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志丹居士:等念冤親,不憎惡人

等念冤親,不憎惡人
——節選自 盧志丹居士佛法就是活法》

  佛陀說法

  在《八大人覺經》中,釋迦牟尼佛說

  第六覺知:貧苦多怨,橫結惡緣。菩薩布施,等念冤親;不念舊惡,不憎惡人

  ——第六應當覺知:眾生往往因為貧窮困苦,愁怨太多,所以才去做殺盜淫等各種惡事,造下了很多罪業。因此,菩薩布施的時候,會平等地慈念對待一切眾生,無論是冤家還是親人,一視同仁;而且不會去計較別人過去的錯誤也不會憎恨那些做過壞事惡人

  佛家過法

  第一個要度的就是他

  往昔釋迦牟尼佛為忍辱仙人時,遇歌利王割解其身體對他百般侮辱,但他不曾生一念嗔恨心,即是真正住於忍辱地。往昔無量劫以前,釋迦牟尼佛於山中忍辱行,在山中無人干擾,又如何修忍辱行呢?他居於山中,縱使受一切蚊蟲虎豹等侵襲,為避免嚇怕它們,故忍辱而不反抗。

  有一次,歌利王帶同妃嬪大臣及侍從到山中狩獵。妃嬪們四處遊覽,遇到忍辱仙人,見其留須長發,貌甚怪異,即欲躲避。忍辱仙人叫她們不用驚慌,妃嬪們見他說話便留下來,問他何以在山中忍辱仙人答:「我在山中忍辱行。」妃嬪們聽後,好奇而圍著他,與他交談。

  此時,歌利王聽聞妃嬪們在山中與人談話聲,便走來看個究竟。見妃嬪們與忍辱仙人暢談,便妒火中燒,他問忍辱仙人山中做什麼忍辱仙人回答他在山中忍辱行,能忍受一切痛打辱罵而不反抗。

  歌利王不相信,說:「世上那有受人打罵也能忍受的呢?」隨即揮寶劍忍辱仙人耳朵割下,但見其面色坦然,毫無慍色。

  歌利王又把他一隻耳朵也割下,忍辱仙人仍能忍受。歌利王認為他在妄語,那會有被割耳朵而不生嗔恨的人呢!又把忍辱仙人鼻子割下,叫他說實話。忍辱仙人仍說能忍,歌利王又把他一隻手割下,忍辱仙人仍能忍受。

  歌利王說:「既然你能忍受,我就助你完成道好了。」隨著便把忍辱仙人一隻手也割下。後又把他兩條腿也割下,忍辱仙人不生嗔恨。

  歌利王問:「何以證明你不生嗔恨心呢?」忍辱仙人答:「若我生嗔恨心,將來就不成佛,乃至墮地獄。若我沒有生嗔恨心,我的耳朵、鼻子、四肢立即復原如初。」說罷,其耳朵、鼻子、四肢立即恢復原狀。

  這時歌利王大為震驚,以為面對妖怪,命令隨從把忍辱仙人宰殺。這時,觸怒護法善神,天即打雷降雹。歌利王大驚,向忍辱仙人求救。忍辱仙人為他護法善神求情:「不要怪他,他是來考驗我,成就我的道業。將來未來際,我成佛時,第一個人要度的就是他。」歌利王大受感動痛哭流涕,希望能於佛成道後成為佛第一個弟子

  釋迦牟尼成道後先度的憍陳如,即昔日之歌利王。由此可見佛教中無仇無怨,沒有不可解之冤。

  夢窗禪師將軍

  唐代高僧夢窗禪師有一次外出渡河,船已離岸了,一位帶刀的將軍才匆匆趕到,站在岸邊大聲吆喝,要船馬上回來把他載過去。

  全船的乘客見了他那凶煞的惡相,都不願回船載他。只有夢窗禪師勸說船主: 「既然船剛剛起航,離岸不遠.還是給他一點方便吧。」
船主一看出家人說話,就答應了,將船撐過去載了那位將軍

  誰也沒有想到,那位將軍不講理。一上船,就大聲呼喝著要人給他讓座。沒人理他,他便舉起鞭子,照夢窗禪師頭上抽了一下,還叫嚷說「和尚滾開,把座位給我!」一鞭打下,夢窗禪師的頭頂上出現一道深紅色的鞭跡,片刻之間,鮮血就流了出來。

