皈依真義(一)
梁乃崇教授
--------------------------------------------------------------------------------
華藏祖師開示——
皈者,皈元義、匯歸法界義。依者,依、止、住,即依般若波羅密多之法而止息妄念義,即返妄歸真是也。由見、聞、思修外緣而發心皈依常住三寶,由本覺內熏,始覺復發,而皈依自性三寶,是為內因。外修內熏,皈依常住三寶,依其所止,返妄歸真,而復顯自性三寶;再進一步,於自性三寶,依其所止,而悟證無上菩提,是為究竟。
出世——真如一心
--------------------------------------------------------------------------------
皈依的真義
今天我要講的是「皈依」的真義。當然「皈依」的真義內容很多,但我只講幾個重點。 華藏祖師的開示錄里有「皈依真義」,我們就先看「四皈依」這一部份,而且只講「皈依」的意思。我們不講俗義的「皈依」,只就真義上來講:「皈依」的真義是什麼?
「皈」就是「歸元」,也就是要「匯歸法界」,或者是「匯歸毗盧性海」。如果我們能夠歸元,或者能夠匯歸毗盧性海、匯歸法界,就是「皈」的真義。那「依」的意思是什麼?是「依其所止而息妄念」,就是依佛所教的這個方法,把妄念息掉,也就是停息自己的一切妄想。所以「皈依」就是「歸元」、「匯歸法界」,並且把妄念止息掉。
平常我們念「南無咕嚕啤」,或者念「南無觀世音菩薩」、「南無釋迦牟尼佛」,這個「南無」就是「皈依」的意思。若把「皈依」解錯了,會影響整個修行的結果。如果皈依就是聽命於「佛」,那就錯了。尤其是皈依了一個師父,就要聽命於他,這就更錯了;這一錯,修行也跟著錯,當然不可能修成。我們如果想修成,一定要了解這個「皈依」真正的意義。
那麼在世間的上師、佛、法、僧,在「皈依」中到底又有什麼意義呢?他們都是外緣,可以給我們一個學佛的機會和緣份,而不是聽命於他們。他們可以幫助我們恢復自心中的上師、自心中的佛、自心中的法和自心中的僧寶。
所以「皈依」的真義是什麼?也就是皈依「自性三寶」——在自己心中的,不是外面的。如果依照這個皈依的真義來修行,即使沒有讀過任何的佛經、沒有看過任何的法本,而只是把握這個真義,一樣可以修成功。這一點非常重要,弄錯會走錯路。因為我們習慣上都會想要找一個依靠,一旦找到了,就會讓人一頭栽進依賴的陷阱里,不容易回頭。
華藏祖師的《發菩提心義訣》裡面也講了一些關於「依」的原則,請看下面這一段文字:「彌勒菩薩法語雲:『分別是識,不分別是智。依識染、依智凈。染有生死,凈無諸佛。』又佛教行人有『四依法』:『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智不依識,依了義不依不了義。』又雲:『依智不依識,依識入地獄。』明了此旨,學佛庶乎近焉!」(請參考《圓覺之友》第十二期「發菩提心義訣講義」)
各位特別要注意,「四依法」裡面提到要「依法不依人」。譬如說,你跟一位老師或者是一位師父學佛,不是要跟隨這位老師、這位師父,而是要跟隨他講的方法佛法來止息妄念。如果只是跟隨某一個人,盲從地搖旗吶喊,根本與修行無關,決不可能成道!
