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逸五欲到底有多可怕,有智慧的人防備五欲如同防賊,不令放逸

  汝等比丘!已能住戒,當制五根,勿令放逸,入於五欲。譬如牧牛之人,執杖視之,不令縱逸,犯人苗稼。若縱五根,非唯五欲,將無涯畔,不可制也。亦如惡馬,不以轡制,將當牽人墬於坑陷。如被劫賊,苦止一世,五根賊禍,殃及累世,為害甚重,不可不慎。是故智者而不隨,持之如賊,不令縱逸,假令縱之,皆亦不久見其磨滅。此五根者,心為其主,是故汝等,當好制心。心之可畏,甚於毒蛇、惡獸、怨賊、大火越逸,未足喻也。譬如有人,手執蜜器,動轉輕躁,但觀其蜜,不見深坑。譬如狂象無鉤,猿猴得樹騰躍踔躑,難可禁制,當急挫之,無令放逸。縱此心者,喪人善事,制之一處無事不辦。是故比丘,當勤精進,折伏汝心。——《佛遺教經》

  經文解釋:

  各位比丘,在持戒基礎上,你們應當管好自己的眼、耳、鼻、舌、身等五根,千萬不要讓它自由放縱,陷入色、聲、香、味、觸等五欲當中。就好比放牛的人,手拿鞭子看著它,不讓牛自由放縱,去破壞人家的莊稼。倘若放縱五根的話,不僅僅將會導致五欲泛濫得無邊無際,沒有辦法制約;而且將會如同一匹烈馬,缺少了韁繩一樣,會把人馱著,掉到坑坎當中。又比如被強盜搶劫了,所帶來的損失和苦難,最多隻有這一生;而五根之賊所帶來的災禍,將會使人生生世世都遭殃。它的危害非常嚴重,不可以不格外謹慎。

  因此,有智慧的人,都常常制約五根,而不會隨著它轉。防備它就像防賊一樣,不讓它自由放縱。假使讓它放縱的話,不久就會見到它所帶來的危害。

  這所謂的五根啊,心是它們的主人。因此,你們大家應當好好制約這個心。心的可怕之處,遠遠超過了毒蛇、兇惡的野獸、仇家和盜賊,乃至於漫天大火都不足以形容它的可怕。就好比一個人,手裡端著一碗甜美的蜂蜜走在路上,高興得手舞足蹈一樣;他的眼裡只有蜂蜜對於前面的深坑卻視而不見。

  又好比一頭瘋狂的大象,卻連懲治它的鐵鉤都沒有;也恰似猿猴回到了樹上,翻飛跳躍,簡直沒有辦法約束。所以要立即採取措施,制服它,絕不能讓它繼續自由放縱。放縱這個心的人,一切善行都將前功盡棄;把心專注在一地方的話,沒有什麼事情辦不成。所以,各位比丘們,應當恆常精進,降伏自己的心。

  -----------------------------------------------------------------

  精進處處得稱心,懶墯恆常見大苦;

  是故勤發勇猛意,智人以此成菩提

  ——《佛本行集經~卷第三十一~昔與魔競品第三十四》

  愚痴樂放逸,常受諸苦惱;

  若離放逸者,則得常安樂

  一切諸苦樹,放逸為根本;

  是故欲離苦,應當舍放逸。

  ——《正法念處經~卷第五十七~觀天品第六之三十六~夜摩天之二十二》

  若有無量善法可得,彼一切以不放為本不放逸為習,因不放逸生,不放逸為首。不放逸者,於諸善法為最第一。猶作田業,彼一切因地、依地、立地,得作田業。如是,若有無量善法可得,彼一切以不放為本不放逸為習,因不放逸生,不放逸為首。不放逸者,於諸善法為最第一。——《中阿含經》

  汝等比丘,若勤精進,則事無難者,是故汝等當勤精進。譬如小水長流,則能穿石。若行者之心數數懈廢,譬如鑽火,未熱而息,雖欲得火,火難可得,是名精進。——《佛遺教經》

  汝等比丘!若攝心者,心則在定。心在定故,能知世間生滅法相,是故汝等,常當精勤修習諸定。若得定者,心則不散,譬如惜水之家,善治堤塘。行者亦爾,為智慧水故,善修禪定,令不漏失,是名為定。——《佛遺教經》

  於諸功德,常當一心,舍諸放逸,如離怨賊

  ps:一切善法不放為本、攝心為戒,精進於諸善法,南無阿彌陀佛!放逸常常見大苦,精進於諸善法,南無阿彌陀佛!

