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土探微
隨著凈土思想之發展,凈土美術如繪畫、雕刻等亦盛行起來。有關阿彌陀佛造像之始,最早出現於4-6世紀初。這個時期的河南龍門無量壽佛就聞名於世。至7世紀,在善導之倡導下,凈土宗蓬勃一時,以阿彌陀佛住西方極樂凈土為中心主題之凈土變亦告問世。寺院壁畫,如長安凈土院吳道子畫之「西方變」;雲花寺趙武端畫之「凈土變」;洛陽大雲寺尉遲乙僧畫之「凈土經變」;敬愛寺大殿西壁劉阿祖畫之「十六觀」等,皆系名家手筆,今皆不存。敦煌壁畫存有不少自唐至宋之阿彌陀佛凈土變(第三十三、七十、一一四、一三九a洞)或西方變。其圖樣,一般可分為阿彌陀佛凈土變與觀經變相兩種,一般西方變通指此二種。前者繪阿彌陀佛說法之西方極樂世界庄嚴相,後者以《觀無量壽經》為根據,背景繪極樂凈土庄嚴美麗之樓閣。中畫阿彌陀、觀音、勢至三尊,周圍繞以聖眾,前景則有蓮池。畫之左右兩邊及底部,亦添加經之序或十六觀。敦煌一三0洞遺有「九品來迎圖」,中亞一帶亦有「凈土變相」、「來迎圖」之遺品。
所謂凈土變相,俗稱為凈土曼荼羅。指描繪凈土佛菩薩,聖眾及種種庄嚴施設等,以呈現凈土景象之圖像或雕刻。「變」有二義,即①動之義,圖畫不動而畫極樂種種動相,故稱變相;②變現之義,繪凈土種種之相而令變現。凈土變相系由凈土信仰之流行而產生,隨著葯師如來,觀世音菩薩,彌勒菩薩等信仰之盛行,亦出現不少種類之凈土變。依其形式而異,通常可分為五種:
一、靈山凈土變。依《法華經》圖顯釋尊在靈山說法之相,又可以分為二類:①依《見寶塔品》畫法華會上,寶塔出顯狀態。如龍門的雕刻、敦煌出土的遺品,以及東域長谷寺銅版千體釋迦像。②依《壽量品》畫釋尊常在靈山說法,諸天人供養狀態。如東域勸修寺所藏綉釋迦轉*輪圖,並波士頓所藏原東大寺法華堂之靈山凈土變。
二、彌陀凈土變。依《觀無量壽經》顯其圖像,又名凈土曼陀羅或阿彌陀佛曼陀羅圖,顯極樂世界的庄嚴眷屬。
此外,尚有毗盧舍那凈土變;即以毗盧舍那佛為中心之蓮華世界;凈土變相的密教化之諸種。最流行之凈土變相乃阿彌陀佛之西方凈土變,我國從隋唐時即甚為盛行。傳說善導大師親自繪有西方凈土變相三百幅。竺跡著有《善導大師與凈土藝術》一文,詳細地介紹了凈土變相及凈土藝術的流衍,書中對現存實物及文獻考察研究之結果,可供參閱。
佛教音樂在印度很盛行,據《梁高僧傳》載鳩摩羅什大師的話說:「天竺國俗,甚重文制,其宮商體韻,以入弦為善……見佛儀,以歌贊為貴。」佛教傳入我國之後,歌贊梵唄可能隨之傳入我國。加上我國為傳統禮儀之邦,既成僧伽,便有禮佛之儀;既有禮佛之儀,則有贊唄之需。竺法蘭和康僧會為南北二派的贊唄祖師,康僧會制《菩薩連句梵唄》三契,又傳《泥洹唄聲》,「清靡哀亮,一代模式」帛屍黎密多系西域人,他所「作胡唄三契,梵響凌雲」。支謙依《無量壽經》及《中本起經》,造《贊菩薩連句梵唄》。還有支曇□傳《六言梵唄》,「裁製新聲,梵響清美」。這些西域風格的佛曲,都是異國的風味,似缺少廣泛流傳的條件。曹植制《漁山梵唄》,「創聲三千有餘,在契則有四十有二」,佛教音樂由他開始。才逐漸與中國傳統樂曲融合在一起,佛曲也就中國化了。
