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金柯博士:六門教授習定論現代漢語譯

六門教授習定論現代漢語譯            無著菩薩世親菩薩釋  三藏法師義凈奉制譯  溫金柯現代漢語譯 按:「六門教授習定論」是呂澄先生最為推崇的修禪定印度論書之一。筆者一方面是因為世親的「無量壽經憂婆提舍」,即「往生論」,為進一步了解五念門之中,第三與四門中,止與觀的關系,而閱讀本論。「往生論」第三、四門說:「雲何作願?心常作願,一心專念畢竟往生安樂國土,欲如實修行奢摩他故。」「雲何觀察?智慧觀察,正念觀彼,欲如實修行毗婆舍那故。」透過「六門教授習定論」的解說,可以看到世親指出,止與觀是一體的兩個呈現,從這即可以清楚地理解「往生論」中的意思。詳如拙著「世親菩薩對《無量壽經》的詮釋:《無量壽經優婆提舍》」中所述。第二方面是因為讀李老師語錄,見李老師說:修習禪定的人,可以多讀禪典,增進修定的意樂(大意如此),而將此譯出,希望可以幫助有意習定者。 本論的六門,是依修定者的動機、須要具備的資糧、什麼是定心、實際修定的方法過程,修定的成果,都有扼要的說明。對於已經經常在修習禪定佛教徒來說,可以有很好的反省與檢視的幫助。  壹、前言:總標大綱(六門)  今欲利益一切有情,令習世定及出世定,速能舍離諸煩惱故,述此方便。  寫本論的目的是為了幫助所有的眾生,能夠修練「世間定」和「出世間定」,而快速地舍離各式各樣的煩惱。  頌曰:   求脫者,積集,  於住勤修習, 得三圓滿已,  有依,修定人。  釋曰:此初一頌總標六門。言「求脫者」,謂是求解脫人。「積集」者,謂能積集勝行資糧。「於住勤修習」者,於所緣處,令心善住,名之為定;由不散亂不動搖故。問:雲何修習?謂:「得三圓滿已,有依修定人」。「圓滿」有三:一師圓滿,二所緣圓滿,三作意圓滿。「有依」謂是三定:一有尋有伺定、二無尋唯伺定、三無尋無伺定。「修定人」者,謂能修習奢摩他、毗缽舍那。若人能於解脫起願樂心,復曾積集解脫資糧,心依於定,有師資等三,而為依止,有依修習。由習定故,能獲世間諸福,及以殊勝圓滿之果。先作如是安立次第,故名總標。    解釋:第一個偈頌標舉了本書全部的六個方面。所謂「求脫者」,就是「尋求解脫的人」。「積集」,就是說這人「能夠積集修行的資糧」。「於住勤修習」,就是說這人修練到「能夠把心安住於對象」;因為他的心能夠不散亂不動搖,所以叫作「定」。怎樣修練呢?就是「得三圓滿已,有依修定人」這兩句說的。也就是:「圓滿」有三種:一、師資圓滿,二、所緣圓滿,三、作意圓滿。「有依」就是三種定境:一是「有尋有伺定」,二是「無尋唯伺定」,三是「無尋無伺定」。「修定人」指的是這人就已經能夠修練止和觀。  總的來說就是:如果有人能夠對「解脫」發起願樂心,又能積集解脫的資糧,在師資、所緣、作意三方面都圓滿情況下,修習「有尋有伺定」、「無尋唯伺定」和「無尋無伺定」三種定境,那麼他就能因為修定的緣故,而得到世間的各種福樂,還有殊勝圓滿佛果本書要循這樣的次序來敘述修定的方法這就是它的總綱。    貳、六門的分別解釋    釋第一門「求解脫者」:修習禪定的人(聲聞、緣覺和菩薩)『意樂圓滿』  頌曰:   於三乘樂脫,  名求解脫人; 二種障全除,  斯名為解脫。 應知執受識,  是二障體性; 惑種、一切種,  由能縛二人。 已除煩惱障,  習氣未蠲除, 此謂聲聞乘;  余唯佛能斷。 若彼惑雖無,  作儀如有惑, 是習氣前生;  若除便異此。  釋曰:此之四頌釋「求解脫者」。謂於聲聞乘等有差別故,於三乘中,心樂解脫,名求解脫雲何解脫」?「二種障全除,斯名為解脫」。何者是「二障」,除之名脫?「應知執受識,是二障體性」。「識」者即是阿賴耶識,「執受」者是依止義,謂是煩惱所知二障體性。此復雲何?「惑種」即是煩惱自性。「一切種」即是所知自性。又「一切種」者。即是二障種子。「能縛二人」--煩惱種子能縛聲聞,一切種子能縛菩薩;由與聲聞菩薩為系縛故。雲何此二解脫差別?謂聲聞人習氣未除,斷煩惱障,而證解脫,唯佛世尊能總除故。雲何習氣?「彼惑雖無所作,形儀如有惑」者,是名習氣。此中應言:若惑雖無,令彼作相,如有惑者,此言「作儀如有惑」者,即是於因說果名故。「彼」謂聲聞獨覺。未知此是誰之習氣?謂是前生所有串習之事,尚有餘氣;今雖惑盡,所為相狀,似染形儀,名為習氣。若能除斷,與此不同。應雲:若彼習皆無,不作儀如惑。  解釋:這四個偈頌解釋什麼是「尋求解脫的人」。