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漠:我們都是天生的智者嗎?

我們都是天生的智者嗎?

明分屬本有,本有則非空。

眾生以迷執,染凈皆由根。

明為解脫慧,痴故煩惱生。

有個朋友跟我談到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她問我,什麼才是人的本來面目她說,她本以為天真的孩子所示現出的就是人的本來面目,但後來才發現,現在許多孩子很小的時候就會受到外在環境的熏染,形成一些明顯不是與生俱來的習慣。那麼,什麼才是人的本來面目?我們所說的「本初清凈」又是一種什麼樣的概念

我告訴她,將「本初清凈概念也就遠離了它的本義,正如你不能將「愛」概念化一樣。你應該明白,世界上有許多東西是超越概念存在的,它們的具體內容非常抽象,除非你對它有過真切的體會,否則,所有的解釋都只會是隔靴搔癢。我可以告訴你月亮在哪裡,但你看的是我指向月亮手指,還是我的手指所指向的月亮,卻是你自己才能決定的事。

不過,關於「本初清凈」的含義,其實我已經講過許多。所謂的「本初清凈」,實際上就是真心狀態、明空的狀態,這也是一種生命本具的智慧光明也就是說,明空智慧是所有眾生——不只是人——與生俱來的。既然所有眾生都俱足那種光明智慧,那麼「能盡諸漏,隔斷因果」的「勝義明」就不會是空的。

也就是說,既然眾生(並不僅僅是人)生而具有認知無常智慧能力,而且,雖然世上一切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變化,但「變」這個真理從未改變,所以,相應的,對這真理認知,即我們所說的明分、覺性,也就並非是無常的,它是自然本有的一種規律。

那麼,這是否意味著,我們每個人都是天生的智者呢?是的,但也不是。因為,我們中的絕大部分人,已經全然丟掉了這種生命本具的智慧,忘記了「世間一切皆虛幻無常」的真理,被眼睛看到的、耳朵聽到的、鼻子聞到的、舌頭嘗到的、身體觸摸到的、腦海里想到的各種東西所矇騙、所驅使,被各種執著所煩擾,離寧靜清醒已經越來越遠。所以,老子才在《道德經》中建議我們,要勤快地清除內外的一切干擾染污,直到破除所有的功利心,消解掉所有的欲求,我們的真心才會展露出水晶般純凈、剔透的光芒,這時才能做而不執著,品味而不貪戀,無論做什麼都不會產生煩惱

《西遊記》中孫悟空從五行山下走過時,遇到了六個強盜,這六個強盜象徵的便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孫悟空毫不猶豫地就把他們給打死了。我們修道的時候,也必須像《西遊記》里的孫悟空一樣,消滅這六根之賊,不然的話,你的眼睛看到美色就會生起貪心,你的耳朵聽到美聲也會生起貪心,你舌嘗諸味更會生起貪心;等等。所以說,污染都是由六根引起的。

可惜,我們總是做不到這一點,甚至不認為自己應該做到。因為我們沒有孫悟空那樣的火眼金睛,我們的凡胎肉眼總是被表象所迷惑,寧可貪戀那些因易逝而難免虛假的快意,讓貪想執著填滿本可空寂明朗的心靈也不甘心僅僅品味和享受一種質樸、簡單寧靜之樂。於是,因為種種執著,我們在各種妄念的驅使下,心亂如麻,不知所措,不可自拔地掉入痛苦的深淵,難以衝破生生世世輪迴磨道。所以說,雖然煩惱的內涵和分類都很多,但產生煩惱原因有一個,那便是「不明白」,我們稱之為「無明」。

人一旦不明白,就會下一錯誤,所以《心經中說,要「遠離顛倒夢想」,才能「究竟涅槃」。什麼是顛倒夢想呢?《瑜伽》十三卷中將它分為四種一是忘記無常真理,以為虛幻不實的短暫存在能夠永恆;二是貪戀俗樂,遺忘其「苦」的本質;三是忘記世間一切人事物均由因緣和合而生,產生諸般對立妄想;四是受到肉身的矇騙,以為這個世界上有一個實實在在的「我」。究其根本,顛倒夢想的根源無非是執幻為實。

可見,如果我們不能看透世事的如夢如幻,就會被許多看似實在的表象所欺騙。比如,許多人不經歷苦難就把生、老、病、死、求不得、愛別離、怨憎會、五陰熾盛人生八苦拋諸腦後,花費大量時間金錢,沉迷於網路游戲卡拉ok、購物、毫無意義的影視作品等等,毫不吝嗇地揮霍著寶貴的生命,滿心以為自己生活得非常快樂,只有在遭遇坎坷的時候,才會忽然醒悟。但更可悲的是許多人即便經歷苦難,甚至遭受喪偶、患上絕症等毀滅性打擊的時候,也不能全然醒悟,反而更加貪戀俗樂,寧願及時行樂。你看,現在還有多少人願意拋棄都市的喧囂多彩,選擇鄉間的寧靜生活?還有多少人衷心認為品格高尚的人比有權有勢有錢的人更加優秀?還有多少人對探討心靈問題的興趣多於研究或交流投資、理財、享樂的訣竅

當然,我的意思並不是說某種生活方式一定比別的生活方式更好、更正確。實際上,以怎樣的方式生活並不重要,方式僅僅是方式,重要的是,你以怎樣的心態活著。因為,以怎樣的心態活著,遠遠比以怎樣的方式活著更能決定我們活的質量。

為了說明這個道理,我總喜歡舉一個這樣的例子:莊稼漢頭枕土塊酣然入睡的時候,也許某地的某個富翁煩惱得想要自殺。不過,我並不是想說,有錢人一定比窮人要煩惱我想要表達的,僅僅是財富幸福感沒有直接關系。

安寧、快樂自在敵人僅僅是慾望,如果放不下心中的各種貪戀,即使停止了追名逐利的行為,我們的內心仍然會藏有希望是否能夠實現的衡量與計較,這就不可能得到完完全全的安寧。那麼,怎樣才能得到絕對的安寧?難道要完完全全地遁世嗎?不是的,為求心安而選擇遁世,是一種消極的逃避。通過這種方式求得的,必然不是真正的安寧。

能夠斬斷心靈的所有束縛,調伏各種習氣妄念,洞悉痛苦真相,因此即便品嘗苦果心中卻無苦樂的分別,從而使我不生煩惱,獲得自在解脫的,僅僅是智慧的覺醒。

當你一天天依照恰當的方法鍛煉心靈,進入一種寧靜狀態,並且時刻注意觀察內心的一切變化時,你就會漸漸發現,真正的快樂自在,確實是不需要任何外在條件的,它僅僅是心靈的一種狀態當你安住於這種寧靜喜悅之中的時候,便會發覺,世間一切都流水一樣嘩嘩地溜走,因緣聚了又散,散了又聚,包括你那些越來越少的妄念情緒,也是虛幻無常。往往在你凝神的那一刻,計較與在乎的念頭便自然消失了,所以你也懶得再去計較什麼,懶得再去在乎什麼,懶得去試圖留住什麼已經改變了的東西,你太明白自己即便想留也留不住。你寧願在擁有時便珍惜給它一個留存得更久的理由和助緣,得不到或失去了的時候也便隨它去。你不留戀,也不期待,僅僅安住於當下,品味當下,做好當下,直到有一天,你會發現自己的心裡連「涅槃」與「彼岸」都沒有了,但是這世界上卻沒有任何一樣東西可以改變你的心。這時候,你才真正覺悟了。徹底的覺悟,便是真正的解脫,即身解脫

--選自《光明手印:實修頓入》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