懺悔之後發菩提心,能迅速戒除邪YIN

  懺悔之後發菩提心,能迅速戒除邪淫

  造作邪淫業後,果報成熟時會感受很多苦果。重邪淫者,生活中處處充滿無量苦,如何快速脫離痛苦。希望下面兩篇經典,能給各位一些啟發

  一.世尊往昔宿世中,曾墮地獄,在地獄中和另一個人共同推著著火的車,車上有獄卒張目吐火,手裡拿著鐵杖隨而鞭打,又苦又痛推著車前行。這時另外一起推車的夥伴,體力不支,落在後面,獄卒以鐵叉刺他的腹,鐵杖打背,其人滿身是血,苦痛難忍高聲大叫,叫父母或叫妻子,但是沒有一點幫助。「我」見到他受這麼大的苦痛心生哀愍,因慈心生故,發菩提心,為此罪人,勸請獄卒說「這個罪人非常可憐可憫,請慈悲憐憫一下他吧」獄卒聽後,心生嗔恚,即以鐵叉前刺「我」頸,即時命終,脫離火車地獄百劫中罪。「我」以發菩提心故,立即脫離地獄之罪

  啟發邪淫者可以幫助其他邪淫者戒除邪淫,則可脫離或極大程度的減輕,因邪淫造成的苦痛,此文中的人如果一個人在地獄,則沒有機會幫助他人。所以我們身邊邪淫的人都是我們最好的潛在利益對象。幫助他人解除類似的苦痛,自己這方面的苦痛也將解脫網路上發戒邪淫的善文,或印送流通戒邪淫書籍,他人看見後就會減少或不造邪淫業,不造邪淫業則無邪淫苦果,減輕他人邪淫苦果,就是減輕自身邪淫苦果。另外解脫苦果會有一段時間苦痛,如文中的「尋以鐵叉前刺我頸」,黎明之前會有一段時間黑暗,當恆心堅持利益眾生。此處的菩提心並未提到佛法布施僅僅是幫助他人解除苦痛,就立刻脫離地獄惡報

  經文

  《大方便佛報恩經》...爾時喜王菩薩復白佛言。世尊菩薩知恩自發菩提心。菩薩報恩教一切眾生令發菩提心者。如來世尊於生死時。初發菩提心。因何事發。佛言。善男子。過去久遠不可計劫生死中。時以重煩惱。起身口意業故。墮在八大地獄。所謂阿訶訶地獄。阿婆婆地獄阿達地獄。銅釜大銅釜。黑石大黑石。乃至火車地獄。我於爾時墮在火車地獄中。共兩人並挽火車。牛頭阿傍在車上坐。緘唇切齒。張目吹火。口眼耳鼻煙炎俱起。身體殊大。臂腳盤結。其色赤黑。手執鐵杖隨而鞭之。我時苦痛努力挽車。力勵前進。時我徒伴劣弱少力。劣弱在後。是時牛頭阿傍以鐵叉刺腹。鐵杖鞭背。血出沐浴隨體而流。其人苦痛高聲大喚苦痛難忍。或稱父母。或稱妻子。雖作如是唱喚無益於己。我時見是受大苦惱心生哀愍。因慈心生故發菩提心。為此眾罪人故。勸請牛頭阿傍。此罪人者甚可憐愍。小復加哀垂慈憐愍。牛頭阿傍聞已心生嗔恚。尋以鐵叉前刺我頸。尋時命終。即得脫於火車地獄百劫中罪。我以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故。即脫火車地獄之罪

  佛告喜王。挽火車者今我身是。因發菩提心故疾得成佛。是故當知。一切眾生菩提心其事非一。或因慈心或因恚心。或因施心。或因慳心。或因歡喜或因煩惱或因恩愛別離。或因怨憎和合。或因親近知識或因惡友。或因見佛。或因聞法。是故當知。一切眾生菩提心各各不同。喜王當知。菩薩摩訶知恩報恩其事如是。說是法時。萬八千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一切大眾中有得須陀洹乃至阿羅漢。時天龍鬼神人及非人。亦能發聲聞辟支佛心。聞法歡喜。頭面作禮。右繞而去

  二.阿闍世王曾造無間業,後來自知罪孽深重,遇到世尊後,先是懺悔然後發菩提心,並令無量人民發菩提心,重罪得微薄。五無間業是極重的罪,但是如此重的罪業,懺悔之後發菩提心並令他人發菩提心,重罪也可以得微薄。