  復有六事。所謂檀波羅蜜乃至般若波羅蜜。是六種事因一事增。謂不放逸。菩薩放逸不能增長如是六事。若不放逸則能增長。——《優婆塞戒經》

  戒為甘露道放逸為死徑

  不貪不死失道為自喪——《出曜經》

  不親卑漏法不與放逸會

  不種邪見根不於世長惡——《出曜經》

  不放逸人於現在法中。多獲財寶自然受福。為人所念言從語用承受其教。放逸人則無是也。是故說曰現在所存義也。亦及後世緣者。不放逸人得為人次便能布施持戒守齊。見諸行道者伐其歡喜。以諸善法香熏身體。於百千世顏貌端容。是故說曰亦及後世緣也。——《出曜經》

  復次,精進法,是一切諸善之根本,能出生一切諸道法,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況小利!如毗尼中說:一切諸善法,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皆從精進不放逸生。——《大智度論》

  不放之人於諸善法增益功德多所饒益夫人處世從今世後世。與善法相遇遭賢遇聖聞法輒得蒙度。皆由不放逸得此名譽。在在處處紹繼佛種正法久存。是故說曰不欲致名譽智者分別義者。廣學之人亦知俗義復知道義雲何知俗義。或習耕田種作或入海采寶或學書文辭或算計歷數或學刻印封藏或為王者執使通致遠近或和合二寇各處無為。如此俗義皆由不放逸得辦此事。雲何智者解了道義。坐禪誦經佐助眾事。雲何坐禪。夫坐禪。入定者得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得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空處識處不用處有想無想處。復得四等慈悲喜護神足天耳。知他人心智自識宿命。復見眾生逝者生者不憍慢之人禪定意。辦此諸法成第一義。斯由不放逸也。放逸之人終不成辦。是謂坐禪之人所獲功德雲何誦經堪任誦習。契經律阿毗曇雜藏及外異學所誦經典。有人稟受不吝其義。若有外學來詰問者。便能詶答無有狐疑。放逸人不能習此法。放逸人者不能成辦。雲何佐助眾事。是時無放逸人能勸四輩供事三寶興起塔寺。或起講堂冬溫夏涼或作食堂修治補缺散華燒香香汁灑地供給當來過去現在眾僧。不放之人能成辦此事。放逸人者不能成辦。是故說曰智者分別義。無逸義豐饒者。不放逸人饒財多寶。於世技術無所乏短。意欲施行出眾人表。采致真珠車磲馬瑙虎珀水精琉璃無價摩尼珠。此是俗間不放所得出家學道阿羅漢。獲第一妙智見致身證。得空入空三昧。得無願入無願三昧。得無想入無想三昧。得此泥洹要路者。皆由不放逸也。——《出曜經》

  大王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如是修行,遠離放逸攝護諸根。若眼見色不著色相,如實觀察此色過患,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亦爾。若縱諸根,名為放逸。若能攝護,名不放逸。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調伏自心將護他意,名不放逸。遠離貪慾,心順善法,覺觀瞋痴不善根本,身惡、口惡及以邪念,一切不善皆悉遠離,名不放逸。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心常正念,名不放逸。——《勝天王般若波羅蜜經》

  汝等比丘,求善知識,求善護助,無如不忘念。若有不忘念者,諸煩惱賊則不能入。是故汝等,常當攝念在心。若失念者,則失諸功德。若念力堅強,雖入五欲賊中,不為所害。譬如著鎧入陣,則無所畏,是名不忘念。——《佛遺教經》

  若雜亂垢心。雖復稱誦我之名字。而不名為聞。以不能生決定信解。但獲世間善報。不得廣大深妙利益。如是雜亂垢心。隨其所修一切諸善。皆不能得深大利益——《占察善惡報經

  佛告阿難:「汝常聞我毗奈耶中,宣說修行三決定義。所謂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是則名為三無漏學。——《楞嚴經

