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禮旭老師:君子九思

  君子九思
  蔡禮旭老師
  三個字可以讓你抓住中國文化的綱領,叫「君、親、師」。一段話也可讓你掌握聖賢最後在夫子的教誨當中有一很重要的開顯,叫「君子九思」,我們可以時時從九個方面去觀察自己的道德修養修行最好下手處就是起心動念。九思是哪九思?我們接下來來研究一下,第一個「視思明」,第二個「聽思聰」,第三個「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其實這九思在我們這幾天這個整個研討的過程都提到了,只是夫子把這些教誨整理在一句話裡面。
  那我們看第一句話提到「視思明」,就是你眼睛看到所有的事情要能看得明白,叫「視思明」,你不要每天看一大事情都胡里胡塗的,所以人看到一些事要懂得怎麼去辨別,要懂得從結果推原因在哪裡,把它的來龍去脈都能了解清楚,這個叫「視思明」。我們看到孩子的一些問題,你可以馬上判斷出是什麼原因造成,這個就是你的功夫了。或者是當我們來到一個團體當中,為什麼團體目前的相處狀況是這樣,你也要能夠推演出來,當你能夠推演出來龍去脈,你才知道你要從哪裡繼續做起。
  第二個,「聽思聰」,「聽」就是你聽到人家所講的話,你可以了解到他的存心是什麼,他的存心是為了他的目的,還是他的存心是為人著想,你都要聽得出來。再來,你也可以從他的言談當中聽出他的需要在哪裡,比方說媽媽打一通電話問你「你最近好不好?」,給你寒暄問暖,但是你馬上可以感覺到一定是母親希望我回去,她可能在思念你,她也可能在思念她的孫子了,這個時候我們「聽思聰」,懂得還不等人開口就主動去做。我們大人就是不想把話講得太明白,你只要能意會,對方就會覺得你很能體恤他,很能了解他的需要,所以要聽懂別人的話,也要聽懂言語背後的弦外之音,這個都需要經驗去積累。所以你每天所看看明白,所聽聽清楚,也是在長你的學問,我們說行萬里路,這都是在勘驗你的功夫
  第三個「色思溫」,「貌思恭」。這是「九思」。第三個,「色思溫」,這個「色」就指的是你的臉部表情,我們的臉部表情一定要呈現很溫和的狀態,因為人與人相處最直接看到的就是你的臉,假如你的臉很臭,那無形當中你人與人的對待、人與人關系就已經出現一道鴻溝了。我們看到很多朋友一跟人交談起來,馬上眉頭就皺起來,有沒有看到?當你跟一個朋友講話的時候,他的眉頭都鎖起來,你會有什麼感覺?覺得好象很緊張。所以要常常觀察得到自己講話表情是不是會給人家誤會,是不是給人很有壓力。你假如臉部表情都很放鬆,人家跟你聊天就覺得很輕鬆,所以「色思溫」。常常會聽到一些朋友朋友交談說,我看那個人不順眼,其實也沒跟他半句話,他們就說看他不順眼,為什麼?可能就是表情不夠好,讓人會有其它的想法,所以要「色思溫」。所以平常照著鏡子一笑,練練笑容,笑得自然燦爛,不要製造了無形的人與人的阻力。
  「貌思恭」,這個「貌」除了臉部之外,整個你的肢體語言讓人感覺恭敬、很謙卑,這個假不來的。所以我們有時候在跟一些朋友相交往的時候,常常會看到他在端水的時候端得這麼樣的自然,端得這麼樣的熟練,這就代表平常在處事做人都是這樣的態度你不要看一個夾菜的動作平常都沒有在夾的,要夾都夾不出來,一夾就笨手笨腳的,因為平常就沒有這種時時體恤到別人馬上能夠去做態度,所以光是倒一杯水都可以看出個中他的修養在哪裡。所以時時處處我們能夠提醒自己,整個要從內把恭敬的心散發出來對待別人,這個叫「貌思恭」。
  「言思忠」,我們說的「言忠信」,言語絕對不偏私、不偏頗,絕對是大公無私,這是「言思忠」,這個部分我們花了好幾節課講了。「事思敬」,對於答應別人的事要畢恭畢敬去做到,所謂「受人之託,忠人之事」,一定要履行自己的承諾。「疑思問」,有懷疑要問,剛剛我們也提到,要去事情搞清楚。「忿思難」,憤怒要考慮到,一發就不可收拾,就挽回不了了,所以對於自己的脾氣也要好好的去對治。
  最後一個,「見得思義」,你要獲得一樣東西以前一定要思考合不合乎道義,合不合乎法律,所謂「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尤其現在誘惑這麼多的時代,你可要把持住應該做的原則假如你第一次沒有堅持原則了,那就有一就有二,無三就不成禮,你只要守不住第一次的清廉,你可能一輩子就可能會出差錯了。很多人說「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我這工作他們都排擠我,我不就做不成了?聽起來有沒有道理?所以人不白道理,時時都會被這個大環境給你沖走。當你能夠立住你的原則,立住你的態度,把(這個工作)辭掉之後,你的福分更大,因為你是有德行之人到時候會有更好的工作機會會出現。現在這時代找不到真正有德行、真正做事有這種魄力的人,所以必然會有後福降臨你的。人就是舍不下眼前這個利益就會做出錯誤的決定,所以「見得思義」太重要。這是君子九思,這個「思」含有處處反省、處處觀照自己的意思。
  所以三個字可以讓你抓住中國文化的綱領,叫「君、親、師」。一段話也可讓你掌握聖賢的教誨,叫「君子九思」。一本有一千零八十個字經典也可讓你掌握聖賢教誨,叫做《弟子規》。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