再來講「依義不依語」,一個法總是要用文字、語言來說明。所以我們面對法時,要怎麼辦呢?不是死守著那些文字、語言為教條,而是要依據它所表示的「意義」來修行,來止息妄念。
第三個「依智不依識」,對於一個法我們要去了解它的意義,要用什麼心去了解呢?我們要用「智」去了解,不可以用「識」。
什麼是「智」呢?「無分別心」是「智」,「分別心」則是「識」。我們只可以依「智」,不可以依「識」。也就是對於佛所說的法,我們先用識心去了解,但這不夠好。初步不會用「智」的時候,我們只好先用識心去了解;以後若能用「智」,也就是用「無分別心」去了解的時候,就必須依照無分別心去了解。因為用識心的了解是有誤的,所得到的意義是不正確的,一定要用無分別心所了解的意義才是對的,才是真正的意義。
接下來講「依了義不依不了義」。我們在了解佛法的時候,已經用「無分別心」去了解了,但這裡面還有程度上的差別;就是說,我們了解佛法要有一個究竟、徹底的了解(了義),而不要不徹底、不夠究竟的了解(不了義)。所以我們學佛不但要以無分別心去了解,還要做非常徹底而夠深度的了解。在對佛法不同層次的解釋中,「四依法」告訴我們了解佛法要到那個最深的層次——「依了義不依不了義」,做到這樣的深度,才夠徹底。
它接著又說:「『依智不依識,依識入地獄。』明了此旨,學佛庶乎近焉!」所謂「依識入地獄」,就是說若用分別心來了解佛法,所得到的解釋不能使我們斷生滅;而落入生滅輪回,總有機會要墮入地獄道的。明白這個道理,學佛就差不多啦!就接近了!所以,我們要了解佛法,就必須先懂得這個「皈依」真正的意思。
彌勒菩薩法語雲:「分別是識」。有分別,就是有差別,譬如說有是非、有善惡,一旦有這些差別,就是「分別」。而分別是「識」,不分別才是「智」。「依識染」,如果依照這個有分別的識心去做,就是有染;有染就是會沾上臟的東西,會被臟的東西所污染。「依智凈」,依照無分別的心,就是所謂的清凈。「染有生死,凈無諸佛」,染的話,就會生死輪回;如果一清凈,心中無一法可得,連「佛」都沒有——就是交待了我們的心。所以我們學佛一定要依照無分別心,不可以依照分別心。
以上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看出來,這個「四依法」是一層一層深入地解釋、深入地皈依。第一層,先告訴我們要「依法不依人」;再深一層,就告訴我們「依義不依語」,這都是面對佛法時應有的態度;再來又叮囑說要「依智不依識」;再進一層,在智裡面還要「依了義不依不了義」——這一層一層的深度,在我們修行裡面非常重要,也就是在皈依裡面非常重要。
我們現在再回頭來看前面所講「皈依」的意思,就可以曉得,如果我們把它解釋成皈依那一位師父、皈依那一個人,這個解釋就已經不合彌勒菩薩所說的「四依法」裡面的「依法不依人」了。
我們又要注意,這里要皈依的是皈依「自性三寶」,也就是恢復我們心中的佛性,即把自心中佛性顯發出來,恢復本來面目,或者說喚醒佛性。事實上,這也就是「四依法」裡面的「依智不依識,依了義不依不了義」,這個「智」本身就是各位心中的自性三寶。所以要恢復的是自性三寶,也就是「依智不依識」。
如此一來,外緣的師父、外緣的佛、外緣的法和外緣的僧,是不是就沒有地位了呢?不是的,仍是有地位的。他的重要性就是來接引你,幫助你恢復自心中的佛法僧三寶。如果你把他們當作聽命的對象,而盲目地順從,這不是佛所希望的方式。佛不希望他的佛子——就是信仰他、學他的這些人,把「皈依」的意思解錯,所以特別又警告佛子:「依智不依識,依識入地獄」。
可是,我們要注意,雖然有很多人也在講佛法,也在講皈依,然而因為他的無分別心並沒有顯現,所以講的時候經常講錯,甚至一開始就把意思講歪了。他所講的都是依照識心的解釋,他自己弄錯了,所以跟著他學的人也弄錯了,這一點是要特別特別注意的。關於「皈依」就講到這里,各位對「皈依」的意思有什麼要特別問清楚的,現在可以提出來。
問:剛才您提到即使面對世間法時也要「依義不依語」,可不可以請您開示一下。
答:我們面對世間法時,當然也是這樣的。譬如說我們在處理世間法的時候,有些條文,比如法律的條文好了,我們不能夠把這些條文死死的只是按照文字來解釋,那樣常常解不通,都要就意義上來解。即使是世間法都如此,何況是佛法?
【編者的話】
「皈依」是吾人修行歷程中一項重要的功課,惜其真義漸無人知,影響所及,許多人學佛伊始即向外馳求,偏離正道而不自知。故編者特將 華藏祖師與梁乃崇教授以前對「皈依」的開示一並刊出,供讀者參考。因兩篇文字較為簡略,所以又將梁教授民國八十五年(西元一九九六)夏天在馬來西亞吉隆坡圓智精舍講述「皈依的真義」一文附刊於後(見下頁),請大家拿來參照,可有更完整的了解。
資料記錄-姚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