東晉時確立的唱導制度,為後世佛教音樂的目的、內容、形式、場合的規範奠定了基礎。凈土宗初祖廬山慧遠大師,開創了以音樂為舟楫,弘揚佛法,廣播教義的途徑。《梁高僧傳·唱導篇》稱他「道業貞華,風才秀髮;每至齋集,輒自升高座,躬為導首。廣明三世因果,卻辯一齋大意。後代傳受,遂成永則。」齊梁時,佛教興盛,永明七年(490年)竟陵文宣王蕭子良「集京師善聲沙門」於一處,專門創作研討佛教音樂,參加者中,僧辯被評稱為「獨步齊初」的佛樂家,他所傳「古維摩一契、瑞應七言偈一契,最是命家之作」。這次集會,對以「哀婉」為主要特徵的南方梵唄風格的確立,起了重要的作用。梁武帝蕭衍篤信佛教,而且素精樂律,他曾利用裁定梁朝雅樂的機會,親制「《善哉》、《神王》、《大樂》、《大歡》、《天道》、《仙道》、《龍王》、《滅過惡)、《除愛水》、《斷苦輪》等十篇,名為正樂,皆述佛法。」他親定的含有大量佛教內容的梁朝雅樂,在隋代曾被視為「華夏正聲」,並「以此為本,微更損益」,制定隋樂,給中國後世的清商樂和宮庭音樂以深遠的影響。梁武帝還創設「無遮大會」、「盂蘭盆會」、「梁皇寶懺」等佛教典儀,為佛教音樂提供了新的形式範例和演奏場所。他所倡佛典的清樂化,是佛教音樂開始與中國傳統音樂融合的標誌。
唐代佛典大盛,俗講成風,朝廷耽於佛典,百姓則把廟會視為最重要的娛樂場所。無論寺院、宮廷、民間,佛教音樂都達到了鼎盛時期。在寺院內,凈土宗的流行為佛曲的傳播與宗教活動中音樂的大量使用,創造了前所未有的好條件。善導大師傳凈土法門,倡專心念佛,著有《法事贊》、《往生傳》、《般舟贊》等讚歌三卷。法照制定「五會念佛」法規,並著有《散花樂》曲,影響甚遠,至今流傳的《千聲佛》等繞佛之曲,可視為「五會」之遺續。少康大師則更辟蹊徑,面向民間,在民間音樂的基礎上,創作新的佛曲。贊寧《高僧傳》中稱:「康所述偈贊,皆附會鄭衛之聲,變體而作。非哀非樂,得處中曲韻。」用當時當地百姓所熟習喜愛的音調演唱佛曲,應該說是佛教音樂的一個優良傳統,而且延至宋元明清。吳曾《能改齋漫錄》中說:「京師僧念《梁州》、《八相太常引》、《三皈依》、《柳含煙》等,號唐贊。而南方釋子作《漁父》、《拔棹子》、《漁家傲》、《千秋歲》唱道之辭」,從而可以窺見宋代佛教吸收民間音樂豐富自身的情景。明清之際,許多佛曲用民間曲調演唱,明成祖朱棣於永樂十五年(1418年)頒布御制《諸佛世尊如來菩薩尊者名稱歌曲》五十卷,令全國佛教徒習唱,其中大部分曲調為當時流行之南北曲,如《感天人》之曲即《小梁州》,《成就意》之曲即《好事近》等。可惜此書有詞無譜,未能流傳。從明清到近代,佛教音樂與唐宋相比,從整體上是日趨衰微了。但另一方面,在這種衰微的同時,由於佛教音樂的影響,民間音樂(尤其是民間器樂和說唱音樂)卻日趨繁榮。因此,佛教音樂的衰微過程,也可以視為一個與民間音樂進一步融合的過程。
