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元春教授:缺乏幸福感的我們該何去何從

缺乏幸福感的我們該何去何從

劉元春

    編者按:2011年10月28日,重慶綦江第二屆古劍論壇在重慶古劍山隆重舉行。上海社會科學宗教所劉元春在會上發表題為《養生先清心——佛教禪法與人生簡論》的論文,他從四個方面論述了養生清心的方法。看破、放下自信隨緣,觀照自心,發菩提心,在生活的當下修行,不斷改善人生。論文摘要如下:

上海社科院宗教所副研究員、博士劉元春

    一、先從「焦慮症」談起

    究竟什麼是養生,怎樣才能養生?陝西法門寺賢空法師的一個簡訊很有意義

    「根據中國之聲昨晚報道:中國已進入全民焦慮時代很多人不知道自己的終極目標在哪裡,每天都在忙碌著,體力心力都已透支。賢空提醒有緣人可以放慢節奏,愛護自己。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幸福的指數高低由煩惱的多少來決定,希望大家重視智慧的提升,智慧煩惱少了。」

    《央廣財經評論》指出,「近些年中國心理疾病呈高發態勢,有專家認為這是一種公民焦慮症,中國正在進入全民焦慮時代。」

    焦慮情緒從輕到重分為4個層次身體緊張,常覺得無法放鬆,習慣於眉頭緊鎖;愛出汗、眩暈、呼吸急促、老想去大小便,這是自主神經系統反應強烈造成的後果;之後就會未來產生無名的擔心,如擔心工作健康;最後發展到對周圍環境微妙變化和別人的言行都充滿了警覺

    我們的生命狀態缺乏幸福感,通觀起來可以概括為「煩惱」。智慧對治煩惱,治療焦慮症,由「清心」達成「解脫」,實現真正意義上的「養生」。

    二、清心的前提在於「看破」

    《六祖壇經》「外離相為禪,內不亂為定」。不被外在現象所迷惑所束縛,內心保持清醒,能夠自我把持而不紊亂,就是禪定禪定,就是要讓我們面對種種現象進行內在反思。透過生命現象,看到真理,獲得智慧

    人生的根本煩惱在於貪、嗔、痴三毒。人們執著虛妄的「我」而表現出來的慾望上的「貪」、情緒上的「嗔」、思維上的「痴」。

    諸法無我、諸行無常涅槃寂靜佛教三法印是驗證佛法的最基本準則,也是建立正確人生觀的理論基石。佛陀初轉*輪時宣示的「四聖諦」中,首先講出「苦諦」,歷數人世間種種真實不虛的痛苦煩惱,層層遞進,直至解脫痛苦方法

    關於苦的描述和分析,佛教《阿含經》、《金剛經》、《佛說五王經》等眾多經典都有記述。世間有無量諸苦,《大智度論》上說:「四百四病為身苦,憂愁嫉妒為心苦,合此二者,謂之內苦。外苦亦有二種,一為惡賊虎狼之害,二為風雨寒熱之災,合此二者,謂之外苦。」就是說生命個體自身產生的生理心理痛苦還會遇到天災人禍帶來的苦難

    近代凈土宗祖師印光大師在他的房間中堂,只掛了一個條幅,上寫著一個大大的「死」字,作為念佛的「禪機」。他常教化信徒,一生能夠參透這個「死」字,就會解脫

    三、清心的關鍵在於「放下

    「看破」是看見「我」的虛妄自我真相。「放下」過去之事,無論善惡對錯,都不去思量;未發生之事也不需預先去計較;眼前事,順逆也不需太在意,一切隨緣應機。

    禪宗祖師們根據對佛法根本精神的體悟,給我們出了許多修行途徑。只有經過了實踐的驗證,才能確認自己是否真正的放下了。

    達摩「二入四行」禪法中之「四行」,就是落實「理入」之後如何「放下」。在修行實踐中檢驗真理,實行真理而不是只停留在證悟的理論說教上。達摩在講「行入」時,先提倡抱怨行、隨緣行、無所求行來對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三苦。

    大乘佛教,施行六度萬行「利他」,行菩薩大行而不執所行,攝化眾生而不眾生相無所不行,任運自然,實為大方便、真看破。

    1、放下,要從愛護一切生命開始。

    慈悲,就是要敬畏和尊重、愛護所有的生命尊嚴權力。在禪修者心中,山水松竹、花鳥雲影,都是靈動的鮮活的生命喜怒哀樂,情同人類,舉首投足,弘法利生,佛菩薩無異。

    2、放下,要勇於樂於奉獻,廣結善緣

    廣結善緣,不是口號,而是一種行為。六度四攝等等菩薩行事,最根本的是主張在「為人民服務」之中,完善人生社會六度側重於不斷地完善自己,四攝重在普度眾生

    人與人之間,如果都能夠用親愛之心和睦相處,用真誠美好言行(愛語)給予別人物質精神的幫助、引導(布施),用有效的辦法、實際的行動,利益大家(利行),設身處地,同舟共濟(同事);將這些人性之光也照射到與我們共生共有的自然環境中的一切生靈,那麼,世界和平與發展就不夢想

    星雲大師曾經將「普賢十大願」作了這樣精闢的詮釋,可以成為大家為人處世的典範

    一者禮敬諸佛,就是實踐「人格的尊重」。

    二者稱讚如來,就是實踐「語言的讚美」。

    三者廣修供養,就是實踐「心意布施」。

    四者懺悔業障,就是實踐「行為的改進」。

    五者隨喜功德,就是實踐「善事的資助」。

    六者請轉*輪,就是實踐「佛法的弘傳」。

    七者請佛住世,就是實踐「聖賢的護持」。

    八者常隨佛學,就是實踐「真理的追隨」。

    九者恆順眾生,就是實踐「民意的重視」。

    十者普皆迴向,就是實踐「圓滿功德」。

   

