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感的消融或體驗到人生的無我本質,只是靈性生活的一面。正如我在本章一開始所說的,靈性生活有兩個並行的任務,一個是發現無我,另一個是發展健康的自我感,探索真我的意義。表面上這兩者相互矛盾,但兩者都必須實現,我們才能覺醒。
一天傍晚,阿姜查談到這個矛盾。就一個佛學大師而言,他的說法非常驚人。他說:「所有關於『無我』的教導都不是真的。」接著又說:「當然,所有關於『自我'的教導也都不是真的。」然後大笑。他接著解釋,「自我」和「無我」這兩組名相都只是概念或觀念,我們試圖以之粗略地說明一個奧秘的歷程,而這個歷程既不是「無我」也不是「自我」。
哈佛大學的佛學老師及心理學家恩格勒嘗試說明如何了解這個矛盾,他說:「你必須先成為重要的某人,然後才能成為無我之人。」他的意思是要有強壯、健康的自我感,才能承受禪修的消融過程,進而認識空性。這句話說得沒錯,但千萬不要以直線的方式了解它,自我的發展和無我的認識可能以任何順序出現。就像靈性生活的所有面向一樣,自我和空性會在修行中以螺旋的方式一起發展,在嶄新而愈來愈深入的認識中,兩者的發展會交替出現。
有位禪學大師深知這個歷程的兩面,他在某年訪問美國的行程中,發現一位資深學生卡在修行中無我的空性部分。這個學生能在連續數小時的禪坐中保持清明、空無的靜默,並能輕易解決許多禪宗公案,但在生活中卻被動而沉默,忽視家庭生活。他的居家生活過於安靜嚴肅,子女受到忽視,禁止喧曄,婚姻瀕臨破碎。他的妻子向禪學大師抱怨,這位學生卻說:「靈性修行的結果不就是這樣嗎?」禪學大師知道問題出在哪裡。
他請這位學生和妻子一起來參加密集禪修。當其他學生在沉思傳統的禪宗問題,比如「一隻手會拍出什麼聲音」時,他給這對夫妻不同的公案:「佛陀做愛時是什麼樣子?當其他學生在禪坐和經行時,他卻要他們一再思考這個問題,並早晚各向他報告一次。
密集禪修的時間愈久,就愈專註、靜默。在這種禪修體驗中,大部分學生會變得安靜、清明而放空,只有禪堂最後面的這對夫婦例外。雖然他們禪坐的時間較少,但一天接一天,這對夫妻逐漸散發出愈來愈強烈美好的能量。老師每天也會向他們談到完整性,鼓勵他們像行動中的佛陀一樣找到真正的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