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祥洲教授:佛教與全球化:異化乎?典範乎?

佛教全球化:異化乎?典範乎?
       
台灣佛光大學教授 游祥洲

  前言
  全球化(globalization)是21世紀的大趨勢。自前蘇聯(ussr)解體以後,全球局勢就已經明顯地從冷戰時期意識形態的對抗,轉型而為亨廷頓(samuel p。huntington)所論述的東西宗教文明的對抗[參閱亨廷頓著,《文明沖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黃裕美譯,1997,台北:聯經出版。
  另可參閱samuel p。huntington,「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in foreign affairs,summer 1993,volume 72,number 3,pp。22-49。http://www。grip。org/bdg/g2057。html#sph]。順此一義而言,佛教如何在全球化的潮流中,找到自己的明確定位,並且發揮佛教中道智慧,化解東西方的宗教對抗,為世界和平奠定更穩固的基礎這是全球佛教領袖們所面臨的嚴肅挑戰,也是佛教未來全球化開展的重大契機
  筆者在近十餘年來有關全球化的研究中,得出一個基本的看法那就是,所謂全球化,仍是一條未定的道路;未來正向發展與負向發展的可能性,兩邊幾乎相等。關鍵在於,人類所投入的選項,到底是正多於負,或是負多於正?
  從經濟面來看,全球貧富結構兩極化的現象,正在加速惡化。從文化面來看,人類對於生命體性價值迷失,也普遍地表現為網路成癮、自殺率上升、毒品泛濫、暴力與恐怖事件升高、卡奴、投機行為猖獗、援交合理化……等社會病態。就此而論,全球化的世紀,也可是一個人心失衡、價值混亂的世紀。
  你能想像一架失衡的波音747如何穿越亂流嗎?面對全球化的失衡現象全球各地也不斷地出現了反全球化運動。這些運動的訴求,包括:反wto、反世界銀行、反全球暖化等。反對的理由都很充分,問題是,長江不會逆流,沒有人反得了全球化。面對洪流,攔堵絕非辦法你必須從一個更宏觀的角度來思考如何導引這個洪流。
  站在佛教研究的立場,深觀當前全球化的種種問題,你可以發現佛教文化正是一帖良葯。問題在於,佛教發揮了良葯的功能了嗎?或是這一帖良葯,本身也正在逐漸地隨勢變質、異化了呢?這是一個重大抉擇的時刻。佛教面對全球化,究竟是隨勢異化(alienation),或是創立典範(paradigm)?
  從這個角度來看,2006年「世界佛教論壇」的舉行,的確有其時代性的意義。伴隨著「全球化」的開展,全球思潮也已經從「現代化」的狂熱中,轉向「後現代」的多元思維。網際網路自由性、穿透性與匿名性,更使得人類心靈生活,一夕之間轉向一個更加不可知、不可測的虛擬世界佛教處在當前這樣一個充滿挑戰的世紀里,如何彰顯佛教本身的核心價值,並且理性地檢視本身的發展進路,特別是及時「對治」某些可能「異化」的質素,為人類創立一個良性的宗教典範」,這是當前佛教界最為迫切的共同課題。
  十種異化,如何對治?
