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虛雲老和尚對於雲南佛教的貢獻

  一、 虛雲老和尚雲南佛教的淵源

  (一)虛雲老和尚生平簡介

  虛雲(1840—1959),名古嚴,又名演徹、性徹,法號德清五十歲後自號虛雲,改字幻游。原籍湖南湘鄉縣人,俗姓蕭。父玉堂,母顏氏。師出生於福建泉州,自幼即厭葷食,秉性聰慧,性喜恬淡。12歲時即有出俗之念,16歲時隻身欲往南嶽出家未果,家人為之娶妻,同處一室而無染。至19歲(清咸豐八年,1858年)時,在福州鼓山湧泉寺禮常開法師披剃。次年,於妙蓮和尚座下具足戒。此後習苦行,住岩穴三載,24歲時曾回寺任職四年。之後外出參學,遍歷大江南北,習禪研教,親近知識。曾參天台華頂庵融鏡法師天台止觀,不久,奉法師之命往國清寺參學禪制。之後朝禮普陀、育王、天童等寺。43歲(光緒八年1882時),為報父母恩三步一拜朝禮五台山途中風霜雪雨,疾病交寒,備嘗艱辛,而能恆心如一,道業日隆,歷時三年得以完成。此後又參訪陝西終南山、四川峨眉山拉薩三大寺,並由西藏印度斯里蘭卡緬甸等國,朝禮佛跡。又由緬甸回國拜雲南雞足山,經貴州、湖南、湖北等地,禮安徽九華山等地。56歲(光緒二十一年1895)時至揚州高旻寺參加禪七法會,至第八個七時,因護七師倒開水沖到手,茶杯落地時的破碎之聲,使其無量劫來的疑根頓斷,如夢初醒,悟透禪關,明見心性。虛老開悟之後,韜光養晦,離開高旻寺至焦山,代智通和尚講《楞嚴經》,在阿育王寺講《法華經》,61歲時,欲再度參訪五台暨五嶽諸名山,並至終南山結茅潛修數年。64歲(光緒二十九年1903)時,虛老與戒塵法師離開終南山,朝峨眉山後又至雲南,前後在雲南待了長達26年之久。90歲(1929年)時,回福建重興湧泉寺,95歲(1934年)時至廣東,其後20餘年先後修復南華寺及雲門寺。113歲時到北京出席中國佛教協會成立大會,被禮請為名譽會長。次年至江西修復真如禪寺,120歲(1959年)圓寂於雲居山。

  (二)虛雲老和尚雲南佛教的淵源

  雲南地處中國西南邊陲,其地與西藏緬甸泰國、越南、等地接壤,且為去緬、泰、錫蘭、印度佛教國家的必經之途。因其特殊的地理環境,以一省之地,匯集了漢傳、藏傳、南傳、滇密為一區之佛教。這種現象說是絕無僅有的。雲南佛教,在南詔、大理及元代時候曾一度繁榮興盛過。自明清兩代以後,雲南佛教逐漸走向衰落,特別是清末咸豐年間(1851—1861),由於回民杜文秀起義,寺廟被毀壞殆盡,僧尼多數流散。光緒間雖然稍有振作,但難以挽回頹式,許多寺院或被戰火毀壞,或因廟產興學而被強行占據,倖存者無多,大批僧尼流散,佛教極度衰微。可以說清末以後,雲南佛教總體已進入末法時代。 因此當虛老於1903年第二次到雲南登雞足山時,看到滿山寺宇頹敗,僅存子孫廟十餘所,且僧規墮落,戒律鬆散,極為痛惜。雞足山僧各據寺產,妄自尊大,不許外來僧侶掛單。無奈之下,虛老只好下山前往昆明,得岑寬慈居士接住興福寺,並在寺內閉關。次年春,受諸位護法居士跟歸化寺契敏和尚之請而出關,到歸化寺講《圓覺經》及《四十二章經》。其後,又因夢佛上人之請到筇竹寺開講《楞嚴經》,並傳居士戒。之後,大理提督張松林、李福興及眾官紳迎請至大理,住崇聖寺,講解《法華經》,在此期間,皈依虛老的人非常多。這是虛老在雲南弘法之肇端,也因此與雲南佛教結下了深厚的因緣。其後,在唐繼堯、龍雲、李根源等大護法的護持下,在雲南弘法前後長達26年之久(雞足山14年、昆明12年)。期間,老和尚為了振興雲南佛教,備盡艱辛,任勞任怨,在老和尚的不懈努力下,最終使得雲南佛教得以振興。