  夢窗禪師默默地忍耐了這一切,靜靜地從座位站起來,讓到一旁立著。

  船到對岸後,夢窗禪師靜靜地走到河邊清洗頭上的血跡。將軍從別人口中得知事情的嚴重後,感到十分愧疚,就走過去,向夢窗禪師賠禮,並責罵自己一頓。

  誰料夢窗禪師竟毫不介意的樣子,微笑著對那位將軍說: 「不必道歉。 我知道,出門在外的人心情總是不好的。」

  將軍被夢窗禪師的涵養感動得涕泗橫流,決心從此多行善舉

  人生活法

  什麼叫忍辱?就是要忍受不管來自什麼方面對自己造成心理上的種種痛苦、種種侮辱。包括不發怒、不結怨,心裡沒有惡意。這是一個很難修持問題。別人罵我、打我,拿種種事情來冤枉我,應該怎麼對待?這是一個修行上如何除我執的問題。《金剛經》上說:「知一切法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沒有人我之分,也就沒有別人罵我我這件事,這樣才能了生死,出輪迴。否則,就被我執障礙住了。這既是高深的理論問題,在實踐中又要下很大的工夫才能逐步達到境界。我們真正能離開我相,認識到確實無我,我只是四大的假合,地、火、水、風四大元素湊攏來的。這個軀殼,四大分離後,哪裡去找我、打我、侮辱我的這些事,就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如果有我相,遇到問題,就會結怨結仇。佛教講「怨親平等」,真正懂得怨與親是互相轉化的,就不會與他人結怨結仇。

  當代高僧凈土法門師說:「人生在世,第一功德是要懂得化敵為友,化冤為親。你在一生當中,心裏面對一切人、一切眾生沒有絲毫怨恨念頭你這一生過得有意義。」「要學不記冤讎,這比什麼都重要,這是修行的根本。別人對我有誤會,對我有傷害,決定不可以放在心上。怎樣才能做到這個境界?必須要有相當的覺悟。」「佛教給我們,覺而不迷,不跟任何人結怨。不但大的怨不能結,小小的不高興都不可以有,為什麼?有小怨就慢慢結成大怨,這是要警惕的。」

  「菩薩所為,忍辱為大。」 「宰相肚裡能撐船。」我們雖是凡夫俗子,無法做到菩薩丞相境界肚子里駛不了什麼船,但總能養幾條金魚吧!面對衝突,只要耐心一點,遇事先深深地吸兩口氣,再讓腦子左右轉一轉,換一個角度,多替別人想一想,將自己那滿腔的怒火化為濁氣吐出來,就會抑制住報復的衝動,讓自己活得和平些。

  日常生活中,人與人交往難免會發生衝突有些人常常會不顧一切地爭個勝負,「他罵我一句,我必罵他兩旬,他打我一下,我還他兩下,他拍我一磚,我敲他一棍……」這種以牙還牙、以眼還眼、睚眥必報地針鋒相對,只會使衝突升級,使形勢惡化。而另外一些人則在遭遇別人的侮辱或傷害之後,採取忍耐、寬容態度,以德報怨,化干戈為玉帛。

其實,不僅佛陀和夢窗禪師,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夠化干戈為玉帛,以忍耐消解衝突。因為,在每個人心靈深處,都涌動著善良寬容本性。我們之所以不能忍耐、寬容他人的侮辱和傷害,是因為我們通常只為自己著想,而很少去為別人著想,讓利己之心蒙蔽了善良本性

  報紙有這樣一則感人的報道:一個青年,因為追討朋友欠他的五百元,而失手刺死朋友。庭審的時候,青年母親得知兒子將被判處死刑而暈倒。而失去兒子母親竟向法官求情,求法官從輕發落兇手,並表示她能夠理解另一位即將失去孩子母親的痛楚。最後,青年被免於死刑,改判十二年的有期徒刑。青年朋友母親長跪不起,表示他極為深切的懺悔和感激。

  自古以來,「欠債還錢,殺人償命」是天經地義的事,青年死了他的朋友,他朋友母親理當要求他為其子抵命,這在法律,在人情上,都無可厚非。但這位母親在經歷了喪子之痛後,反倒替對方著想,深切同情起那位即將失去兒子的「仇人」的母親,同命相憐使她「因為懂得,所以慈悲」的寬恕了那個青年,並代他向法官求情。這位母親的偉大在於她那顆偉大的心靈

  換個角度,站在對方的立場上想一想,我們就能做到以德報怨,化冤為親。

  用佛眼看待你的敵人冤家他就是佛,你會感恩給你帶來痛苦的同時,更帶來了你對人生的反思,對自我的超越和事業的成功。

  見過密宗菩薩的人,會發現菩薩是多面的。笑顏如花、憤怒如仇、凶惡如鬼……密宗是快速成就法門,因為它調動一切手段,打掉你的貪婪、嗔恚、陋習等等,助你一生成就

  有時候,菩薩度化眾生的一個手段,就是百般折磨你,讓你痛苦莫名,讓你厭離這個世界,從而勘破紅塵假象,尋找人生真諦

  憤怒父母、嚴厲的教師、醜陋同事、刁蠻的配偶,等等,都可能是你身邊菩薩,即使他們不是菩薩但也要把他們當菩薩看待。因為他給你提供了一個檢驗自己的德行、磨練自己心性能力機會

  如果能常常如此觀照,心就清靜了;清靜心所折射出來的寬容、友愛、上進的光芒,終究會包容他,感化他,化敵為友,化冤為親,攜手前進。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