在聲聞乘、獨覺乘、菩薩乘等三種不同的教法中,心中嚮往解脫的人,就是「尋求解脫的人」。「煩惱障」和「所知障」這二種障礙全部都除去,這樣叫作「解脫」。什麼是這二種障礙?偈頌說:「要知道,『執受識』就是這二種障礙體性。」「識」就是阿賴耶識;「執受」就是「依止」的意思;這就是「煩惱障」和「所知障」這二種障礙體性。這些又是什麼呢?答:「惑種」就是「煩惱障」的自性,「一切種」就是「所知障」的自性。「能縛二人」的意思是說,「煩惱種子」能系縛聲聞人,「一切種子」能系縛菩薩;因為它們分別對於聞人菩薩能作為系縛。什麼是這兩種解脫差別?就是說,聲聞人,沒有除去「習氣」,只要斷除「煩惱障」,就能證得解脫;唯有佛世尊才能夠連同「煩惱障」和「習氣」一起全部斷除。什麼是「習氣」?就是那樣的煩惱雖然在心中沒有生起,但是外表上看起來卻像是有煩惱似的,這叫作「習氣」。這里要說明的是,如果煩惱已經沒有了,但是表象上看起來仍然像是有煩惱的;這里說「作儀如有惑」,就是針對其因(沒有煩惱)而說其果(像是有煩惱),所以這樣說。偈頌中的「彼」,指的是聞人和緣覺人。不知道這習氣是從哪裡來的呢?就是前世所熟習的事,到了今生仍然有留下來的影響力;現在雖然煩惱斷除了,但是似乎仍然遺留於外在行為的表相上,這就叫作「習氣」。如果連同習氣都能斷除,就會不一樣。而應該是:如果連習氣也沒有了,在行為的表相上就不會看起來像是有煩惱樣子。    釋第二門「積集勝行資糧」:修習禪定準備(聞法得樂)『依處圓滿』  頌曰:   種植諸善根,  無疑,除熱惱, 於法流清凈,  是名為積集。 能持樂聽法,  善除其二見, 但聞心喜足,  是四事應知。  釋曰:此之二頌釋「積集」義。如經中說:「此人先應修習多聞,復聽正法,諸見熱惱,已正蠲除,心之蓋纏,能正降伏。」依此文義,故說初頌。雲何「積集所有善根」?謂能持正法故;以此為先,令其信等善法增故。雲何「無疑」?謂樂聽法故。由知法故,已生、未生所有疑惑,悉能除滅。雲何「除熱惱」?謂除二見故。二見雲何?一者欲令他識知見。二者自起高舉見。謂作是念:如何令他得知,我是具德之人,是則名為「令他識見」。依此見故,自欲高舉,名「自高見」。此二能令心焦熱故,名為熱惱。雲何法流清凈?謂能除遣。但聞法時,心生喜足故。上之除字,流入於此。於法流清凈者,謂聽法時,心無散亂相續而流。心清凈故,蓋纏止息。若聽法無厭,更能進思,勤修不息,方得名為法流清凈。當知此據,聞思修位,如次應知。  解釋:這兩個偈頌解釋「積集勝行資糧」的意思。經上說:「這個人應該先修習多聞聽聞正法錯謬想法和熱惱,都已經除去;心中的各式各樣的煩惱都能正確地降伏。」第一個偈頌就是根據這段經文而說的。什麼是「積集所有善根」?就是能夠受持正法。因為要在能「受持正法」的前提下,才能夠讓信、勤、念、定、慧等善根增長。什麼是「無疑」?就是喜歡聽聞正法。因為了解正法就能夠除滅已生的、未生的各種疑惑。什麼是「除熱惱」?就是除去兩種想法。哪兩種想法?第一種是「希望被他人了解」,第二種是「覺得自己很偉大」。也就是心裡這樣想:「要怎樣讓別人了解到,我是一個很有才能、很有修行的人?」這就叫作「希望被他人了解」。在此想法基礎上,希望抬高自己,叫作「覺得自己很偉大」。這兩種想法,能使人心中焦熱,所以叫作「熱惱」。什麼是「法流清凈」?就是能夠除遣熱惱。因為聽聞正法的時候,能夠生起喜悅與滿足之心。所謂「於法流清凈」,就是聽聞正法之時心中無有散亂義理相續而流。因為其心清凈,所以煩惱止息。如果能夠聽法無厭,更能進一步思惟法義,不斷的努力修練,才可以稱為「法流清凈」。這里講的是聽聞正法階段心態;但是要知道依據同樣的道理,「思惟正法」、「修習正法」的階段,也是要這樣。      釋第三門「於住勤修習」:努力地修習禪定『本依圓滿』  次有十六頌,釋「於住勤修習」。初一總標,余是別釋。  頌曰:   所緣及自體  差別並作意 心亂住資糧  修定出離果  接下來有十六個偈頌,是在解釋「於住勤修習」。第一個偈頌是總標,其他十五個偈頌,則是分別解釋六個主題。  一、「所緣」:住心(定心)所觀察的三種對象  言「所緣」者,有其三種   外、上及以內,  此三所緣生, 應知住有三,  自體心無亂。  釋曰:言三種者:一「外緣」,二「上緣」,三「內緣」。外緣,謂白骨等觀所現影像,是初學境界上緣,謂未至定緣靜等相。內緣,謂從其意言所現之相為所緣境。自體謂是心無亂相,名之為住。心無亂者,於外等處三種緣時,隨其所緣心無動亂。  解釋:修習禪定的所緣境有三種,就是:「外在對象」、「在上的對象」和「內在的對象」。