  所謂「異化」,也就是變質。一個事物的發展,竟然與自己的本質疏離,形成一種自相矛盾狀況這就是「異化」。根據筆者長期的觀察,佛教隨著「全球化」的開展,至少有十種可能的「異化」。茲略述其要,並試論其對治之道
  第一、深度批判,對治「資本主義化」(capitalism)。
  從經濟面來說,「全球化」的現況,也有把它定義為「全球資本主義化」。「資本主義」之所以風行全球,與其說這是資本家的造化,不如說「資本主義」本身具有某些迎合人性貪婪面的有力質素。我們要檢視的是佛教團體是否也開始走向「資本主義化」的道路?佛教一旦資本主義化,這樣的佛教,根本就是顛倒!理由很簡單,「資本主義」是以「利」為中心,而佛教則是以「法」為中心。兩者未必矛盾,但佛教一旦向「資本主義」傾斜,「法」的堅持就馬上為「利」所替代。現在佛教很多「異化」的怪現象都是由此而起。
  資本主義的人功過,自有人間因果判斷。從佛教「四悉檀」的角度來看,不管哪一種經濟主義或形態,都只是「世界悉檀」的鋪陳題材而已。重要的是佛教本身不能停留在「世界悉檀」上,更不能忽略了上達「第一義悉檀」才是佛教的終極目標。[詳請參閱筆者所撰(2000):《龍樹的詮釋學理念哲學省察——從〈大智度論〉三個論題的思維進路,探討龍樹學「三乘共貫」的詮釋學蘊涵》,收於《印順思想:印順導師九秩晉五壽慶論文集》,現代佛教學會、台大佛學研究中心、印順文教基金會主辦,第181-219頁,台北:正聞出版社。]
  對治佛教資本主義化的偏失,有賴於佛教領袖與學者們對資本主義的深度批判。這種批判,不應該出於意識形態的對立也不應該是政治八股的游戲。目前全球佛教團體固然已經做了許多令人讚歎的慈善與入世工作,但奇怪的是,面對資本主義的龐然巨獸,卻很少佛教團體能夠針對其弊病,作出有深度的批判與論述。這是全球佛教目前最脆弱的部分。筆者以為,「世界佛教論壇」的重心,應該放很大的比重在這里。
  第二、建立公共論壇,對治「商業主義化」。
  商業主義化最常用的手段包括:誇大廣告功利取向、市場爭奪、業績用人,以及最明顯的,就是一切的一切,都把它商品化、價格化、卷標化。如果這些商業主義化的特質,反映在佛教上,將會造成一個非常嚴重的錯覺,以為修行是要得到什麼,殊不知修行只是放下什麼罷了。心經所謂「以無所得故」,正是此意。
  歐美思想界接觸東方宗教以後,近半個世紀以來,一直在關注一個問題那就是:如何避免走入靈修唯物主義(spiritual materialism)的陷阱修行乃是老子所謂「為道日損」的過程,如果佛教組織的經營策略,採取了商業主義化的思維這個時候,不但修行被邊緣化了,同時,有許多可能扭曲佛教的花樣,都會跟著施展出來。
  對治商業主義化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成立一個非官方的、非宗派的、非營利的佛教公共論壇,針對佛教的發展議題,不定期地提出監看報告與客觀論述。唯有如此,才能抑制商業主義的擴張。
  第三、開創製衡機制,對治「托拉斯化」。
  「托拉斯」(trusts)一詞是資本主義企業透過寡佔壟斷(monopolies)的手段來擴張企業規模的學術描述。社會資源的寡佔壟斷,將使得資本家掌握更大社會控制力而沒有制衡的力量。「托拉斯」最大的問題,就是違反自由市場公平競爭的基本倫理。即使是美國這樣一個資本主義高度發展的國家,從1890年開始,就已經在聯邦與各州分別制定各種「反托拉斯法」(antitrust act),以防止企業的寡佔壟斷。這里必須思考的是全球佛教組織中,是否也已經出現了托拉斯化的組織形態?全球佛教資源,是否逐漸出現過度集中的現象?就佛教本身而言,托拉斯化的最大危機,就是財力權力的過度膨脹。
  對治佛教教團「托拉斯化」的規模擴張,不是一件簡單事情。除了善用上述深度批判、公共論壇等方式之外,再來就是建立「制衡機制」。佛教的中小型組織,必須彼此建立聯誼合作的機制,來制衡大型教團的擴張。這不是在玩「合縱連橫」的游戲。「托拉斯化」的教團,往往是一個金字塔形的控制性結構,而中小型教團如果能夠採取網狀脈胳的互補性結構,就能夠有效地發揮「制衡」的機能。
  第四、尊重草根文化,對治「組織跨國化」。
  當前經濟全球化最明顯的問題之一,就是西方跨國財團的全球性擴張,對弱勢國家所帶來的經濟政治沖擊。跨國財團的影響力,幾乎已經凌越了國家力量。最糟糕的是,當西方的信息傳播業與跨國財團結合時,它更形成一種新的文化帝國主義,對傳播弱勢國家,造成莫大的文化沖擊。
  從文化面來看,「文化全球化」最理想的發展,就是如何將「全球化」(globalization)重新定義為「全球在地化」(glocalization)。當全球化的風潮掃向全球各地時,「文化離根性」的危機感,同時也激起了全球各地「文化固根性」(re-embedding)的覺醒。這就易經陰陽之道。現在要省思的是,目前部分佛教組織的跨國性發展,是否有此「全球在地化」的文化自覺佛教組織的跨國性發展,究竟是將發揮資源互補與濟弱扶傾的功能?或是它也可能對全球佛教文化生態,造成單向傳播的不當沖擊與傾斜?此外,佛教組織跨國性的發展,是否也將壓縮全球各地傳統在地寺院的生存空間?一個地區的佛教,其文化厚度,絕不能用財力來衡量,然而,一個佛教組織如果因為資本主義化的手段而擁有龐大的財力,那麼,它的跨國發展是否也可能對經濟落後地區的佛教,產生錯誤的示範?
