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十二章經》中,釋迦牟尼佛說:
吾視王侯之位,如過隙塵;視金玉之寶,如瓦礫;視紈素之服,如敝帛。
——在我眼裡,王侯將相的權位,就像透過縫隙的灰塵;黃金美玉的寶物,就像扔在地上的碎瓦殘磚;綾羅綢緞做的衣服,就像棄而無用的破布。
佛家過法
釋迦牟尼出家修道之前,貴為王子時,「王侯之位」、「金玉之寶」、「紈素之服」皆唾手可得。
據《中阿含經》記載,釋迦牟尼未出家前擁有適合不同季節居住的三座宮殿,他衣著華貴,飲食豐盛,歌舞於庭,極盡享受之樂。他的父親凈飯王對他寄予厚望,希望他繼承王位。但他卻拋棄繼承人的身份,做了苦行僧人;脫掉紈素之服,換成棉布僧服;舍棄金玉之寶,整天托著缽兒四處化緣。真正做到了淡泊其心,視功名富貴如塵土。
據《佛遺教經》記載,釋迦牟尼佛在即將涅槃時,諄諄教導弟子們,為了維護一顆清凈心,必須持凈戒,「持凈戒者,不得販賣貿易,安置田宅,畜養人民奴卑畜生,一切種植及諸財寶,皆當遠離,如避火坑」,要「節身時食,清凈自活」,「不得參預世事,通致使命,咒術仙藥,結好貴人」。釋迦牟尼佛告誡弟子們,為了「清靜自活」,要遠離金錢財寶,如同躲避火坑一樣;更不能參與政治,和達官顯貴們來往,爭權奪利。
其實,在這里,佛陀教導人們,為了清靜地活著,首先要淡泊名利。
名,指名位、地位、名譽和聲望等;利,指權力、金錢、財寶等。一個人要清凈自在地活著,怎能不在這些東西上面淡泊其心?
祖師拒君
中國禪宗自達摩初祖開宗立派以來,即視名利如隙塵瓦礫。
禪宗四祖道信禪師,住持黃梅三十餘年。貞觀年間,唐太宗仰慕道信大師的高風,即遣使者奉詔前往迎請,希望道信大師能進京晤談。
使者到了黃梅,向道信大師面告太宗皇帝的旨意。道信大師聽後,淡然地說道:「請你為我回謝皇上的盛意,我年老了,過慣了山林生活,不願再入繁華的都市。」
使者將道信大師的意思稟復了太宗,太宗不死心,第二次遣使臣去黃梅迎請道信大師。道信大師仍然告訴使者道:「我是年老的人了,常常有病。請你稟告皇上,說我有病好了。」
使者不得已,又把道信大師的意思稟告唐太宗。太宗見道信大師推辭,心裡非常不悅,覺得傷害了自己九五之尊的威嚴,但還是第三次派遣使者以轎子恭敬地迎接道信大師進京。
哪知,這次又被道信大師拒絕了。
太宗勃然大怒,拍案而起:「一為之甚,其可再乎?」再令使者前去黃梅以刀威嚇道信大師道:「若再不應詔進京,當取首級前去!」
道信大師沒有絲毫慌張,平靜地伸頸就刀,說:「皇上要首級,來取吧!」使者大驚,連忙拋刀,扶起道信大師,向大師頂禮懺悔。使者回京後把這些情形稟告唐太宗。
唐太宗聽了之後,反而更加讚歎道信禪師不貪名聞利養,以及不畏強權之風骨,便賜他珍貴的紫金袈裟,以表彰道信禪師的德行,不再邀請其進京,以遂其山林修行之志。
到了五祖弘忍大師時也一樣,一無所求的在黃梅弘法,廣利群生。
傳到六祖惠能大師時,女皇武則天屢次下詔,要六祖入皇宮接受供養,可是六祖大師修書一封,對武則天說:「我乃一介草夫,何德何能受朝廷供養?我若在朝中也只能利益少數皇親國戚。草民願終身守候山林,以利益更多眾生。」