「外在對象」,就是「白骨觀」[1]等所現的影像這是初學禪定的人觀察的對象。「在上的對象」,指的是還沒有達到定境之前,以定境為靜相的觀察[2]。「內在的對象」,就是以法義作為觀察的對象[3]。定境的本質,就是心沒有動亂狀態。所謂「心沒有動亂」,指的是在觀察外在的、在上的、內在的這三種對象時,心沒有動亂。    二、「自體」:住心(定心)的本質(無移念)  頌曰   第一住相應,  定心者能見, 於境無移念,  相續是明人。 第二住相應,  厭離,心寂靜, 專意無移念,  相續是明人。 第三住相應,  於前境凝住, 定意無移念,  相續是明人。  釋曰:此之三頌,如其次第,配外、上、內。言「於境無移念」者,謂於余境心無散亂故名「無移」。「相續」者,堅守持心,令不斷絕。言「明人」者,或因自思,或從他教,於靜慮法而起加行,是謂明人。應知如次,是隨法行及隨信行種性。言「厭離心寂靜,專意無移念」者,謂於其境生厭離心;前唯觀境,未能生厭;今時專注心生厭離,而不散動。「於前境凝住」者,謂於意言所現之境,緣此境時,其心凝定,故雲「定意無移念,相續是明人」。    解釋:這三個偈頌,依序分別是在配置外、上、內三種對象,來解釋「住心」(定心)的本質。第一,觀察外在對象時,「於境無移念」,就是專注於所觀察的對象而不散亂地轉移到其他對象,所以叫作「無移」。「相續」就是穩住心念,使這樣的心念持續著。說能夠這樣的人是「明人」,指的是:或者由於自己的反省,或者由於他人的教導,而開始修習禪定,這樣就是「明人」。由自己反省而起修的,是「隨法行」種性的人;由他人教導而起行的,則是「隨信行」種性的人。第二、觀察「在上的對象」時,「厭離心寂靜,專意無移念」,是說此時他於外境生起厭離心;前一種只觀察外境,而未能生起厭離心,這時則是一方面專注,同時又心生厭離,而心不散亂動搖。第三種,觀義境時,「於前境凝住」,是說觀察此義境時,其心凝定。所以說是「定意無移念,相續是明人」。    三、「差別」:住心(定心)的九種差別相  頌曰:   堅執及正流,  並覆審其意, 轉得心歡喜,  對治品生時, 惑生能息除,  加行常無間, 能行任運道,  不散九應知。  釋曰:於彼住中差別有九,謂最初住、正念住、覆審住、後別住、調柔住、寂靜住、降伏住、功用住、任運住。此等並依阿笈摩經,隨句次第,而為修習。若於最初學緣境時,其心堅執,名「最初住」。次於後時,令其正念流注不斷,名「正念住」。若依託此,有亂心生,更覆審察,緣境而住,名為「覆審住」。次於後時,轉得差別,名「後別住」。次於後時,對治生起心得自在,生歡喜時,名「調柔住」。於此喜愛,以無愛心對治生時,無所愛樂其心安靜,名「寂靜住」。次於後時,所有已生、未生重障煩惱,為降伏故,名「降伏住」。次於後時,以加行心,於所緣境,無間隨轉,一緣而住,名為「功用住」。次於後時,於所緣境,心無加行,任運隨流,無間入定,緣串習道,名「任運住」。此之九種,心不流散,名之為住。應知以此「不散」之言,與「堅執」等皆相配屬。    解釋:「住心」(定心)有九種差別相,就是最初住、正念住、覆審住、後別住、調柔住、寂靜住、降伏住、功用住、任運住[4]。這九個差別都是依據《阿含經》所說的次第而作的修習。最開始學習觀察時,他的心是堅定地鎖住對象這叫作「最初住」。然後,使心的正念不斷流注,叫作「正念住」。在這狀態下,有動亂心生起,而能夠再次察覺,心安住在對象上,這叫作「覆審住」。然後,心轉成另外的狀態,叫作「後別住」。然後,生起對治,而使心得自在生起歡喜時,叫作「調柔住」。針對這種歡喜心,以「無愛心」加以對治,因為無所愛樂,而心得到安靜,叫作「寂靜住」。然後,所有已生、未生的重障煩惱都被降伏了,叫作「降伏住」。然後,再加把勁,對於所觀的對象,緊緊地扣住,叫作「功用住」。然後,對於所觀察的對象,心不再使勁,隨其自然,而順著串習的力量,滑入定境,叫作「任運住」。因為這九種差別狀態,心都是不流散的,所稱為「住」。所以這句「不流散」,和「堅執」(堅定地鎖住對象)等九種差別相,都是相配屬的。    四、「作意」及「散亂」  頌曰   勵力並有隙,  有用及無用, 此中一、六、二,  四作意應知。 謂外、內、邪緣、  麁重並作意, 此亂心有五,  與定者相違。 於彼住心緣  不靜,外散亂; 掉、沈、心味著,  內散亂應知。 應識邪緣相,  謂思親族等; 生二種我執,  是名麁重亂。 見前境分明,  分別觀其相, 是作意散亂;  異斯唯念心。 