  針對上述問題,全球佛教領袖們必須審慎評估其未來可能出現的正負影響。
  五、提倡簡樸生活,對治「消費主義化」(consumerism)。
  消費主義是資本主義副產品。鼓勵消費以提高生產,提高利潤,這是消費主義的根本思維。如果佛教信仰生態也在消費主義的引導下,成為一種商品化的消費行為,那麼,佛教有很多非常核心信仰質素,就可能在無形中被蒸發了。你念佛求生西方,靠的是純凈的信念,靠的是廣結善緣的發心,絕不是跟阿彌陀佛做買賣。消費主義另一個特色,就是迎合顧客的口味,如果佛教朝著這個媚俗化的方向發展,那麼,佛教就必然要向下沉淪。
  唯有提倡傳統佛教「十二頭陀行」所呈顯的簡樸生活風格,[詳請參閱筆者所撰(1999):《〈華嚴經〉的苦行思想》,第二屆「佛學人生研討會」論文,台中:逢甲大學。]才能夠對治佛教消費主義化的偏差。
  第六、提振僧團民主化,對治「道場山頭化」與「叢林子孫化」。
  「山頭」一詞,在佛教本來是一個正面的字眼。一位善知識,有他自己獨特的修行方法,又願意開山接眾,於是而有「山頭」。華嚴經的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何嘗不是參訪五十三個「山頭」。但「山頭」一旦變成現代所謂的「山頭主義」,那就變質了。「山頭」以「法」取勝,而「山頭主義」則是著重在這個山頭本身「勢力」的擴張。一「聖」一「俗」,截然有別。與「道場山頭化」同時發生的,就是「叢林子孫化」。中國佛教鼎盛時期的明顯指標之一就是,到處都是「十方叢林」。等到「子孫叢林」起來了中國佛教的衰象,也跟著起來了。殷鑒不遠,能無省乎?