武則天見六祖大師如此堅持,也只好作罷。
溈山輕銀
唐朝的溈山老人,在湖南溈山修佛。他將金銀財寶、親戚朋友,及一切五欲皆置之度外。
溈山老人雖不求名利,但時間久了,人人皆知,遂有很多人上山供養、親近他,以求福求慧。這個好名譽被當時的丞相裴休知道了,於是也上山拜謁。只見山上只有一所簡陋茅蓬,連床也沒有,只有蒲團一個。老人常常坐在上面,人來他也不動,人走了他也不管;也不迎賓,也不送客。
裴休想:這位老禪師連廟也無,我現在有的是錢,不如供養他蓋廟吧!於是命隨從拿出三百兩銀子。溈山老人也不接受,也不拒絕。茅蓬里有一堆草,裴休把銀子置於草堆中而去。
事隔三年,裴休想:廟大概建好了,去看看吧!上了山後,發覺還是破茅蓬一間,什麼廟也沒有造。
裴休便打了一個妄想:「人給他錢,他也不造廟,仍然現出貧苦相來,不知把錢拿到哪裡去了?」於是問溈山老人:「禪師!我給你造廟的銀子,你放在什麼地方了啊?」
溈山老人說:「你從前放在什麼地方,就到什麼地方去找。」
裴休走到草堆邊,看到銀子原封不動仍放在那裡。裴休又打了一個妄想:「這位老禪師真是懶得要命,給他錢他也不會用。為什麼愈修愈愚痴呢?」
溈山老人早看透了他的心思,淡淡地說:「你既然以為我不會用錢,你還是拿回去做別的事好了,我不想造有形相的廟。」
人生活法
看淡功名,看輕富貴,真正的大智者在這一點上所見略同。
莊子曾把宰相的職位形容為一隻腐臭的老鼠。有一次,莊子去看望擔任魏國宰相的惠施,惠施擔心他是來爭奪相位的。
莊子就嘲笑他說:「南方有一種鳥叫鳳凰,非梧桐樹不落,非竹實不食,非甘泉不飲,它怕不幹凈的東西污染了自己的身體。有一天,一隻鴟鳥叼了一隻發臭的死耗子,看見鳳凰從天上飛過,以為要來搶奪自己的死耗子,便驚慌失措,張牙舞爪地嚇唬鳳凰,口裡還發出『哧!哧!』的聲音。你說可笑不可笑?」
莊子以此喻說明:惠施珍惜的相位,卻是自己所厭惡的「腐鼠」。
少一分名利之欲,就多一分清靜心。眼前的繁華美景只不過是一時的安樂,與其辛苦地追名逐利,不如抑制慾念,清心寡慾,做一個安平樂道、淡泊名利的人。
芝蘭生於幽谷,不因無人問津而不芳,這是一種淡泊的清靜;梅花開於牆隅,不因陽光不照而不香,這是一種自信的清靜;流水繞石而過,不因山石之阻而紛爭,這是一種謙讓的清靜;無花之樹結果,不妒奼紫嫣紅而孕育,這是一種樸素的清靜……
擁有一顆清靜淡泊的心,你可以沒有太陽的炙熱,但擁有月光的柔美;你可以沒有花朵的鮮艷,但擁有果實的甘醇;你可以沒有水的靈活,但擁有了山的穩健;你可以沒有酒的濃烈,但擁有了茶的清香;你可以沒有甜美的歌喉,但擁有了精彩的填詞;你可以沒有作家的成就,但擁有了讀者的領悟……
俗話說:「紅塵多悲喜,世事皆喧囂。」在如今這個紛繁蕪雜、物慾橫流的世界裡,人們的心也異常浮躁與焦灼,名利得失終日縈繞心頭,使許多人惶惶不安,備受煎迫。「苦海無邊,回頭是岸」,要解脫人生的痛苦,獲得心靈的安寧和精神的愉悅,就要學會淡泊名利,不為名利所累,不被鮮花掌聲沖昏頭腦,不被金錢所束縛, 放下貪慾和妄念,清凈心靈,清靜地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