於作意亂中,  復有其亂相, 於乘及靜慮,  初二應除遣。  釋曰:應知「作意」有其四種:一、勵力荷負作意,二、有間荷負作意,三、有功用荷負作意、四、無功用荷負作意。此中,「堅執不散」,是「勵力荷負作意」,初用功力而荷負故。次「正流」等六種不散[5],是「有間荷負作意」,中間數有亂心起故。無間加行,是「有功用行荷負作意」。入串習道,是「無功用行荷負作意」。如是攝已,謂一六二,應知即是四種作意。  解釋:「作意」有四種:一、勵力荷負作意,二、有間荷負作意,三、有功用荷負作意、四、無功用荷負作意。在九種住心的差別相中,「最初住」的「堅執不散」,就是「勵力荷負作意」;因為它是最初使用心力而導致的荷負。其次,正念住、覆審住、後別住、調柔住、寂靜住、降伏住六種,是「有間荷負作意」;因為在這中間有幾度的動亂心生起。功用住的使勁,就是「有功用行荷負作意」。「任運住」的滑入定境,是「無功用行荷負作意」。這樣比配,就知道第一個、中間六個,以及其後二種住心,就分別是四種作意。  又心散亂,有其五種:一外心散亂、二內心散亂、三邪緣心散亂、四麁重心散亂、五作意心散亂。外心散亂者,於住心境,起緣之時,遂緣餘事,心流散故。內心散亂者,謂掉舉等三,於所緣境,中間亂起故。邪緣散亂者,於修定時,諸有尋求親識等事,而生顧戀。麁重心散亂者,有二我執其心亂:於修定時,有此二事,謂益及損。若身安隱,名之為益;身體羸弱,即是其損。或雲我今得樂,或雲我今有苦,或雲是我之樂,或雲是我之苦。此中我者,是執取義。言作意心散亂者,有其三種:於所緣相分明而住,是思察性。或從此乘更趣余乘,或從此定更趣余定,謂極分別思察定時,遂使心亂,名心散亂。異斯唯念心者,此能對治初作意散亂,由不分別而緣於境,但有念心。此明成就不忘念。此三散亂,初二應舍;第三由是從定趣定,希勝上故,亦非是過。  又,心的散亂可以分成五種也就是,一、「外心散亂」,二、「內心散亂」。三、「邪緣心散亂」,四、「麁重心散亂」,五、「作意心散亂」。「外心散亂」指的是,在以境為緣而修住心時,卻想到其他的事,導致心念流散。「內心散亂」指的是,掉舉、昏沈、味著等三者,在所緣境中間亂起。「邪緣心散亂」指的是,在修定時,各種想到親戚朋友之事而生起顧戀之心。「麁重心散亂」指的是,產生二種我執,使其心亂。也就是在修定時,會產生修定是有益或有損的想法;如果身安隱,就叫有益身體羸弱就是有損,於是認為「我今得樂」,或是「我今有苦」;有時說「這是之樂」,有時又認為「這是之苦」。其中產生的「我」,就是「執取」的意思。「作意心散亂」有三種對於所緣境相,了了分明而住,就是所謂「思察性」;有時為了從此乘更趣余乘,或者從此定更趣余定,也就是極力分別思察定境時,遂使心亂,稱為「心散亂」。與此二者不同的只有「念心」,就是說,只有念心,而不分別於境,能夠對治開始的作意散亂。這樣就是成就了心不忘念。此三種散亂,第一與第二種應該捨去,第三種因為是從定趣定,希求勝上的定境,所以並不是過失。  五、「住資糧」:修定的條件(戒行清凈)  頌曰   住戒、戒清凈,  是資糧住處; 善護諸根等,  四凈因應知。 正行境界,  與所依相扶, 於善事勤修,  能除諸過失。 最初得作意,  次得世間凈, 更增出世住,  三定招三界,  釋曰:住資糧者,謂戒即是無邊功德所依止處;必先住戒,戒行清凈,無有缺犯。若求戒凈,有四種因:一善護諸根、二飲食知量、三初夜後夜能自警覺與定相應、四於四威儀中正念而住。何故「善護諸根」等令戒清凈?由正行於境,與所依相扶,善事勤修,能除於過。初因即是於所行境行清凈故。二於所依身共相扶順,於受飲食離多少故。三於善事發起精勤故。四能除過失,進止威儀,善用心故。由此四因,戒得清凈。  解釋:所謂「住資糧」,就是說,「戒」是無量無邊功德基礎,因此必須先持戒,戒行清凈,沒有缺失和過犯。要做到戒行清凈,它的條件有四個:一、「善護諸根」,二、「飲食知量」,三、「初夜後夜能自警覺與定相應」,四、「於四威儀中正念而住」。為什麼「善護諸根」等四者,能夠使戒行清凈?因為能夠正心對境,和所依的根身相扶持,又善於勤修,和免除過失。因為第一「善護諸根」就是以清凈心,來面對境界。第二「飲食知量」,就是飲食的量恰到好處,沒有過多或過少的缺失,以此調理修定所依的根身。第三「初夜後夜能自警覺與定相應」是對於修定這種善事,發起精進的修習。第四「於四威儀中正念而住」因為能在行住坐卧中,善於用心,因此能除種種過失。由於這四個條件,所以戒行得到清凈。  