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振農教授:漫談玄奘的愛國主義思想——紀念玄奘圓寂1335周年

漫談玄奘愛國主義思想——紀念玄奘圓寂1335周年

高振農

玄奘不僅是我國著名的翻譯家、旅行家和佛教理論家,而且也是一位偉大的愛國主義者。他西行求法,往返17年,旅程5萬里,所聞所履達.138國。其間歷盡艱險,始終不屈不撓。特別是不為名利所動,堅決拒絕了印度國王學人的一再懇留和百般阻撓,毅然東歸,回到祖國弘揚佛法。回國後又婉拒了唐太宗勸其還俗出仕的主張,矢志不渝地獻身佛教事業,成為一個「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偉大的愛國主義者。因此,魯迅他是中國的脊樑」,梁啟超則稱他是中國佛學界第一人」。現在,我們學習、繼承和發揚玄奘愛國主義思想,不僅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而且也具有巨大的現實意義

首先,玄奘西行求法目的非常明確,就是要解決當時正在中國流行的各種佛教思想存在的一些矛盾,以便使佛教思想中國更為流行。他通過多年來在各地參訪學習,深感異說紛紜,無從獲解。所謂「遍謁眾師,備餐其說,詳考其義,各擅宗途,驗之聖典,亦隱顯有異、莫知適從」(《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於是,他抱著「一睹明法了義真文」,以求佛理真傳信念』,決心西行印度求法。因未得唐太宗批准,乃「冒越憲章,私往天竺」,也就是偷渡出境。這種不顧個人安危,決心赴印求法以解決佛教理論方面所出現的矛盾精神,本身就是一種愛國主義思想的表現。

其次,玄奘當年私自離開長安以後,一路上既有州官的留難與追捕,也有荒無人煙那八百里大沙漠的艱苦行程。但他毫無畏懼、退悔之心,而是勇往直前,最後終於戰勝了重重困難。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當他到達故高昌國時,受到高昌王的百般禮敬,並給予極高的榮譽和地位,挽留他長住高昌弘法,遭到玄奘拒絕後,甚至以遣送玄奘長安相要挾。玄奘不動搖,絕食三日,以死表態,執意西行。高昌王無奈,只得與玄奘結為異姓兄弟,留玄奘在高昌講《仁王護國經》一月後放行。從這一點看,玄奘愛國意志是十分堅決的。

第三,玄奘於貞觀二年(628年)春從高昌王城出發,到貞觀五年(631年)十月初進入那爛陀寺為止,前後四年余,歷經50餘國,沿途除了弘法講經,傳播唐代佛教文化外,主要是向各國佛教學者學習大小乘佛典因明、聲明、梵文乃至婆羅門教典籍。據不完全統計,在此期間,玄奘曾在縛喝國(今阿富汗北境的巴爾克),與小乘佛教徒般若羯羅(慧性)共同探討一切有部的《毗婆沙論》,又與佛教學者達摩羯羅(法性)、達摩畢利(法愛)相互研討、交流佛教文化。旋於迦濕彌羅國(今克什米爾)的閹那因陀羅寺,師事名僧僧稱(或作僧勝),學習《俱舍論》、《順正理論》及因明、聲明等。又與大乘佛教學者毗戍陀僧訶(凈師子)、僧蘇伽蜜多羅(如來友)、婆蘇蜜多羅(世友)、蘇利耶提婆(日天)、辰那呾邏多(最勝救)等共同討論佛學,相互問難,前後達二年。後至磔迦國(今巴基斯坦旁遮普),從一老婆羅門學習《百論》、《廣百論》以及婆羅門教的《吠陀經》、《奧義書》等。到至那仆底國(今印度北部之費羅茲布爾地方),住突舍薩那寺(樂受寺),從毗膩多缽臘婆(調伏光)學習《對法論》、《顯宗論》等。在閹爛達羅國(今印度北部之賈朗達爾),從旃達羅伐摩(月胄)學習《眾事分毗婆沙》。到窣祿勒那國(今印度北部羅塔克北),從閹那鞠多學習《經部毗婆沙》。在秣底補羅國(今印度北部門達沃爾)從蜜多犀納學習《辯真論》、《隨發智論》。到曲女城(今印度恆河西岸之勒克腦),從毗離耶犀納學習《佛使毗婆沙》、《日胄毗婆沙》等。貞觀五年(631年),抵達摩揭陀國的那爛陀寺(今印度比哈爾邦巴臘貢地方),受學於戒賢。

玄奘在那爛陀寺前後五年系統地聽戒賢講了《瑜伽師地論》3遍,《順正理論》1遍,《顯揚聖教論》、《對法論》各1遍,因明、聲明、《集量論》各2遍,《中論》、《百論》各3遍,同時兼學各種婆羅門書。最後被選為通曉三藏的十德之一。