  二、 虛雲老和尚雲南的教內復興

  虛老悲願宏深,一生為法忘軀,不辭辛勞。在與雲南佛教結下深厚因緣後,在眾多善信的大力支持之下,開始著手振興和發展雲南佛教。從建寺安僧,整肅僧紀、辦學育僧到成立佛教會,只要對佛教有益之事,他都勉力去做,任勞任怨,難行能行,在其努力下,雲南佛教得以復興。

  (一)修復古寺

  虛老從清光緒三十年(1904)來滇至民國十九年(1930)離去,在這二十六年之中,為雲南修復了許多古寺。在滇中先是修復興雞足山祝聖寺及西竺寺、興雲寺、蘿荃寺等大小寺院。後又重建昆明西山華亭寺、松隱寺、太華寺、招提寺、勝因寺等。此外,還修復了西山全山祖塔及七佛塔,共十六座。在所修的眾多寺院中,以雞足山祝聖寺、昆明華亭寺最為著名。

  1.雞足山祝聖寺

  雞足山位於滇西的賓川、大理、鄧川、永勝、鶴慶等縣的交界處,因形如雞爪而得名。據傳大迦葉尊者,即奉世尊之名,捧缽持衣,入定於雞足山華首門,等待彌勒成佛。因此雞足山又是滇西的佛教勝地。自唐開始,山上即有寺院。據《雞足山志》載:全山有三百六十庵,七十二大寺。 但由於朝代更迭,多數寺院毀於戰火,到光緒十五年(1889),全山不足十寺。光緒三十年(1904年)虛老在提督李福興的幫助下,移住雞足山缽盂峰,在舊缽盂庵遺址,闢土重建缽盂庵迎祥寺,即現今之護國祝聖禪寺。虛老為修建此寺,不辭勞苦,到處募化,歷盡艱辛。

  其間,在去南洋募化的過程當中,途經野人山染上瘴毒,發作重病,晝夜發燒,抱病到柳洞觀音寺,幸得一名叫定如的中國僧人搭救,並為其買票到仰光。在從仰光到檳榔嶼極樂寺的船上,又因排查傳染病險些於在外國醫生之手。

  備盡艱辛,虛老於國內外募集了黃金萬兩,經數年之久,才將此寺建好。又於光緒32年(1906)赴京為寺申請藏經。同年7月20號奉上諭:賜雞足山缽盂庵迎祥寺加贈名護國祝聖禪寺,欽賜《龍藏》,鑾駕全副。欽名方丈,御賜紫衣缽具、欽賜玉印、錫杖如意。封賜住持虛雲「佛慈洪法大師」之號。 現今之祝聖寺規模宏大、殿宇莊嚴,堪稱雞足山群寺之首。

  2.昆明碧雞山華亭

  重建昆明碧雞山 華亭寺,可以說是虛老在雲南的又一突出貢獻華亭寺位於昆明城西三十里的碧雞山上。此地風景優美,景色怡人。寺院最早是元代高僧元峰玄通所創,初名 「大圓覺寺」,後改名「華亭寺」。此寺後代雖屢有興廢,但一直是滇人心目中的聖地。咸豐年間此寺全毀, 光緒九年(1883)小有恢復,但因寺僧管理不善,日益荒廢,原打算出售給外國人辦俱樂部,當地政府已批准。虛老對此痛心疾首,懇請雲南督軍唐繼堯制止這樁交易唐採納了他的建議,並於民國九年(1920)三次聘請虛老擔任華亭方丈,主持修復此寺。虛老受邀後,考慮到滇中接連發生護國」、「靖國」之役 ,民生凋敝,體諒滇中百姓的疾苦,表示不在滇中募化,不耗費百姓和政府的錢財,轉而求助泰國極樂寺妙蓮老和尚,外加上各地大護法捐助,湊集滇票上百萬元,作為籌建寺院之款。