  對治「道場山頭化」與「叢林子孫化」的有效途徑之一,就是提振僧團的民主化傳統。原始佛教的「布薩」制度,就是透過僧團內部會議的程序民主化,來落實僧團自主與民主。[聖嚴法師在《戒律學綱要》一書中指出,佛教傳入中國之後,最可惜的就是沒有把印度佛教的「布薩」制度落實起來。]在這樣一種體制下,不但有「眾」無「我」,並且沒有人可以操控僧團。也唯有如此,才能夠從根本上破除僧團私有化的偏失。
  第七、提升「凡夫菩薩」的警覺,對治「教團領袖造神化」。
  伴隨著「山頭主義」與「叢林子孫化」的現象,教團領袖的「造神運動」也來了。西方的「一神教」(theism),完全沒有個自我神化的空間。佛教從一切眾生本具佛性這個立足點出發,強調「我就是佛」,這個理念中的「我」,乃是徹底把「我執」解消的「我」。「無我」之我,才是「佛」。但是這個「我就是佛」的理念對於權利慾極重的凡夫而言,卻可能被曲解為,只要把自我」無限地膨脹,「我」就是「佛」。這個「佛」,其實是「神」的代名詞。一個佛教徒一旦失去了凡夫菩薩」應有的警覺本分,[「凡夫菩薩」是印順法師的話。詳請參閱筆者所撰(2003):《論印順學與佛教全球化》,「第四屆印順導師思想之理論與實踐_人間佛教薪火相傳_學術研討會」論文,台北佛教弘誓學院。]就很容易在群眾中不自覺自我膨脹,自我神化,這是宗教師本身最無可救葯的自我迷失。佛陀提婆達多的區別,就是權力欲已否升華的問題。一個防水錶,它在水深三百公尺的地方還不會滲水,但是超過了三百公尺呢?宗教情操的可貴處,就是:不自欺。作為一個「凡夫菩薩」,必須隨時自我警惕,你的防水底線到底在哪裡?你的權力欲的防腐底線到底在哪裡?自古以來不同宗教先知與傳承祖師,都是因為「法」的體證而為後世所推重。近現代的造神運動如斯大林與希特勒,雖然在當時轟轟烈烈,儼然上帝臨在,結果還不是逃不過老子所謂「飆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的自然法則
  然而,佛教組織一旦龐大了,有幾個人能夠保持一個修行人「清明在躬」的清醒不被這個造神運動的迷思所誘惑呢?
  對治這個「自我神化」的盲點,當然有賴於宗教師本身如何保持「凡夫菩薩」應有的警覺在此同時,學界與教界的監督機制,更是不可缺少。
  第八、落實僧團管理合理化,對治「僧團成員游離化」。
  在「道場山頭化」與「叢林子孫化」的現象之外,另外還有一種反向發展的現象那就是教團成員的「游離化」。佛教本來就有「阿蘭若比丘」的制度,僧團的成員為了精進修行,個人短期閉關用功本來就是佛教的常態,但現在的情形則是,新出家的僧團成員,不願意住在寺院里,因為寺院里要分擔職事,處處要受到約束,於是才受完三壇大戒,自己的修行功課還沒有一個基礎,就急著在都會中租一個公寓,忙於接眾、聚眾,都會佛堂於是興起,成了佛教的「個體戶」。這個現象最直接的沖擊,就是傳統僧團戒律的落空。「僧伽」(sangha)在佛教信仰體系中之所以被尊為「三寶」之一,與佛寶、法寶並重,就是因為僧團透過團體共修、團體紀律、團體成員之間的相互勉勵與規勸,可以對個人的修行生起增上的力量。如果僧團的成員,不願意依律共住,那麼,僧團與戒律,就必然逐漸空洞化。
  對治這個現象,強硬不來,必須訴諸軟性的途徑。首先要落實僧團內部管理的「合理化」。現在還有很多傳統型的寺院,內部的管理方式過於保守,跟年輕的世代之間,缺乏尊重,也無法溝通。再加上寺院本身不熟悉年輕世代的思想與行為模式,因此更擴大了彼此的「代溝」。要改善這個狀況,最有效的切入點就是:「管理合理化」。唯有如此,才能夠年輕的世代留在僧團中,讓他們覺得自己受到尊重,在僧團中有發言權,也有一定程度的自主權,讓他們熱愛僧團,真正體認到僧團是一個成長與分享的好地方
  第九、六度相攝,對治「修行淺薄化」。
