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增不減
黃國達
學佛修行的中心課題在於心靈的解脫自在,而要解脫就必須斷除煩惱。以佛法的修行來說,戒律可以防非止惡,禪定可以收攝心念,但唯有智能照見實相,真實如理的悟入三法印,才能斷除煩惱的根本——無明。實相或三法印的內涵就是空,悟入空性之後,配合禪定之力,止觀雙運,可以根除貪愛、瞋恨、我慢等煩惱。
諸法空相
那麼,空是什麼?如何契入於空?
印順導師在《般若經講記》之〈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講記〉中解說:「生滅,是就事物的自體存在與不存在上說的:生是生起,是有,滅是滅卻,是無。垢凈,是就性質上說的:垢即是雜染,凈是清凈。增減,是就數量上說的:增即數量增多,減即減少。世間的一切事物,不外是體性的有無,性質的好壞,數量的多少。如一個團體,團體的存在與否,這是生滅方面的;團體健全、墮落,前進或反動,是垢凈方面的;團體的發展或縮小,是數量方面的。任何一法,都不出此體、質、量三者,所以本經特舉此三對。如專約菩薩的證入空相說,即通達諸法自性空,空非先有後無,或本無今有的,所以說不生不滅;空性離煩惱而顯,然在纏不染,離纏也並非新凈;空不因證而新得,不因不證而失去,所以也就沒有增減。此究竟真理──畢竟空,只是法爾如此。悟入畢竟空性,離一切相,所以說: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
不增不減
就其中不增不減來說,由因緣和合所生的現象表現在數量的增減變化上,成和住的階段是成長、增長,壞和空的階段是衰退、減損。成敗、得失都不外乎增和減,這是就有為法或世俗假名有的角度來說的;就無為法或勝義諦而言,則是不增也不減,增減的現象本性空寂、如幻不實。
在實際生活中,對金錢、物質的多或少,名位的高低,權勢的大小,感情的厚薄,學問的深淺,人們對這些數量的增減變化的認知總是僵化的,其實這些都沒有絕對的實體性,完全是隨著因緣而起落無常,不是單憑個人主觀願望就會更多更大更高。因此執取愈深,苦惱就愈多,因為預期一個更好的狀態就己經種下了苦因;認定有成就才有價值,心靈便失去寬廣的視野,也失去自由的伸展空間。
當以智能徹透它的實在性,明白多少、大小、高低、深淺、厚薄都是緣起如幻,沒有究竟真實性,心靈即呈現鮮活、流暢的大用,可以隨機應變,隨遇而安,自在無礙。這就是不增不減的般若智能。
如實的中道
此外,空既是不落兩邊的中道,超越思惟的「如實」相,對「空相」、「空性」的體會也不妨用「不增不減」來描述:凡是在認知上有所增減都是不如實的。現在就此點來略抒己見:
認為事物有自性實體,有固定性、單一性、孤立性,這是「增」;把事物看成海市蜃樓般的根本不存在,否定現象,而落入虛無斷滅,這是「減」。
有些人以為事物雖然是空的,背後卻有一個不可思議、甚深微妙、玄之又玄的存在,那是「真如理體」、「常住真心」,是不可以空的,是「妙有」,這也是「增」。是頭上安頭的添加物,是一種累贅,空得不澈底。
或是以為「空性」是實體,涅槃是實體,這也是有所得的「增添」。
另有些人以為一切法空,連方便安立的假名也要破,只能破不能立,破壞世間的文字相,這是「減損」,空過頭了。
還有些人雖然也認同一切法不是什麼都沒有,卻想成是「唯心無境」,破壞境相在因緣和合中相對的客觀性,奪境而立心,執著「心」的實體性,是「增添」;否定「境相」的緣起現象為子虛烏有,全憑內心顯現,又是「減損」。
遇到事情,立即用自己主觀的見解不斷地投射在上面,算是「增添」;或是逃避,不去接觸,假裝它是不存在的,這其實也是另一種形式的「減損」。
無論是增添或減損,都是偏執一邊,不是如實的中道。所謂如實,就是如其原來的樣子,恰如其份,不多也不少。
那麼,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修戒定慧算不算是「增」?煩惱斷除算不算是減?
其實這並無礙於如實相的不增不減,就如寶珠蒙塵,拭除塵垢對於寶珠並沒有減少什麼,寶珠的光明顯現也不是有所增添,只是還其本來而已。
中觀家的破自性見,唯識家的破遍計所執性,都只是把不如實的謬誤破除而已。同理,中觀家證畢竟空,唯識家的證圓成實性,也都是回復它如實的真相。這不是本有今無,落入時間前後相的「常住本體」,而是離言絕待、超越時間相、非常亦非無常的實相。
當下照見如實的中道
「空」既是不增不減,如何見到「不增不減」呢?就在當下內心對著各式各樣的境相時,檢視自己是如何看待它們的。當發現有所增減,實時洞悉,就回到如實、真實。
可是難就難在看不見自己在認知的當下對事物的「增添」或「減損」,這就是「無明」——心靈的盲目。
怎麼辦呢?沒有快捷方式,只有靜下心來細密地觀察,才會發現自己的盲點,見到真相。
當心思混亂,生活在矛盾、沖突,緊張、壓力之中時,要檢視一下自己是否看事情時帶著過於僵硬的想法,強加在上面太多的框框,弄得自己左右為難,進退失據,就像父子騎驢的故事那樣,怎麼做都不對。其實只要根據當下的情況作智能的抉擇,然後做去就是了。世間的緣起相本來就沒有絕對的完美,也沒有標准答案,唯有寂滅空性是無諍、超越矛盾和沖突的。
譬如,今晚想靜下心來禪修,可是卻有一堆事情要處理,心裡覺得沖突、矛盾、猶豫不決。這時,暫時放下對於禪修或辦事的「非馬上做不可」的心態,那是多「增添」出來的妄執。客觀地衡量事情的急迫性,如果不急,就不要掛礙,因為要等到事情完全做好,就幾乎沒有時間禪修了!如果事情很急,就立即去辦,等告一段落,再放心禪修,免得三心兩意。這就是隨緣如實的中道,幫助我們處事理性、果斷。
又如,當你覺得一切都顯得枯燥乏味時,檢視自己是否在認知上否定了某些東西,譬如學佛而在不知不覺中漠視了一些事物如:運動、休閑、交友等等身邊的事物?覺得這些都是俗務,是修行的障礙?如果是的話,就要思惟、觀察,甚至質疑、追問自己,是否只是將攀緣心從周遭的事務轉移到和佛教有關的事物上?一旦日子久了,新鮮感消失了,是否又興味索然了?
這時,讓認知回到如實,既不增加也不減少,用開闊的心重新環視周遭的事物,從新的角度出發,即使做家事,也有樂趣。那麼心靈將再活躍起來,日常生活不再只是乏味無聊、無記、無意義中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