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遷和尚10多歲就到曹溪,拜六祖慧能大師為師。不久六祖即將入滅,希遷問:“您入滅後,弟子依靠誰呢?”“尋思去!“六祖回答。
此後,希遷日日深思、打坐、參禪,有位長老見了,覺得奇怪,問道:”怎麼你老是沉思、打坐呢?“”師父入滅前曾吩咐我要尋思去啊!“
長老笑道:”師父是告訴你,在青原山有一位師兄,名‘行思’,要你參訪師兄去!“
於是希遷到了青原山,行思見希遷前來,問道:”從哪裡來?“
”從曹溪來!“這一句話很要緊,等於是告訴行思說:我從師父那裡來,你便是我的師兄。
”你得什麼來?“行思又問。
”未到曹溪也未失!“希遷答。
”既未得到什麼,又何須到曹溪白走一趟呢?“
這是一則充滿禪機的公案,如今提起還引人深思。記得幾年前,台北公共汽車的車壁上曾經貼有一則廣告,上寫”我找到了!“這麼一句。我找到了!我找到了什麼呢?
首先,我想應該是找到宇宙人生的真理。什麼是宇宙人生的真理呢?在佛教中凡被稱為真理的,都必須具備有三種條件:第一,普遍如是;第二,本來如是;第三,必然如是。
舉個例子說,我會死,你也會死,人人都會死,古今中外的人有生都會有死,所以生死無常,合於普遍如是、本來如是、必然如是,因為生死無常就是世間的真理。就佛教因果論來說,什麼因就招什麼果,也是如此。因果遍於一切事理,因果便是真理。再如,為什麼要吃飯呢?因為肚子餓。為什麼要睡覺呢?因為疲倦。吃飯的結果,是飽了;睡覺的結果,是恢復精神了。連這最平常的吃飯、睡覺都在因果中,由此可見因果的普遍性、本來性、必然性。
比如業感。人生之所以生生不息、輪回不休,乃是由於起惑、造業、受報的結果。人之所以有榮華富貴與貧賤困頓之差,也都是由於受到自業牽制的結果。並非什麼神明所能賜與及主宰,真正能掌握命運的完全是我們自己。業的價值便是自己的行為決定一切。業的意義是非常自由平等的,一切都是自作自受,誰也改變不了。釋迦牟尼佛當初在菩提樹下的金剛座上所徹悟的宇宙人生真理,便是覺悟了生命的輪回,體證了”生命隨業在流轉“、”維系生命的力量是業力“。
比如因緣。佛陀悟道,悟了什麼道呢?是覺悟了宇宙人生,一切都在因緣、緣起當中。宇宙中的萬法都仗緣而生起,一切法不能獨自存在,有其一定相互存在的關係。我們生存世間,在每一天的生活中都要感謝因緣。譬如每餐所吃的飯來自於商人販賣的米,商人販賣的米又來自於農夫的耕種,農夫所播下禾苗種則需依賴陽光、空氣、雨水、肥料……如此等等因緣的集合,才能成長!從這一粒小小的米中就包含了那麼多人的血汗辛勞、那麼多種的因緣條件,可知來之不易,難道我們不應為此而感謝嗎?我們要搭車,要有司機的駕駛;要看電視,要有演藝人員的表演……宇宙之間事事物物皆是由因緣才能相互依存的,所以任何事物都值得我們銘謝再三!但是,因緣觀不是知識論辯的範圍之內,因緣必須要從修證中才能真正地體驗,才能真正地了悟。
比如空性。一提到”空“,人們就會想到”四大皆空“,然而”四大皆空“還是”有“,有什麼呢?有”空“的觀念!
其次,我想應該找到大我的人生。光是為了自己,光是為了個人的物質生活庸庸碌碌地穿衣吃飯,如同衣架飯桶一樣的人生就太沒有意義了!所以要找到大我的人生,把我們的生命和一切眾生相應成為一個共同的生命;把我們的生命擴大到世間之上,到處都有我們的生命,所謂”豎窮三際,橫遍十方“,到處都是我們的人生。我們若能把自私小我的藩籬拆除,則那光明朗朗的世界就能展現在眼前--男女老少無所差別,你與我與他與所有的人都是一樣。我們生命的本體是一而不二,就算死亡來臨也只死了肉體,死不了永恆的真我。
第53節:我找到了(2)
當衣服破了,可換套新的衣服;身體壞了,同樣可換個新的色身。這道理雖然相同,但當”我“搬家時,由於業力的不同,因而有住體面的高樓大廈與微賤的茅舍矮屋之差。唯生命的價值是不二不異。
懂了以上的道理,就能感到人生前途的無限光明,就能對未來的生命生起無窮的希望。這便是學佛給我們的真正受益。我們若能進一步追尋到佛法的真理,則更能感受到青青翠竹、綠色楊柳無非如來法身,潺潺流水、鳥啼鶯叫皆是如來說法。此所謂”溪聲儘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凈身“是也。從前的禪師們有些聞打鐵而開悟,有些見花落花開而見道,也是十分自然的事了。
正觀三毒魔軍,清凈身口意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