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種心
吳汝鈞
上面看到,智顗對凈心與妄心及心的造諸法問題,只有很簡單的說法。這當然不表示他不重視心的問題。無寧是,他對心的問題有較複雜的看法。他運用中觀學的四句思考的方式,把心四分,分為有漏心、無漏心、亦有漏亦無漏心、非有漏非無漏心。有漏心相當於肯定句,無漏心相當於否定句,亦有漏亦無漏心相當於綜合句,非有漏非無漏心相當超越句。(17)這種分法,表現於他的《次第禪門》一鉅著中,關於有漏心,智顗說:
有漏心者,即是凡夫外道心。具三漏故,名有漏心。所以者何?凡夫外道修禪定時,約四時中分別,不得離結漏故。何等為四時中分別?一者初發心,欲修禪時,不能厭患世間,為求禪定中樂及果報故。二者修禪時,不能返照觀察,生見著心。三者證諸禪時,即計為實,不知虛誑,於地地中見著心生。四者從禪定起,若對眾境還生結業。以是因緣,名為漏心。(18)
智顗認為,這有漏心是經驗層次的心,是一般凡夫與外道所有的心。它具有三漏,或三種煩惱:欲漏、有漏、無明漏。欲漏是欲界的煩惱,有漏是色界、無色界的煩惱,無明漏則是共通於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的無明煩惱。按漏的無明煩惱。按漏即是煩惱意,煩惱從眼、耳六根日夜漏泄,故稱漏。智顗以為,得證、離開禪定。結漏即煩惱;煩惱束縛身心,故稱結;漏如先前所說,煩惱日夜漏泄出來,故稱漏。即是說,在第一階段,修行者不能培養一種厭患世間、樂求出世果報的心理。在第二階段,修行者不能返照觀察自心是空,反而執著它,以為是實。在第三階段,修行者證禪的境界時,執著它為有實自體可得。在第四階段,修行者出離禪定,對種種對象境界起執,由煩惱而生惡業,在這不同境況所起的心,都是有漏心。
關心無漏心,智顗說:
明無漏心,亦約四時中分別。一約發心者,二乘之人,初發心欲修禪時,厭患禪樂,及求果報。但為調心,則漏心自然微薄不起,因此能發無漏。二修行者,隨所修禪,悉知虛假,能伏見著,不生結業。三得證得,入諸禪定之時,若於定中發真空慧,斷諸煩惱,則三漏永盡。四從禪定起,隨所對境,不生見著,造諸結業。以是因緣,名無漏心。(19)這是二乘的人所有的心。他們的做法,與上面持有漏心的人的做法剛好不同。這亦分四種階段。首先,二乘的人初發心時能培養出一種厭患世間的心,即促舍離心,但又不亟亟追求禪樂果報。他們能調伏妄心,使煩惱不起,由此而發無漏心。第二階段,修行者隨著所修習的禪定,知道自心是虛假,克服種種知見上的執著,不生煩惱惡業。在第三階段,修行者證入禪定,在其中發出真空的智慧,斷除三漏的煩惱。第四階段,修行者出離禪定,對於所面對的境界,不起知見上的執著,不生起煩惱惡業。在這不同階段所起的心,都是無漏心。
關於亦有漏亦無漏心,智顗說:
明亦有漏亦無漏心,亦約四時中分別。一約發心者,此行人初發心,欲修禪時,恛惶不定、或時厭離生死,不樂禪樂。或生見者,悕望定樂,愛樂果報,以生厭故,結業微羸。悕望定樂,故增長煩惱。二約修行者,如不斷善根人慾修禪時,是人雖成就信等五法,不得名根。以其不能定伏結使故,名亦有漏。生於信等善法故,名亦無漏。三約得證者,七種學人入諸禪時,雖發真智。結漏未盡故,名亦有漏亦無漏。乃至退法羅漢,亦有此義。所以者何?未得無生智故,名亦有漏;得盡智故,名亦無漏。四諸學人等從禪定起,隨對眾境,隨所斷惑。未盡之處,或猶生著故,名亦有漏;斷惑盡處,雖對眾境,結業不起,名亦無漏。(20)在亦有漏亦無漏心的情況,修行者的心比較複雜。就第一階段的發心來說,修行者的心,有時厭離生死,不望有禪樂;但有時又在知見上起執著,希求樂的果報,因而不能免於煩惱惡業。就第二階段的修行來說,修行者未能決定地斷除煩惱,故其心為有漏。另外,由於能生起善法,故其心為無漏。就第三階段的得證來說,修行者雖能發真實智慧,但未盡除煩惱,故名亦有漏亦無漏。智顗以為,這是一般修學聖道的人的心。乃至退法阿羅漢,亦不能免於此。退法阿羅漢是指能力低劣的阿羅漢,這種阿羅漢得了阿羅漢果,遇到惡緣,便起妄惑,退墮下來。另外,智顗以為,有漏亦可指尚未證得諸法畢竟不生不滅的智慧,無漏則可指獲得盡除煩惱的智慧。就第四階段來說,修行者從禪定起來,隨順眾境而隨即斷除所生起的煩惱。但仍有未盡之處,仍有執著,這是亦有漏。當斷盡煩惱,雖面對眾境,而不起惡業,這是亦無漏。
