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啟嵩居士:《中論》修證講授

《中論》修證講授

龍樹菩薩造 洪啟嵩老師講授2008年3月

《中論》在佛教發展史上面,可以說是最重要的一部論著。尤其是大乘佛教裡面,他的重要性更是不可言喻。而造論的龍樹菩薩,被尊為八宗共祖。不管是大乘小乘或八宗共祖,都是在一時空因緣條件之下所談論的。

許多的看法,在歷史上有其深刻的意義,但是我試圖把這樣一個實證性的東西,從時空的框架當中解放出來。

什麼意思呢?也就是說,在本文裡面,雖會論述龍樹菩薩的種種因緣他在什麼狀況下,體悟了什麼,然後講了《中論》?但是,我更有興趣的是,如果說超越了這樣的時空因緣,龍樹他講的中論,在一個非時空架構中,其所彰顯的實相是什麼?

這樣的努力會不會成功?不知道。因為就我而言,我並不在意印度是什麼地方中國台灣是什麼地方、乃至地球是什麼地方娑婆世界極樂世界是什麼地方,這些不是我在意的。我也不在意龍樹是誰、是什麼人、活在什麼時代,乃至於釋迦牟尼佛是誰,我不是那麼在意

我在的是佛陀出現在這個世間,他要做什麼?他為什麼成佛?他在這個時空因緣裡面出現,他的本懷是什麼?龍樹造《中論》,他的本懷是什麼?他本懷是什麼裡面有一個更核心事情!我關心的是,任何一個生命,如果安立在釋迦的本懷,也就是佛的本懷,他面對一切生命,他所思的是什麼?

他做的是什麼?也就是每個眾生心中最深刻祈願的是什麼?

當他們放下一切分別思惟的時候,這究竟的本懷有沒有共通性?

所以核心議題可能是我心中,真正想說的,想探究的是眾生成佛的問題」。所以,在這里讓我們以這樣的觀點,來探究龍樹菩薩他真正的本心

龍樹菩薩出身於南天竺婆羅門種姓,自幼聰慧奇悟,博聞強記。對世間的各種學問、技藝都非常精通。年少時曾經與三位好友一起學習隱身術,潛入王宮淫亂宮女。事跡敗露之後,他的三個朋友皆遭國王殺害,只有龍樹運用機智逃脫。

這個震撼教育,讓他深深了悟「欲為苦本」之理,而出家修行

他先後學小乘三藏大乘教,並入龍宮學習各種方等深經,而證入無生法忍。其後,在南天竺,得國王護持,而大弘佛法,並摧伏各種外道

龍樹菩薩甚至被喻為第二佛,在釋尊以後的印度祖師中,他的創發性思想,使印度佛教教義體系局面大開大乘佛法由於他的闡揚而光芒萬丈。其著有《中論》、《大智度論》、《十二門論》、《十住毗婆沙論》等數十部書。

《中論》又稱《根本中頌》、《中頌》、《中論頌》,為龍樹菩薩所造,鳩摩羅什譯,共四卷,收於大正藏第三十冊。本書梵文本已佚失,但其原頌尚可從各注釋書中見。

《中論》最著名的四句頌,總明中觀的要義:「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是中道義。」中國佛學家如三論宗、天台宗等,都很重視這一頌。如天台宗的「空、假、中」三觀即是由此發展而來

關於《中論》的注釋,據說在印度本書作注釋者原有七十餘家,但現存者僅有七家。

一、青目釋《中論》:四卷。鳩摩羅什譯。 

二、《無畏論》:相傳為龍樹所撰,尚待研究。 

三、佛護《根本史論性》:印度古代學者月稱及清辨等人,由於對此注的看法不同,而使中觀派分裂為二。 

四、清辨《般若燈論》:現存漢譯及藏譯。 

五、安慧《大乘中觀釋論》:目前僅存漢譯,也就是宋.惟凈及法護所譯,共十八卷。 

六、月稱《中論注》:書名又稱《顯句論》、《凈明句論》等。現存梵本及西藏譯。是唯一現存的梵文原典。 

七、無著《順中論》:二卷。元魏.菩提流支譯。

此外,漢地的《中論》注釋,以吉藏的《中論疏》十卷最為著名。

《中論》目前在全世界說是一門顯學,相關的研究資料很多。

但《中論》,在我看來,並不是一種思辯的書也不哲學的書、不是思想的書,雖然它是印度的古代文寫的,但基本上是一本實證之書」、「證量之書」!這是我一向的基本態度,也是我在講《中論》時一貫的立場。