  南無寶光月殿妙尊音王如來

  「阿難,汝問攝心,我今先說入三摩地修學妙門。求菩薩道,要先持此四種律儀,皎如冰霜,自不能生一切枝葉,心三口四生必無因。

  「阿難,如是四事若不遺失,心尚不緣色香味觸,一切魔事雲何發生?若有宿習不能滅除,汝教是人一心誦我《佛頂光明摩訶薩怛多般怛啰無上神咒》。——《大佛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若我遇眾生,盡教以佛道

  無智者錯亂,迷惑不受教。

  我知此眾生,未曾修善本

  堅著於五欲,痴愛故生惱,

  以諸欲因緣,墜墮三惡道,

  輪回六趣中,備受諸苦毒,

  受胎之微形,世世常增長。

  薄德少福人,眾苦所逼迫,

  入邪見稠林,若有若無等,

  依止此諸見,具足六十二,

  深著虛妄法,堅受不可舍,

  我慢自矜高,諂曲心不實,

  於千萬億劫,不聞名字

  亦不聞正法,如是人難度。

  ——《妙法蓮華經》

  問曰:行何方便,得禪波羅蜜?

  答曰:卻五事(五塵),除五法(五蓋),行五行(初禪五支)。雲何卻五事?當呵責五欲。哀哉眾生!常為五欲所惱,而猶求之不已!此五欲者,得之轉劇,如火炙疥。五欲無益,如狗咬骨。五欲增爭,如鳥競肉。五欲燒人,如逆風執炬。五欲害人,如踐惡蛇。五欲無實,如夢所得。五欲不久,如假借須臾。世人愚惑,貪著五欲,至死不舍,為之後世受無量苦。

  ——《大智度論》

  佛告王曰:「世有二種無罪而命終,如屈伸臂頃,得生天上。雲何為二?一者、不造罪本而修其善,二者、為罪改其所造。是謂二人而取命終生於天上亦無留滯。」

  ——《增壹阿含經》

  愚痴樂放逸常受諸苦惱

  若離放逸者則得常安樂

  一切諸苦樹放逸為根本

  是故欲離苦應當舍放逸

  ——《正法念處經》

  「阿難,汝問攝心,我今先說入三摩地修學妙門。求菩薩道,要先持此四種律儀,皎如冰霜,自不能生一切枝葉,心三口四生必無因。

  「阿難,如是四事若不遺失,心尚不緣色香味觸,一切魔事雲何發生?若有宿習不能滅除,汝教是人一心誦我《佛頂光明摩訶薩怛多般怛啰無上神咒》。——《楞嚴經

  我知此眾生,未曾修善本

  堅著於五欲,痴愛故生惱,

  ——《妙法蓮華經》

  舍利弗當知,我以佛眼觀,

  見六道眾生貧窮無福慧,

  入生死嶮道,相續苦不斷,

  深著於五欲,如氂牛愛尾,

  以貪愛自蔽,盲瞑無所見,

  不求大勢佛,及與斷苦法,

  深入諸邪見,以苦欲舍苦,

  為是眾生故,而起大悲心。

  ——《妙法蓮華經》

  如來亦復如是,則為一切世間之父;於諸怖畏、衰惱、憂患無明闇蔽,永盡無餘;而悉成就無量知見、力、無所畏,有大神力及智慧力,具足方便、智慧波羅蜜,大慈大悲,常無懈惓,恆求善事利益一切,而生三界朽故火宅,為度眾生生老病死、憂悲苦惱、愚痴闇蔽、三毒之火,教化令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見諸眾生生老病死、憂悲苦惱之所燒煮,亦以五欲財利故受種種苦,又以貪著追求故現受眾苦,後受地獄畜生餓鬼之苦,若生天上及在人間貧窮困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如是等種種諸苦。眾生沒在其中,歡喜游戲,不覺不知,不驚不怖,亦不生厭,不求解脫,於此三界火宅東西馳走,雖遭大苦不以為患。

  ——《妙法蓮華經》

  「又舍利弗,憍慢懈怠

  計我見者,莫說此經。

  凡夫淺識,深著五欲,

  聞不能解,亦勿為說。

  若人不信,毀謗此經,

  則斷一切,世間佛種。

  ——《妙法蓮華經》

  善男子,世有二人,甚為希有如優曇華:一者、不行惡法,二者、有罪能悔。——《大般涅槃經》

  若有無量善法可得,彼一切以不放為本不放逸為習,因不放逸生,不放逸為首。不放逸者,於諸善法為最第一。猶作田業,彼一切因地、依地、立地,得作田業。如是,若有無量善法可得,彼一切以不放為本不放逸為習,因不放逸生,不放逸為首。不放逸者,於諸善法為最第一。——《中阿含經》

  問曰:行何方便,得禪波羅蜜?