最後,關於非有漏非無漏心,智顗說:
釋非有漏非無漏心,亦約四時中明。一約發心者,菩薩大士初發意欲修禪時,不為生死,不為涅槃,則心不墮二邊。二約修行者,菩薩修禪波羅蜜時,為福德故,不住無為,為智慧故,不住有為。三約得證者,菩薩入諸禪時,若於禪中發無生忍慧,爾時心與法性相應,不著生死,不染涅槃。四菩薩從禪定起,隨對眾境,心常不依有無二邊。以是因緣,菩薩之心名非有漏非無漏心。這非有漏非無漏心,是菩薩心。智顗處處以雙非或雙邊否定的方式來展示這種心,展示這種心是中道的理境。首先,就發心言,菩薩初發心要得解脫,度化眾生,不是為了畏懼生死,要從中生死中逃脫開來;也不是為了欽羨涅槃的寂靜。他的心不與生死與涅槃這二邊牽纏著。其次,就修行言,菩薩為了度化眾生,積累功德,故出假化物,不滯留在清凈無為的涅槃境界;為了培養超越的智慧,因而不在著著於有為的現象世界。再就得證方面言,菩薩在禪定中,發展出能忍可諸法畢竟不生不滅智慧,與作為最高真理的法性相契合,不住著於生死與涅槃的二邊。最後,菩薩從禪定中出來,隨順世間諸緣,轉化眾生,一切本於大悲心,不依於有無相對的兩邊。他的心已經純化,達於絕對的境地。智顗即就這幾點,稱菩薩的心為非有漏非無漏心。
就實踐的角度來說,智顗所說的這四種心,顯然是依照一個合理的次序而提出的;先是有漏心,跟著是無漏心,再來是亦有漏亦無漏心,最後是非有漏非無漏心。我們可以視有漏心為經驗的有執著的心,無漏心是超越的無執著的心。從倫理境界上說,無漏心當然高於有漏心;不過,兩者都有所偏,有漏心偏於經驗上有的,無漏心偏於超越上的無,兩者都不能免於相對的二元性格。亦有漏亦無漏心似乎是要綜合這兩者,但亦不能免於兩者分開來所各自具有的偏執。最後,非有漏非無漏心是要打破這種偏執,以雙邊否定的方式表示對由一切極端所構成的相對格局超越開來,以達致真正優然絕待的中道理境。
吳汝鈞
上面看到,智顗對凈心與妄心及心的造諸法問題,只有很簡單的說法。這當然不表示他不重視心的問題。無寧是,他對心的問題有較複雜的看法。他運用中觀學的四句思考的方式,把心四分,分為有漏心、無漏心、亦有漏亦無漏心、非有漏非無漏心。有漏心相當於肯定句,無漏心相當於否定句,亦有漏亦無漏心相當於綜合句,非有漏非無漏心相當超越句。(17)這種分法,表現於他的《次第禪門》一鉅著中,關於有漏心,智顗說:
有漏心者,即是凡夫外道心。具三漏故,名有漏心。所以者何?凡夫外道修禪定時,約四時中分別,不得離結漏故。何等為四時中分別?一者初發心,欲修禪時,不能厭患世間,為求禪定中樂及果報故。二者修禪時,不能返照觀察,生見著心。三者證諸禪時,即計為實,不知虛誑,於地地中見著心生。四者從禪定起,若對眾境還生結業。以是因緣,名為漏心。(18)
智顗認為,這有漏心是經驗層次的心,是一般凡夫與外道所有的心。它具有三漏,或三種煩惱:欲漏、有漏、無明漏。欲漏是欲界的煩惱,有漏是色界、無色界的煩惱,無明漏則是共通於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的無明煩惱。按漏的無明煩惱。按漏即是煩惱意,煩惱從眼、耳六根日夜漏泄,故稱漏。智顗以為,得證、離開禪定。結漏即煩惱;煩惱束縛身心,故稱結;漏如先前所說,煩惱日夜漏泄出來,故稱漏。即是說,在第一階段,修行者不能培養一種厭患世間、樂求出世果報的心理。在第二階段,修行者不能返照觀察自心是空,反而執著它,以為是實。在第三階段,修行者證禪的境界時,執著它為有實自體可得。在第四階段,修行者出離禪定,對種種對象境界起執,由煩惱而生惡業,在這不同境況所起的心,都是有漏心。
關心無漏心,智顗說:
