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參禪方法
前面宗杲禪師講過,「心意識之障道,甚於毒蛇猛虎」。為了幫助學人擺脫心意識的纏擾,古來祖師大德採用了種種方便善巧,或擎拳,或棒喝,或踩踏,或逼拶,或揚眉瞬目,或顧左右而言他,總之,要令學人的心意識當下破裂,或者走入死衚衕,令學人自己最後回頭轉腦。
除了採用這些峻烈的手段之外,也有些禪師針對學人好分別思維的習慣,將計就計,故意用語言文字,或設一些圈套,讓學人鑽,或說一些沒有滋味的話,讓學人咬嚼。鑽來鑽去,咬嚼來咬嚼去,最終發現沒有理路可得,沒有把柄可抓,沒有門路可出,就在這個當下,或許會有一些靈利漢肯當下放舍,從而入道。這個叫做「三寸軟舌勝金剛王寶劍」,亦稱之為「殺人刀、活人劍」。參話頭正是這樣的「殺人刀、活人劍」,通過它,學人可以斷除心意識,契入自己的本來面目。
當然,話頭既然被稱作「殺人刀、活人劍」,足見它既可以活人,也可以殺人。會用的人通過它可以出離生死,不會用的人可能在心意識的羅網中越纏越緊。古人所謂「死句」、「活句」,說的就是這個意思。實際上,句無死活,死活在人。若用心意識領解,一切言句都是死句;若不用心意識領解,一切言句都是活句。
概括宗杲禪師有關「參話頭」的言論,我們發現,修行人如果想在參話頭這一法上,儘快入門,必須首先作好如下幾個方面的思想准備:
1、須知所參的話頭是「鐵疙瘩」一個,對於邏輯思維來講,無你下手處,無你措足處。因此,不要指望從文字知見的角度來尋找答案;一切語言文字、知見伎倆,縱然說得頭頭是道,通通不算數。
只以所疑底話頭提管。如僧問趙州,「狗子還有佛性也無?」州雲:「無」。只管提撕舉覺,左來也不是,右來也不是。又不得將心等悟,又不得向舉起處承當,又不得作玄妙領略,又不得作有無商量,又不得作真無之無卜度,又不得坐在無事甲里,又不得向擊石火閃電光處會。直得無所用心。(《答張舍人狀元(安國)》)
2、所參的話頭,對知見而言,雖壁立萬仞,無出身之路,但要相信,畢竟有轉身之處。這轉身之處,決不在文字中,須是親證,別人代替不得。當從這個地方生起疑情,並一直參下去,疑情不破,決不撒手。
千疑萬疑,只是一疑。話頭上疑破,則千疑萬疑一時破。話頭不破,則且就上面,與之廝崖。若棄了話頭,卻去別文字上起疑,經教上起疑,古人公案上起疑,日用塵勞中起疑,皆是邪魔眷屬。第一不得向舉起處承當,又不得思量卜度,但著意就不可思量處思量,心無所之,老鼠入牛角,便見倒斷也。又方寸若鬧,但只舉「狗子無佛性」話。佛語祖語,諸方老宿語,千差萬別;若透得個「無」字,一時透過,不著問人。若一向問人佛語又如何,祖語又如何,諸方老宿語又如何,永劫無有悟時也。(《答呂舍人(居仁)》)
3、參話頭的目的,就是要死卻分別心、執著心,令我們無處安身,無可把捉。因此,參禪參到無滋味處、絕望處,正是大活之前的大死,正是得力的時候,不可放舍。
舉話時,都不用作許多伎倆,但行住坐卧處,勿令間斷,喜怒哀樂處,莫生分別。舉來舉去,看來看去,覺得沒理路、沒滋味、心頭熱悶時,便是當人放身命處也。記取!記取!莫見如此境界便退心;如此境界正是成佛作祖底消息也。……但辦取長遠心,與「狗子無佛性」話廝崖,崖來崖去,心無所之,忽然如睡夢覺,如蓮華開,如披雲見日,到恁么時,自然成一片矣。但日用七顛八倒處,只看個「無」字,莫管悟不悟、徹不徹。(《答宗直閣》)
4、參話頭時,不得將心待悟,不得住於五陰境界,亦不得在空境中喪失了疑情,須抖擻精神,猛著精彩始得。
「乾屎橛」如何?覺得沒巴鼻、無滋味、肚裡悶時,便是好底消息也。第一不得向舉起處承當,又不得颺在無事甲里。不可舉時便有,不舉時便無也。但將思量世間塵勞底心,回在乾屎橛上,思量來思量去,無處奈何,伎倆忽然盡,便自悟也。不得將心等悟;若將心等悟,永劫不能得悟也。……逐日千萬不要思量別事,但只思量「乾屎橛」,莫問幾時悟。至禱!至禱!(《答呂舍人(居仁)》)
有了這幾個方面的認識和心理准備,參話頭就不難入門了。若不明此理,終日圍繞著話頭,在意識里找答案,則永無出頭之日。古人講,「離心意識參」,就是這個意思。
概括地講,參禪之法略有十要,修行人不可不知——
第一對所參話頭要起真切之疑情;第二不得落在語言文字、意識知解中;第三不得落在枯寂或無所事事的狀態;第四不得將心待悟;第五疑情不破不得改換話頭;第六絕望煩悶時不得中途放舍;第七不得求奇特玄妙;第八不得執分別意識暫時中斷之石火電光為究竟,不得認途中種種五陰之光影為真實;第九參禪須具長遠心、懇切心及無所得心;第十參禪要遍於日用處,時時提撕,處處舉覺,不得間斷。
這十個方面,遍見於宗杲禪師的書信集中,與前面提到的四個方面的准備精神實質是一樣,只不過是詳略不同而已。
總之,見性之事,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不可自欺,亦不可欺人,須是真達不疑之地,如十字街頭親見爹娘一般,更不著問人。若問人,決定是不透。唯死心蹋地、做真實參究功夫的人,才有希望得見本來。若耍聰明、逞知解、玩伎倆,則永無出頭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