  邪淫懺悔之後,發願利益一切六道眾生,發菩提心做各種善事,能極快的脫離邪淫苦報。

  我們為了眾生解脫苦惱得到安樂,去放生助印,助學濟困等這些事的時候,都以慈悲發心利益一切眾生則能快速降服自己的貪心慈悲利他心越來越強。如果不是這樣,為了名利去做,則還要走很長一段路。--《華嚴經》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

  因原文比較長,節選發菩提這一段。

  《大般涅槃經》爾時世尊贊阿闍世王。善哉善哉。若有人能發菩提心。當知是人則為莊嚴諸佛大眾大王。汝昔已於毗婆屍佛初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從是已來至我出世。於其中間未曾墮於地獄受苦。大王當知。菩提之心乃有如是無量果報大王。從今已往常當勤修菩提之心。何以故。從是因緣當得消滅無量惡故。爾時阿闍世王。及摩伽陀舉國人民從座而起繞佛三匝辭退還宮。

  ...佛言。大王。善哉善哉。我今知汝必能破壞眾生噁心。世尊。若我審能破壞眾生諸噁心者。使我常在阿鼻地獄無量劫中為諸眾生受大苦惱不以為苦。爾時摩伽陀國無量人民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以如是等無量人民發大心故。阿闍世王所有重罪即得微薄。王及夫人後宮婇女悉皆同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爾時阿闍世王語耆婆言。耆婆。我今未死已得天身舍於短命而得長命。舍無常身而得常身。令諸眾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即是天身長命常身。即是一切諸佛弟子說是語已即以種種寶幢幡蓋香花瓔珞微妙伎樂而供養佛。

  --《金剛經》中多次提到「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對於我們學佛者來說,發菩提心尤為重要。金剛能摧破一切物,菩提心能降服一切噁心。《大般涅槃經》...佛言。大王。善哉善哉。我今知汝必能破壞眾生噁心。

  ---有了菩提心,我們就能快速降服邪淫噁心。

  《入菩薩行論》菩提心如末劫火,剎那能毀諸重罪

  《菩提行經》已作暴惡眾罪業,依菩提剎那脫。

  《優婆塞戒經》善男子,有智之人,發菩提心已,即能破壞惡業等果,如須彌山,,,,,在家之人菩提心時,從四天王乃至阿迦尼吒諸天,皆大驚喜,作如是言:我今已得人天之師。

  《大智度論》復次,若無大心,雖復終身持戒,不如有大心人一日持戒也。譬如軟夫為將,雖復持兵終身,智勇不足,卒無功名;若如英雄奮發,禍亂立定,一日之勛,功蓋天下。(註:大心者即菩提心)

  《華嚴經》菩提心者,則為一切諸佛種子,能生一切諸佛法故。

  《集一切福德三昧經》若欲攝取一切福德。當發菩薩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若天若人所福德。皆悉攝在發菩提心中...若菩薩福若如來福。一切皆攝在於菩薩初發心中

  《彌勒菩薩偈》勸君勤放生,終久得長壽;若發菩提心,大難天須救。

  --菩提心的本體就是利益一切眾生讓他們獲得如來正等覺果位的希求心,《現觀莊嚴論》中所說:「發心為利他,求正等菩提。」求無上菩提之心。又稱無上菩提心、無上道心、無上道意,或略稱道心、道意、覺意。此菩提心為一切諸佛種子,是凈法長養之良田,若發起此心,勤行精進,則得速成無上菩提。蓋此菩提心乃大乘菩薩最初必發起之大心;生起此心稱為發菩提心,略稱發心、發意;最初之發心,則稱初發心、新發意,為菩提之根本。

  《大智度論》菩薩發心、緣無上道,我當作佛,是名菩提心。

  《入菩薩行論》中解釋菩提心需要兩個條件,一者緣眾生,即利益對象六道輪回中的一切眾生,二者緣佛果,即不僅要令一切眾生獲得暫時的快樂,最終要令眾生成就佛果而獲得究竟的安樂菩提心又分為願菩提心和行菩提心,發願利益眾生眾生成佛為願菩提心,發心者即稱之為菩薩發心後用實際行動,即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恆常利益眾生即為菩提心。願菩提心為成佛之因,是大乘佛法的精髓。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