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經

《楞嚴經》,著名佛教經典。又稱《首楞嚴經》、《大佛頂經》、《大佛頂首楞嚴經》、《中印度那爛陀大道場經》,全稱《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玄若法師答:關於楞嚴經中的阿難問心?

uploads/content/2022/june/1af18e044c8a3e5f3a03db65a203ffff.jpg" />

  問:《楞嚴經》中佛問阿難心在何處?心是不是大腦,大腦是不是心?心和大腦有什麼關係?有什麼區別?心能覺知,大腦也能思考,究竟誰思誰考?誰真誰假?請玄若法師為末學眾生說法,還希望對這個問題見解的善知識能夠無遮法施。

  玄若法師答:阿彌陀佛,關於真心與妄心的關係,比較難懂,也比較複雜,如果談玄說妙的來解釋,弄得似懂非懂,也沒啥意思,所以,我就講的簡單點,直白點,當然,這必然會離原經文有一定的差距,所以,真正想要弄明白,還要請您有空研究一下原經文

  首先,能思考的,並非是大腦,而是識心,為什麼呢?舉一個例子:

  一個病危的人,他在生命即將結束之前,回憶起自己這一世的種種,或喜或悲,有遺憾也有不悔,這個時候,一般人會認為,他在大腦思考。

  接下來,他死了,轉生成中陰身的狀態,站在自己的屍體前,他很疑惑,自己已經死了嗎?這個時候,你說,他還在大腦思考嗎?

  最後,由於生平的善行,他轉生到了忉利天,在天上,他又開始思考,我的前生是什麼樣子呢?這個時候,你說,他用什麼在思考呢?

  綜上所述,同一個補特伽羅,一時在人道,一時在中陰境界,一時在天道,而他都具有思考的功能,在這三種狀態中,只有人道是有大腦的,天道和中陰境界都沒有,若是大腦才具有思考的功能,那麼,當此人腦死亡,變成天人或者中陰身的時候,豈不是如同土木草石而無法思考?

  由此可見,能思考的,是識心,而不大腦(六道眾生都有識心,但卻並非都有大腦)。

  識心,不是色法,而是心法,是無法看見摸到的,所以常常被人忽視,而誤認為大腦能思考。

  當然,以上所講的識心,屬於妄心,他是會隨著境界轉變、消失、生起的,比方說,你看到一個人在吃人,你會生起恐懼情緒,忽然那人一轉頭,原來不是在吃人,而是在吃別的,這個時候,恐懼情緒就會消失,而轉變為輕松的情緒

  而真心就不一樣了,真心不動不壞不失不生的,佛陀楞嚴經里,為了讓國王明白真心,就問了國王一個問題:

  佛陀:你去恆河嗎?

  國王:去過。

  佛陀:什麼時候?

  國王:3歲的時候去過,現在我60了,也常常會去。

  佛陀:你從3歲到現在,皮膚精神有什麼變化嗎?

  國王:當然有了,皮膚變皺了,精神也差了。

  佛陀:那麼,你看恆河的那個“見性”呢?有變化嗎?有沒有長皺紋,有沒有變得疲勞?國王:沒有。佛陀:所以啊,我們的色身漸漸變壞,衰老,可是我們的見性卻絲毫未變,這就是我們所本有的不會變壞的東西啊!

  由此,佛陀開始描繪真心,雖然真心無法描繪,但是假借文字,還是要勉強描繪一下,不然我不用回答這么多,按些空格就走掉好了

  所謂真心,就是即便境界生起,他也不會跟著生起,境界消失,他也不會隨著消失,跟著境界生滅的,是識心,一個修行人,若是不隨逐境界而起情緒,動念頭,那麼,他就走在歸真心的路上,若是境界一來,就或喜或悲,那麼,他就是識心的奴隸。

  說了這么多,其實也不是很準確,真正想要了真心,還是建議您去看看圓瑛法師註解的《楞嚴經》,或者是慧律法師講的《楞嚴經》,耐下性子來看,3年之後,一定會有收獲。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