六、小結  如是應知,由三種定,得三出離:緣外境時,得作意住;緣上境時,得世清凈;緣內心時,得出世凈。「住」者即是永得出離,必趣涅槃,更不退轉。已釋「於住勤修習」。  由此可知,由三種定,可得三種出離。也就是,以外境為對象,得到專注之心;以在上之境對象可得世間清凈;以內心對象,得到出世間清凈。所謂「住」,就是永得出離,必定趣向涅槃而不再退轉。以上解釋的是「於住勤修習」。  釋第四門、「三圓滿」『正依圓滿』  頌曰:   多聞及見諦、  善說、有慈悲、 常生歡喜心,  此人堪教定。 盡其所有事,  如所有而說, 善解所知境,  斯名善教人。 由聞生意言,  說為寂滅因, 名寂因作意,  是謂善圓滿。  釋曰:圓滿有三,一師圓滿、二所緣圓滿、三作意圓滿。此中,初頌說師資圓滿,意顯其人善教圓滿、證悟圓滿、善語圓滿、無染心圓滿相續說法加行圓滿。此顯教授師眾德圓滿,由此師故,得聞正法,有所證悟。次明所緣圓滿,說第二頌。盡所有事,如事而說,善所知境,名為善說。此明師資能說諸事,窮盡無悋,故名所緣圓滿。次明作意圓滿,說第三頌。此顯以聞為因,所起意言,能與聖道涅槃為正因故。緣此意言,所有作意皆得圓滿。此中因言顯聞,即是意言之因。言寂滅者,即是涅槃及以道諦,自體寂滅,及能趣滅故。總言之「寂因作意」者,明此作意緣寂滅因。何謂所緣?了法無性。如是緣時,即是其因亦是寂滅故。此作意名為寂因,是一體釋;又,緣此作意亦名寂因,此別句釋。(准如是釋,應雲「寂因作意」。舊雲「如理作意」者,非正翻也。)  解釋:「圓滿」有三種,一、「師資圓滿」,二、「所緣圓滿」,三、「作意圓滿」。這里,第一個偈頌說的是「師資圓滿」;意思是說這樣的人通達教理悟道見法、善於表達、心中慈悲沒有染著、能夠從不同的角度宣說佛法,這幾個方面都達到圓滿教授禪法的老師具備圓滿的德能,就能使學習的人了解正法,而有所證悟。第二個偈頌說的是「所緣圓滿」。對於修定中所有的情況都能確切的說明;精通修定中所有的情況,才叫作「善於說法」。也就是說禪師能夠窮盡而且無誤的說明修定的情況,才稱為「所緣圓滿」。接著,第三個偈頌解釋什麼是「作意圓滿」。它要表達的是,因為聽聞而生起的想法,就是聖道和涅槃的直接原因。透過這些想法,修定者所有的作意,都能得到圓滿。這里,是透過言語而達到理解,所以它是想法原因。偈頌中所說的「寂滅」,包括了滅諦涅槃和道諦;因為涅槃的自體即是寂滅,而道諦能使人趣向寂滅。總而言之,所謂「寂因作意」就是:這種作意是以寂滅因作為對象。什麼是所緣的對象?就是明白諸法無性。因為這樣觀察時,作意本身也是寂滅的。這種作意就叫作寂滅因,這是「一體釋」;又,以這種作意作為對象來觀察,也叫作寂滅因,這種解釋法叫作「別句釋」。(根據這樣的解釋,應該叫作「寂因作意」,過去稱為「如理作意」,不是正確的譯法。)    釋第五門、「有依」(定境)  頌曰:   謂尋求意言,  此後應細察, 意言無即定,  靜慮相有三。 無異緣、無相、  心緣字而住, 此是心寂處,  說名奢摩他。 觀彼種種境,  名毗缽舍那。 復是一瑜伽,  名一二分定。 麁重障、見障,  應知二種定, 能為此對治,  作長善方便。  釋曰:次明「有依」。諸修定者必有依託,謂依三定說「尋求」等。言「尋求」者,顯是有尋;既言有尋,准知有伺。言「細察」者,顯無尋唯伺。「意言無」者,欲顯無尋無伺;尋、伺皆以意言為性。此據奢摩他法明其定義,說「無異緣」等。此明「無差異」義,但緣其字,而心得住,名「無異緣」;亦名「無相」,但緣其字,於觀義相,所有作意,非彼相故。此住名「奢摩他」。「奢摩」是「寂止」義,「他」是「處」義。非獨「奢摩」得盡於事,謂據其心寂止之處心得凝住。依止於定,此定即是凝心住處,故名「奢摩他」,異此便無。次據毗缽舍那法明其定義,說次一頌,謂依多境名為眾觀。所言「彼」者,謂與彼二俱相屬著,即「奢摩他」及「所緣字」,是依奢摩他,得毗缽舍那;依於字處,所有諸義起諸觀故;於寂止處,所有眾義依仗於字,謂緣眾義而起觀察名為「眾觀」。「名一二分定」者,或時但有寂處而無眾觀,或有眾觀而非寂處,或時俱有,應知即是止觀雙運。又,奢摩他、毗缽舍那有二種障,謂麁重障及見障。應知二定是此對治,如次應配。何故此二名「長善方便」?能長善法之方便故。  解釋:接下來說明第五門「有依」。修定的人必然處於某種狀態也就是依三定:「有尋有伺定」、「無尋唯伺定」、「無尋無伺定」來說明其狀態。第一種定相有尋求;既然有尋求,由此可見也有伺察。第二種定相是「細察」,表明它是沒有尋求,而只有伺察。