第二節凈土文學
佛典「十二分教」中有兩部分是韻文,即「祗夜」和「伽陀」。祗夜又稱重頌、應頌,是在韻散結合的經文中重宣長行(修多羅)的內容。伽陀又稱諷頌,孤起,是宣傳佛理的獨立的韻文,二者在漢譯中統稱為「偈」、「頌」或者「偈頌」。用有韻的文體來表示歌頌讚歎本是古印度的傳統,佛教徒很重視韻文這種形式,讚歎歌詠是禮佛的需要。我國本來就有悠久的詩歌傳統,翻譯佛典時,偈頌的傳譯必然要借用中國詩的形式。但是,這一種翻譯的文體,受到原典內容和形式的限制,又必然與中國固有的詩歌形式與表現方法有所不同。自東晉以後,佛教徒中有大批能詩文的人,他們的創作直接受到佛典的影響,寫了大量的偈體詩。到了中唐以後,出現了詩僧這樣的特殊人物,佛典的偈頌和中國佛教徒的創作,向中國的詩詞韻文輸入了不少新的表現手法,從而影響到中國詩風的通俗化、詩意的說理化、促進了我國韻體文的發展。
佛門韻文的創作,不僅要有很高的寫作水平和對佛教教理的理解,可果創作激情中沒有對佛教的感受,也是寫不出來的。佛門的詩詞有頌贊諸佛菩薩和表達信心的,也有寫佛理禪趣、人生無常、山林幽棲、懷人感嘆的,亦有不少歌詠凈土的詩詞廣泛統傳於民間。這些詩詞,構成中國佛教文學的一個特色。
魏晉以來,是我國佛詩的萌芽時期,凈土初祖廬山慧遠作《廬山東林雜詩》:
崇岩吐清秀,幽岫棲神跡。
希聲奏群籟,響出山溜滴。
有客獨冥游,徑然忘所適。
揮手撫雲門,靈關安足辟。
流心叩玄扃,感至理弗隔。
敦是騰九霄,不奮沖天翮?
妙同趣自均,一悟超三益。
詩人在對清凈佛地、幽閑林泉的詠嘆中,透出了悟道的法味,把世間的自然景色和冥冥的神思融合而成獨到的境界,是我國佛詩之始。他結蓮社,倡導般舟念佛三昧,為王齊之《念佛三昧詩》作序說:「於是洗心法堂,整襟清向,夜分忘寢,夙興唯勤。庶夫貞詣之功,以通三乘之志,臨津濟物,與九流而同往。仰援超步拔茅之興,俯引弱進策其後。以覽眾篇之揮翰,豈徒文詠而已哉。」
佛教自漢代傳入,到六朝漸漸興盛。由於佛教的流行,及佛教各宗派相繼建立,具有各種佛教思想的詩詞,亦相繼發達起來。善導大師是凈土宗的實際締造者,他寫有一首著名的《勸念佛偈》:
漸漸雞皮鶴髮,看看行步龍鍾。
假鐃金玉滿堂,難免衰殘老病。
白居易是我國唐代的著名詩人,是虔誠的佛教徒,晚年居住香山,號香山居士,他著有《凈土要言》詩:
予年七十一,不復事吟哦。
看經費眼力,作福畏奔波。
縱饒忙似箭,不廢阿彌陀。
日暮而途遠,吾生已蹉跎。
達人應笑我,多卻阿彌陀。
達又作么生,不達又如何?