  答曰:卻五事(五塵),除五法(五蓋),行五行(初禪五支)。雲何卻五事?當呵責五欲。哀哉眾生!常為五欲所惱,而猶求之不已!此五欲者,得之轉劇,如火炙疥。五欲無益,如狗咬骨。五欲增爭,如鳥競肉。五欲燒人,如逆風執炬。五欲害人,如踐惡蛇。五欲無實,如夢所得。五欲不久,如假借須臾。世人愚惑,貪著五欲,至死不舍,為之後世受無量苦。

  ——《大智度論》

  汝等比丘!已能住戒,當制五根,勿令放逸,入於五欲。譬如牧牛之人,執杖視之,不令縱逸,犯人苗稼。若縱五根,非唯五欲,將無涯畔,不可制也。亦如惡馬,不以轡制,將當牽人墬於坑陷。如被劫賊,苦止一世,五根賊禍,殃及累世,為害甚重,不可不慎。是故智者而不隨,持之如賊,不令縱逸,假令縱之,皆亦不久見其磨滅。此五根者,心為其主,是故汝等,當好制心。心之可畏,甚於毒蛇、惡獸、怨賊、大火越逸,未足喻也。譬如有人,手執蜜器,動轉輕躁,但觀其蜜,不見深坑。譬如狂象無鉤,猿猴得樹騰躍踔躑,難可禁制,當急挫之,無令放逸。縱此心者,喪人善事,制之一處無事不辦。是故比丘,當勤精進,折伏汝心。——《佛遺教經》

  五欲無常功德六塵相幻損眾生

  世間果報本誑人智者誰能暫停住

  愚痴天上不滿意況復人間得稱心

  欲穢染著不覺知猶如猛火然乾草

  往昔頂生聖王主降伏四域飛金輪

  復得帝釋半座居匆起貪心便墮落

  假令盡王此大地心猶更欲攝他方

  世人嗜欲不知厭如巨海納諸流水

  ——《佛本行集經》

  又復大王。若人愚痴。耽染五欲。不知本際。沉淪生死。被煩惱縛。不能得解。如遠行人困苦疲極。乃飲鹼水。更增其渴。如是如是。受五欲人。不知其患。亦復如是。

  ——《佛本行集經》

  我觀汝等今如此如幻如化如夢

  一切悉從因緣生五欲無有真實

  五欲能失諸聖道牽人將入惡道中

  五欲猶如大火坑亦如雜毒滿諸器

  ——《佛本行集經》

  「善男子,若於五欲心無染著,具大慈悲,而行布施,是名菩薩摩訶薩也!亦名一切聲聞、獨覺真實福田若不除斷世間五欲,無大慈悲,而行布施,雖舍無量無邊施物,而猶不得名為菩薩摩訶薩也!亦非一切聲聞、獨覺真實福田,此施不蒙聖印所印。是故應斷世間五欲,具大慈悲,而行布施若不斷於世間五欲,無大慈悲,而行布施,不名菩薩,非真福田

  「善男子,染著五欲行布施輪,尚不能滅自身所有少分苦惱,況能除滅一切有情無量苦惱?」

  爾時世尊重顯此義,而說頌曰:

  「成就財施輪,智者凈意樂,

  盡離於五欲,安樂有情

  為樂有情不求果報

  雖行少分施,而名真福田

  雖復施眾多,而依止五欲,

  非聖印所印,住不定聚中。

  雖行少分施,而不依五欲,

  名聲聞獨覺,真實福田

  故應舍五欲,常行清凈施,

  安樂有情眾,成真實福田。」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

  佛言。諦聽諦聽。當為汝說。嗔恚嫌害。名種苦子。縱心五欲。名為鄙穢。由六觸入。不攝戒行。名為惡漏。煩惱止住。能起無明憍慢。無慚無愧。起諸結使。所謂蠅集。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若有不攝諸根者增長欲愛種苦子

