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理一心,就是如前面說的體會,獲得自有本心,所以名叫一心。其中又有二點,一是了知能念所念,不是二個東西,唯有一心。二是非有非無,不是也有也無,不是非有非無,離四句,唯有一心。這是純粹理觀,不涉及事相,是觀力成就,名叫理一心。屬於慧門,兼有得定。
所謂體究,就是聽了佛名號,不只是憶念,在念中反觀,體察參究,追根尋源。體究到極致,對於本心,忽然契合。所謂其中二義,一就是如智不二,能念的心外,沒有佛被我所念,是智外無如。所念的佛外,沒有心能念的佛,這是如外沒有智,非如非智,所以只有一心。二就是寂照難思,如果說有,那能念的心,本體自空。所念的佛,了不可得。如果說沒有,那能念的心,靈靈不昧。所念的佛,歷歷分明。如果說也有也無,那有念無念都泯滅。如果說非有非無,那有念無念都存在。非有就是常寂,非無就是常照。非雙也,非雙非,就是不寂不照,又照又寂。言思路絕,無法形容,所以只有一心。這樣能所的情識消除,有無的見地去盡,清凈本然之體,更有什麼可雜亂?因為見到真理,所以名叫理一心啊。所謂慧,就是能照破妄念。所謂兼有定,就是照破妄念本來空,妄自然降伏。又照能破妄念,不只是降伏。
又教下分四種念佛,由淺入深,這持名念佛在最前面。雖然後面比前面深,其實前面統攝後面。因為理一心,就是實相。
四種念佛如前序中說的,一是稱名,二是觀像,三是觀想,四是實相。所謂稱名,就是這部《阿彌陀經》。所謂觀像,就是說設立尊像,注目觀瞻,如《法華經》說的:「起立合掌,一心觀佛。」就是觀相好光明現在的佛啊。如優填王,用栴檀製作世尊像,就是觀泥木金銅鑄造的佛啊,所以叫觀像。所謂觀想,就是說用我的心目,想那如來,就是《觀佛三昧經》《十六觀經》說的,就是啊。所謂實相,就是念自性天真的佛。無生滅、有、空、能所等相,也是離言說的相,離名字的相,離心緣的相,這是實相。所謂「我要見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隨意就見到」就是啊。這四種念佛,雖然同樣名叫念佛,但前淺後深。持名雖然在初門,其實意含無盡。事一心就淺,理一心就深,即事即理,就是即淺即深,所以叫徹前徹後,為什麼?所謂理一心,一心就是實相,那麼最初就是最後。問:「怎麼能稱名便成了實相?」答:「實相的意思,不是必須滅除諸相,因為這個相就是無相啊。經上說:『治世語言,都與實相不相違背。』為什麼萬德洪名,不如治世的一句話?『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何況現今名叫理一心啊。」又《觀經》第九觀,觀佛相好疏,就是觀佛法身。相好既然就是法身,名號怎麼不是實相?
又理一心,正是《文殊般若經》的一行三昧,以及《華嚴經》的一行念佛,一時念佛。又如《大乘起信論》說明的真如法身,以及諸經中說的。
所謂《文殊般若經》一行三昧,就是用般若智專持佛名,詳細見前文。所謂《華嚴經》一行念佛,德雲比丘開示念佛法門疏說:「一行三昧,觀其法身,以如為境,無境非佛。」又修念佛三昧,大多是漸修。認為先修化身,然後修報身,再修法身。現今念佛是一時而修,不經歷次第。一行不是二行,一時不是二時,所以就是理一心啊。所謂《大乘起信論》的真如,論說:「如果觀阿彌陀佛的真如法身,常勤修習,畢竟能往生,住正定。」又《摩訶般若經》說:「菩薩念佛,不因色相念,以及不因四智,十八不共法念。為什麼?因為諸法自性空,自性空,就無所念,無所念,就是念佛。」又《觀佛三昧海經》,佛開示阿難說:「住念佛者,心印不壞。」《釋論》說:「明了自心,名為觀佛。不被境亂,名為三昧。一體不移,名為心印等。」又《舍利弗陀羅尼經》說:「唯修一心念佛,都是理一心義啊。」
又雖說一心,實際上《觀經》的三心,《大乘起信論》的三心,《往生論》的三心,以及《華嚴經》的十心,《寶積經》的十心,沒有不包括的。又《凈名經》的八法,也是一心。德雲比丘的二十一念佛門,也不超出這理一心。
