論這個問題,首先要弄清楚,什麼是宗教?現在討論「宗教」這個問題,主要是受西方宗教觀的影響,西方中世紀走向近代,以基督宗教的特徵來定義「宗教」的含義,西方宗教觀的特徵主要有四個方面:一、神的崇拜,尤其是一神的崇拜;二、追求彼岸世界,超越世俗世界;三、神是至高無上的,在人類理性之上。四、與科學相對立的,因為科學是人類理性的產物。
由於這四個特徵,我們來看中國傳統文化,不難看出有人說中國傳統文化沒有宗教的說法是自然而然的事。但在接受西方文明的同時,也促使了中國一些人士開始對中國文化進行反思。
如康有為先生對此有不同的看法,他認為中國曆來就有宗教,只是與西方的宗教不同(筆者:這是兩種不同文化背景對宗教的不同看法。)。康有為先生認為西方宗教觀與中國宗教觀各有不同特徵,如西方宗教是神道的宗教,而中國宗教是人道的宗教。西方宗教強調神的至高無上權威,(因為人的理性有限,沒辦法了解無限的宇宙真理,所以要借住一個超越理性的神來認識世界),他們強調神的教育。而中國比如儒家,則強調人道的教育,強調自我的教育,「治人必先治己」的自身提升哲學。中國宗教的這種自我超越、提升的人道思想與西方的神道思想是有所不同的。(康有為的思想主要還是提倡儒教為國教)
當時還有章太炎先生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西方國家的強大,最主要原因是他們有共同的理念和共同的價值觀。但章太炎先生不提倡儒教為國教,而是佛教。他認為佛教有三點特徵:一、佛教是一種無神論的宗教;二、佛教是提倡眾生平等的宗教;三、佛教教義的思維是符合科學邏輯的思維(從名相到超越名相的這種思維)。
其實,宗教是不是一定要建立一個「神」?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但總的來說,不管是西方宗教還是中國的儒教或道教,他們的存在作用是共同的,都是一種「教化」的作用,都在提倡各自的生命價值觀,每一種宗教都有自己的生命價值觀。
(1)關於「孝」
佛教最初傳入中國,最大的衝突就是關於「孝」的問題(學過中國佛教史的人都知道這個問題在當時產生了一系列的辨論)。面對這樣的衝突,佛教也相應的做一些自我調整,於是充份發揮了佛教的「報恩」思想,如地藏經,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等一些有關「孝」的經典。(這樣很快的讓中國人慢慢接受佛教「出家」修行制度)
儒家提倡「孝「,他認為我們的生命來自父母,而父母的生命來自他們的父母,一直往上推到祖先,而祖先的生命來自於天地,天地再生萬物。儒家認為我們的生命不能忘記生命的來源,也就是我們自己的父母,還有他們的父母,一直到祖先以及天地。這種生命來源說是中國文化對生命的一種認知。所以中國傳統有祭祀的習俗,如祭天也是為了報恩,所謂「祭祀大報恩也」。
中國傳統文化不講生命的再生,而講生命的延續,代代相續,如父母的生命由兒女來延續,所謂「子女是父母之遺體也」。而佛教的生命觀與中國傳統的生命觀是不一樣的,佛教講的是個體生命的自我延續。佛教對生命來源的闡述,是歸於「業」,由於「業」而讓個體生命不斷的輪迴。
佛教與中國傳統的「報應」觀(因果觀)也是不一樣的。佛教講「報應」是個人的「業」所招感,而儒家是父母子女的報應,如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把父母的行為讓子女來招報。佛教提倡「自作自受」,儒教則是「他作自受」。也就引申為「個人因果」與「家族因果」的問題。
(2)關於「無神論」
佛教在印度產生,最初佛陀在菩提樹下覺悟到「四諦」真理(從而走上了一條反傳統的一種宗教),依四諦的理論,否認婆羅門教的「神」的信仰,否認「神」(大梵天)創造一切,依佛教的說法,婆羅門教的「神」論是一種邪因(對世界人生的產生原因沒有一種正確的認知)。佛教認為生命的解脫完全在於我們自己,而不是靠外在的力量,通過自己的修持,讓自己得到解脫,在原始佛教中是沒有「神」的地位的。
在佛陀入滅的時候還特意教導弟子要「以戒為師」、「依法不依人」,反對弟子對他人的崇拜。
但在佛入滅五六百年之後,大乘佛教興起,由於弟子們對佛陀的懷念,希望佛陀再來人間,就產生了一系列對佛陀懷念的表現。再加上印度其他宗教的影響,特別是婆羅門教的影響,佛教也吸收了其他宗教的東西,佛教也出現了大量的神,把這些神歸為護法神,最後也產生了「密教」。
而中國傳統文化也偏向於「無神論」,所謂「敬鬼神而遠之」。強調自我的道德提升,我們常說祖先會保佑自己的子孫的,但似乎不是這樣,如《尚書 蔡仲之命》所說「皇天無親,惟德是輔,民心無常,惟惠之懷」。中國文化強調「德」,依靠自己不斷的提升道德,這與佛教的自我覺悟有契應之處。
佛教的「中道」與儒教的「中庸」思想,都是一個共同的觀點,就是不提倡過於極端。
四、多元並存、相互尊重。
由此可看出中國文化的開放,吸納外來文化,多元並存,相互尊重。以開放的胸懷,不斷的調整自己。
多種文化並存,貴於相互尊重。
每一種宗教都必須堅持自己的立場,這樣才能發展,在不同宗教環境下,相互吸收的同時必須要堅持自己宗教的主體性,所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還是你,我還是我」。如果失去主體性,就會成為別人的東西,而喪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