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愚教授:慈悲與布施——佛教慈善理念探索

慈悲布施——佛教慈善理念探索

學愚

  【佛光文化編者按】2012年4月26日,第三屆世界佛教論壇開幕式在香港紅磡體育館隆重舉行,此次論壇為期2天,論壇期間,與會代表圍繞「和諧世界·同願同行」的主題,舉行七場分論壇、六場電視論壇和一場網路論壇。其中,七場分論壇備受關注,來自海內外的高僧大德圍繞「佛教弘法的現代模式」、「佛教文化的繼承與弘揚」等主題發表了演講。香港中文大學人佛教研究中心的學愚教授在論壇期間發表了題為《慈悲布施-佛教慈善理念探索》的論文,就佛教慈善理念出了自己的觀點

  慈悲大乘佛教精神和特色,亦是世尊建立佛教動力,可以說,有了慈悲才有佛教世尊悟道之初,深知佛法微妙博大,唯聖者明了。宣講此甚深難解之法,不但困難,而且容易遭至誹謗,故世尊有立即涅槃之意。但是,在大梵天王請求下,世尊以佛眼觀世間,看到沉淪生死大海眾生,有的浮在水面,有的淹沒水中-有智有愚。出於對世間慈悲和對眾生的憐憫,佛陀難行能行、知難而進,毅然前往鹿野苑初轉*輪,建立佛教。《增一阿含經》說:「諸佛世尊,成大慈悲;以大悲為力,弘益眾生。」(《大藏經》卷二:717中)。建立僧團後,世尊隨即派出佛教第一批傳教者。臨行前,他要求他們「為欲利益安樂無量眾生,哀愍世間及諸天人,」到各地去宣傳佛法,並且吩咐他們不要兩個人到同一個地方去,而要單獨行動,以便更為廣泛地利益更多的眾生。這樣,諸大聲弟子,行佛所行,或隨佛游化人間、或各自行化一方,傳播佛法利益人天。由此可見,佛陀時代聲聞弟子不失菩薩行,他們的言行亦表現出佛教慈悲精神。但是,佛陀涅槃後,以大迦葉為首的僧團強調自我解脫的重要性,自我修行自我解脫似乎成為出家的唯一目的,利他的菩薩思想和實踐逐漸淡化。正如hardayal所說僧眾只顧一心追求自己的解脫,漠不關心佛法社會上的教化和利益他人的工作。到了公元前二三世紀時,這種現象普遍起來,幾乎主導了整個僧團的發展。大乘佛教的興起即是僧團內部對此發展的反省,是佛教慈悲精神的回歸。

  慈mettaormitra原指友好慈愛之意;悲(karuna)原意為悲憫、同情之意。慈悲聲聞弟子修習的四梵住內容,主要用於禪修方面,是一種心靈精神上的訓練。修習者猶如慈母愛獨子,以慈悲心憶念一切眾生,希望他們離苦得樂;願意犠牲一切、乃至自己的生命來拯救其子。正如《經集》中所說,慈是利益安樂他人的心願,悲是代替他人離苦的希望。《長部》經雲:「諸比丘,什麼是修行者於財富?諸比丘,有修行者,以與慈相俱的心遍滿一方,又遍滿二方、三方、四方,如是,以廣、廣博、無量、無怨、無害慈心,遍滿上下縱橫,處一切處、一切界。以與悲相俱的心…。」修習慈觀者可得到諸天神的保護,猶如甲冑在身,刀、毒、水、水皆不能害。由此可見,在早期阿含經典中,聲聞弟子亦修習慈悲法門,雖然這只是禪觀的一種方法而已。

  大乘佛教進一步發展了小乘佛教慈悲理念,把這種重在憶見的慈悲觀看成是小慈小悲。龍樹在《大智度論》卷二七中說:「小慈但心念眾生樂,實無樂事;小悲名觀眾生種種身苦心苦,憐愍而已不能令脫。大慈者念令眾生得樂亦與樂事大悲憐憫眾生苦亦能令脫苦。」(《大藏經》卷二五,頁256中下)小慈小悲但用心而不見於行動,大慈大悲既有拯救之心,更把這種心念落實於行動之中。四梵住中的慈悲聲聞弟子修習法門,大慈大悲則是菩薩難行之道,正如龍樹所說

  菩薩眾生生老病死苦、身苦、心苦、今世後世苦等諸苦所惱,生大慈悲、救如是苦,然後發心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以大慈悲力故,於無量阿僧祇世生死中心不厭沒;以大慈悲力故,久應得涅槃而不取證。以是故,一切諸佛法中慈悲為大,若無大慈大悲便早入涅槃。(《大藏經》卷二七,256下)