貞觀十年(636年),玄奘離開那爛陀寺,歷游五印,繼續訪師參學。在此期間,他在缽伐多國(約今克什米爾的查謨)停留二年,潛心研習《正量部根本阿毗達磨論》及《攝正法論》、《成實論》等。重返那爛陀寺不久,又到低羅擇迦寺向般若陀羅請教說一切有部三藏因明、聲明等。旋至杖林山訪謁勝軍,隨之研習《唯識抉擇論》、《意義理論》、《成無畏論》、《無住涅檠論》、《十二因緣論》、《莊嚴經論》等,相互切磋質疑。二年後回到那爛陀寺,奉戒賢之命,為該寺僧眾開講《攝大乘論》、《唯識抉擇論》等。其後還撰述《會宗論》、《制惡見論》、《三身論》等。這表明玄奘此時已經學有所成。

從上可以看出,玄奘無論是在西行求法途中,還是到了那爛陀寺,以及後來的到處訪師參學,都表明他在學習上的刻苦認真。他不僅大小乘經典都學,而且因明、聲明乃至婆羅門教經典都學。這種為弘揚佛法好學不倦的精神,完全來之於他的愛國主義思想是他愛國主義精神又一方面的表現。

第四,玄奘印度戒日王召開的曲女城佛學辯論大會上,獲得巨大成功,一時名震五印,並被大乘尊為「大乘天」、被小乘尊為「解脫天」。戒日王又堅請他參加五年一度、歷時75天的無遮大會。會後回到祖國長安,時唐太宗見其學識淵博,有宰相之才,所以力勸其還俗出仕,共理天下。但是玄奘獻身佛教,矢志不渝,故而婉言辭謝。不久,即組織譯場,從事佛經的翻譯。從此,玄奘「專務翻譯,無棄寸陰。每日自立課程,若晝日有事不充,必兼夜以續之」。常常「至三更暫眠,五更復起,讀誦梵文,朱點次第,擬明旦所翻」(《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不僅如此,他在慈恩寺譯經時,還要領導全寺僧眾法事,擠出時間教授弟子。每天晚飯後,玄奘總要抽出二個時辰(即4小時)為弟子講演新譯經論,解答弟子們提出的種種問題。入夜以後,在寺弟子100餘人紛紛向他請教,他都耐心仔細地一一予以解答和指點。此外,他還常常抽空與寺中大德研討西方至賢創立的各種理論,評述諸家異同,並關心各地來寺游學,的青年僧人

正是在這種極端繁忙的情況下,玄奘從貞觀十九年(645年)5月起,到麟德元年(664年)二月圓寂止,前後共譯經論75部,總計1335卷。所譯之經,後人均稱為「新譯」。此外,玄奘還應唐太宗之請,撰成了《大唐西域記》12卷。這部書詳記唐帝國西北邊境至印度的疆域、山川、物產、風俗政事和大量佛教故事和史跡,至今仍是研究西域印度古代政治經濟宗教文化、民族關係等問題的珍貴文獻。不僅如此,他還印度的天文、歷算、醫學、因明等乃至制石蜜(白砂糖和冰糖)技術傳人中國。所有這些。不僅豐富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寶庫,促進了佛教中國的進一步發展,而且也從一個方面,反映了他的愛國主義精神

玄奘一生愛國主義思想的表現中,我們不禁聯想起,愛國主義思想作為中國人民的一種傳統美德,它歷來受廣大人民的尊敬和崇仰。如愛國主義者玄奘西行求法回國時,經西域到達唐都長安,就受到祖國人民的熱烈歡迎。當時唐太宗特命京城留守、宰相房玄齡前往隆重迎接,並專門舉行了盛大的儀式,由寺院僧眾、皇室和民眾共同護送玄奘至城中弘福寺。其時,全城寺院僧眾舉著幡帳、幢蓋、寶案、寶舉,排列於路側兩旁,文武官僚和士庶也分立兩邊,沿途瞻仰者多達數十萬人。數十裡間,梵樂聲聲,香華繽紛,煙雲繚繞,贊響徹天,競相歡迎載譽自佛國歸來的玄奘。又如玄奘圓寂,噩耗傳出,皇帝震悼,僧俗悲惜。下葬之日,數百弟子哀號動地,京城道俗每天有上千人奔赴哭泣,500里內京邑及諸州官民前來送葬弔唁者多達100餘萬人。這在中國曆史上可說是屈指可數的。因此,我們說,一個人,無論是信仰宗教還是不信宗教,只要他是一個愛國主義者,就一定會受到人們的崇敬。

總之,我們今天緬懷玄奘,紀念玄奘,主要目的要學習、繼承和發揚玄奘為國為教獻身的愛國主義精神為我們今天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作出應有的貢獻

(作者單位上海社會科學院)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