  在重建此寺過程中,挖掘出一塊有「雲棲」二字的殘碑,因此寺院建成後,遂改名「靖國雲棲禪寺」。虛老在重建此寺時,每日親自監督工作。當修建工程做到一半時,滇中貨幣貶值,資金短缺。虛老只得再次以年邁古稀之軀,不辭勞怨,四處募化。經過近十年的艱苦創建,終於使破敗的寺院,成為恢宏莊嚴、香火旺盛的十方叢林。因華亭寺建築宏偉,塑像莊嚴殿堂制度齊備,宗教氛圍濃厚,加之山清水秀,風景怡人,逐漸名揚海內外,而發展成滇中佛教勝地。

  華亭寺的振興,對雲南佛教的復興具有很大的倡導力量。各地紛紛效仿,修建寺廟,引發了以昆明為首的興寺熱潮,使沉寂多年的雲南佛教,終於從冰封狀態下解凍出來。華亭寺的重建,標誌著以昆明為中心的雲南近代佛教的振興,這是虛老為雲南佛教所做出的卓越貢獻之一。

  (二)整肅僧紀

  1.戒律規範

  虛老在其一生,戒行精嚴、定慧圓明。他中興祖庭後,屢次整肅寺規、僧紀,便都是從嚴守戒律入手的。

  虛老十分重視戒律,他一生於講經說法之中,反復強調戒律佛法的根本,「戒為德本,能生慧行,成就萬行」。因此「修學者,必須依佛戒,戒為無上菩提本。」 虛老一生以戒律嚴格要求自己並教導學人。他主持的寺院,都堅持半月誦戒制度。即使是到了生命的最後時刻,虛老仍囑咐身邊侍者,要使佛教保持興旺,保守這一領大衣,「只有一個字,曰『戒』」。

  虛老初來雲南朝雞足山,禮大迦葉尊者,見到全山寺院無多,且為子孫道場戒律鬆弛。乃感慨祖庭敗落,遂發願啟建十方道場,為全山楷模。其修建完祝聖寺後,立定規約,坐香講經,重振律儀。並勸誡諸山同遵戒律,提倡教育青年,革除陋習。至此山中諸寺,逐漸改觀,嚴守律儀,雞山道風為之大振。

  虛老不僅嚴格寺規,還制定了一套完整的寺院修行、弘法及財務等日常事務的管理制度。在虛老的辛勞操持下,使整個雲南佛教寺廟都走上了正軌,如法如律。各寺廟不僅能自給自足,還逐漸添置了一些法器、寺產。但虛老自身卻依舊粗服糲食,艱苦樸素。他一生清苦淡泊,全部身心奉獻三寶,從不圖自己。

  2.如法傳戒

  虛老不但重視整肅寺規僧紀,而且還十分重視如法傳戒。傳受戒法是紹隆佛種,續佛慧命的大事。無論在家、出家學佛者,都須受戒。虛老一生為四眾弟子設壇傳戒見諸文字不下數十次之多。他曾多次告誡學人門徒「佛法之敗,敗於傳戒不如法。」強調「若傳戒如法僧尼又能嚴守戒律」 ,則佛法將更加興旺。因此不管環境如何,虛老都嚴格要求,如法傳戒。

  雲南佛教至咸豐回漢戰爭後,佛事活動一片沉寂,至清末夢佛、塵空、瞭然、平光和尚等均曾傳過戒,但規模都較小,人數也不多。受戒也多是昆明本地或附近州縣的人。自從虛老來雲南後,傳戒之風便逐漸盛行起來。

  虛老最先是在光緒三十年(1904)應夢佛上人之請,在筇竹寺講經並傳戒。同年在正在修建中的雞山祝聖寺傳戒,是年四眾求戒者七百餘人,歸依者三千多人。民國十一年(1922)雲棲禪寺重建後,虛老更是大刀闊斧推行嚴格的傳戒活動。規定每年正月開戒堂,每期三十五天,由方丈主持,實行 「三師七證」制度。戒期對受戒者傳授戒律典籍、規定,以及進行坐禪、唱念等的培訓、演習等,使得整個傳戒活動如法如律。