第三種定相是「意言無」,表明它既沒有尋伺,也沒有伺察;因為「尋求」和「伺察」的本質同樣都是「意言」。  接下來第二個偈頌,是從「奢摩他法」的角度來說明定的意義,而說「無異緣」、「無相」。所謂「無差異」的意思是說,只以其字作為觀察的對象,而心得到安住,這樣叫作「無異緣」;住心也叫作「無相」,因為只以其字作為觀察的對象,在觀察義相時,所有作意的對象並非其相。這樣的住心叫作「奢摩他」。「奢摩」是「寂止」的意思;「他」是「處」的意思。住心不是只有「奢摩」(寂止)就表達完全了,也就是說,依止於其心寂止之處,心才得以凝定而住。依止於定,這所依的定,就是凝心安之處,所以叫作「奢摩他」(寂止處),如果不依止於此,就不會有住心。  下一個偈頌,是從「毗缽舍那法」的角度來說明定的意義也就是心依於多個境時,稱為「眾觀」。「觀彼種種境」的「彼」字,指的是和「奢摩他」及「所緣字」二者是相互關連的。也就是說,要依於奢摩他,才能得毗缽舍那;要依於所緣字的所有諸義,才能起各種觀察。也就是說是在心的寂止處,而所有眾義都須依仗於字,以眾義為對象而起的觀察叫作「眾觀」。「名一二分定」是說,同樣是在住心的狀態下,有時候是只有寂處而沒有眾觀,有時候則是眾觀而非寂處,有時候是寂止處和眾觀兩者俱有,這也就止觀雙運。  下一個偈頌是說,奢摩他、毗缽舍那有二種障,也就是麁重障和見障。要知道奢摩他對治麁重障,而毗缽舍那對治見障。為什麼偈頌中說,奢摩他、毗缽舍那二者叫作「長善方便」?因為它們是能夠增長善法的方便。  心得清凈方法  雲何令方便法得善清凈耶?頌曰:   此清凈應知,  謂修三種相: 寂止、策舉、舍,  隨次第應知。 若心沈恐沒,  於妙事起緣, 若掉恐舉生,  厭背令除滅。 遠離於沈掉,  其心住於舍。 無功任運流,  恆修三種相。 定者修三相,  不獨偏修一, 為遮沈等失,  復為凈其心。  釋曰:為答前問,求凈定者修三種相。雲何為三?謂止、舉、舍。復雲何修?「隨次第應知」──隨其惑障生起之時,應次修習,在於何時,復修何相。且辯策舉相:「若心沈恐沒」。定者修三相,如下當知。若心沈沒,可修策舉相。何者是耶?於妙事起緣令心喜為相。又,寂止相者,若心掉舉、或恐掉舉,應修寂處。此雲何修?「厭背令除滅」。於所緣境極生厭惡,於自內心令過止息。舍相者,謂離沈掉。於何心中,謂心住舍?此舍相者,即是「無功任運流,恆修三種相」。如是次第修三相時,諸習定者得清凈相。又,奢摩他等即是定者,於此三相不獨修一。何以故?「為遮沈等失,復為凈其心。」若但修止,內心沈沒。既沈沒時,便應策舉。若因策舉,心掉散者,觀不凈境,令生厭離。於此舍相正修習時,名為正定,能盡有漏,由此遂令心極清凈應知此中,皆是隨順經文句,如理應思。  解釋:為什麼方便法可以使善法得以清凈這個問題答案是,因為求清凈禪定的人,修習三種心的狀態。哪三種?就是寂止、策舉和舍。而這三種狀態要怎樣修習呢?就是隨其不同的惑障生起之時,來決定在什麼時候,修習什麼狀態。譬如修「策舉相」的時機,就是「若心沈恐沒」。修定的人修習三相,就如下文所說,即如果心沈沒時,可以修「策舉相」。什麼是策舉相?就是以妙好的事物對象,使心產生喜悅狀態。又,修「寂止相」的時機,是心掉舉,或者為了防止掉舉,就應修「寂止相」。怎麼修呢?就是「厭背令除滅」,也就對於所緣的對象產生非常的厭惡心,而使自己內心過失止息下來。「舍相」就是既沒有昏沈,也沒有掉舉。怎樣的心,可以叫作「心住於舍相」?這里所說的「舍相」,就是「無功任運流,恆修三種相」。也就是根據前述的次第修習三相時,習定的人可以得到心的清凈相。又,「奢摩他」、「毗缽舍那」就是修定的人,在寂止、策舉和舍等三相中,不會只修其中一相。為什麼呢?它的原因就是「為遮沈等失,復為凈其心。」即如果只修止(奢摩他),就會內心沈沒。到了沈沒的狀態,就應該策舉。如果因為策舉,而導致心掉舉,散亂的話,就應觀不凈之境,使心生厭離而得寂止。修習這時得到的舍相,就叫作「正定」,它能除滅有漏煩惱,而使得心非常的清凈。要知道,以上說的,都是依據經典的文句而說的[6],應當如理的思維。  心得清凈利益  頌曰   出離並愛樂,  正住有堪能, 此障惑皆除,  定者心清凈。  釋曰:此明清凈之益。依《去塵經》[7]說:佛告諸苾芻,若人慾求內心凈,時有惑障現前,不能除滅。欲斷除者,先於不善業道,勿造大過,息罪惡見,而求出家,希求「出離」。若處中煩惱、欲、瞋、害意,起惡尋思,障勝愛樂,能除此障,說「愛樂」言。若有微細眷屬尋思、世間尋思、不死尋思,障其正住,對治此故,說「正住」言。