一夜發生什麼事情

中論總共有二十七品,我們可將其視為佛法修證方面的一個百科。

開始講《中論》之前,要跟大家談一些事。如果沒透過這些事來理解《中論》,就會落到近幾十年,甚至近百年來,大家談論的,都是文獻學、思想哲學觀點,層層交織的來看《中論》。雖然有助於釐清《中論》面貌,但這應該不是龍樹菩薩的根本思想

我希望回到龍樹的根本立場,也就是《中論》的根本立場來看《中論》。

所以,我想跟大家探討的第一個重點是:那一夜發生什麼事情

那一個晚上發生什麼事情?沒有那一個晚上發生事情佛法不可能產生,沒有那一個晚上發生事情,中論就沒有任何論述的基礎

所以,一切核心核心,就是那個晚上,在菩提樹下,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經由多年的苦行,悉達多太子最後發覺到苦行無益,因為他透過一切的苦行,透過最深刻的一個禪修,到最後他壓抑了所有的心念,壓抑到沒有任何思想思惟也就是「無想」的境界

在無想的狀況,不只是心念,他的身體經過六年苦行,所以在身體裡面已經達到一個幾近完全止息的境界在這個世界當中,他身心的運動能量是趨近逾零,幾乎就剩下一絲氣息而已。

而他的心呢?他透過兩種訓練,其實就是一種,就是「以心制心」的訓練,他修到最後是「無所有處定」、還有「非想非非想處定」。無所有處定,就是說他讓心處在「感覺什麼都沒有」的狀態

注意!他讓他的心處在一個「什麼都沒有」的狀況之下,他的心對待什麼狀況呢?對待「一個」「什麼都沒有」。再來,他把這個「什麼都沒有」的對待去除掉,讓他的心住在一個完全沒有辦法想,連無所有都沒有了的境界,「非想非非想處定」,但是他的心依舊存在,還是一種對待。

所以,那一天的事情是很奇特的。他在這種狀況裡面,希望達到涅槃境界涅槃是什麼狀況涅槃是苦的止息,一切痛苦的止息,他希望達到這種狀況。但是他發覺到,他沒有達到這種狀況,所以說他希望透過「身苦」、「身寂」,來達到「心止」的境界。他利用苦行,希望把所有的業清凈掉,用「身苦」的方式,希望讓自己的活動性、活動力減少到最少的狀況,趨近於零。並透過這樣的方式,來讓他的心也能趨近於零。

他以極端的苦行,來讓整個身體力量消減,消減到最後,他的心也是這樣,但是他有沒有達到涅槃呢?沒有。所以最後他放棄了苦行,走出苦行來,在尼連禪河洗澡時,差點被河水漂沒了,因為長年的苦行之後,他的身體太虛弱了,幾乎連行動力都沒有了。但是,沒有死就是一種機會,所以到最後他握住岸邊樹枝,撐著爬上岸,後又受到牧羊女的乳糜供養

我們這次去印度朝聖,大家看到尼連禪河,就能夠了解為什麼佛陀沒被淹死。尼連禪河的河面雖寛,水量很大,但是不深,而且河床比較平坦,所以佛陀能夠抓著草或樹枝,沒被淹死。也才有後面接受牧羊女供養乳糜(米加羊奶),讓他恢復體力,繼而悟道的事。

這讓佛陀發覺到一件事情把我們的身體調練到最後,讓他趨近於幾乎沒有的這種狀況,或是把心念調練到幾乎沒有的這種狀況裡面,不管是「有」或「沒有」,或「幾乎有」或「幾乎沒有」,這基本上都是一種存有。

所以,注意一下!這裡面就產生一個弔詭,很多人再看龍樹論問題,龍樹菩薩提到傳統邏輯中的排中律問題,就是現在的邏輯學中的「p或非p」,不是有就是沒有,不是這個就是那個。

你會發覺,龍樹菩薩並不是從這樣的世俗概念出發,他完全是從第一義諦的立場來超脫,因為他不生不滅。為什麼?當然我們可以說,在當時的印度思想上,有些觀念認為:「無」本身就是一種「有」,你也可以這樣去理解,本來就有這種思想方式