  雲棲寺自虛老訂下每年舉行傳戒的規矩後,共連續傳了二十八次戒。在虛老傳戒期間,還曾出現過種種祥瑞。據《虛雲和尚年譜》記載:民國十五年(1926)虛老在雲棲寺傳戒時,寺中殿前老梅枯枝,忽生白蓮華數十朵,大如盂,微妙香潔。於前後菜園裡,所有青菜盡放青蓮華,每花心中如一立佛像,眾人皆嘆不可思議。 此皆因虛老戒行清凈道德高超、如法傳戒所感之瑞相。

  當時全省除了雲棲寺每年舉行傳戒活動外,筇竹寺、勝因寺、圓通寺和雞足山祝聖寺等也紛紛傳戒。無論在何寺傳戒,皆按照虛老的規定,三十五日為期,使受戒者受益匪淺。如此盛大、繁多的傳戒活動,體現了在以虛雲老和尚為首領導下的雲南佛教的振興。

  (三)培育僧才

  虛老一生非常注重培育僧才。所以1955年,中國佛教協會在京召開第二次理事擴大會議時,虛老曾以很愉快的心情寫成《雲居管見》一文,在文中他說:「以極其愉快的心情期待這次會議通過成立中國佛學院的決議」,「佛學院一成立,就可根據這次會議通過的決議,精研教理努力修持,以造就弘法人才。」 在此之前,虛老為了培育僧才,早在雲南就創辦了佛教學校、成立佛學研究社。民國二年(1913),在虛老為領導下的「中華佛教總會雲南支部」,即號令召集諸山青年僧人開辦佛教講習所,邀請高僧及有道行學識之士講授佛學,還學習文化知識這是本省進行僧才現代教育的開端,雲南寺院因此受惠不淺。之後,民國二十四年(1934),省佛教會也開辦佛教講習所。

  民國十八年(1929),虛老任雲南佛教會督察委員。該會即成立佛學研究社,每周召開佛學研討會一次,恭請導師一至五人指導研究,方法是:社員先提出疑問,於開會時討論或請導師解答;社員研究佛學心得,預擬講題,定期講演;邀請佛學專家作臨時講演,當時雲南僧俗兩界聽講的人很多,由此人們對佛教的理解又更深了一層。

  除此之外,當時還成立了通俗演講團,「以宏揚佛法,挽救世道人心為宗旨」。每逢初一、十五及佛誕日演講一至二次,聘請精通佛法高僧社會名流擔任講演員,輪流深入到雲南寺院僧俗宣講佛法,這些對雲南佛教的傳播起了不小的作用

  (四)悲心護教

  1.成立佛教

  各種佛教會社的建立,是近代佛教一大特徵,也是佛教復甦的一個重要標誌。早在民國元年(1912),江浙各大寺代表組織成立「中華佛教總會」,敬安和尚被推選為會長。上行下效,全國各省也紛紛成立省會。

  為了弘揚佛法、保護佛教權益,推進雲南佛教的復興,虛老與敬安等於1912年見孫中山,商訂成立佛教會的章程,後在靜安寺設立「佛教總會」。同年,虛老回雲南成立「雲南佛教總會」,被推選為雲南省首屆佛教會會長,並設支部於文昌宮。通過佛教會開展了佛教教育、弘法及醫療慈善工作

  民國六年(1927),雲南佛教界又成立了「雲南四眾佛教總會」,會議推舉王九齡居士擔任會長,虛老、平光和尚任副會長。宗旨為「闡揚佛化,積極救世」,設會務、宏化、行持、利濟四院,並要求各州縣設立分會。

  民國十八年(1929),第一次全國佛教代表大會在上海召開,正式成立中華佛教會。民國十九年(1930),按照中華佛教會的《組織大綱》,雲南四眾佛教總會在原會址改稱「雲南佛教會」,平光法師當選為會長,虛老被推選為監察委員。會議討論通過了雲南佛教會會章》,確定了本會舉辦事項:(1)舉辦慈善公益事業;(2)普及平民教育;(3)提倡農工事業;(4)設立佛學研究所和閱經室;(5)宣傳佛教,發行刊物及講經;(6)整理教規,成立四眾念佛凈業社及坐禪事。