誰道群眾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
勸君莫打三春鳥,子在巢中望母歸。
梵琦系元末明初的僧人,他的《西齋凈土詩》亦很著名,其中有一首這樣寫道:
香雲瑪瑙階前結,靈鳥珊瑚樹里飛。
從證法身無病惱,況餐禪悅永忘飢。
土凈能令心自空。無邊妙色現其中。
千燈互照身光映,十鏡交輝佛土觸。
珠網重重懸寶樹,天童歷歷在華宮。
龜齡鶴算渾閑事,直得虛空壽量同。
到處隨緣延歲月,終身守分度時光。
從來硬弓弦先斷,每見剛刀口易傷。
惹禍皆因閑口舌,招愆都為熱心腸。
是非不必爭人我,彼此何須論短長。
麝因香重身先死,蠶為絲多命早亡。
人從巧詐誇伶俐,天自從容定主張。
吃些虧處終須好,讓他幾分又何妨。
春日才逢揚柳綠,秋來又見菊花黃。
榮華總是三更夢,富貴猶如九月霜。
老病死生誰替得。酸甜苦辣自承當。
一劑養神平胃散,兩重和氣瀉肝湯。
悲歡離合朝朝鬧,富貴窮通日日忙。
勸君切莫要爭強,百年混世戲文場。
蓮池大師有《雲棲詩偈》,其中有二種《七筆勾》為人贊誦。《紅樓夢》的主題歌《好了歌》,可以從蓮池大師的《七筆勾》(其一)中尋到源頭:
恩重山邱,五鼎三性未足酬,親得離塵垢,子道方成就,嗏!出世大因由,凡情怎剖?孝子賢孫好向真空究。因此把五色封章一筆勾。
風侶鸞儔,恩愛牽纏何日休?活鬼喬相守。緣盡還分手。嗏!為你兩綢繆,披枷帶杻。觀破冤家各自尋門走。因此把魚水夫妻一筆勾。
身是瘡瘤,莫為兒孫作遠憂,憶昔燕山竇,今日還存否?嗏!畢竟有時休,終歸無後,誰識當人萬古常如舊。因此把桂子蘭孫一筆勾。
獨占鰲頭,慢說男兒得意秋,金印懸如斗,聲勢非長久。嗏!多少枉馳求,童顏鶴首,夢覺黃梁一笑終無有。因此把功名富貴一筆勾。
富比王侯,你道歡時我道秋,求者多生受,得者憂頃覆。嗏!淡飯勝珍饈,衲衣如綉,天地吾廬大廈何須構。因此把家舍田園一筆勾。
學海長流,文陣光芒射鬥牛,百藝叢中走,斗酒詩千首。嗏!錦繡滿胸頭,何須誇口,生死眼前半字不相救。因此把蓋世文章一筆勾。
夏賞春遊,歌舞場中樂事稠,煙雨迷花柳!詩酒娛親友。嗏!眼底逞風流,苦歸身後,瞬息光陰悷(左忄右羅)空回首。因此把風月情懷一筆勾。
《七筆勾》其二乃蓮池續弦之湯夫人,讀大師之《七筆勾》之後所作。遂後,夫妻雙雙出家,亦是佛門中之佳話。
玉貌嬌柔,自古風流不到頭,粉黛罩骷髏。傾刻雞皮皺。休!同埋黃土空回首,生死堪憂,金枝玉葉同塵垢。因此把美麗華容一筆勾。
鸞鳳同儔,恩愛情深終有休,伉儷非長久,歡合難同壽。休!無常一道終分手,緣盡難留,歡樂夢里曾知否?因此把夫婦情深一筆勾。
子爵孫侯,御敕王封得意秋,種福難生受,榮誥非長久。休!黃虀布衲隨緣守,前生種就,一切都是今生受。因此把子貴孫賢一筆勾。
畫閣瓊樓,高卷珠簾樂有休,銅雀台存否,金谷園無有。休!茅檐草舍安心守,蝴蝶夢游,醒來原是空空構。因此把朱戶高堂一筆勾。
美味珍饈,殺孽冤冤報未休,滋味下咽喉,轉眼成仇寇。休!冤家相遇誰來救?淡飯無憂,油鍋湯鑊因人構。因此把美味佳餚一筆勾。
世事空浮,積玉堆金終也休,羅綺千箱構,珠寶難延壽。休!眼前耀目虛消受,件件空憂,徒添煩惱成烏有。因此把玉帛衣珠一筆勾。
急早回頭,病老臨身未可修,不必拋家走,心凈原離垢。休!彌陀一句時時究,生死關頭,臨終佛引西方走。因此把世念塵情一筆勾。
驀然三寸消氣亡,化作寒灰埋下土。
五趣遷流不暫停,百劫千生受凄楚。
西方樂,西方樂,西方知樂隨(誰)能覺?
