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33總結信願
【是故舍利弗,諸善男子善女人,若有信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
前面說有願必定往生,因果如此。只是恐怕不信,與信而不願罷了。所以總結信願,說不信就算了,如果有信,應當願往。這是第四重勸。
所謂第四勸,就是從每一勸到第二勸,都說明發願求往生。至於第三勸,又說明願從信起。如上面三重勸,只是勸說應當發願,沒有顯明發願的功德。這里說過去未來現在,只要有願的,沒有不往生。才知道願力,是這樣的廣大,怎麼能不信?怎麼能不願?所以說四勸,所以說總結。智者大師說:「地獄的火車相現前,尚且能往生。戒定熏修,功不唐捐了。」信到極至啊。永明大師說:「劫石可以磨,我的願沒有變了。」願到極至啊。
純然真實而不虛的,是自性的如啊,這叫做信。強烈出生而無盡的,是自性的智啊,這叫做願。真如暗合於智,智契合於真如,智外沒有真如,真如外沒有智。文殊以信為首,具足一心,普賢願王,不離當下一念。
44互彰難事令切感發
有三部分,(11)己贊諸佛,(22)諸佛贊己,(33)總結難事
(11)己贊諸佛
唐朝譯本只說:「如我今者,稱揚讚歎無量壽佛。」這里說稱讚諸佛。古崖法師說:「因為彌陀與諸佛,是同一法身。」
所謂同一法身,如《華嚴經》的頌說:「十方諸如來,同共一法身,一身一智慧,力無畏亦然。」那麼阿彌陀佛就是諸佛,諸佛就是阿彌陀佛。所以不說阿彌陀佛而說諸佛,因為阿彌陀佛包含在諸佛中。下文說諸佛,也是阿彌陀佛與諸佛同贊釋迦佛啊。
唐朝譯本是阿彌陀佛包含諸佛,這部《阿彌陀經》是諸佛包含阿彌陀佛。如果二說兼有,經文就更順暢,而意義也充足。
所謂具有二說,就是應當說「如我今者稱讚阿彌陀佛,及與諸佛不可思議功德」,這樣經文既順暢,而同一法身的意義,也在其中,文義雙美。可知鳩摩羅什師本來有這個意思,文字省略了。玄奘師後來的翻譯,特別單舉,要使人對於二部經善於領會其意,而不拘泥文字啊。又諸佛與阿彌陀佛相互交融,也是不可思議。
(22)諸佛贊己
有二部分,111得道難,222說法難
111得道難
【彼諸佛等,亦稱讚我不可思議功德,而作是言,釋迦牟尼佛,能為甚難希有之事,能於娑婆國土,五濁惡世,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中,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佛與佛互相讚歎,表明這凈土法門,堅決應當信受。
所謂佛佛互相讚歎,就是因為這念佛求生凈土,縱然是一佛獨贊,已經應當信受不疑。而今不只是釋迦佛在祇園讚歎,是諸佛六方讚歎。又這佛與那佛互相讚歎,難道不是超生脫死,最緊要的法門。所以再四叮嚀,多方勸導,恩德超過慈母,仁德超過蒼天,粉骨碎身,難以報答。
「彼諸佛等」,就是阿彌陀佛與六方諸佛啊。釋迦的意思是能仁,牟尼的意思是寂默
能仁寂默,自有二個意義。一是對待說,能是善巧方便,委曲隨順機宜。仁是至德洪恩,普照萬類。這是大悲利益眾生啊。寂就是澄靜不動,頓時止息萬緣。默就是默然無語,永離戲論。這是大智契合義理啊。二是圓融說,因為悲就是智,所以整天度眾生,沒有眾生可度,動是一靜啊。因為智就是悲,所以不起一念,常度眾生,靜是一動啊。所以可知偏舉二個字,甚至一句話,佛的全德,沒有不包括了。
「甚難希有」,就是總結下面二難,具有這二難,所以說功德不可思議啊。
所謂二難,就是在五濁惡世證得菩提,這是第一難。又在五濁惡世說這凈土法門,這是第二難。合併這二難,這是最最難行的事,只有佛能行。希有罕見的事,只有佛有。又難行能行,還不算希有,很難行而能行,這實在是超古越今,超賢越聖,天上天下,唯獨佛最擅長,而沒有能比的啊,所以說希有。
娑婆意思是堪忍,另一說叫忍界,就是釋迦世尊主持的大千世界啊。所謂五濁,就是五事交相擾亂,渾濁真如本性,所以名叫惡世。所謂無五濁,名叫善世界啊。
所謂堪忍,就是因為這娑婆眾生,還能忍受貪嗔痴三毒煩惱,輪回生死,也不厭離。所謂忍界,就是如來在其中獨自證到自誓三昧。又劫初進梵天的王名叫忍。所謂五濁交擾,就是自性本來清凈,由於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等五濁,生起種種塵渣,如《楞嚴經》說:「譬如清水,投進沙土。土失去留礙,水沒有清潔,就渾濁了。」所謂世,就是遷流變化不已的意思。那麼在這世之前,這世之後,應當是沒有五濁的善世。這里說惡世,是根據釋迦佛見到的世來說的啊。