  以上在虛老創辦或參與下,所成立的佛教組織,對雲南佛教的發展、振興,起到了很大的保護和促進作用

  2.維護寺產

  中國佛教自從禪宗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創東山法門,至馬祖道場百丈清規後,很多大叢林都是自力更生、自耕自給,開荒種地,以維持寺院經濟。因此有很多寺院也就廣有田地山林、茶園等寺產。寺院有寺產作為經濟保障,生存發展可保無虞。可是由於「廟產興學」的風潮,使全國各地乃至雲南寺廟寺產,遭受到很大的破壞。幸而有以虛老為首的高僧奮力護持,才使這一風波平息。

  清末雲南颳起「廟產興學」的風波時,虛老正遠在南洋弘化。事態嚴重,滇省全體僧眾中華佛教總會敬安等至電老和尚,請其速回,共圖挽救。虛老便於光緒十二年(1906)回國,抵滬(上海),與佛教代表敬安等進京,為護寺產事請願。因虛老等人努力,「廟產興學」舉動,得以平息。然而好景不長,「廟產興學」之風,在民國初年又死灰復燃。民國二年(1913),為保護寺產,虛老與塵空、蓮洲二位和尚聯名向軍都督府民政司呈報,成立中華佛教總會雲南支部,經獲准成立後,立即通告全省寺院,凡有借「廟產興學」為名驅僧霸產者,立即向支部報告,由支部以書面或口頭形式向都督府請求制止。此類案件均由民政司責令該處地方官查複核辦。由此才使得雲南寺院僧尼暫得相安無事。 [[38]]而民國二十年(1931)年邰爽秋等人成立「廟產興學促進會」,對寺院僧尼造成極大破壞,也是因為虛老等人的護教,而使得國民政府頒布條令,重申早先公布的保護寺院財產的規定,至此全國性「廟產興學」風潮才趨於平息。

  宣統三年(1911)經辛亥革命,清帝遜位,各省逐僧毀寺,風動一時。時李根源任雲南省革命軍協統。李素惡諸方僧徒不守戒律,率兵進駐雞足山悉檀寺,毀金頂雞足大王銅像及佛殿諸天殿,並指名要捕虛老問罪。虛老置個人安危於度外,直詣軍門,同李根源往復論辯,終使李氏開顏致敬,停止毀寺逐僧之舉。自後李氏皈依佛教,數十年護持法門,老而彌篤。

  三、虛雲老和尚的教外弘化

  除從教界內部整頓、復興佛教之外,虛老在教外也廣泛開展講經弘法、平息戰亂、興辦慈善等利生事業,此舉不僅彰顯了佛教弘法度生、慈悲濟世的精神,也間接促進了雲南佛教的發展。

  (一)講經弘法

  虛老在百餘年的弘法生涯中,除了注重禪修,修建寺院外,對於教理也極為通達。先後完成《楞嚴經玄義》、《法華經略疏》、《遺教經注釋》、《圓覺經玄義》、《心經解》等近十種著述。一生為四眾弟子講經說法開示次數難以統計。虛老在雲南二十多年裡,也是為四眾弟子講經無數,在他的帶領下,使雲南出現了講經弘法的熱潮。

  前面已提及,虛老首次在雲南講經是在光緒三十年(1904),應歸化寺和尚契敏之邀請,到寺中講《圓覺經》、《四十二章經》。其後的二十餘年,虛老在雲南講經弘法不輟。宣統元年(1909),虛老入京請藏,奉旨回山為大眾講《楞嚴經》,感庭前古栗,涌優曇缽華數十朵,大如盆,形若芙蕖,色似黃金,含裹香蕊,中虛體潔,數月不枯萎。 民國三年(1914)鶴慶諸山長老請赴龍華山講經。正修和尚請往麗江金山寺講經。民國七年(1918),唐繼堯請至昆明講經,待昆明雲棲寺建好後,逢年就在此寺講經、傳戒,使四眾弟子法喜充滿。