明無漏心,亦約四時中分別。一約發心者,二乘之人,初發心欲修禪時,厭患禪樂,及求果報。但為調心,則漏心自然微薄不起,因此能發無漏。二修行者,隨所修禪,悉知虛假,能伏見著,不生結業。三得證得,入諸禪定之時,若於定中發真空慧,斷諸煩惱,則三漏永盡。四從禪定起,隨所對境,不生見著,造諸結業。以是因緣,名無漏心。(19)這是二乘的人所有的心。他們的做法,與上面持有漏心的人的做法剛好不同。這亦分四種階段。首先,二乘的人初發心時能培養出一種厭患世間的心,即促舍離心,但又不亟亟追求禪樂果報。他們能調伏妄心,使煩惱不起,由此而發無漏心。第二階段,修行者隨著所修習的禪定,知道自心是虛假,克服種種知見上的執著,不生煩惱惡業。在第三階段,修行者證入禪定,在其中發出真空的智慧,斷除三漏的煩惱。第四階段,修行者出離禪定,對於所面對的境界,不起知見上的執著,不生起煩惱惡業。在這不同階段所起的心,都是無漏心。
關於亦有漏亦無漏心,智顗說:
明亦有漏亦無漏心,亦約四時中分別。一約發心者,此行人初發心,欲修禪時,恛惶不定、或時厭離生死,不樂禪樂。或生見者,悕望定樂,愛樂果報,以生厭故,結業微羸。悕望定樂,故增長煩惱。二約修行者,如不斷善根人慾修禪時,是人雖成就信等五法,不得名根。以其不能定伏結使故,名亦有漏。生於信等善法故,名亦無漏。三約得證者,七種學人入諸禪時,雖發真智。結漏未盡故,名亦有漏亦無漏。乃至退法羅漢,亦有此義。所以者何?未得無生智故,名亦有漏;得盡智故,名亦無漏。四諸學人等從禪定起,隨對眾境,隨所斷惑。未盡之處,或猶生著故,名亦有漏;斷惑盡處,雖對眾境,結業不起,名亦無漏。(20)在亦有漏亦無漏心的情況,修行者的心比較複雜。就第一階段的發心來說,修行者的心,有時厭離生死,不望有禪樂;但有時又在知見上起執著,希求樂的果報,因而不能免於煩惱惡業。就第二階段的修行來說,修行者未能決定地斷除煩惱,故其心為有漏。另外,由於能生起善法,故其心為無漏。就第三階段的得證來說,修行者雖能發真實智慧,但未盡除煩惱,故名亦有漏亦無漏。智顗以為,這是一般修學聖道的人的心。乃至退法阿羅漢,亦不能免於此。退法阿羅漢是指能力低劣的阿羅漢,這種阿羅漢得了阿羅漢果,遇到惡緣,便起妄惑,退墮下來。另外,智顗以為,有漏亦可指尚未證得諸法畢竟不生不滅的智慧,無漏則可指獲得盡除煩惱的智慧。就第四階段來說,修行者從禪定起來,隨順眾境而隨即斷除所生起的煩惱。但仍有未盡之處,仍有執著,這是亦有漏。當斷盡煩惱,雖面對眾境,而不起惡業,這是亦無漏。
最後,關於非有漏非無漏心,智顗說:
釋非有漏非無漏心,亦約四時中明。一約發心者,菩薩大士初發意欲修禪時,不為生死,不為涅槃,則心不墮二邊。二約修行者,菩薩修禪波羅蜜時,為福德故,不住無為,為智慧故,不住有為。三約得證者,菩薩入諸禪時,若於禪中發無生忍慧,爾時心與法性相應,不著生死,不染涅槃。四菩薩從禪定起,隨對眾境,心常不依有無二邊。以是因緣,菩薩之心名非有漏非無漏心。這非有漏非無漏心,是菩薩心。智顗處處以雙非或雙邊否定的方式來展示這種心,展示這種心是中道的理境。首先,就發心言,菩薩初發心要得解脫,度化眾生,不是為了畏懼生死,要從中生死中逃脫開來;也不是為了欽羨涅槃的寂靜。他的心不與生死與涅槃這二邊牽纏著。其次,就修行言,菩薩為了度化眾生,積累功德,故出假化物,不滯留在清凈無為的涅槃境界;為了培養超越的智慧,因而不在著著於有為的現象世界。再就得證方面言,菩薩在禪定中,發展出能忍可諸法畢竟不生不滅智慧,與作為最高真理的法性相契合,不住著於生死與涅槃的二邊。最後,菩薩從禪定中出來,隨順世間諸緣,轉化眾生,一切本於大悲心,不依於有無相對的兩邊。他的心已經純化,達於絕對的境地。智顗即就這幾點,稱菩薩的心為非有漏非無漏心。
就實踐的角度來說,智顗所說的這四種心,顯然是依照一個合理的次序而提出的;先是有漏心,跟著是無漏心,再來是亦有漏亦無漏心,最後是非有漏非無漏心。我們可以視有漏心為經驗的有執著的心,無漏心是超越的無執著的心。從倫理境界上說,無漏心當然高於有漏心;不過,兩者都有所偏,有漏心偏於經驗上有的,無漏心偏於超越上的無,兩者都不能免於相對的二元性格。亦有漏亦無漏心似乎是要綜合這兩者,但亦不能免於兩者分開來所各自具有的偏執。最後,非有漏非無漏心是要打破這種偏執,以雙邊否定的方式表示對由一切極端所構成的相對格局超越開來,以達致真正優然絕待的中道理境。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