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錫永居士:《四法寶鬘》導讀 卷首語 序 目錄

《四法寶鬘》導讀 卷首語 序

  卷首語

  近年捐資印贈佛經的人多,而能讀佛家經論的人卻少。近年演繹佛學著作譯作亦多,只是能引導讀者有系統地讀經論的叢書則未見。為此,同人等發願,精選佛家經論若干種,編成叢書出版,小乘大乘,空宗有宗,顯乘密乘,規模略具。

  光是選印佛經,即雖精心選注,對今日的讀者恐怕益處亦不大。尤其是一些不能讀經論原文的讀者,他們僅靠讀近人的著述來了解經論大義,甚容易僅能得一偏之見,因此,便須要指導他們怎樣去讀經論,令其能親自體會經論的法味。這總比靠間接傳播,所領略者為深刻。此亦猶家廚小炒,終比名廚製作的罐頭好味。

  是故「導讀」之作,除注釋或講解經論外,最重要的,還是指出一經一論的主要思想,以及產生這種思想的背景,同時交代其來龍去脈,即其啟發承先的作用。讀者循序而入,便當佛學發展的脈絡瞭然,亦能體會佛說一經的用意,菩薩演繹一論的用心所在。

  《佛家經論導讀叢書》總序

  一

  讀佛家經論,困難地方不在於名相,而實在於領略其旨趣。若得其旨,開卷便覺終身受用;若不得其旨,則雖誦經終身,開卷終覺茫然。

  經論有不同的旨趣,衍生成不同的宗派,實由於行者根器不同、修持不同之故印度晚期,將此歸納為四宗部,而修持次第則分為九乘,這已成為藏密寧瑪派的傳統。若根據這傳統來讀經論,在領略經論意旨方面,會容易一些,也能深入一些。

  本叢書的編輯,實亦根據此傳統。且依古代論師的善巧方便,先依唯識抉擇部派佛教的經論,再依中觀應成派抉擇唯識,最後,則依了義大中觀(如來藏)抉擇應成派。所以本叢書可視為橋樑,由此即能過渡至《寧瑪派叢書》,領略寧瑪派九乘次第的根、道、果意趣。亦即由小乘止觀修習,依次第而至「大圓滿」的修習,皆須知其根、道、果,然後始可修持

  二

  依寧瑪派的觀點,一切經論實為了修持見地而建立。也可以說,無論那一次第的修持,都必須以經論作為見地。這見地,也即是修持的根;其所修持,即便是道;修道的證量,也就是果。因此,本叢書所收的經論,實為各修持次第的根。其重要性,亦即在於此。

  指出這一點,非常重要。近代佛教學者受了西方的治學方法喜歡用「發展」這一觀點來處理一個系統學術,因此便將佛家經論視為一系列的「思想發展」。然而這樣做,卻實在非常不恰當。

  釋尊當日教導弟子,依次第而教,因此開示的理論便亦依次第。但我們卻不能說釋尊於教導「四諦」時不識十二因緣」;於教導「十二因緣」時不識唯識」;於教導「唯識」時不識中觀」;於教導「中觀」時不識如來藏」。因此,我們不能說這種種學說,實由「發展」而來而非釋尊的次第說法。是故各種不同的佛家見地,只有傳播的先後差別而非由一個思想,發展成另一個思想也可以這樣說,只能有佛家思想傳播」的歷史,絕對不可能有佛家思想發展」的歷史。若說「發展」,有墮為謗佛的危險。

  由是讀者須知,佛家經論實為由上向下的建立,而非由下向上的發展。

  由上向下建立理論,是為了實修的需要。我們喜歡說證空性,但如何去證空性呢?那就非依次第修持不可,那就需要由上向下建立各次第的根。

  指出各次第的根,其旨趣何在,即是編輯這套叢書的基本觀點

  三

  理解佛家經論,必須由實際修持著眼。若離修持去理解,則必生疑惑

  以《入楞伽經》為例。倘離實修,則會覺得其不純,既非純說「唯識」如《解深密經》等,亦非純說「如來藏」如《如來藏經》等。筆者當年即持此疑,向敦珠法王無畏智金剛尊者開示法王只答一句:「《楞伽》說菩薩的心識,但菩薩亦由凡夫起修,是故便亦說凡夫的心識。」筆者即因法王這一開示,才得叩開「如來藏」的大門,建立「了義大中觀」見。