  虛老不僅自己講經弘法,還邀請各地的高僧大德及有識之士來滇中講經。民國二十年(1931)夏,虛老不顧自己老邁之軀,和定安和尚親赴浙江,禮請天台大德、寧波觀宗寺主講寶靜法師來昆明講經弘法。先後在省佛教會、雲南佛教居士林、華亭寺講《妙法蓮華經》、《大乘起信論》、《彌陀要解》、《楞嚴經》等, 並受聘擔任新成立的雲南佛教居士林永久導師。寶靜法師雲南昆明弘法約十個月,後因諦閑老人病重及寧波觀察弘法研究學社全體學員的懇求,始於當年年底離昆回寧。

  此外如太虛法師、常惺法師歐陽竟無居士、陳維庚居士等都曾應邀前往雲南講經。可見當時雲南講經之盛。

  (二)止息禍亂

  虛老生處的年代,可謂是多事之秋。先是清末咸豐年間的回、漢戰爭,接下來就是民國年間的軍閥混戰,再之後就是抗日戰爭乃至國、共兩黨的內戰。他在雲南時,也沒有一天安寧的日子,不是護國戰爭就是靖國戰爭,時局混亂,動盪不安。在此期間,虛老曾多次調解過地方混亂,使雲南人民少了幾次戰爭痛苦,也維護了佛教的安寧。

  宣統三年(1911),在武漢發起的辛亥革命,傳至滇中,致使地方大亂。賓川縣城被包圍,幾肇大禍,虛老冒死前往調解。原來是賓川縣知縣張某,因得罪滇中盜賊甚多,盜賊又結鄉營黨,很有勢力,他們對張某一直懷恨在心。辛亥革命事起,賓川先響應,盜賊乘機煽動群眾圍攻縣署。張堅守,而又無外援,情況危機。虛老乃下山詣縣,前往調解,勸眾人勿圍攻縣署,並請士紳張靜軒也前來調解,靜軒又至大理晤王公以兵至,乃得解圍。事後張某離開賓川,滇中獨立,蔡鍔任滇都督,張之子任外交司長。張乃寫信感謝虛老說:「公非獨救吾生,且造福賓川,不然,殺父之仇,吾子能不報哉?」

  民國成立,西藏王公活佛,憑藉地勢險遠,不肯歸順。中央乃命滇出兵二師前往討伐,以殷叔桓為總司令。前鋒兵已達賓川,虛老以邊畔一啟,禍無寧日,乃與前鋒軍隊同至大理,見殷叔桓,勸其不要對西藏動刀戈,只要選一明佛理者前往勸說,即可令之歸服,殷接受虛老的提議。虛老又建議他派麗川喇嘛東保前去西藏游說,但東寶以衰老辭而不去,虛老乃對東保說:「趙爾豐用兵之禍,藏人至今寒心,公寧惜三寸舌,而殘數千萬人生命財產乎?」聽虛老此言,東寶乃答應前往,並同老僧法悟一同往西藏,要約而還,滇遂罷兵。經這次藏漢之間的溝通,西藏雲南三十年來相安無事

  由以上二事可見,虛老之智慧辯才、勇敢也誠屬不可思議。為了芸芸眾生他從不顧惜自己的生命。而是將自己的生命眾生緊緊聯系在一起。

  (三)慈悲濟世

  1.成立慈善機構

  為了體現佛教「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濟世情懷,雲南佛教界在虛老、太虛、常惺、戒塵、定安等高僧領導下,還成立了醫院慈善機構。

  民國二十七年(1938),華亭寺設立「雲棲兒童教養院」,收養無父無母無親的孤兒,院址設在華亭寺下院普賢寺內,由該院常務理事定安兼任副院長,該院有難童七十多名,連同走讀生約有百餘名。

  民國二十八年(1939)五月,成立了省佛教慈濟醫院,下設醫務所,以救治僧侶傷病員為宗旨。醫務所設於佛教會內,並在勝因寺設立門診部,赤貧者免收門診費及醫藥費,由此昆明百姓受益者甚眾。

  除此之外,還成立過雲南僧眾救護隊,以赴災區救護抗日傷病員為宗旨,由昆明僧眾中選定曾受過救護訓練者六十人組成,發給臂章、藥品,每年由隊長(定安和尚)召集訓練二次,遇有救護任務,隨時集合待命而出發。抗戰期間,日本飛機多次狂轟亂炸昆明,市民傷亡慘重,僧眾救護隊都積極參與了救護工作