  由於全球麥當勞式快餐文化的普及,當代社會大眾對於修行理念,也趨向於快餐化的模式,此一模式的結果,就是修行淺薄化。因為不耐煩深入,所以淺,因為求速成,所以厚度不夠。站在佛教的立場,如果一味地遷就這種淺薄化的模式,對佛教的發展而言,必然是負面多於正面。
  半個世紀以來,「人間佛教」在華語世界裡,已成為主流思想。「人間佛教」的精彩處,乃是立足於「凡夫菩薩」的自覺,善用人間修學六波羅蜜的優勢,「由人乘直接佛乘」。但現在也有一部分人頂著「人間佛教」的名義,卻把佛教推向淺薄與俗化的方向事實上,人間菩薩道的健全發展,必須「六度相攝」,萬萬不可偏執偏廢。也唯有如此,才能夠對治「修行淺薄化」的缺失。
  原始佛教的僧團,有每月兩次誦戒的傳統,同時還有雨季「結界安居」的制度。目前在南傳佛教以及韓國幾個有歷史的大寺院里,都還維持著這個傳統佛教全球化的世紀里,必須重視這個傳統,堅持佛教本身的核心價值才能夠保持佛教永續發展的生命力。
  第十、顯正破邪,對治「道場虛擬化」。
  由於網際網路的發達,未來將會大量出現虛擬化的宗教布教所,佛教亦不例外。也許只要一部計算機,一個虛擬化的道場就可以開張了。未來這種虛擬化道場所提供的服務與影響力,很有可能超越傳統道場。新的虛擬化的佛教領袖,也可能異軍突起。
  虛擬化道場的出現,至少將會帶來三種沖擊:第一、其所提供的佛教教義與實踐方法,因為未經檢驗,極可能大量出現魚目混珠的濫數據;第二、一旦發生不法的行為,很難管制;第三、傳統佛教倫理的實踐,根本無從落實。
  面對虛擬化道場的出現,其對應之道,就是善用中國三論宗所謂「破邪顯正」的原則。不過筆者以為,「邪」實在是太多了,根本是破不勝破,因此,應該集中力量,把重心放在「顯正」上面,因為「顯正」本身,自然就已經蘊涵了「破邪」。凡是堅住正法道場,都應該提供網際網路信息服務,使一般社會大眾更容易接近正法
  創立良性典範,承擔全球責任
  筆者以為,在全球化的世紀里,佛教應該創立一個新的典範,這個典範所呈顯的文化映象(image),至少可以包含以下二十四個質素:
  1、一個主張內修外弘,而非外求外炫的宗教
  2、一個主張唯有「自律」才有自由」的宗教
  3、一個主張「如實觀」的宗教。[有關「如實觀」的論述,請參閱霍韜晦教授所著《如實觀的哲學》。]
  4、一個主張個人倫理社會倫理必須兼顧的宗教。[詳請參閱筆者所撰(2002):《論五戒全球倫理——「文化全球化」進程中的重要課題》,「現代佛教學會2002年會——佛教研究的傳承與創新學術研討會」論文,第575-607頁,台北:現代佛教學會。]
  5、一個主張簡樸生活,但絕對不把貧窮神聖化」的宗教。[詳請參閱筆者所撰(1997):《論原始佛教苦行思想與簡樸生活——以四阿含為核心的探討》,編入《簡樸思想與環保哲學》,中國哲學會主編,第237-263頁,台北:立緒文化
  另請參閱筆者所撰(1999):《略論弘一大師與簡樸生活運動》,「弘一大師德學會議」論文,台北:弘一大師紀念學會。]
  6、一個主張尊重生命、尊重人性而非扭曲人性宗教。[詳請參閱筆者所撰(2004):《論一行禪師的「十四戒」與全球倫理之建構——兼論亨廷頓的「文明沖突論」》,「全球化進程中的宗教文化宗教研究」海峽兩岸學術研討會,發表論文,北京中國社會科學世界宗教研究所與世界宗教博物館。]
  7、一個主張眾生平等,反對用宗教神話或階級制度來限制人的自由宗教。[這句話特別是針對印度種姓制度。詳請參閱筆者所撰(2004):《論入世佛教與當代印度佛教復興運動——從安貝卡博士到tbmsg的發展進路》,第五屆印順導師思想之理論與實踐「人間佛教薪火相傳」學術研討會論文,台北佛光山文教基金會、法鼓山中華佛學研究所、慈濟大學宗教文化研究所與佛教弘誓學院。
  另請參閱筆者所撰(2006):《解構〈摩奴法典〉的人權神話——兼論佛陀與安貝卡的人思維進路》,「第九屆儒佛會通暨文化哲學學術研討會」論文,台北:華梵大學。]
