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宗鏡錄略講上冊

  第二十一章天水潺潺誰解飲01

  上次介紹到唯識宗的三性,有很多人錯了,以為唯識宗的三自性、三無性教義,與般若宗或禪宗所講的明心見性的性有沖突,當然,對佛學深入一點的不會搞錯,一般研究佛學則容易弄錯,道理何在?

  法相唯識所講的三自性是指一般形而下萬有的性質,是剎那變化無常的,因此萬有一現象不能永恆存在,沒有自性所以叫無自性,只有一個都屬於阿賴耶識會變的緣起,並不是說佛法基本形而上本體個性空的自性觀念兩樣,這一希望大家注意!

  『此八識心王性相分量』,性相分量個字是古文,由此看出古文與白話文寫作不同之處。以現在的觀念必須分開解釋,其中性相有般若形而上的性空以及唯識法相道理;分是四分:相分、見分、證分、自證分;量是三量:現量、比量、非量。性相二字是年輕同學讀古文感到麻煩地方,不過我們走文學教育出身的,覺得這么寫反而簡潔明了,每個名詞不但記在腦子里,還記到腸子里『入臟』了,一輩子忘不掉。

  凡聖之間

  永明禪師說關於性相分量道理,『上至極聖下至凡夫』,在上已經成了佛的聖人,下至一個普通人愚夫愚婦,『本末推窮悉皆具足』,不論普通人乃至成就聖人,統統具備心性功能作用,換句話說,愚夫愚婦本性生命功能里,就具備當聖人的能緣。反過來說,一個成聖成佛的人,他的本性成就難道沒有凡夫那一套嗎?都有,不過都轉化了,所以說『上至極聖下至凡夫本末推窮悉皆具足』。

  那麼,為什麼有聖人凡夫的不同呢?

  『只於明昧得失似分』一個人明白了、悟了道便成聖人;一個人迷糊、沒有悟即是凡夫。注意『似分』二字用得厲害,凡夫聖人好像有分別,告訴你凡夫聖人聖人凡夫

  我常常告訴大家一個禪宗公案明朝末年,一位叫密雲悟的大禪師了不起,他過世後,滿清入關。密雲禪師與六祖一樣,沒有讀過書,打柴出身,智慧很高,後來出家悟道,成為一代禪宗大師聲聞全國。

  (編案:密雲圓悟(1566—1643),江蘇人,俗姓蔣,八歲能念佛十五歲耕樵為生,二十六歲看《壇經》,知有宗門。二十九歲,安置妻室,投於幻有正傳出家。嘗作偈雲:

  野衲橫身四海中,端然回出須彌峰。

  舉頭天外豁惺眼,俯視十方世界風。

  萬聚叢中我獨尊,獨尊哪怕聚紛紜。

  ————————————————

  頭頭頭色非他物大地乾坤一口吞。

  十方世界恣橫眠,哪管東西南北天。

  唯我獨尊全體現,人來問著只粗拳。)

  密雲禪師與憨山大師不同,憨山大師是明末大老之一,有學問,不僅名動公卿,甚至名動帝王神宗及其皇太後都是皈依弟子。一生中對歷史文化佛教貢獻非常大。

  憨山大師非常高明,曉得大名之下不能久居,除非涅槃,否則一定出毛病,後來果然出問題,坐過牢,與他同時的四大老之一紫柏真可竟坐牢而死。由此看來,一個人有名以後,其處事之難。

  (編案:憨山德清(1546—1623),金陵人,俗姓蔡,十二歲入南京報恩寺。三十歲,結茅北台龍門。一日粥罷經行,忽然立定而不身心,唯一大光明藏,如大圓鏡,影顯山河大地;有偈雲:『瞥然一念狂心歇,內外根塵俱洞微;翻身觸破太虛空,萬象森羅從此滅』。因發悟無人印證,即展《楞伽經》印證,八個月,經旨瞭然。五十歲時,坐以私創寺院,遺戎雷州,在獄八個月。)

  密雲禪師學問沒有憨山大師高,但是名氣則在山大師之上,他深知名是毒,到處請他當大和尚都不去,不過也住持幾個大廟子,弟子很多,他悟了道後,學問自然好起來。諸位青年同學莫以此為標榜,你們經常拿六祖來對付我,只要打坐不要讀書,悟道學問來了年輕人以這個為借口不可以