  這些都體現了佛教捨己為人,服務社會國家,大慈大悲救人濟世的大無畏精神。在虛老百餘年的生涯中,在在處處都體現了這一道德情懷。

  2.排憂解難

  虛老在雲南時愛民如子,處處為滇民排憂解難。因此獲得了雲南人民的尊重與愛戴。

  民國十年(1921),虛老和俱行上人華亭寺。一日早同進城,中途樹下憩涼,拾一包裹,內有金玉釧、金釵、環表等物,及滇幣八千元,法國幣萬余元。虛老在那等候失主一直到天黑,還是無人來取,遂將包裹帶回寺中。將到山下,渡海時,忽見一女子跳水自盡,虛老救之,並帶回寺中,耐心勸導、安慰。才知其女子被其夫所騙,又為其夫元配夫人所虐待,不堪忍受,又無可奈何,只得帶些資財逃出,欲往雞足山虛老出家,以不識道迷了路,途中害怕有人追趕,又把包裹弄丟了,在悲急之下,只好尋死。虛老在得知他的遭遇後,即為之調解,第二天便通知其夫家、父母,兩家來寺數十人,在寺議論解釋。虛老即為他說法,其夫及元配夫人,跪在佛前,立誓懺悔前非,相抱而哭,在場的人為此都非常感動。

  民國十一年(1922),虛老於招提寺後山深林拾到一包裹,內有金銀幣等值二十餘萬員,當時正欲建太華寺、松隱寺,資金短缺,可是虛老並沒有將這些錢留給常住,而是送與政府作為賑濟之用。同年,滇中因連連災旱,人民病苦。喉疫又大作,滇民死亡無數。虛老應唐繼堯之請設壇做佛事祈雨,果然雨大降,又祈雪治喉疫,而雪下盈尺,滇民喉疫頓止,皆嘆佛法不可思議。 其實這些都是因虛老道德、悲心之深廣,加上唐繼堯之精誠所致。

  民國十五年(1926),滇中兵住民房,惱亂百姓不得安寧。秋收稻熟,滇民因怕兵故不敢收割。虛老乃往軍部協商,得其允許,如有僧人領導農民收谷者,兵不許阻。於是數千鄉人,共來寺住,剛開始時和僧眾一起可吃乾飯,由於人太多,寺中糧食不夠,不得已只能吃粥,到最後米盡,只得同吃糠、喝水度日。鄉民見僧伽同甘共苦,為之淚下。不久兵退,民乃得返居,此後共同維護寺廟

  虛老就是這樣以其高超之道德、深廣之慈悲去化導眾生,解除人們的苦厄。雲南地方官吏士民,都非常敬仰他。以至於販夫婦孺沒有不知道有虛老和尚的。民國十九年(1930),虛老應建省政府主席楊樹庄、前主席方聲濤邀請至福州鼓山湧泉寺主持法席而起程回閩之日 「數十里鄉村設桌餞行,香花夾道」, 可見虛老在雲南聲望之高。

  虛老1959年圓寂於江西雲居山,茶毗之日獲舍利無數。昆明達定上人和唐寬清居士請得一粒寶藏回滇。1987年2月,於華亭寺海會塔前擇地起塔,供奉於內,以此永遠紀念他對雲南佛教的卓越貢獻

  結 語

  縱觀虛老在雲南二十多年,為振興雲南佛教奔波勞碌、為法忘軀。修復古寺、整肅僧紀、悲心護教、培育僧才;講經弘法、平息禍亂、慈悲濟世。其一生度人無數,住持十五座道場,除中興雞足山祝聖寺、昆明雲棲寺外還重建了鼓山湧泉寺、曹溪南華寺、乳源雲門寺、雲居真如寺等三大祖庭,重建大小寺院庵堂八十餘所,建樹卓著,為佛教界所共贊譽。卻全然不是為個人私利考慮,而是為了興復祖庭,攝化有緣,弘法利生,以此操勞一世。虛老對雲南佛教乃至中國佛教所做出的卓越貢獻,其精神永遠值得後輩佛子瞻仰學習。🙏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