傑克·康菲爾德:踏上心靈幽靜 第13章 神聖之地,沒有疆界 分裂的原因:早年的創傷

  分裂的原因:早年的創傷

  大部分人都會在生活中經歷心理創傷和巨大的痛苦靈性修行似乎可以作為逃避之道,以擺脫身心的困擾,逃避過去的痛苦和存在的孤寂。靈性的前景愈美好,就愈符合我們不想受塵世干擾的心願。許多禪修學生在深入的靜默中,發現自己早年的生活經驗痛苦到根本不希望自己出生,不想活在人身之中,他們期望以靈性來逃避痛苦。可是,所謂凈化的觀念,所謂超脫或超越身體世俗慾望污濁想法,會把我們帶到什麼地方去呢?真的能帶解脫嗎?或只是強化原有的厭惡恐懼和限制昵?

  哪裡能找到解脫呢?佛陀說人的苦惱和開悟都在具有感官心智的五尺之軀內。若不在此時此地,還能在何處找到解脫印度神秘主義詩人卡比爾說:

  朋友,趁你活著時渴望真理

  趁你活著時投入經驗之中!……

  所謂「拯救」,屬於死亡之前的時光。

  若不在活著時扯斷繩索,

  難道要死後鬼魂來做嗎?

  有人以為只要身體腐朽,

  靈魂就會進入狂喜——

  那全是幻想

  現在如何,到那時也就如何。

  若你現在一無所獲,你的結局就只是

  死亡之城的空虛居所。

  若你現在神聖交融,來世

  就擁有滿足的面容。

  我們只擁有現在,日夜展現在我面前的就是這個唯一的永恆瞬間。看見這個真理才能了解神聖世俗無法分開,即使是最超越的靈性洞見也只閃現在此時此地,存在於我們行走、吃喝、相愛的生活之中。

  要看見這個真理並不容易。我們內心恐懼力量:批評習慣,會不斷阻止我們接觸神聖。我們常不自覺地將靈性拉回好壞、聖俗的兩極,重建早年生活的模式。這些模式曾幫助我們度過童年經驗到的痛苦創傷和無能。如果昔日恐懼的策略是躲藏起來,我們可能利用靈性生活繼續躲藏,卻聲稱自己已棄絕人生;如果童年遇到痛苦的防衛方式幻想,我們可能會讓自己迷失在靈性生活的願景中,如果過去試圖以好行為逃避責備,現在可能會試圖用靈性的純凈或神聖來逃避,如果幼時以強迫行為或自我驅策來彌補寂寞能力不足的感受,現在的靈性也可能反映出相同的情形。我們會利用靈性繼續使生活分裂。

  有位學生來自施虐的家庭,他父親常有突如其來的暴力,他處理這種危險處境的方法就是對任何可能的問題都非常敏感,所以有強烈的偏執傾向。他在靈性修行中重建這種情形,把老師學生分成好人壞人、危險的人和同夥的人、他不喜歡的人和他崇拜並試圖模仿的人若有人表現得像他狂野的年輕時期一樣,他就會過度批評、不理睬或覺得害怕就像害怕自已的這些部分一樣。他以這種方式切割周圍的團體,結果他對許多人的敵意使他妄想恐懼成真——許多人真的對他生氣,因此很快就重建出原生家庭里劃分好人與壞人的危險模式。他還用屬靈書籍的內容來強化分裂,評斷哪些人、行為和做法神聖的,哪些是出於慾望怨恨妄想無知

  若缺少指導,這種人會耗費數年靈性生活重演早年的創傷。上述例子需要非常小心地引導他注意自己如何對好與壞、對他人作出兩極化的不信任和理想化的判斷,而建立了如此強烈的感覺,並了解這種情形根源於何種恐懼。一旦能如此檢視,就能外在世界的問題轉向自身內在的困擾與悲傷。當他看見是自己創造了生活中的恐懼妄想、分裂和痛苦,整箇舊有的自我就會脫落,並喚醒新的可能性。

  另一位年輕學生帶著極大的不安全感恐懼修行。由於童年的巨大痛苦,她退縮到靜默和白日夢中求取平靜,在沉默中逃避周遭世界的問題和沖突。靈性修行使她得到極大的寬慰,這里的方式認可她的沉默和內向,支持她逃避世界。她的老師起先以為她是很優秀的禪修學生,能毫無困難地接受戒律和禁語的規定,很容易安靜,對人生的短暫本質有深入的洞識,知道如何避免執著的危險。她一次又一次地參加密集禪修,卻漸漸顯示她是以修行來逃避世界,她的禪修只是在重建早年家庭生活恐懼就像前面提到的學生一樣,她的生活局限在某些區塊。請她注意這點時,她激烈地抱怨:「佛陀豈不是說孤獨、坐在森林裡的樹下、過著隱居生活嗎?老師怎麼建議我有所不同昵?」

  她的否認過於強烈,難以突破,因此耗費多年在不同的靈性團體打轉。直到十年後,她有強烈的挫折感和不滿足,才有動機開始改變生活,打破自身的限制。

  分隔的牆是出於恐懼習性,應該或不應該的觀念,什麼屬靈和什麼不屬靈的看法。由於我們無法忍受生活的某些特殊部分,於是築牆隔開它們。我們通常不會築牆隔開世上普遍而巨大的痛苦、不公義、戰爭、盲從的行為,卻會築牆隔開自己最直接、最私密的痛苦,因為它最深刻地觸動我們、傷害我們,而這就是我們必須檢視、了解的部分。只有在我們能覺察這些心牆時,才能發展出向生活全面敞開自己的靈性修行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