蓮華胎里出頭來,時聽法音與天樂。
諸仁者,何如及早念彌陀,取彼西方樂。
有關凈土的詩詞,收錄在《蓮邦消息》、《凈土隨學》、《凈土極信錄》、《凈土證心集》、《唯心集》、《毗陵天寧普能嵩禪師凈土》、《凈土救生船詩》、《蓮修必讀》、《影響集》等凈土詩偈贊集中,在我國佛詩中佔有很大的比重。
更值得一提的是《凈土歸元鏡》雜戲,為古抗報國法嗣沙門智達拈頌,弟子德日閱錄。全書二卷,共四十二分,即:傳燈總敘分、方便歸元分、受囑傳燈分、諸天護法分、殿開神運分、群賢結社分、真主驅魔分、訪賢自屈分、奉旨汰僧分、發願受囑分、夢驗佳祥分、湖舟放生分、公庭鞫認分、腸斷聞音分、仁賢臨難分、恩沾蠲釋分、割恩雲水分、千里瞻風分、指迷護法分、拈鬮灌露分、開權顯實分、懲奸禮祖分、地獄遊魂分、還陽覓道分、道傳海外分、遺囑傳燈分、暗垂接引分、逗機發願分、七筆勾塵分、護法搜山分、東昌發悟分、衣缽還元分、病魔雙困分、庵主談經分、恩沾法雨分、請建朱橋分、潮神請旨分、竹窗垂範分、普濟幽魂分、頒囑西歸分、彌陀接引分、同生安養分。關於《凈土歸元鏡》的內容,編者的目的,創作的體例,以及演唱的要等,休閑老衲懶融道人在《歸元鏡規約》中寫得十分清楚:
此錄專修廬山永明、雲棲三祖,在俗以至出家成道,傳燈實行,其本傳塔銘外,不敢虛誑於世俗。
此錄本願,專在勸人念佛,戒殺持齋,求生西方。以三祖作標榜,分分皆實義,切勿隨例認戲,但名演實錄。若不以戲視者,其功德無量。
此錄情求通俗,上而慧業文人,以至稚童幼女,使無一不通曉。故一切深文奧義,不敢贅入。
此錄皆真經真咒,真法真理,真祖實事,真心發願,借人顯法,權巧化導,故曰實錄,隨喜者詳之。
此錄不曰傳奇,而曰實錄,不曰出,而曰分者,以此中皆真諦,非與世俗戲等,故別之。
此錄皆佛祖菩薩,萬勿使彼立演,觀古人為屍之意,益當敬信,如勢有不可者,寧弗演可也。
觀聽諸善人,宜坐兩旁,當正心凝慮靜念隨喜。觀畢,當效法先賢,一心念佛,求生西方。
搬演諸善人,當如親身說法,宜戒齋正念,此名以法布施,較之財布施者,等無差別。
演法主人,當誠心肅念,香燭列供,如說法等,不得設葷餚,茶食方可,清演無量功德。
此錄演完,不得找雜戲一出,以亂正法勝心,在演法者,亦不得稍去一分,以失祖師真跡。
此錄分四十二分,取《華嚴經》四十二字母之義。其中曲白,皆本藏經語錄。演法者切勿以私心臆見,摻入俗語,混亂佛法。後必遭報,慎之。
此錄皆大乘方便,絕不同目連王氏等劇,故曲皆佛法,最喜雅調模寫,介白清楚,低昂激切,使人一見,感悟回心,不在事奢華,跳舞繁冗,萬勿增入紙札火器,妝點丑局,反涉惡套也。
善男信女,歡喜助資,搬演流通者,現生福壽雙隆,沒世必生凈土。
此錄發願利生,方便說法,仰報佛恩,並酬祖意,未嘗以臆見邪法惑亂四眾。幸諸善人,勿生誹阻,有乖流通,自棄於凈土也,幸甚。
筆者1959年間,曾向前清秀才安縣秀水牟體仁老先生請教過元曲雜戲,當時老先生在北川縣川劇團任編劇,特別推崇《目連救母》和《歸元鏡》,但限於上述《規約》及時代背景等原因,未敢將其搬演舞台。現今佛教得到發展昌盛,佛教文化發掘工作任重道遠,盼有識者為之。