  8、一個主張從生活中追求自我覺醒的宗教。[詳請參閱筆者所譯(1987):《空與生活》(how to integrate sunyata into daily life),圖敦耶席喇嘛(lama yeshe)英文原著,台北:聯合報/聯合副刊。]
  9、一個主張「整體和諧」(comprehensive harmony)的宗教。[佛教僧團以「六和敬」為其根本。「comprehensive harmony」一詞,借用方東美教授常用的表達。]
  10、一個主張六根對著六塵,隨時都要保持「明相應觸」的宗教。[詳請參閱筆者所撰(2004):《論「明相應觸」與「當下解脫」——兼論印順法師、佛使比丘與一行禪師對「十二支緣起法」的關鍵性詮釋》,慶祝印順導師百歲嵩壽「佛教文化與當代世界學術研討會論文,台北:現代佛教學會。]
  11、一個主張活在當下、活出自己、活出生命深度與廣度的宗教。[詳請參閱筆者所撰(2005):《茶禪與eq教學——兼論當前茶文化開展的主要課題與資源整合》,2005「『茶』遍天下——茶與藝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台北台灣藝術大學。]
  12、一個主張「現法樂住」、「現法涅槃」、「當下凈土」、「人間凈土」的宗教。[「當下凈土」是越南一行禪師的重要主張之一。這句話英文表達是:「pure land is now
  or never。」]
  13、一個主張禪修可以轉化eq,並且療愈情緒心靈創傷宗教。[詳請參閱筆者所撰(2004):《禪與情緒管理——如何以正念覺知切入佛教情緒理學的轉化關鍵》,「宗教生命學術研討會」論文,台灣宜蘭:佛光人文社會學院。
  另請參閱筆者所撰(2004):《提升情緒管理的幾個面向——建構「佛教情緒理學」的實踐方法論述》,第二屆「生命關懷學術研討會」學術研討會論文,台灣中壢:萬能科技大學。]
  14、一個主張「人乘可以直接佛乘」的宗教。[「人乘可以直接佛乘」是太虛大師的話。詳請參閱筆者所撰(1990):《論太虛大師人生佛教理念的形成及其實際》,編入《太虛誕生一百周年國際會議論文集》,霍韜晦主編,第214-233頁,香港:法住出版社。]
  15、一個主張「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方便、給人希望」的宗教。[「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方便、給人希望」,這四句話是星雲大師口頭禪。]
  16、一個主張提高「國民快樂總值」(gross national happiness,gnh),比提高「國民生產總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gnp)更重要的宗教。[gnh一詞,是當今不丹國王his majesty king jigme singye wangchuk的創見,筆者曾在2001年6月拜訪這位曾在英國牛津留學的年輕國王,並且與他討論他對全球化」的看法。詳請參閱筆者所撰(2002):《論全球化,一條未定的道路——從佛教形上學的觀點全球化的可能發展》,第四屆「中華國際佛學會議」論文,台北:法鼓山中華佛學研究所。]
  17、一個主張「身土不二」,強調「綠色消費」與「環保倫理」的宗教。[「身土不二」是《維摩詰經》的經旨,也是近三十年來日韓兩國提倡「綠色消費」的共同語言。詳請參閱筆者所撰(2005):《論「身土不二」——從佛教不二法門」的觀點,探討當代全球環保倫理哲學基礎》,「第一屆兩岸三地佛教傳統與當代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香港:中文大學&廣州:中山大學。]
  18、一個主張「同體共生」的宗教。[「同體共生」是星雲大師為國際佛光會訂立的宗旨。]