若有功用方入定者,此定即非堪任之性。若能除此,顯有「堪任」,能除於惑,說「堪能」言。此顯凈定之人四種勝益。  解釋:這個偈頌說明的是心得清凈利益是什麼。依《去塵經》所說的,佛告訴比丘們,如果有人想要得到內心清凈,但卻有煩惱障礙現前,不能除滅;想要斷除煩惱的人,首先要持戒,在不善業道(殺生、偷盜、邪淫妄語等)方面,不要犯大罪過,停止作惡的想法,而求出家,希求出煩惱。如果心中有煩惱貪欲、瞋恚、害意等等不好念頭,是會障礙對於殊勝法的愛樂之心;能夠除去這些煩惱障礙,所以叫作「愛樂」。如果有微細煩惱,像是眷屬尋思、世間尋思、不死尋思等等,會障礙其心的正住;能夠對治這些微細煩惱,因此叫作「正住」。如果必須使勁才能夠入定的人,這樣的定就不是他真正能夠勝任的狀態;能夠免除這種狀態,就代表他是堪能入定的;能夠除去這樣的煩惱,因此叫作「堪能」。這個偈頌表達的是得到清凈的人所得到的四種利益:出離、愛樂、正住、堪能。  釋第六門、  雲何修定人果?頌曰:   於此定門中,  所說正修習, 俗定皆明了,  亦知出世定。  此頌意顯修習奢摩他、毗缽舍那者獲現果故。若人能依所說定相修習之時,得諸世間勝果圓滿及出世果,如前已說。  解釋:修禪定的人所得到的成果是什麼?這個偈頌所要說的就是修習止觀的人,所獲得的成果。如果有人能夠根據前面所說的定心的狀態來修練的話,所得的成果,就如前面所說的,是世間及出世間殊勝成就都能圓滿。  結語:  問曰:如上所說欲明何事?  答曰:   顯意樂、依處、  本依及正依, 世間圓滿,  並了於出世。  釋曰:略說義周,為會前事,故說斯頌。如最初雲「求脫」者,為顯意樂圓滿,「積集」者依處圓滿;此明有心修定,必須依託積集資糧故。「於住勤修習」者,顯本依圓滿。如經中說:「佛告諸苾芻,汝等先當依定,能盡有漏,是我所說。若欲求出生死海者,離於正定,無別方便。」「得三圓滿」者,顯正依圓滿;明師資承稟,決定可依。「有依、修定人」者,此顯修習圓滿。諸有智者,如前所說,遠離放逸,正修行時,世間諸定悉皆圓滿,及出世間,咸能證悟,顯得果圓滿。  前面所說的,主要說明的是什麼?  解釋:為了呼應前面所提的,簡要地作圓滿的總結,所以說這個偈頌。在所說的六門中,第一門「求解脫的人」,要強調的是他們修習佛法之意樂的圓滿。第二門「積集」,強調的是依處圓滿也就是想要修定的人,必須憑藉積集資糧。第三門「於住勤修習」,強調的是本依圓滿也就是如經中所說的:「佛對諸比丘說,你們要先有禪定就能斷除一切煩惱這是所說的。想要脫離生死輪回的人,如果沒有正定,就沒有其他的途徑了。」第四門「得三圓滿」,強調的是正依圓滿也就是怎樣資格的教導禪定老師,是一定可以隨學的。第五、六門「有依、修定人」,強調的是修習圓滿也就是有智慧的人,能夠如前面所說的,遠離放逸,而好好的修行時,就能成就各種世間定,而出世間法也全都能夠證悟,也就是強調得果圓滿。  -------------------------------------------------------------------------------- [1] 《發智論》卷二:「又世尊說:『結跏趺坐,端身正願,住對面念。』雲何名『住對面念』耶?答:修觀行者,繫念眉間,或觀青淤,或觀膖脹,或觀膿爛,或觀破壞,或觀異赤,或觀被食,或觀分離,或觀白骨,或觀骨瑣,此等名為住對面念。」(t26.926c) [2] 《瑜伽師地論》卷十二〈本地分中三摩呬多地第六之二〉:「如世間初靜慮等,為背下地修方便故,先以靜相而稱讚之;為趣上地修方便故,後以麁相而復呵毀。」(t30.339b)《瑜伽師地論》卷二十二〈本地分中聲聞地第十三初瑜伽處出離地第三之一〉:「雲何名為由世間道而趣離欲?謂如有一於下欲界觀為麁相,於初靜慮離生喜樂,若定若生,觀為靜相。彼由多住如是觀時,便於欲界而得離欲,亦能證入最初靜慮。如是,復於初靜慮上,漸次如應,一切下地觀為麁相,一切上地觀為靜相。彼由多住如是觀時,便於乃至無所有處而得離欲,亦能證入乃至非想非非想處。」(t30.401c)《瑜伽師地論》卷三十四〈本地分中聲聞地第十三第四瑜伽處之二〉:「世間道修者,謂於諸下地見麁相故,於諸上地見靜相故,乃至能趣無所有處,一切離欲。」(t30.476c) [3] 指的是「空」、「無相」、「無願」等意言所現之相為所緣境。 [4] 《瑜伽師地論》卷第三十〈本地分中聲聞地第十三第三瑜伽處之一〉:「雲何名為九種心住?謂有苾芻令心內住、等住、安住、近住。調順、寂靜、最極寂靜專注一趣,及以等持,如是名為九種心住。