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有此佛性,本來無滅生。
佛性是什麼?是本元心,是真心,是本初清凈的那顆心,它無來無去,不生不滅。它像露珠,像水晶,能折射出世間萬象,但露珠和水晶都是因緣聚合之物,佛性卻不是,它是生命本有的東西。它不會因為眾生的迷而消失,也不是因為佛陀的悟而產生,就連生命狀態的轉換也不能讓它消失,它是無為法,能夠不受外界條件的左右。
然而,我們卻不一定能發現佛性的存在,就像我們看不見自己頭頂上那根不知何時冒出的白頭髮。如果這時有人告訴我們:「喂,你頭頂上長了根白頭髮!」我們就會低下頭照鏡子,嘗試從鏡子里找到它,這時,我們才有機會認知它。那個告訴你長了白發的人就是善知識,他和鏡子(方法)及恰當的姿勢(依法實踐)一起,構成讓你明心見性的因緣。當因緣俱足的時候,你才會明心見性,發現自己本具的佛性。可見,無論是看見頭頂上的白頭髮,還是明心見性,我們都需要恰當的機緣,機緣不到,如何強求也只能平添苦惱。
比如,在看到這本書或者認識我之前,也許你並沒有了解過佛教智慧,也不知道一個生活在塵世間的人會有實現絕對自由與快樂的可能,所以,要麼你壓根沒聽說過佛性,要麼「佛性」對於你僅僅是一個概念。但是,有一天,你的朋友推薦你看這本書,看到可以實現絕對自由與快樂的諸多方法,你相信了,心中有一種巨大的嚮往油然而生。於是,你按照我說的扎紮實實地去做了,或許你就會親身體驗到我不斷以各種方式詮釋的智性。朋友的推薦、我說的這些話、你的相信、你的嚮往、你扎紮實實地去做,這許多因緣聚合在一起,才會產生你開悟的這個結果。反之,如果你的朋友沒有推薦這本書,我在書里沒有說這些話,我說了但你不相信我,你相信我但沒有產生嚮往,你產生了嚮往但卻沒有用實踐去驗證,那麼,也就不可能開悟——你的開悟也許又會是另外一組因緣聚合的結果。
又比如,你認識了一個女孩,機緣巧合之下,你們有了一次推心置腹的交談。你發現,她跟你有許多相似之處,她跟你幻想中的愛侶竟是如此吻合,在後來跟她的一系列相處之中,你更加驗證了自己的發現,於是你對她表白,她表示自己也有同樣的感覺,所以你們戀愛了。你們的相識,你們的單身,你們推心置腹的交談,你的表白,她的回應,這些因緣的聚合導致你們相愛的結果。但是,假如你們沒有相識,或者你們兩人中有一人並非單身,或者你們未曾推心置腹地交談,又或者你不敢向她表白,你們就沒法走到一起——也許,你們的結合又會是另外一組因緣的聚合。
所以說,雖然佛性不生不滅,不會隨緣變化,但我們是否能夠發現它,何時發現它,如何發現它,卻只能隨緣。隨緣行也是佛教的修行法門之一,它講究的是不強求,坦然聽從機緣的安排,不生好惡,不隨緣起緣滅而改變心的狀態。它既是借事而調心的妙法,也是智慧在生活中發揮了作用。
我常說,當你明白了本元真心,認知到本元真心,明白了空性,並能認知憶持它的時候,你就是「悟」了。當你放過它,不了解它的時候,你就是「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