所謂劫,是梵語,全名是劫波,意思是時分。所謂劫濁,就是沒有別體,因為有四濁才得名。眾濁交織,就是它的相啊。
所謂劫濁,就是一大劫中,有成住壞空二十小劫,循環增減。人壽增加到八萬歲時,增到極至啊。然後一百年減一歲,減到二萬歲,就進入劫濁。所謂沒有別體,就是由後面四個濁,在這個劫中,因此得名。在這個劫期間,眾濁交織,昏亂駁雜,所以是濁啊。反過來顯示極樂國中,阿彌陀佛現在說法,是清凈時,不是劫濁。今天的我們,怎麼能安心處在劫濁惡世中,而不求往生極樂國呢?後面四濁也是這樣。所以智者大師說:「他方凈土沒有三毒等,名叫五清。」正是這個意思啊。
所謂見濁,就是五利使為體,展開講有六十二等,種種知見熾烈,就是它的相啊。
所謂五利使,就是第一身見,就是執著我和我所有,而引起的我身知見。第二邊見,就是執斷和執常,失掉中道,而引起的邊旁知見。第三戒取,就是並不是因卻執著為因,修各種苦行,而引起認為我能持戒的知見。第四見取,執著粗境界只認為自己對,擔麻棄金(佛典故事),而引起自負的知見。第五邪見,認為沒有因果,墮入豁達空,而引起邪外不正的知見。這五種,能使眾生輪回生死,所以名叫使。而作用迅疾,為害不小,相對五鈍來說,所以名叫利使。展開就是六十二等,以斷常二見為根本。而色受想行識等五陰,各具有四句,三世迭加,就成了六十,再加上原本的斷常,就成六十二。這些知見,猶如羅網,猶如濃密的林子,糾纏捆縛,不可出離,混亂真性,所以叫濁啊。反顯極樂國中,人人具有正見,不是見濁。
所謂煩惱濁,就是五鈍使為體。推廣開來甚至有十,有一百零八,有八萬四千,以及恆河沙等。三災感召,就是它的相啊。
所謂五鈍使,就是一貪,就是遇到順境,生起貪愛執著,不能舍離。二瞋,就是遇到逆境,生起憤恨,不能容忍。三痴,就是遇到不是逆境不是順境,生起愚昧,不能覺察。四慢,就是對於一切眾生,生起驕傲心,上欺凌下輕視,不能恭敬謙遜。五疑,就是對於善法,生起猜疑心,想進想退,不能決定。這五種,也能使人輪回生死,所以名叫使。比起利使稍為沉重,所以名叫鈍使。推廣開來,就是綜合五利,成為十煩惱。又分為九十八,加上十纏,成為一百零八煩惱。又細細推展,就是八萬四千,甚至恆沙,多到無量。勞煩我心,不能安穩;熱惱我心,不能清涼。又有喧鬧煩燥的法,逼亂心神,使真如不明朗,所以名叫煩惱。所謂三災感召,就是貪感召饑饉,瞋感召刀兵,痴感召疾病,以及水火風的大難。都是分類隨從,所以名叫濁啊。反顯極樂國中,人人都有智慧,不是煩惱濁。
所謂眾生濁,就是一說《阿含經》的三個含義為體,又說結合五陰見慢果報為體。惡名穢稱,就是它的相啊。
所謂三個含義,《阿含經》說:「一是,劫初光音天下生的。二是,結合眾陰而生。三是,處處受生。所以叫眾生。」五陰,就是色受想行識等。所謂見,就是橫計主宰為見我。所謂慢,就是俱生主宰為慢我。所謂果報,就是先前作的因,現今受果報,也是前面說的受生的意義啊。所謂惡名穢稱,就是眾生與佛相對而言,眾生的名,下劣鄙陋,輪回六道,備受苦難,所以叫濁啊。反顯極樂國中,諸上善人,同會一處,不是眾生濁。
所謂命濁,就是以色心連持為體,損年減壽,就是它的相啊。
所謂連持,就是依業力引起的第八識種子,外色內心,互相關連。就是呼吸、體溫、心識三者,相持不散,這是命根。一旦不連持,命根就斷了,所以色心連持為體。所謂損年減壽,就是現在正當減劫,人壽不滿百年,而又如泡沫、風中的燈,片刻不停,尤為短促,所以叫濁啊。反顯極樂國中,人民的壽命,同佛一樣無量,不是命濁。
這個五濁,是根據果上說的。如果按《楞嚴經》說,或配三細六粗,或配五陰,意義也一樣。
所謂配三細六粗,就是以劫濁配業相,就是無明初起,自性就渾濁。其次以見濁配轉相、現相。其次以煩惱濁配智相、相續相、執取相、計名字相。其次以眾生濁配造業相。其次以命濁配業系苦相。所謂配五陰,就是以劫濁配色陰,就是空見不分,見空交織成妄都沒有實質,自性是渾濁的。其次以見濁配受陰。其次以煩惱濁配想陰。其次以眾生濁配行陰。其次以命濁配識陰。所謂意義一樣,就是前一說,心沒有初相,就沒有劫濁,甚至沒有業系苦相,就沒有命濁。這是斷無明等,名叫五濁得菩提啊。後一說,色陰破,就沒有劫濁,甚至識陰破,就沒有命濁。這是破五陰等,名叫五濁得菩提啊。二說稍有不同,而意義是大致相同啊。
《觀經》說:「濁惡不善,五苦所逼。」這里不說五苦,是文字省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