    四、清心的根本在於「自信

    什麼是自在那就是一種從心底里透發出來的徹底輕松與愉悅。只要我們能夠去看破煩惱的根源,願意放下執著內心,就自然可以獲得身心自在,並遠離憂愁煩惱的侵擾,讓我們心靈變得更加快樂

    首先,要先識自心,並堅信「是心是佛」,從而把握自己。

    精神抑鬱、亞健康疾病已經嚴重地影響了生命質量,一句話就是活得累、想的多、我太重、心失衡:

    (1)以抱怨的態度對待生活中的事情怨天尤人,很少獲得滿足感。

    (2)經常懷疑別人的所作所為包藏不良動機,心胸狹窄,難以與人溝通。

    (3)小事不願做,大事做不了,拒絕嘗試新的事情,以消極、被動的態度對待生活

    (4)企圖取悅所有的人,讓別人牽著自己的鼻子走。

    (5)生活目標過高,脫離實際,久經拼搏也無法實現,挫折感由此而生,以致最終意志消沉。

    (6)沒有做人的原則,凡事都聽命於人,無主見

    (7)希望別人能圍著自己轉,以我為中心,聽不進不同意見,愛發號施令,知錯不改。

    (8)依賴性過強,無病呻吟,小病大養,事事處處都希望得到別人關心和照顧。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四句偈中,「自凈其意」是根本,就是自我心靈凈化。《六祖壇經中說,「汝等諸人,自心是佛,更莫狐疑,外無一物而能建立,皆是心生萬種法。……菩提只向心說,何勞向外求玄?」污染即凡夫清凈聖賢成佛之路,就是在於轉染成凈、轉凡成聖。心靈的凈化,是維護心態平衡,進而維護生態平衡的根本。

    要想把握自己,首先就要破除我執。一切以我為中心,我要主宰一切,我要有一切,這是人類精神痼疾。以自我為中心,把宇宙萬有都作為自己強取豪奪的東西時,不滿、憤怒、失望、憂郁、絕望等,成為生命障礙

    所以,《金剛經》中告戒我們:「一切有為法,如幻夢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應該從我執解脫出來,不要對外相迷戀執著,保持一顆覺悟的心,一顆純真的心,一顆平常的心,使自己也使他人生活在自由輕松、灑脫喜悅的情景中。這就是《金剛經》中下面的一段著名論斷:

    應如是生清凈心,

    不應住色生心,

    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其次,要發菩提心,不斷改善人生

    面對物質世界現實生活境遇時,要保持一顆超越的心靈,「隨緣不變,不變隨緣」。

    對一切生活外在境遇和條件隨順自然,不要強求,保持一顆滿足與平靜心態生活幸福是自己創造的,反觀自心,明白自己擔當多麼重要的責任,不推諉,不找借口,敢於擔當。

    法眼宗三祖延壽大師提出「一心為宗」,充分闡發了眾生菩提心的意蘊。他在《宗鏡錄》中引用《華嚴經》卷六十三的經文,告誡我們:「當以善法,扶助自心應以法水,潤澤自心;應於境界,凈冶自心應以精進堅固自心應以智慧,勝利自心應以自在,開發自心應以平等,廣大自心應以佛十力,照察自心。」要求我們用真理智慧陶冶自心,觀照自心,開發自心,穩固自心。破除我執胸懷天下萬物才會生發菩提心行。

    菩提心就是一顆覺悟的心,一顆智慧的心,一顆解脫的心。

    將禪修的實踐落實到日常生活中,在生活中不斷的完善自己,改變自己。凈慧法師在他的《生活禪鑰》中論述了生活禪的意義:「所謂生活禪,即將禪的精神、禪的智慧普遍地融入生活在生活中實現禪的超越,體現禪的意境、禪的精神、禪的風采。提倡生活禪的目的在於將佛教文化中國文化相互熔鑄以後產生的具有中國文化特色的禪宗精神,還其靈動活潑的天機,在人間現實生活中運用禪的方法,解除現代人生活中存在的各種困惑、煩惱心理障礙使我們的精神生活更充實,物質生活更高雅,道德生活圓滿感情生活更純潔,人際關系和諧社會生活更祥和,從而使我們趨向智慧人生圓滿人生。」

    「生活禪是禪在人生日用中落實與運用:其宗旨覺悟人生、奉獻人生;其要領是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生活;其著力點是在把握當下一念:覺悟在當下,奉獻在當下,修在當下,證在當下,受用在當下,保任在當下。」

    做人八字方針是:信仰因果良心道德;做事八字方針:感恩、包容、分享、結緣。他認為,在做人當中,能夠按照這八個字要求自己,就會有一幸福圓滿尊貴人生,反之,人生就有種種的缺陷。所講的做事的八字方針,實際上還是講的做人,是人格在做事當中的不斷升華與圓滿

    在做人做事中,實現「了生脫死」與「解脫涅槃」,即現代意義上的「終極關懷」。「在生活中生死,在了生死生活。」「學禪的目的,一般來講,就是要了生脫死。了生,就是在人生旅程之中怎樣活得更好;脫死,就是在走完人生旅程之後,怎樣死得更好。」

    「安住當下,一念不生從容面對,死生一如」。「時時刻刻安住在這樣一種現法涅槃之中,才是真正的了生脫死,才是禪宗生活禪所提供的終極關懷的方案。」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