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之與重 高明道 人類是透過感官認識到物質的世界。眼、耳、鼻等器官起作用時,吾人就能察覺、辨別色、聲、香等不同物質層面。感官當中傳統所謂的「身」,乃是負責滑澀、寒熱、飢渴等感受的區別,領納的差別相還包括重量,也就是基本上用「輕」、「重」二詞來描述的物體特質。然而有意思的是,在古老文化的語言中,無論是遠東的華語、南亞的梵語、中東的希伯來語等,這兩個原本修飾具體物質的形容詞,都衍生出動詞的用法——以心態為主,進而可以藉語言、文字乃至表情、姿勢等來呈現的「尊重」與「輕視」。不僅如此,古早的文化里也談到這些態度到底是正面的,值得鼓勵,還是負面的,帶來痛苦,換句話說,從道德或其他價值觀的立場提出批判。 別的不談,單就佛教來論,針對行為的「輕」、「重」,釋氏的看法非常明確。這可以分別從對象、主體兩個角度來剖析。前者是說,自己被尊敬或受到輕蔑。像這一類的經驗,佛法把它歸納到世間法,也就是凡夫無法避免,讓他團團轉的情況,通俗稱之為「八風」。你在社會上有地位,有分量,享有名譽,其實跟別人的推崇和恭敬有關,而身分卑微,備受論議、毀譏,也多少離不開他人的輕視。庸俗人遇上世間法,歡喜的就害他膨脹自大,難受的則使他垂頭喪氣,都是欠缺如理思惟所致。結果,不但當下不自在,且更播下將來的苦因而依佛陀的教導,應該觀察此刻世間法的經驗是無常、不圓滿的,沒有理由因它陷入煩惱,反倒宜用智慧看清它的本質,然後將「正面」的地位、聲望拿來利他,把「負面」的批評、譏笑當作自我改進的借鏡,穩重堅定,淡泊超然。 這是個人成為「輕」、「重」對象時的注意事項。至於自己可否 「輕」、「重」,摩訶衍契經上講得很清楚,例如預告未來會有人「貪求世利……,詐現聖相自尊自重,徒眾、眷屬,各相譽贊,以求名利」(《大寶積經.護國菩薩會》),而那些「以妒忌故,但自稱讚不贊他人」的眾生「以自高輕他故,於三惡道無量千歲受諸苦毒」(《葯師如來本願經》)與此相反,實修六度得菩薩「雖得諸根最勝明利,而不恃此自重輕他」(《大般若波羅蜜多經》),是因為他成就了菩提心,所以「其心質直不欺誑 常樂寂靜化眾生 除去憍慢不輕他」(《大方等大集經.海慧菩薩品》)。 上面舉的這幾段經文,都肯定菩薩道的行者不可能自重輕他。這是從消極的層面來說的。若是就積極的表現來論,則學佛人的態度謙卑,對眾生懷著恭敬心。何以如此?其中牽涉到理、事兩方面的原因。由事來看,因為所面對的有情究竟是誰,是凡夫還是聖者,除非自己成就了果位,不然不會知道。因此,為保護自己,與其無知侵犯聖者,寧隨時保持一顆尊敬的心。同時,菩薩既明了個人的安樂,直至佛果的成就,端賴含識,大乘行者的恭敬就可以視為一種感恩。除上述斷惡修善的業果考量外,菩薩尊重其他有情,理方面的支撐點在於「佛性」,亦即眾生成佛的可能性。 在世局擾亂不堪,連宗教界一點都不單純的今天,我們有幸值遇理路分明的佛法,不單對古老文化闡釋的物質世界可獲得多些認識,意義更深遠的是,在心靈的探索、調伏與提升上,可覓得具體、豐富的法寶。例如「輕」、「重」,不管自己是被評量的對象抑或扮演主體的角色,都有清楚的教導方便依循,以免受到污染,實質自利利他。謹與讀者諸君共勉。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