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宗鏡錄略講下冊(第六十三章)02

  宗鏡錄略講下冊 (第六十三章)

  南懷瑾教授講述

  第六十三章 止觀豐佛宴02

  正思惟修行路線

  又聞止已。還更思惟。即生禪定。又聞於止。還即思惟妄念皆破。又聞止已。還更思惟。朗然欲悟。

  『又聞止已,還即思惟,即生禪定』,在理上及事上到達這個『體寂湛然,夢妄皆遣』的時候就自然得止了,這個止不同於初步把所有妄念掛在一個念上的止。到了這個時候,還要取正思惟,然後才能得到禪定。『又聞於止,還更思惟妄念皆破。』又聽到這個理馬上心念掉了,絕對沒有妄念。『又聞止已,還更思惟,朗然欲悟。』有些人一聽到這個理心念清凈了,但是不要以為是到家了,還要正思惟就像十五的月亮從東方一出來,整個世界照得都很清楚,好像要開悟了。

  又聞觀已。還更思惟。心大歡喜。又聞觀已。還更思惟。生善破惡欲悟等。准前可知。此乃聽少思多。名為法行。非都不聽法也。

  再來講現[觀],『又聞觀已,還更思惟,心大歡喜』,法行人由止生觀來平衡,觀理或觀境,在這裡頭還要正思惟,正思惟難解釋,徹底講在禪宗也就是還要這麼一悟,心裡頭便可生出大歡喜來,所以有些行者在這時候一整天對人都是嘻笑傻笑的樣子,有點半神經似的,如果定的功夫不夠,又未能由舍入寂,便成了一種干(干)慧,有人變得很會作詩,詩興不止,也是一種毛病

  『又聞觀已,還更思惟,生善破惡欲悟等,准前可知。』有一些人一聽到這個理,觀念上到達了,還要正思惟而生出善法的境界,不過這時有的又成了執著,看到別人有不好的行為看不過去,對於自己有不好雜念也無法忍受,好像是開悟,但還是毛病對於善惡分別得太清楚,在心地上就無法善惡清凈

  清末劉鍔的《老殘游記》裡頭有首詩非常好,其中兩句

  自從三宿空桑後,不見人間是非

  佛教戒律頭陀行不可三宿空桑,怕留情人間,意思是自從學佛以後,此心已經平了,無是無非。有時候用功到了某種階段對於是非善惡,反而分辨得更清楚,這也會成為一種偏執魔障千萬不要認為是道哦!在觀中所現的『生善破惡欲悟』等現象它是一種向道升華的功能,還要轉化,這些道理『准前可知』,上面都講過了。『此乃聽少思多,名為法行,非都不聽法也』。這種情形是由於『聽少思多』,不喜歡經典也不喜歡到善知識聽聞正法,而只是自己在那裡空想、苦思、用功,換句話說,很少研究學理,而憑自己的聰明去修。『名為法行』,也可以說屬於做功這一路,專門用思想去做功夫。『非都不聽法也』,並不是講完全的不聽法。

  信行端坐。思惟寂滅。欣踴未生。起已聞止。歡喜甘樂。端坐念善。善不能發。起已聞止。信戒精進。倍更增多。端坐治惡。惡不能遣。起已聞止。散動破滅。端坐即真。真道不啟。起已聞止。豁如悟寂。是為信行。

  這一再來講信行人。『信行端坐,思惟寂滅,欣踴未生』,信行人教理研究的路子,坐在那邊思惟悟空的『寂滅』之理,因多用思想,容易變成在念頭上打轉,『欣踴未生』,不能從中得到寂靜之樂。『起已聞止,歡喜甘樂』,這時聽到修止的法門,弄清楚了,依之而行反能嘗到學法的甜頭

  『端坐念善,善不能發,起已聞止,信戒精進,倍更增多』,信行人在那裡思惟善的各種內涵,端端正正地坐在那裡念念想學到慈悲。『善不能發』,但是慈悲卻發不起來,我們仔細反省,學佛幾個人真正地起了慈悲?有呀!都是希望別人給我們慈悲!我們大家的心都很好,唉呀!這個人修行不對喲!其實重點不是他對不對,而是你自己對了沒有?這種心態會是我們總希望人家成功,而自己壞了沒有關系嗎?我們的心理行為是很微細的,先要反照自己,其實我們的善心很不容易發起來。

  『起已聞止,信戒精進』,他說你這個時候就需要好好修止,研究止的道理,這樣反能使你的理觀落實,而更合於佛法的戒行、精進功德,向前進步。有的人信佛法、相信宗教,知道做好人是對的,戒律也知道,但這隻是理論。『端坐治惡,惡不能遣』,坐在那裡希望自己思想里壞的念頭少動一點,但是卻做不到,這叫做『瞎子吃湯圓心裡頭有數』。儘管在那裡學佛,但是肚子里有多少念頭,只有自己知道。有時候自己很痛苦我這學佛的,為何還那麼多念頭,希望它不要再來,但是不然,它比討債的人還要厲害,排遣不了。他說你不要光是在那裡只想善惡之理,而要『起已聞止』,在聽聞研究教理中,還要修止,這樣便能使『散動破滅』,伏了散亂心。『端坐即真』,我也曾講過,哪個打坐境界最對呢?就是你把蒲團鋪好,雙腿剛剛盤好的那一剎那就是對的。『真道不啟』,但是當你動了念頭我要好好打坐時,就已經不對了。當你准備認識這是真的定境界,已經不是真的定了。『端坐即真,真道不啟』,坐在那裡,想合於真道,做不到。

  這時不可再如此瞎耗下去,『起已聞止』,應該再研究止的教理,然後確實去修定,到了那一天才可以『豁如悟寂』。悟的那個時候是豁然開悟,胸口好像拉開了一樣,打開了心胸,身心清凈了。這個時候你不用刻意去求清凈、求定,自然就在定中,這個定叫做寂滅之定。『是為信行』,這是行人破除障礙道理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