  蓋佛家一切法門,無非只是心理改造,由凡夫改造為聖者即是法門建立的目的。是故釋迦說「四諦」時,亦說「四諦十六行相」。所謂「行相」,便即是心的行相,也即是心理狀態凡夫若不知自己在修持時的心理狀態如何變化,實不能稱為修持

  《楞伽》說「如來藏藏識」,即是「聖凡心狀態」的分析。那實在是為實修作指導,而非建立一種思想。如是理解,即知《楞伽》並非不純。同時亦可明白,當年達摩尊者何以只傳「四卷楞伽」以印心。「印心」者,即是洞悉自己的心理狀態變化,那就修持

  舉此一例,即知經論不是純理論的建立。本叢書的編輯,即以實際修持為著眼點,期望能因此而令讀者知道經論並非知識。若視之為知識,則釋尊已說之為「說食不飽」。

  四

  西元九九二年,唯識大師羅時憲教授香港筆者在夏威夷,遙隔萬里,志趣一如,因有編纂本叢書之意念。經論多由羅公選定,導讀者亦由羅公圈定,羅公並委筆者為主編。於西元九九三年中筆者香港,籌集資金,編輯出版,終能於羅公往生前,完成叢書三冊,而整套叢書則於一九九七年中殺青。前後經營四年,總算未負羅公之所託。

  然而當日限於客觀條件,叢書的內容及版式均未如理想,且編排次第參差,實為憾事。今既出修訂版,則內容版式及次第均有所修改,此實為全佛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助成之功德。羅公於彌勒座前,當歡喜讚歎。

  乃為之頌曰—--

  文字原非障   實為修道根

  所修亦不執   次第斷毒塵

  是故佛所證   喻為金剛心

  頂禮諸聖眾   灑我以甘霖

  西元九九八年農歷四月於圖麟都

  談錫永

  別序

  西藏密宗傳入漢地,原有一先天的缺陷,即是理論的傳入,未能與傳法作有系統的配合。這種情形,便導致一些學者的誤會,對密法源流多所致疑。

  後來有些學者為了補救這缺陷,便致力於藏密論著的翻譯,如法法師即是其表表者,但譯材卻多取自格魯派(黃教),對藏密舊派的寧瑪派(紅教)論述,未免有點忽視。

  由格魯派的論典,刺激起漢地對龍樹《中論》的研究,於是「自續派」與「應成派」的中觀理論始成為漢地中觀宗研究的目標在此以前,研究范圍則仍局限於「三論宗」的領域之內。這可以說是藏密論師對漢地的貢獻

  然而若將研究范圍限於格魯派,則實仍未足,因為寧瑪派的中觀理論實有異於格魯派。關於這點,拙譯《中觀宗宗義》(見本書附錄),已予述及。

  兩派中觀的最大分別是——格魯派中觀應成派的理論為了義,而寧瑪派則仍視之為不了義,卻以《楞伽經》、《寶性論》等經論提出的「如來藏」為了義,且稱之為「了義大中觀」。此一分別,牽涉甚大。寧瑪派建立「九乘次第」(詳見「導讀」),即以「大中觀」為最高建立,亦即所謂「大圓滿見」,若不以之為了義,則「九乘次第」自亦無從建立,此亦即格魯派不立「大圓滿」此一次第的主要原因

  本論為寧瑪派的重要論述,將「九乘次第」包括無餘。但對於「大圓滿」部份,實則仍只指示其「前行」,未及正修。是故本論第四部份,便標題為「凈妄成覺」,說「凈」、說「妄」,便非「大圓滿」,便非「了義大中觀」,因為言「凈」則仍有作意,言「妄」則仍有分別,若「大圓滿」則離作意分別,無修無證,一如漢土禪宗祖師禪,無可言說。凡有言說,則已落第二峰頭。由是一切對「大圓滿」之論述,實無非其「前行」而已。因此若將「九乘次第」由下向上觀察,則每一次第皆各有其「根道果」(或稱境、道、果;見、修、行、果),於是便有「七種抉擇見」的建立,此七種見即用以配合九乘次第。但若由上向下統攝,則密法究竟便以「如來藏」為根,由是行「大圓滿」道,行者即能得佛果。此即寧瑪派「即身成佛」之理。