佛教提倡素食,源於彌勒菩薩初發心不吃肉。其實,比丘一詞意為乞士,靠托缽乞食,施主布施什麼食物,就吃什麼食物,是不可能選擇的。因此,佛教僧團里,三凈肉是可以吃的。據《十誦律》卷三十七載,所謂三凈肉:第一眼不見殺,自眼不見是生物為我而殺;第二,耳不聞殺,於可信之人,不聞是生物為我而殺;第三,不疑殺,知此處有屠家,或有自死之生物,故無為我而殺之嫌。原始佛教僧團過的是「一缽千家飯」的生活,不選擇托缽的對象,也沒有所謂潔凈不潔凈、神聖或不神聖的飲食禁忌,為的是一律平等,廣結善緣。相沿至今,斯里蘭卡、緬甸、泰國和我國雲南等的上座部佛教,還保留著供養什麼就接受什麼的古風。藏傳佛教也不完全素食。只有中國漢傳佛教,僧裝、獨身、素食為其三大特色。
素食並非佛教所獨倡,世界上有素食記載的文獻很多,基督教的《聖經•利末記》第十一章,耶和華要摩西·亞倫命世人素食,在第四十三節寫道:凡用肚子行走和用四足行走的,或許多足的,就是一切爬在地上的,你們都不可吃……」。我國更是提倡素食,《大戴禮記》雲:「食肉,勇敢而悍;食谷,智慧而巧。」這是素食可以增長智慧之說。佛教傳入我國,與固有的素食習慣相融合,再經由梁武帝之提倡,從不殺生之慈悲引伸而成為中國漢傳佛教的素食特色。
素食能使人甘於淡泊的生活,無奢侈享樂的習慣,清心寡慾,便能一心向道,所謂「咬得菜根香,方知道中味」,喜、怒、哀、懼、愛、惡,欲七情不易動於胸中,內心平靜,這是不致病的主要精神因素。同時,佛教一套的修心方則亦包含其中。素食能使四大調和,諸根通利,氣血流暢,定力能不斷增長,飲增知量,少欲知足。這是成就禪修不可缺少的條件。
素食的提倡,促進了佛教放生護生的大力開展,豐子愷曾畫有《護生畫集》,宣傳素食和戒殺放生。蓮池大師有《戒殺放生文》,其中析理精微,字字飽含慈悲感情,十分生動。若素食的習慣能普及於社會,大力提倡放生護生,這對保護野生動物,促進生態平衡,將有極積的作用。近代高僧虛雲法師禪定功夫很高,活到了一百二十歲,他平生茹素,戒殺放生,愛護生物,據說他在廣東曹溪講禪時,有老虎皈依,老狐受戒的傳說。
凈土的行者一般都是素食,在家的居士不能完全斷肉食,仍可吃三凈肉。現在市場上的肉食品,除鮮活者外,都屬三凈肉。或者實行十齋期,即在農歷每月的初一、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九、三十日這十天吃素。另外,在母親的誕辰,自己的生日,為報答母恩之故,亦當素食。每年有十五個佛菩薩的誕辰,凡佛教徒都要以香、花、水果等素食於佛菩薩前設供,禮拜誦經,同時亦要素食。
隨著佛教對素食的提倡,宮廷里的御膳房專設有「素局」,負責皇室齋戒的素食。寺院也開辦了「香積廚」,除對素食在色香味上不斷改進,尚注重造形藝術,出現了許多的花色品種。據清末薛寶袁著的《素食說略》,就有二百多個素食品種。更為風趣的是,近代佛學大師李炳南先生開出了「兩個世界的味道」的兩個不同菜譜,一個記述苦、辣、酸味的娑婆世界的味道,另一個記述香甜味的極樂世界的味道。摘錄於下:
瓜青醋黑與椒紅,等是攢眉味不同,
正怯辛酸難下咽,何堪苦再塞喉嚨。
這一首偈說的是三種食物,各有各的味道,無論那一種,吃到嘴裡,都不平常;不但唇舌牙齒、喉,統起反應,就是胃裡也要起變化的。
在夏日炎炎的時候,菜園裡有兩種菜,特別茂盛。一是苦瓜,全身好像癩蛤蟆一樣,味道極苦;嚼到嘴裡,立刻使你攢眉閉目,直像一塊木塞堵住咽喉,噎得半天喘不過氣來。再就是大椒,他是辣味;一沾唇舌,能使你滿頭大汗,眼淚鼻涕,一同直流,倘一口氣換不過來,嗆的還得咳嗽一陣。更有一種人造液,名字叫醋,那味道卻又是酸的,一勺到口,牙齒被他麻醉的發了癱軟,立刻失了咀嚼能力。