  天水潺潺誰解飲

  密雲悟道後學問好,有人問他,儒家中庸》上說:『夫婦之愚,可以予知焉。及其至也,雖聖人亦有所不知焉』。一般男女生活為之間都可以懂得道,但是推到形而上最高處,連悟道聖人也不知道,就是說凡夫都有道,都知道,到了最高處,誰也不知道,這是什麼話?這怎麼解釋?問此話的人都是當代第一流的學問家,功名皆在進士、翰林以上,官好、學問好、道德也好才問得出來。這位師父怎麼說?那真是廟子上千古名言

  具足凡夫法,凡夫不知,凡夫若知,即是聖人;具足聖人法,聖人不知,聖人若知,即是凡夫

  一切凡夫具備,凡夫不知,凡夫如果知道這個就是,立刻變成聖人;到了聖人悟了道呢?他不會覺得有道,如果聖人還保持一個有道的樣子,這個聖人就變成凡夫。悟了道的人這一悟沒有悟的形跡,如果自覺得了道,是聖人那是乘下來的人、昏人。真聖人、得了道的人,不覺得自己有道,否則,乃盜也。

  所以啊!『得失似分』,好像悟道,又好像沒有,這『似』字用得好極了!『明昧得失似分』,凡夫聖人一樣都具備,以佛法來講,每一個眾生都具有成佛東西在自己生命中,只是你沒有找出來,『只於明昧得似似分』。

  諸聖了之,成真如妙用,盡未來際建佛事門。眾生昧之,為煩惱塵勞,從無始來造生死事。於日用中以不識故,莫辯心王與心所,寧知內塵與外塵?

  『諸聖了之,成真如妙用,盡未來際建佛事門。』一切聖人悟了道,了了這個事,那就不叫阿賴耶識,而叫真如,換一個名稱;也不叫亂作,叫妙用宇宙中本具這股力量綿綿不絕。悟道者盡未來際,所作所為皆是佛事,永遠不再迷昧。

  『眾生昧之,為煩惱塵勞,從無始來造生死事。』一切眾生迷住了。所以中國人只講迷與悟,迷的人並沒有少樣東西,譬如在暗室中,未少一物,只是看不見而已!等到一有亮光,什麼都看見,也沒有多一樣東西,你本來都看見,迷悟之間就是如此。

  『於日用中』,根據《中庸》『百姓日用而不知』的成語而來。我們平常用的心就是道,因為自己不悟,分不出哪個是心王?哪個是心所的作用?莫辨心王與心所。因此也不知道什麼是內塵?什麼是外塵?

  注意內塵與外塵的差別。一般學佛,外塵容易分辨,譬如我的對面是諸位,諸位是外塵,因為諸位引起我裡面動腦筋。內塵在裡面,看不見,塵勞煩惱、七情六慾、喜怒哀樂都是內塵,一般人檢查不出

  比如大家修養學佛,儘管打坐一天,並不喜歡,並不快樂,坐在那裡乾熬,看起來像在修行用功,實際上在煎熬。那真是煎熬,道家乾脆得很,稱修行是焚修,像在火里燒一樣難受,又想下坐到外面玩一玩,又想這樣不對,不是修道人。坐在那裡舒服不舒服呢?煩得很,腿子又發麻,心裡頭越坐越煩躁,真是焚修、煎熬。這些東西屬粗的內塵,容易找到;如果覺得心裡一念不生清凈萬事干擾不了,那正是大內塵,『猶是法塵分別影事』,這些要搞清楚。認為悟了道,有境界、有功夫,被功夫(道)的包袱困住了,那怎麼叫解脫?那是功夫包袱清凈也是包袱,兩者包袱不同,清凈包袱白布所困;煩惱包袱黑布所困,全是內塵。一般人認不請自己心性本體能所功能作用,『寧知內塵與外塵』,分不清內緣、外緣

  智眼方識寶

  如有之人,處闇室之內,猶生盲之者,居寶藏之中。

  兩個比喻一是等於有眼睛的人黑暗房間中什麼都看不見,你不能說他沒有眼睛,另是眼睛不起作用而已,這是一個比喻。另一個比喻就像沒有眼睛瞎子寶藏中,當然找不到寶藏這是兩重比喻,很妙!這兩重比喻也等於內塵與外塵、內分與外分的道理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