雲何內住?謂從外一切所緣境界,攝錄其心,系在於內,令不散亂。此則最初系縛其心,令住於內,不外散亂故名內住。雲何等住?謂即最初所系縛心,其性麁動,未能令其等住、遍住故,次即於此所緣境界,以相續方便、澄凈方便,挫令微細,遍攝令住,故名等住。雲何安住?謂若此心,雖復如是內住、等住,然由失念,於外散亂。復還攝錄,安置內境,故名安住。雲何近住?謂彼先應如是如是親近念住,由此念故,數數作意,內住其心,不令此心遠住於外,故名近住。雲何調順?謂種種相,令心散亂;所謂色、聲、香、味、觸相,及貪、瞋、痴、男女等相故。彼先應取彼諸相為過患想,由如是想增上力故,於彼諸相折挫其心,不令流散,故名調順。雲何寂靜?謂有種種欲、恚、害等諸惡尋思,貪欲蓋等諸隨煩惱,令心擾動。故彼先應取彼諸法為過患想,由如是想增上力故,於諸尋思及隨煩惱,止息其心,不令流散,故名寂靜雲何名為最極寂靜?謂失念故,即彼二種暫現行時,隨所生起諸惡尋思及隨煩惱不忍受,尋即斷滅、除遣、變吐,是故名為最極寂靜雲何名為專注一趣?謂有加行、有功用,無缺無間三摩地相續而住,是故名專注一趣。雲何等持?謂數修、數習、數多修習為因緣故,得無加行、無功用、任運轉道。由是因緣,不由加行,不由功用,心三摩地任運相續散亂轉,故名等持。」(t30.450c)兩處所說的九種住心,雖然名詞不同,但是所說的次第及內容是一樣的,可以拿來相互參照。 [5] 「正流」等六種不散,指的是九種住心中的:正念住、覆審住、後別住、調柔住、寂靜住、降伏住。 [6] 《雜阿含經》卷四十七,編號1247經:「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應當專心方便。隨時思惟三相。雲何為三。隨時思惟止相。隨時思惟舉相。隨時思惟舍相。若比丘一向思惟止相。則於是處其心下劣。若復一向思惟舉相。則於是處掉亂心起。若復一向思惟舍相。則於是處不得正定。盡諸有漏,以彼比丘隨時思惟止相。隨時思惟舉相。隨時思惟舍相故。心則正定。盡諸有漏。如巧金師.金師弟子以生金著於爐中增火。隨時扇韛。隨時水灑。隨時俱舍。若一向鼓韛者。即於是處生金焦盡。一向水灑。則於是處。生金堅強。若一向俱舍。則於是處生金不熟。則無所用。是故。巧金師.金師弟子於彼生金隨時鼓韛。隨時水灑。隨時兩舍。如是生金。得等調適。隨事所用。如是。比丘專心方便。時時思惟。憶念三相。乃至漏盡,佛說是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7] 《雜阿含經》卷四十七,編號1246經:「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金師住處,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如鑄金者。積聚沙土。置於槽中。然後以水灌之。麁上煩惱。剛石堅塊隨水而去。猶有麁沙纏結。復以水灌。麁沙隨水流出。然後生金。猶為細沙.黑土之所纏結。復以水灌。細沙.黑土隨水流出。然後真金純凈無雜。猶有似金微垢。然後金師置於爐中。增火鼓韛。令其融液。垢穢悉除。然其生金猶故。不輕.不軟.光明不發。屈伸則斷。彼煉金師.煉金弟子復置爐中。增火鼓韛。轉側陶煉。然後生金輕軟光澤。屈伸不斷。隨意所作釵.鐺.鐶.釧諸庄嚴具,如是。凈心進向比丘煩惱纏.惡不善業.諸惡邪見漸斷令滅。如彼生金。淘去剛石堅塊,複次。凈心進向比丘除次麁垢。欲覺.恚覺.害覺。如彼生金除麁沙礫,複次。凈心進向比丘次除細垢。謂親里覺.人眾覺.生天覺。思惟除滅。如彼生金除去塵垢.細沙.黑土,複次。凈心進向比丘有善法覺。思惟除滅。令心清凈。猶如生金除去金色相似之垢。令其純凈,複次。比丘於諸三昧有行所持。猶如池水周匝岸持。為法所持。不得寂靜勝妙。不得息樂。盡諸有漏。如彼金師.金師弟子陶煉生金。除諸垢穢。不輕.不軟.不發光澤。屈伸斷絕。不得隨意成庄嚴具,複次。比丘得諸三昧不為有行所持。得寂靜勝妙。得息樂道。一心一意。盡諸有漏。如煉金師.煉金師弟子陶煉生金。令其輕軟.不斷.光澤。屈伸隨意,複次。比丘離諸覺觀。乃至得第二.第三.第四禪。如是正受。純一清凈。離諸煩惱柔軟真實不動。於彼彼入處。欲求作證悉能得證。如彼金師陶煉生金。極令輕軟.光澤.不斷。任作何器。隨意所欲。如是。比丘三昧正受。乃至於諸入處悉能得證,佛說此經已。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