這幾種味道,恐人不知,特意替他作個宣傳。我設想單吃一種,似乎還不夠味,莫如把他合起來吃,才顯著感受特別……
(菜譜)炒苦瓜
材料:苦瓜兩只辣椒七、八隻花生油醬油鹽姜花椒好醋
預備:苦瓜橫切成圈形,先用開水一氽滾,少去苦味。辣椒切成二、三段。
作法:油滾後將瓜下入翻炒,務使油透;再加入鹽、姜、花椒後,加醬油。
附:辣椒另用油炸,加入醬油一烹,即可盛出。
吃法:炒苦瓜另盛碗中,再用兩小碟,其一盛炸烹辣椒,其一盛好醋,取辣取酸隨意蘸食。蘸辣椒食,有「辛苦」的味道;蘸醋食,有「酸苦」的味道。
這道菜是李炳南老先生取其苦、辣、酸的味道,喻以娑婆世界的真味,而緊示世人的出離。其實,苦瓜清熱,辣椒除濕,醋有殺菌消毒的功效,這道菜在夏季里吃起來,清爽可口。改進一下作法,將苦瓜用開水氽滾之後,用鹽少許出水,用辣椒、醋、香油涼拌亦可。
美滿難誇究竟,香甜難贊如何。
白藕玲瓏玉帶,青荷翡翠冰盤。
這幾件東西,鼻孔一聞到,就覺得心裡清凈;眼一看到,就覺得心裡涼爽,若吃到口裡,那種又香又甜的滋味,恐怕是說不出來的舒服。作法繁多,那能說全,只可簡單的介紹一兩種。
(菜譜)炸蓮花瓣
作法:先將綠豆粉加涼水,調成濃糊,用蓮花瓣滾蘸均停,不可太厚。麻油下鍋燒滾,用鐵絲笊籬盛花瓣炸之,以微黃為度,喜嫩不可過老。仍用鐵絲笊籬提出,顛翻數次,使油漏盡,放凈盤中,撒以白糖便可食矣。清酥香甜,大異俗味,雅人方能食之。
荷葉豆腐
作法:荷葉一柄,切成四片,豆腐大小以四分之一的荷葉裹嚴為度。行將豆腐下鍋,滾水煮之,愈久愈好,最少亦須一點鐘以上,起出濾水凈,放荷葉中,加姜絲,香菇絲、五香末、細鹽、勻澆麻油,包裹嚴密,排在一大碗中,外澆以泡香茹之水,再取一大碗蓋上,放蒸籠內蒸之,以水盡為度,食用時用箸夾在小碟內,剝去荷葉。
糯米藕
(此宜用紅花藕,若白花藕性脆,只可作糖拌藕塊、姜拌藕片,或釀什錦藕盒用。)
作法:藕每段切成二寸長,去兩頭不用。糯米淘凈,橘餅切碎末,同與桂花醬調勻,滿塞藕孔內。冰糖用水溶解,麻油下鍋滾後,放入藕輕輕翻動,使全身沾油,勿令米等傾出。然後放入糖水燉之,以湯成膏,藕爛為度。
蜜炙蓮子
作法:先將蓮子加水發開,再用滾水淘去鹼氣,放一大碗內;一層蓮子,一層冰糖,鋪八分碗備用。鍋中下麻油,燉開後,將鍋離開火爐,俟油滾少落一、二分鐘。下蜂蜜,攪勻,澆入蓮子碗內,上蓋大盤,入籠蒸之。食時翻轉碗盤(即盤在下碗在上)去上蓋之碗,乘熱食之。
贊曰:
蓮邦風味香且甜,衣食行住隨心圓。
不聞不見毫髮苦,光壽矢量年復年。
李炳南老先生的兩個世界的味道的菜譜,是素食文化的升華。佛教寺院一般的素食菜,乃是花生、雪豆、豆腐、白菜,蘿蔔、土豆、粉條等原料及香麻油燴煮一鍋,美其名曰「羅漢菜」。而素餐館的素餚,則全素而以魚、雞、鴨……等命名,形象逼真。雖然如此,但總不如李炳南老先生的命名有意義。筆者認為,佛教素食的命名,應該取掉以葷菜命名的慣例,而別開蹊徑,效仿李炳南老先生,使素食文化更與佛教文化相融而為一體,方能更顯出他獨特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