但是否如此呢?佛法不是發生佛陀坐在那邊寫書的時候,也不是在辯論的時候,不是他思維什麼事情的時候。不是的!他是基於自身的實證,所以說,這些都是他真正的體驗,你看他的身心趨近於零的狀況的時候,他還是在有無雙邊」。就算是存在一個「沒有」的狀況,也是存在一個相對性的「沒有」的狀況裡面。

所以,在這時候,他發現這個不是涅槃,只是把身心置於一個無想的狀況,這不可能讓我們真正解脫的。

所以他接受了供養,恢復了體力,在整個身心體能比較均衡正常的狀況時,他到菩提樹下,此時,在心態上產生了革命性的調整。

為之前他所接受苦行的訓練,是認為苦行讓人進入解脫苦行是清除業的方法要把負面的業除掉,才能到涅槃。主張苦行的人,認定人往昔的業是定量的,透過苦行就能將業除掉,所以讓身體受苦,身受苦,心呢?心不動

但是,經過六年苦行經驗,悉達多發覺到他到達人類苦行極限,還是達不到涅槃這樣的境界。最後接受了牧羊女的供養身心得到滋養,體力恢復,在身心平和安適的狀況下,到菩提樹下禪坐,最後夜睹曉星開悟

開悟是什麼?

開悟是什麼?開悟了,我先不講開悟是什麼,而是開「誤」了,解開誤會。開悟了,是不是解脫了、自由自在了?開悟了,大悟、覺,開悟代表什麼呢?從這一切都解脫了。所以代表一切都是不真實的!因為只有這樣的狀況裡面,他才有辦法開悟解脫自由也就是所有的限制,都不真實的存有。

現在問題來了,這些不是真實存有的本身,到底有沒有存有?這些不是真實存有本身,到底有沒有存有?

所以,所有的不是真實存有本身,到底有沒有存有?如果是存有的,那存有的,是不是真實的存有?不是真實的。所以佛陀悟了什麼?所有的現象佛陀否定過任何一者嗎?沒有。他只告訴你,對不起,這是虛妄的。

《中論》講完了。有沒有講完呢?需要跟大家講梵文嗎?不用。需要跟大家講藏文嗎?不用。這樣的事情不是很簡單嗎,所以說大家要從極簡單處去看,開悟是最簡單事情

如果一棵樹有一萬根樹枝,你如何把這棵樹樹枝剪光?把根刨掉就好了。這不是很簡單的事嗎?佛法是很簡單的。所以,我告訴大家,你們聽了不要感覺有點匪夷所思—《中論》是很簡單的!只是沒有講得很復雜的話,沒有人要聽,事實上就是這樣。

其實《中論》很簡單,只是《中論》的文字、符號等外相文化很復雜,這也是為什麼准備講課之前,要看這麼多資料的原因。可以這麼說,這麼多資料,對我而言,可能只有百分之一是有用的,雖然如此,為什麼還要讀呢?因為我必須告訴大家,有這種種的現象

請注意!這「存有」並不是真實的,但是有存有,這個事情就產生了種種問題了,所以有沒有因果?有沒有因緣?有!這樣,佛法是不是都建構起來了?所以,佛法只是這樣而已。

各位!你們生生世世就是這樣子而已,那其他事情是什麼?是聊天。

聊什麼天呢?聊現象學的天。有時說事情是這樣的,那你為什麼不是這樣認知呢?你執著那一個部分?這個文化有什麼樣的執著,那個文化有什麼樣的執著這就生了不同的系統,而這套系統裡面,梵文有什麼語言體系的問題,或思想上大家有什麼執著,屬於人這種生命本身,又有什麼共同的執著

所以,佛陀會講「三法印」,不正是如此嗎?他從「運動性」、「空間性」跟「存有性」這三者的認知錯誤來切入,因此而宣說「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而龍樹菩薩不過是三法印,用「一實相印」來表達,用「空」,把這樣的問題做一個體性的解答。