所謂《觀經》的三心,一是至誠心,二是深心,三是迴向發願心。與《大乘起信論》的三心,名不同理是一致。因為所謂至誠心,就是《大乘起信論》的直心正念真如。而這一心不亂,更沒有虛妄,更沒有遷流變化,隨順真如。所謂深心,就是《大乘起信論》的樂集一切善根。而這一心不亂,萬善同歸。所謂迴向發願,就是《大乘起信論》的度盡一切眾生。而這一心不亂,頓時融合物我。《往生論》說明的三心,一清凈心,而這一心,污垢沒有不清盡的。二安清凈心,而這一心,理沒有不具足的。三樂清凈心,而這一心,慈悲沒有不攝取的。與前面二種三心,正好相互配合啊。所謂《華嚴經》的十心,就是菩薩十念藏,具體說明十種念佛。一寂靜念,二清凈念,以及十無障礙念。這裡一心則不動搖,就是寂靜念。一心則不染污,就是清凈念。一心則同乎法界,就是無障礙念。所謂《寶積經》的十心,解釋見前面的文字,前面說十心難具,這裡說心既然純一了,慈悲喜舍,百千種心,哪有不具足的?所謂《凈名經》的八法,就是菩薩成就八法。修行沒有問題,就往生凈土。而第八結說:「總是以一心求諸功德。」這裡既然一心,百千種法,哪有不具足的?所謂德雲比丘念佛門,《華嚴經•入法界品》,德雲比丘告訴善財童子說:「我得憶念一切諸佛境界智慧光明普見法門,而大開二十一門,起始於智光普照,終止於住虛空。」這裡說心外無境界,心外無智照,心外無虛空,所以不超出一心,全都具足。《那先經》說:「所有的善中,只有一心,是最為第一。那心一了,所有的善就隨起。」正是這個意思啊。
又這一心,就是「作」「是」二義。
《觀經》說:「心想佛時,是心作佛,是心是佛。」這裡說這部《阿彌陀經》一心持名,由於這一心,終當作佛,從因至果,就名叫作。就是這一心,全體是佛,非因非果,就名叫是。
又這一心,就是定中的定。
所謂定中定,用定散分判。修一點善福的,是散善啊。一心不亂,是定善啊。又用一心而分定散。事一心的,是定善中的散善啊。理一心的,是定善中的定善啊。
有人懷疑《佛說菩薩念佛三昧經》,其中並沒有信願往生等語,只說正念諸法實相,名叫念佛,似乎與這部《阿彌陀經》意義相背。這裡認為《佛說菩薩念佛三昧經》主要專講理,這部《阿彌陀經》理事兼顧。所謂理一心,是念而無念,就是實相啊。它是以無念正入,這裡是以有念巧入,作用稍有差別,究竟沒有不同,所以同樣名叫念佛三昧。
尋常說禪的人忌諱凈土,這裡認為達摩說禪,是直指靈知的自性啊。這裡講理一心,正是靈知自性。門庭施設不同,而證的沒有兩心啊。中峰禪師的話說得好:「禪者,是凈土的禪。凈土者,是禪的凈土啊。」有味道的話啊。有人說直指的禪,不立文字,現今持名號,也是相同。不知傳法用四句偈,印心用四卷的經,比起四字名號,文字更繁多了。其實不是以斷滅文字為不立啊,不即文字,不離文字,通達的人體會得到。
心王心所的解釋見前文。這八個心王,以及五十一心所,紛亂不齊,雜亂競相生起。而說沒有不一,因為心王心所雖然多,追溯源頭,不超出一心。現今念佛人,最初因為耳識聽到阿彌陀佛的名號,然後用意識專註憶念。因為專念,總攝六根,眼鼻舌身,這樣的六識,都不起用。念之又念,念極而忘了,所謂的恆審思量,那思就沉寂了。忘之又忘,忘極而化了,所謂的真妄和合,那妄就消除了,那麼七識八識也都不起行。主既不存在,從附在哪裡?那五十一心所又哪裡論起啊?這個時候,巨浪微波,都成靜止的水,濃雲薄霧,都作澄凈的清空。只有這一心,更沒有別的法,所以說沒有不一啊。
所以知道至心念阿彌陀佛一聲,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因為正是指理一心,如《法華經》三昧中說的。
有人會疑惑說:「多劫的罪,業障深重,久久懺悔,漸漸積累功德,才可消亡。而念佛一聲,滅多劫的罪,因微果巨,所以不信。」這裡說至心,就是一心啊。如果是事一心,雖然能滅罪,但力量稍弱,罪將重現,多多的念,只可以滅少少的罪。這個至心,正屬理一心。一心既然明朗,積妄頓時空寂,比如千年的暗室,難道因為一盞燈,黑暗就不快速消除?所以「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不只是《妙法蓮華經》有。《法華三昧觀經》說:「十方眾生,一稱南無佛者,皆當作佛。惟一大乘,無有二三,一切諸法,一相一門,所謂無生無滅,畢竟空相。習如是觀,五欲自斷,五蓋自除,五根增長,即得禪定。」《釋論》說:「所謂一稱成佛,就是歸命一心,沒有不成佛。因為離自心一相一門外,更沒有有法可作皈依,畢竟空寂。這樣觀想,五欲自然斷除,甚至六度萬行,都能成就。」如上面說的,不是理一心是什麼?又《佛名經》說:「一聞佛名,滅無量劫生死之罪。」一聽到還沒有念,無量就是不止八十億劫。因越簡約而果越廣大,不是理一心,怎麼能這樣?只怕心不一,哪裡擔心罪不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