  19、一個主張「佛法生活化,菩薩人間化」的宗教。[「佛法生活化,菩薩人間化」這兩句話,是慈濟功德會證嚴法師最重要思想表達之一。詳請參閱筆者所撰(2004):《從慈濟環保志工論「菩薩人間化」的體現——傳承與抉擇:論證嚴法師對「菩薩人間化」的詮釋與實踐之引論》,「海峽兩岸宗教社會學術研討會」論文,台北:華梵大學。]
  20、一個主張「三世業報」,而又強調「超越宿命」的宗教。[詳請參閱筆者所撰(2005):《論〈金雲翹傳〉對於宿命論的辯證思維——從佛教三世業報論觀點,看超越宿命關鍵》,第二屆「中國文哲的當代詮釋學術研討會」論文,台北台北大學中文系。]
  21、一個主張「懺悔」,而又反對把「罪惡感」實在化的宗教。[詳請參閱筆者所撰(2005):《論〈金雲翹傳〉的罪惡感問題及其療愈之道》,「宗教與亞洲文化」研討會論文,台灣宜蘭:佛光人文社會學院。]
  22、一個主張「煩惱實相即是菩提」的宗教。[詳請參閱筆者所撰(2000):《「煩惱免疫學」導論》,「方東美先生百歲誕辰紀念學術研討會」論文,台北中國哲學會。]
  23、一個主張「不二法門」與「非暴力」的宗教。[詳請參閱筆者所撰(2005):《不二法門非暴力——從佛教哲學觀點,探討全球倫理軸心思維的絕對預設》,2005台灣宗教學會年會「台灣宗教研究的本土性與國際性」論文,台北台灣宗教學會。]
  24、一個主張理事無礙,二諦圓融宗教。[詳請參閱筆者所撰(1993):《二諦與五祖傳法的雙重肯定》,編入《中印佛學泛論——傅偉勛教授十大壽祝壽論文集》,藍吉富主編,第123-133頁,1993年12月,台北:東大圖書。
  另請參閱筆者所撰(2002):《從兩個層面看佛指舍利》,《普門學報》第九期,台灣高雄:佛光文教基金會。]
  如果佛教能夠從這許多面向,向這個全球化的新世紀,展現一個新的典範,那麼,佛教將成為全球化「濁流」中的一股「清流」。筆者一直認為,如果越來越多的人認同了這個「清流」,那麼,有一天,這個「清流」,一定會成為全球的「主流」。[「把清流變成主流」這句話,是筆者2003年應邀在慈濟功德會台中分會所做的一次演講中,聽到引言人東森電視新聞主播靳秀麗女士提起的,此處借用這個表達。]長江與黃河,何其浩瀚,而其源頭也不過是一道可以濫觴的小溪罷了。套用一句金剛經》的句型:「所說小溪,即非小溪,是名小溪。」誰說「小溪」與「大河」,真的有小大之別呢?
  結語:發揮中道智慧,促進全球和平
  現在許多佛教的新興組織,有著一種「急起直追」的使命感,希望把佛教快速地普遍化、全球化。不過筆者在此,必須提出一個根本問題,那就是,在你積極地「向前追」之前,請先弄清楚,你到底在「追什麼」?你所追求的,到底是隨勢「異化」的夢幻泡影?或者是真正有助於全球價值重建、法爾常住的良性「典範」?
  對治「異化」,創立「典範」,這是佛教全球化的多元挑戰中,承擔全球責任的基本前提。
  曠觀全球東西方的宗教對抗,正是方興未艾。全球兩個「一神論」的信仰圈,歐美的基督宗教與亞洲的伊斯蘭教,彼此的誤解與仇恨,仍然看不到化解的跡象。從「九·一一」的恐怖攻擊事件,到中東地區以巴之間一連串的激烈沖突,在在都有宗教影子在後面。宗教沖突已成為全球和平最直接的威脅。西方累積兩百年所型塑的「東方主義」(orientalism),在東西方之間,掘起了一道錯誤的鴻溝。西方學者政治決策者,對於「東方主義」的扭曲模式,仍缺乏深度的反省。全球和平東西宗教對話不足的情況下,實際上存在著太多安定因素
  佛教是一個主張和平而反對暴力的宗教是一個主張中道包容而沒有對立極端的宗教。這樣的宗教,正是化解東西宗教對抗最好的調解者。此時此地,來自全球各地的佛教領袖與學者們,會聚杭州,論議天下,正可以凝聚佛教中道智慧,為全球和平共生」,創造更多有利的條件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