所以,一切的核心,就是從佛陀解脫、大覺,他成佛這件事開始。他不覺悟而已,是「大覺」。

「大覺」是什麼?「大覺」是一切問題的覺了。

什麼是一切問題?可以說是「自、他」,或說「自者」跟「他者」,大覺即是自覺覺他」。所以,佛法核心的議題也在此自覺,自解脫,覺他,他解脫。而「自覺覺他」是什麼?這是屬於大覺佛陀的范疇。如果只是「自覺」而已,那這只是「自解脫」,不是成佛。所以佛陀要教導大家,除了自解脫外,還要幫助眾生解脫也就是「覺他」。徹底的「覺他」,要安立在慈悲心,安立在大悲心。

而悲心和實相有沒有分別?各位,在實相中,慈悲智慧本身絕對沒有分別的,也不可能分別的。所以大覺裡面有沒有分別?沒有。

這樣,問題在那裡呢?問題在慈悲智慧的傾向,這是屬於生命習氣的傾向,生命的個體特質,他要如何趣入大覺,從慈悲是從智慧趣入?在此就產生了抉擇。

而從一個人的整個生命現象本身來觀察,佛陀會說「苦集滅道」,因為是人生是苦的,為什麼他必然是苦?因為他不解脫,不覺。

從苦的現象裡面,我們可以講「無我故苦」,我無我,但為什麼苦?因為我們想執著、想自控而無法控制,所以是苦。所以這句話本身的意思,是生命內在強烈的沖突性,所以一切是苦是來自強烈的沖突性,生命的沖突性。

對一些苦迫的眾生佛陀講「離苦得樂」之法,令人得以入於解脫,這解脫是自解脫,然後他在涅槃了,但這不是大覺。

對於想趣入大覺的人、想成佛的人,他有很多的傾向,有些是看到釋迦菩薩大悲傾向,而以此為典範,在生生世世生命過程中,不斷地趣入,以慈悲為導,然後趣入解脫智慧。有些是以智慧為導,證入智慧的時候,以智慧來化導他人,這個才是真正的悲心。以智慧來教導他人,而不願入涅槃這是不是慈悲呢?是的。

整個佛法是多麼簡單開悟是多麼簡單,但是要用心!《中論》要寫的也是這個。

《中論》二十七品,其實沒有多少字,確涵蓋了一切佛法的修證!由此,大家可以發現現代人喜歡義理,而古代的行者喜歡修證!所以,不管是《中論》,或其他經典,譬如像《金剛經》等,在印度的論師眼中,都是屬於實證的教材。

所以,事情就這樣發生了。佛陀所體悟的只是一法而已,一法者一切法。這裡面在很多地方都是這樣展現的,譬如說文殊般若經》說:「法界一相,法住法位,」許多經論也講法住法位,其實都是在講住在這狀況的本身,只是所用的名相不同,像《金剛經》,沒有用「空」這樣的說法,而是用「無相」來展現,佛陀用「三法印」來展現,這些現象緣起來展現。

所以說,那一夜對我們這個時代的人而言,我們要牢牢記住,那一夜發生什麼事情,如果沒扣緊這個核心,在思維義理的時候,常會偏於枝微末節。

很高興今年(2008年)我們剛在菩提迦耶打過禪七。在那樣的因緣裡面,我們來看看那一夜發生什麼事情佛陀的大覺是什麼?感覺倍加親切。

《中論》修證講授

龍樹菩薩造洪啟嵩老師講授2008年3月

《中論》在佛教發展史上面,可以說是最重要的一部論著。尤其是大乘佛教裡面,他的重要性更是不可言喻。而造論的龍樹菩薩,被尊為八宗共祖。不管是大乘小乘或八宗共祖,都是在一時空因緣條件之下所談論的。

許多的看法,在歷史上有其深刻的意義,但是我試圖把這樣一個實證性的東西,從時空的框架當中解放出來。

什麼意思呢?也就是說,在本文裡面,雖會論述龍樹菩薩的種種因緣他在什麼狀況下,體悟了什麼,然後講了《中論》?但是,我更有興趣的是,如果說超越了這樣的時空因緣,龍樹他講的中論,在一個非時空架構中,其所彰顯的實相是什麼?

這樣的努力會不會成功?不知道。因為就我而言,我並不在意印度是什麼地方中國台灣是什麼地方、乃至地球是什麼地方娑婆世界極樂世界是什麼地方,這些不是我在意的。我也不在意龍樹是誰、是什麼人、活在什麼時代,乃至於釋迦牟尼佛是誰,我不是那麼在意

我在的是佛陀出現在這個世間,他要做什麼?他為什麼成佛?他在這個時空因緣裡面出現,他的本懷是什麼?龍樹造《中論》,他的本懷是什麼?他本懷是什麼裡面有一個更核心事情!我關心的是,任何一個生命,如果安立在釋迦的本懷,也就是佛的本懷,他面對一切生命,他所思的是什麼?

