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漠:擦去蒙在佛教文化上的灰塵

擦去蒙在佛教文化上的灰塵

內容提要:「善」是什麼?「善」就是一種利他、利眾,從而達到最根本的利己。它就是指這樣一種精神和行為。「善」的本質,就是善待眾生利益萬物

儒釋道文化中,關於善的論述比比皆是,千百年來深入人心,也廣為流傳。

「善」也是佛家的主要精髓之一,其實踐者多被稱為「善人」,其實踐的宗旨講究十種善行,如五戒十善等。我記得,季羨林先生曾在媒體上呼籲,說是傳統文化研究不能忽略釋家。這倒是的。我們平時國學時,對儒家道家涉及較多,而對佛家就重視不夠了。

這種現象很複雜,一兩句話說不清。我認為,其中有一個原因是,在很多人觀念中,一直把儒家道家歸為哲學流派、思想流派、文化流派,而把佛家歸為宗教流派。久而久之,形成了一些誤解、偏見與習慣思維

如果我們換個角度看,佛家是一種思想,一種哲學。那麼,我們就可以不因一些政策性的敏感,而諱談佛教文化。現在,有時一些佛教學者——而不是教徒——也認為出版宗教著作很難筆者的小說像《大漠祭》、《獵原》、《白虎關》,像《西夏咒》、《西夏的蒼狼》,出版社都很喜歡。而像《我的靈魂依怙》、《大手印實修心髓》等等,曾在出版時屢屢遭遇尷尬。雖然我不是教徒,但因為內容涉及了佛教文化,總能引起諸多的誤解和不便。

筆者曾在法蘭西學院等,講過東方文化,其精髓當然是佛教文化。法國學界反響強烈,某家報紙擬出以專版,內容當然沒有任何佛教名相的烙印,但因為其思想中有佛教文化的精髓,雖然專版已簽發,但最後還是被撤下來了,理由是:觀點不對。

這種狀況很普遍,彷彿我們的國人並不知道,佛教文化其實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沒有它,中國文化便「殘廢」了。

在我印象中,許多哲學思想文化流派的表述,雖然言辭各異,但其內涵卻很相似,究其核心,還是這個「善」字。「善」是什麼?「善」就是一種利他、利眾,從而達到最根本的利己。它就是指這樣一種精神和行為。「善」的本質,就是善待眾生利益萬物。千百年來,這些善的思想深入人心,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炎黃子孫。其中,佛教文化對「善」的弘揚最成體系,有許多重要的理論和禮儀,更有諸多實踐性的指南。有人談善文化不談佛教,或是別有用心地解讀佛教,對佛家博大精深的哲學思想片面簡單地等同於迷信。還有人甚至認為,它是用來麻痹、欺騙、愚弄人的一種工具或手段,甚至以訛傳訛,造出無數的謬論。這一切,都給佛教文化發揮更大的積極意義設置了障礙。那種諸多的謗佛者,無異會成為人類文化罪人

我認為,佛教文化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是中華民族――因為佛教印度幾乎「絕種」了,現在在印度傳播佛教者,也多中國人――向全人類貢獻的最為寶貴的精神財富之一。

其實,我們只要反過來想一下,一種文化、一些理念,如果能伴隨很多民族,伴隨很多國家和地區,流傳了幾千年而不絕,這就充分證明了它的生命力,證明了它存在的合理性、必然性和巨大的文化價值

發現,無論是中國的雅文化,還是俗文化,其內涵和核心都滲透了佛教文化也就是說,都在弘揚真善美這個主題時,佛教那許多流傳下來的經典,承載了一種非常質朴的、屬於人類心靈本有的積極的精神

我更希望,能真正擦去蒙在佛教文化上面的灰塵,讓它發出本有的光明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