  大乘佛教菩薩慈悲,就其深度和廣度而言,都超越了聲聞乘的慈悲故名大慈大悲菩薩慈悲,不但有予樂拔苦之願或菩提心,更有實現此心願的行動。如同兩人同時在岸邊行走,看到一人落溺河中,有生命危險。其中一人隨即大聲呼喚他人來救,而另一人則奮不顧身地跳入水中,把溺水者救起。前者是小悲,後者是大悲。(《大藏經》卷二七,頁428)具足慈悲菩薩,以救護眾生為第一性,不入涅槃,往來於娑婆世界。《成唯識論》卷九雲:「留煩惱障,助願眾生。」菩薩不證涅槃、不斷煩惱不著生死隨順眾生、拔苦與樂。這就是所謂的無住涅槃(apratisthitanirvana),stcherbatskyande.obermiller則把此解釋為利他涅槃(altruisticnirvana)。

  聲聞弟子行在自利利他,菩薩覺悟利他即是自利無我平等慈悲一切。龍樹在《大智度論》中說:「大悲是一切諸佛菩薩功德之根本,是般若波羅蜜之母,諸佛祖母菩薩大悲心故,彼般若波羅蜜,得般若波羅蜜故得作佛。」(《大藏經》卷二五,頁211中)慈悲成佛之母,菩薩無法舍眾生成佛;相反地,利益眾生即是成就佛道。正如《華嚴經.普賢菩薩行願品》所說

  諸佛如來大悲而為體故,因於眾生而起大悲,因於大悲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譬如曠野沙磧之中有大樹王,若根得水,枝葉、華果悉皆繁茂。生死曠野菩提樹王,亦復如是。一切眾生而為樹根諸佛菩薩而為華果,以大悲饒益眾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華果。何以故?若諸菩薩大悲饒益眾生則能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是故菩提屬於眾生,若無眾生,一切菩薩終不能成無上正覺。(《大藏經》卷十,頁八四六上)

  利他即是自利自利與利他不二。菩薩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上求即是下化,下化即是上求;上求不是下化的目的也不是下化的原因,二者同時、互為一體。慈悲並不是方法,其本身就是目的慈悲圓滿就是覺悟成就。上求是智慧,下化是慈悲智慧慈悲一體,一切慈悲的實踐,如布施慈善都是在上求佛道、尋求覺悟之行。這樣,大乘佛教強調了慈悲重要性,把慈悲智慧等同起來,成為成佛的二足之一。《大智度論》卷二七雲:「除二邊說為中道,佛以慈為首。」慈悲菩提心成為成佛之母。《大般涅槃經》卷一四乃至說:「慈即如來,慈即大乘大乘即慈,慈即如來。善男子,慈即菩提道,菩提道即如來如來即慈。」(《大藏經》一二卷,698頁下)。《大般涅槃經》卷三二雲:「大慈大悲名為佛性。」(《大藏經》卷一二,頁556下)

  大乘佛教慈悲理念建立於根本佛教的苦諦之上,其社會實踐以時代社會之苦的普遍性為基礎佛教的終極關懷就是離苦得樂。離苦的方法很多,但總體有二,即自力和他力。有苦才需要慈悲,他力拯救即是慈悲菩薩幫助他人離苦得樂這是整個大乘佛教拯救論的基礎小乘佛教中的慈悲常作名詞用,泛指一種心態,而大乘佛教中的慈悲常作動詞用,強調實踐。《法華經.安樂行品》說「慈悲於一切,不生懈怠心。」龍樹在《大智度論》卷二七卷說:「大慈與一切眾生樂,大悲拔一切眾生苦。大慈以喜樂因緣眾生大悲以離苦因緣眾生。」(《大藏經》卷二五,頁256中)世親在《十地經論》卷二中亦說:「慈者同與喜樂因果故,悲者同拔憂苦因果故。」(《大藏經》卷二六,頁134上)早期佛教強調了自力,但沒有否定他力,大乘佛教發展了他力思想。他力理念慈悲救苦的根本,亦是整個菩薩思想和實踐的根本。

  慈悲思想小乘佛教的禪觀發展到大乘佛教大慈大悲,原本指人與人之間的慈悲上升到佛菩薩與人之間的慈悲。佛菩薩成為慈悲救護者,一般大眾成為慈悲需求者。中村元教授說:「於是慈悲人與人的關系,轉變為佛對人的功用,而人對慈悲變成是被動的。人與人之間的慈悲,從當初的宗教意義隱沒,成為只是一種世俗的同情或哀憐,是佛對眾生慈悲的一模擬或世俗形態。」慈悲成為佛菩薩的代名詞,唯佛菩薩能夠慈悲他人,一般眾生應做的就是祈求和等待諸佛菩薩慈悲恩賜。學佛也就似乎成為尋找佛菩薩慈悲救護。也許正因如此,大乘佛教慈悲思想並沒有在社會實踐中充分體現出來,傳統僧團主動從事社會慈善公益的事例並不常見。大乘佛教慈悲理念神聖化,人們難以在生活中實踐諸佛菩薩慈悲。其實,佛教慈悲、特別是大乘佛教的大慈大悲重在生活中實踐。這樣的實踐重在於「給予」,而不是「索取」,倡導代他人受苦、救他人危難、與他人喜樂精神。當前,中國佛教經濟快速發展,如何以大乘佛教慈悲思想基礎,從事布施慈善等公益事業社會實踐,建立正當的僧團與社會互動關系,這將是當今佛教界、學術界、和社會界人士應該共同關心和解決的問題。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