他做的是什麼?也就是每個眾生心中最深刻祈願的是什麼?

當他們放下一切分別思惟的時候,這究竟的本懷有沒有共通性?

所以核心議題可能是我心中,真正想說的,想探究的是眾生成佛的問題」。所以,在這里讓我們以這樣的觀點,來探究龍樹菩薩他真正的本心

龍樹菩薩出身於南天竺婆羅門種姓,自幼聰慧奇悟,博聞強記。對世間的各種學問、技藝都非常精通。年少時曾經與三位好友一起學習隱身術,潛入王宮淫亂宮女。事跡敗露之後,他的三個朋友皆遭國王殺害,只有龍樹運用機智逃脫。

這個震撼教育,讓他深深了悟「欲為苦本」之理,而出家修行

他先後學小乘三藏大乘教,並入龍宮學習各種方等深經,而證入無生法忍。其後,在南天竺,得國王護持,而大弘佛法,並摧伏各種外道

龍樹菩薩甚至被喻為第二佛,在釋尊以後的印度祖師中,他的創發性思想,使印度佛教教義體系局面大開大乘佛法由於他的闡揚而光芒萬丈。其著有《中論》、《大智度論》、《十二門論》、《十住毗婆沙論》等數十部書。

《中論》又稱《根本中頌》、《中頌》、《中論頌》,為龍樹菩薩所造,鳩摩羅什譯,共四卷,收於大正藏第三十冊。本書梵文本已佚失,但其原頌尚可從各注釋書中見。

《中論》最著名的四句頌,總明中觀的要義:「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是中道義。」中國佛學家如三論宗、天台宗等,都很重視這一頌。如天台宗的「空、假、中」三觀即是由此發展而來

關於《中論》的注釋,據說在印度本書作注釋者原有七十餘家,但現存者僅有七家。

一、青目釋《中論》:四卷。鳩摩羅什譯。 

二、《無畏論》:相傳為龍樹所撰,尚待研究。 

三、佛護《根本史論性》:印度古代學者月稱及清辨等人,由於對此注的看法不同,而使中觀派分裂為二。 

四、清辨《般若燈論》:現存漢譯及藏譯。 

五、安慧《大乘中觀釋論》:目前僅存漢譯,也就是宋.惟凈及法護所譯,共十八卷。 

六、月稱《中論注》:書名又稱《顯句論》、《凈明句論》等。現存梵本及西藏譯。是唯一現存的梵文原典。 

七、無著《順中論》:二卷。元魏.菩提流支譯。

此外,漢地的《中論》注釋,以吉藏的《中論疏》十卷最為著名。

《中論》目前在全世界說是一門顯學,相關的研究資料很多。

但《中論》,在我看來,並不是一種思辯的書也不哲學的書、不是思想的書,雖然它是印度的古代文寫的,但基本上是一本實證之書」、「證量之書」!這是我一向的基本態度,也是我在講《中論》時一貫的立場。

一夜發生什麼事情

中論總共有二十七品,我們可將其視為佛法修證方面的一個百科。

開始講《中論》之前,要跟大家談一些事。如果沒透過這些事來理解《中論》,就會落到近幾十年,甚至近百年來,大家談論的,都是文獻學、思想哲學觀點,層層交織的來看《中論》。雖然有助於釐清《中論》面貌,但這應該不是龍樹菩薩的根本思想

我希望回到龍樹的根本立場,也就是《中論》的根本立場來看《中論》。

所以,我想跟大家探討的第一個重點是:那一夜發生什麼事情

那一個晚上發生什麼事情?沒有那一個晚上發生事情佛法不可能產生,沒有那一個晚上發生事情,中論就沒有任何論述的基礎

所以,一切核心核心,就是那個晚上,在菩提樹下,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經由多年的苦行,悉達多太子最後發覺到苦行無益,因為他透過一切的苦行,透過最深刻的一個禪修,到最後他壓抑了所有的心念,壓抑到沒有任何思想思惟也就是「無想」的境界