  作諸鄙穢常流出親近欲覺惱害覺

  若在聚落空閑處心終無有暫樂時

  若於己身修正定修集諸通得三明

  彼得快樂安隱眠能滅覺蠅使無餘

  能修得行住健處履行聖跡到善方

  得正智跡終不還入於涅槃寂滅樂

  佛說是已。諸比丘聞已。歡喜奉行。

  ——《別譯雜阿含經》

  世間有五欲愚者為所縛

  能斷此諸欲永盡一切苦

  我已斷諸欲意亦不染著

  波旬應當知我久壞欲網

  爾時魔王聞說偈已。不果所願。憂愁苦惱。隱形而去。還於天宮

  ——《別譯雜阿含經》

  五欲亦如是貪嗜無慚愧

  若不禁制者必害善法苗

  ——《別譯雜阿含經》

  染著五欲如被網禽

  欲如怨賊甚可怖畏

  處五欲者猶如履刃

  著五欲者如抱毒樹

  智者棄欲猶如糞坑

  五欲昏冥能令失念

  常為可怖諸苦之因

  能令生死枝條增長

  由彼漂溺生死河中

  聖人舍之如棄涕唾

  如見狂犬疾走而避

  ——《方廣大莊嚴經》

  又放光明名滅愛,此光能覺一切眾,令其舍離於五欲,專思解脫妙法味。

  若能舍離於五欲,專思解脫妙法味,則能以佛甘露雨,普滅世間諸渴愛。

  惠施池井及泉流,專求無上菩提道,毀訾五欲贊禪定,是故得成此光明

  ——《華嚴經》

  一切五欲悉無常,如水聚沫性虛偽,諸有如夢如陽焰,亦如浮雲水中月。

  放逸為怨為苦惱,非甘露生死徑,若有作諸放逸行,入於死滅大魚口。

  世間所有眾苦本,一切聖人皆厭患,五欲功德滅壞性,汝應愛樂真實法。

  ——《華嚴經》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知五欲法,無有歡樂,不得暫停,如犬嚙枯骨,如人持火逆風而行,如篋毒蛇夢中所得,路首有果樹人所擲,亦如段肉眾鳥競逐,如水上泡、畫水之跡,如織經盡,如囚趣市,猶如假借,勢不得久。觀欲如是,多諸過惡。

  ——《大般涅槃經》

  佛報言:「吾本已說,世間非真,無可樂者。凡人貪壽,思戀五欲,惑而無利,但增生死,更苦無量。今我為佛,以得自然無欲,於此又宜自勉。天下智者,常願見佛,樂聞經法。已有是意,當務立信、立戒、布施多聞、廣學智慧。建此五志以離垢慳,然則世世當受富貴名譽遠聞,生天安樂可得泥洹。」佛說已,太子及諸華氏皆作禮去。

  ——《佛說方等泥洹經》

  為佛弟子常於晝夜至心誦念大人覺。

  第一覺悟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陰我生滅變異虛偽無主。心是惡源形為罪藪。如是觀察漸離生死

  第二覺知多欲為苦。生死疲勞從貪慾起。少欲無為身心自在

  第三覺知心無厭足。唯得多求增長罪惡菩薩不爾常念知足。安貧守道。唯慧是業。

  第四覺知懈怠墜落。常行精進煩惱惡。摧伏四魔出陰界獄。

  第五覺悟愚痴生死菩薩常念廣學多聞。增長智慧成就辯才。教化一切悉以大樂。

  第六覺知貧苦多怨橫結惡緣。菩薩布施等念冤親。不念舊惡不憎惡人

  第七覺悟五欲過患。雖為俗人不染世樂念。三衣瓶缽法器。志願出家守道清白。梵行高遠慈悲一切。

  第八覺知生死熾然苦惱無量。發大乘心普濟一切。願代眾生受無量苦。令諸眾生畢竟大樂。

  如此八事。乃是諸佛菩薩大人之所覺悟精進行道慈悲修慧。乘法身船至涅槃岸。復還生死度脫眾生。以前八事。開導一切。令諸眾生生死苦舍離五欲修心聖道。若佛弟子誦此八事。於念念中滅無量罪。進趣菩提。速登正覺。永斷生死常住快樂

  ——《佛說大人覺經》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