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威南居士:情到深處人孤獨 第七章 無常的自由氣息

情到深處人孤獨

第三篇 超越無常

第七章 無常自由氣息

  ⊙我希望現在大家對「無常、苦、無我」這三個名詞多感到一點興趣,不要只是背誦別人的解釋就算了。自己要去認清永遠在和合改變的東西,都具有這三種特質。如果不了解萬法的本質,就會把一切東西看成永恆的、有價值的、屬於自己的......這就好像要強迫改變某種東西的特質,其困難有如強迫火沒有熱一般,其結果既可笑又可悲。

  —佛使比丘

  所謂「超越無常」並不是要去改變無常事實,使世間事物變成「永恆不變」的;因為這並不可能。「超越無常」更不是以想像、推理或邏輯來解釋、假設在這世間的種種事物之外,另有一種可以「永遠存在」、「永恆不變」的某種東西或者幻想得到「永生不死」的境界

  所謂「無常」也並非意昧著一切終將壞滅便什麼也不會存在。別忘了,只要有新的種子就會有新芽的萌發;各種因緣不斷地轉變、改換它的組合方式,時聚時散,一切如此自然自在;誰也不曾擁有它,也沒有誰曾被它擁有。一切都是在正常、自然地無常變易著!

  無常,充滿著自由的氣息;唯有洞察無常的人才有更加自在心靈。「超越無常」,意味的是:不要苦苦強要使一切變成「常」而不變的,並因此而被這徒勞無功的「工作」捆縛著,糾纏得沒有一自由;超越無常,就是放開執著,坦然面對所有變遷!

  ◆說食不飽。說衣不暖

  正如本章章首所引用的那段話:「我希望大家對『無常、苦、無我』這三個名詞多感到一點興趣,不要只是背誦別人的解釋就算了。」雖然,上述三個名詞,有些在本書中並沒有提到;不過,實際上,這三個名詞的概念已經或多或少的被提到了。如果你真正地去觀察、思維、分析、照見存在於這世間的種種事物:包括你內在的心念外在形形色色的物質......你也必定會發現這些「永遠在和合改變的東西,都具有這三種特質。」

  唐朝的寒山作過一首這樣的詩:

  「說食終不飽,說衣不免寒,

  飽吃須是飯,著衣方免寒;

  不解審思量,只道求佛難,

  回心即是佛,莫向外頭看。」

  整首詩若譯成簡單白話就是:

  「只是在嘴巴上一直講『吃飯』,這哪裡會讓一個人飽呢?

  只是在頭上一直說『衣服』,這哪兒會使一個人不冷呢?

  要把飯吃肚子里,那才會飽;

  要把衣服穿在身上才可以保暖—

  不懂得去審察、思量的人

  總是說要明白、覺悟世間真相很難

  只要好好地看一看自己的內心,其中的喜、怒、哀、樂......種種狀態,便已經可以讓你發現、省悟世間真相,獲得解脫煩惱的無上智慧了。

  為什麼要一直讓種種的慾望、要求,把你的注意力都轉移到短暫的官能刺激上面,就像是一個在外頭只顧著玩樂卻忘了回家的孩子一樣呢?」

  要想超越無常—擁有一自在心靈,首先必須緊記:「說食不飽,說衣不暖」。別人口中所說的理論,縱使再精闢、透徹,那始終是別人的經驗之談。即使你把它內容全部都一字不漏地背了下來,那又有什麼用呢?這些都不是你所真正知道的,說不定當你再次重複這些背誦而得的「佛論」時,你連自己正在「說」的是些什麼也不清楚呢!

  背熟練功口訣的人,並不見得就有一身好武功;懂得講述駕駛的方法的人不代表就會駕駛汽車啊!

  要知道:一隻可以把人話講得似模似樣的鸚鵡,始終還是不諳人語呢!

  雖說如此,並不是說我們就不必參考別人的意見和看法便冒冒然胡沖亂撞;如果亂搞一通的話,不免會四處碰壁而把自己搞得焦頭爛額。我們都知道:一個人在剛開始牙牙學語時,未必真的能夠明白每一句話、每一個字含義。甚至有很多時候,只不過是在作一些毫無意義的模仿;然而,在反覆的模仿、學習、分辨、判斷中,漸漸地,我們才掌握了字、詞的含義,句子的構造、用法,語氣的運用......等。

  可以說:「學習,是從聽和看等接受信息過程開始的」。因此,聆聽別人的經驗之談,學習他的行為,不失為一種好的學習方法要注意的是這只是開始的階段,不是永遠都逗留在模仿和依賴的層次里。聽了看了之後,我們應該進一步去實踐、體驗,通過經驗來證明、掌握,才是學習的真正意義。唯有在完全掌握、熟識某件事物時,我們才可以說是已經「學會了!」

  所以,從這一章開始,我們將直接從經典中去聆受世尊的教誨;聽聽佛陀—這位「覺悟者」對世間無常真相覺悟的「經驗之談」。我們選用的經典是「阿含經」。為了盡量避免夾雜個人的思想見解,一般上我們將先摘錄原經文,然後才做一些簡單的講述。

  為了使大家能夠以一種更正確態度來學習,我們先來看看另一部經典—「羯臘摩經」里提到的幾個原則

  ◆正確的學習態度(羯臘摩經)

  當時,羯臘摩族人,對於各宗各派的修行人所說的教義感到迷茫而無所適從。因為每一個修行者宗教師都說他的教理最好的、最圓滿、最究竟的。

  甲沙門來,也是這樣講;乙沙門來也如此說;又有那一個傳教師或那一個人,會在陳述他的見解和「經驗談」時會不說他自己的話是對的;是可以被信任的呢?

  韓愈說:「師者,傳道、授業、解惑。」向有經驗老師學習是一件好事,但若萬一不但沒有使自己「解」除疑「惑」,反而增加迷惑,那豈不是白費工夫嗎?

  於是,羯臘摩族人就跑去請示佛陀。看看他又有什麼話說—是不是又要自吹自擂、自誇自贊呢?

  令人感到意外的是佛陀竟然這樣告訴他們:「羯臘摩族人,你們的迷茫、懷疑是正確的。你們不要只因為它是

  1、口傳而來的;

  2、傳統的;

  3、大家都這麼說(風聞而來的);

  4、基於它是出自一部具有權威性的宗教典籍;

  5、基於有關的理論是合乎「邏輯」的;

  6、基於個人的推論;

  7、基於某件事情看起來「好像是真的一樣」;

  8、基於個人揣測的意見;

  9、表面上看起來好像「有可能」;

  10、基於如下的考慮:「這是我們的老師」,或「說這話的人是可信的」—就相信它是事實的。

  因此,不論任何事情,我們都必須在仔細的觀察、分析、思考、求證之後,才接受並且肯定它的價值功用

  對待本書所說的種種應當如是;對於任何一個宗教師、演講者亦復如是。對於自己的念頭妄想,何嘗不應如是?分辨清楚:什麼是「需要」?什麼是「貪求」?什麼是「事實如此」?什麼是一廂情願的「痴心妄想」?

  唯有這樣,才能做一個不被別人、不被任何事物假相、謊言所欺騙,也不自欺欺人的「覺悟者」—一個清醒、明覺的人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