在無想的狀況,不只是心念,他的身體經過六年苦行,所以在身體裡面已經達到一個幾近完全止息的境界在這個世界當中,他身心的運動能量是趨近逾零,幾乎就剩下一絲氣息而已。

而他的心呢?他透過兩種訓練,其實就是一種,就是「以心制心」的訓練,他修到最後是「無所有處定」、還有「非想非非想處定」。無所有處定,就是說他讓心處在「感覺什麼都沒有」的狀態

注意!他讓他的心處在一個「什麼都沒有」的狀況之下,他的心對待什麼狀況呢?對待「一個」「什麼都沒有」。再來,他把這個「什麼都沒有」的對待去除掉,讓他的心住在一個完全沒有辦法想,連無所有都沒有了的境界,「非想非非想處定」,但是他的心依舊存在,還是一種對待。

所以,那一天的事情是很奇特的。他在這種狀況裡面,希望達到涅槃境界涅槃是什麼狀況涅槃是苦的止息,一切痛苦的止息,他希望達到這種狀況。但是他發覺到,他沒有達到這種狀況,所以說他希望透過「身苦」、「身寂」,來達到「心止」的境界。他利用苦行,希望把所有的業清凈掉,用「身苦」的方式,希望讓自己的活動性、活動力減少到最少的狀況,趨近於零。並透過這樣的方式,來讓他的心也能趨近於零。

他以極端的苦行,來讓整個身體力量消減,消減到最後,他的心也是這樣,但是他有沒有達到涅槃呢?沒有。所以最後他放棄了苦行,走出苦行來,在尼連禪河洗澡時,差點被河水漂沒了,因為長年的苦行之後,他的身體太虛弱了,幾乎連行動力都沒有了。但是,沒有死就是一種機會,所以到最後他握住岸邊樹枝,撐著爬上岸,後又受到牧羊女的乳糜供養

我們這次去印度朝聖,大家看到尼連禪河,就能夠了解為什麼佛陀沒被淹死。尼連禪河的河面雖寛,水量很大,但是不深,而且河床比較平坦,所以佛陀能夠抓著草或樹枝,沒被淹死。也才有後面接受牧羊女供養乳糜(米加羊奶),讓他恢復體力,繼而悟道的事。

這讓佛陀發覺到一件事情把我們的身體調練到最後,讓他趨近於幾乎沒有的這種狀況,或是把心念調練到幾乎沒有的這種狀況裡面,不管是「有」或「沒有」,或「幾乎有」或「幾乎沒有」,這基本上都是一種存有。

所以,注意一下!這裡面就產生一個弔詭,很多人再看龍樹論問題,龍樹菩薩提到傳統邏輯中的排中律問題,就是現在的邏輯學中的「p或非p」,不是有就是沒有,不是這個就是那個。

你會發覺,龍樹菩薩並不是從這樣的世俗概念出發,他完全是從第一義諦的立場來超脫,因為他不生不滅。為什麼?當然我們可以說,在當時的印度思想上,有些觀念認為:「無」本身就是一種「有」,你也可以這樣去理解,本來就有這種思想方式

但是否如此呢?佛法不是發生佛陀坐在那邊寫書的時候,也不是在辯論的時候,不是他思維什麼事情的時候。不是的!他是基於自身的實證,所以說,這些都是他真正的體驗,你看他的身心趨近於零的狀況的時候,他還是在有無雙邊」。就算是存在一個「沒有」的狀況,也是存在一個相對性的「沒有」的狀況裡面。

所以,在這時候,他發現這個不是涅槃,只是把身心置於一個無想的狀況,這不可能讓我們真正解脫的。

所以他接受了供養,恢復了體力,在整個身心體能比較均衡正常的狀況時,他到菩提樹下,此時,在心態上產生了革命性的調整。

為之前他所接受苦行的訓練,是認為苦行讓人進入解脫苦行是清除業的方法要把負面的業除掉,才能到涅槃。主張苦行的人,認定人往昔的業是定量的,透過苦行就能將業除掉,所以讓身體受苦,身受苦,心呢?心不動

但是,經過六年苦行經驗,悉達多發覺到他到達人類苦行極限,還是達不到涅槃這樣的境界。最後接受了牧羊女的供養身心得到滋養,體力恢復,在身心平和安適的狀況下,到菩提樹下禪坐,最後夜睹曉星開悟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