  不過,若果將「大圓滿」視為究竟道,其餘次第視為「大圓滿前行」,那麼,無上密的修持,便是以「般若」為根、「唯識」為道、「如來藏」為果。

  在這裡,余次第的果,成為「大圓滿」的根,不但有「次第」的意味,而且還有一層重要的意義那就是,余次第的修習,雖以「般若」的見地為根,但卻只是在知識層次上理解空性,並不能證悟空性,猶之乎僅知道糖甜,實際上卻未嘗到糖的甜味。通過修習,歷生起次第,而圓滿次第,於是才知糖的味道

  可是,這時卻仍非空性的證悟,因為在圓滿次第上,行者實並未擺脫概念的束縛。猶如吃糖,吃時還有甜味、椰子味、牛奶味等等概念,左右了我們對一顆真實味道的體認。因此還須進一步擺脫一切概念,吃糖就是吃糖,嘗出甚麼味道就是甚麼味道,斯然後才嘗得糖的究竟真實。所以余次第的修習,對空性的體認仍落於見地層次,這見地即是「大圓滿見」、亦即「大中觀」、亦即「如來藏」,然而能有見地,卻已是余次第修習的果——這裡是依次第的證量而說果,並不以化身、報身等說果。

  當以「大中觀見」(如來藏)為根,作進一步修習時,所修即為「大圓滿之道,然後才能得佛果。這個層次,即猶如已嘗到糖味之後,如何擺脫對糖味種種概念上的知見

  在根、道、果方面,必須如是理解,然後才能明白寧瑪派「九乘次第」建立的意義。因此我們也可以這樣說,寧瑪派的「大圓滿」,實在是一有次第的祖師禪。故若依「九乘次第」而言,我們可以這樣說,藏密寧瑪派的修持,體則宗《般若經》、相則宗《解深密經》、用則宗《涅槃經》、《勝鬘經》,如是關合三系列的經典,其根、道、果的建立可視為如此。至於此三者,則實用「大中觀」(大圓滿見)作為統攝,如是悉皆成為可以言說思維的「大圓滿前行」。

  至於「大圓滿正行」,因離言說思維,故即「大圓滿見」亦不執,是即如祖師禪之所雲:「說似一物即不中」。

  但關於「大中觀」(如來藏),學者卻有許多誤會,無論中觀家或唯識家,對此皆有批評,究其實際,此悉因將如來藏視為本體之故,為本體則為「空後轉出的不空」,或為「一心二門」,皆可論議。然而寧瑪派之如來藏,卻僅為空性心識之現象功能(相與用),當心識受污染時,相用能名阿賴耶識,當心識不受污染時,相用則名如來藏,如是則便非空後轉出來的不空本體,亦非一心有二門,只是空性的心識有兩種力用,顯現兩種不同的相。

  對於這點,讀者於讀本論時應細加體會。

  西元九九八年歲次戊寅四月

  談錫永


《四法寶鬘》目錄

  卷首語
  《佛家經論導讀叢書》總序
      別序
      第一篇導讀
  前 言
  一、五種抉擇見的建立
  二、如何了解「四法」
  三、四宗「道次第」建立
  四、四宗宗義
  五、應成派如何評價余宗
  六、寧瑪派的九乘次第
  七、出世間法九乘
  八、內外密乘的共根道果
  九、外密三乘的意趣
  十、內密三乘的意趣
  十一、本論組織
  十二、結語

     第二篇正文
  皈敬述意
  歸心於法第一
  修法為道第二
  道上除妄第三
  凈妄成覺第四
  諭主迴向

      附錄
  中觀宗宗義
  四法寶鬘導讀
  編輯委員簡介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