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士強教授:《佛家名相通釋》要覽

佛家名相通釋》要覽

陳士強

佛家名相通釋》,二卷。現代熊十力著,成於1936年秋。通行本有北京大學1937年刊行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5年7月重排本。

熊十力(1885—1968),原名繼智,又名定中、升恆,中年以後改名十力,字子真。晚年自號黃岡逸翁、漆園老人。湖北黃岡人。十歲從父讀習《三字經》、四書(《論語》、《孟子》、《大學》、《中庸》)。次年,父卒,曾從鄰村何炳藜附讀半年,以後便勤奮自學,涉獵諸子百家,而尤喜王夫之、顧炎武等人的著作。十七歲赴武昌,投身兵營,以謀革命。1904年,參與創立科學補習所,翌年參加日知會,並考入陸軍特別學堂。1906年在武昌創立黃岡軍學界講學社。後因謀刺張之洞部下、統制張彪事泄,潛隱家鄉。辛亥革命爆發後,回武昌,任都督府參謀。1916年,參加孫中山先生領導的「護法」運動。失敗後,思想大變,棄政向學。1920年,入南京支那內學院歐陽竟無門下,研習法相唯識之學。1922年,應蔡元培之請,任教於北京大學,主講《唯識概論》。次年,焚舊稿而另創《新唯識論》。抗日戰爭期間,遷居四川璧山和樂山,著書立說,先後受聘於復性書院、勉仁書院,並任設於北碚的中國哲學研究所的所長。抗戰勝利後,回到家鄉。1949年重返北京大學任教。歷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特邀代表,和第二、三、四屆全國政協委員。撰有專著二十多部,論文、札記等一百餘篇,合計三百多萬字。主要著作有:《讀智論抄》、《因明大疏刪注》、《境相章》、《新唯識論》、《十力語要》、《讀經示要》、《體用論》、《明心篇》、《乾坤衍》、《原儒》等。生平事跡見《哲學大辭典·中國哲學史卷》(上海辭書出版社)、《當代中國十哲》(華夏出版社)、《中國現代哲學人物評傳》(中央黨校出版社)、《中國近現代佛教人物誌》(宗教文化出版社)等。

佛家名相通釋》是一部解釋法相唯識佛教術語(「名相」)的著作。書首有作者的「序」和「撰述大意」。「序」簡略地介紹了本書的撰作緣起(主要是為「有志於研究佛學,而苦名詞難解」的學子而作)。「撰述大意」敘述了本書的結構體例為何這般設定的原因,以及作者對如何研究佛學看法作者認為,「唯識法相,淵源廣遠,資藉博厚,而其為書也,又條件分明(如法相書——原注),統系嚴整(如唯識書——原注),佛家哲學方面名詞術語,蓋亦大備於唯識法相諸要典,撮要而釋之,則可以讀其書而通其學。大有(大乘有宗)之學既通,而諸小有(小乘有宗)、小空(小乘空宗),爰及大空(大乘空宗),一切經論,無不可讀。」印度佛學,在本土亡絕已久,「今欲求佛學之真,必於中國」。讀佛書,有「四要」:分析、綜會、踏實、凌空。讀佛書,必先讀「論」,而讀「論」,必先唯識法相,而次空宗。

正文分為上下二卷,共解釋佛教名詞四十六條。

卷上:依世親大乘五蘊論》,詮釋法相佛教名詞。有:法、有宗、空宗、法性宗、法相宗、唯識宗、諸行、《五蘊論》、五蘊、色蘊、性、善等三性、業、三業、假實、假法、相、心心所、種子、受蘊、想蘊、行蘊、識蘊、十八界、無為法、止觀、十二緣生、三苦、四諦、二諦、外道十六異論、數論、勝論。總計三十三條。

卷下:依世親大乘百法明門論》,並參酌《成唯識論》等,詮釋唯識佛教名詞。有:《百法論》、《識論》(指《成唯識論》)、諸識、能變、四分功能、四緣、三境、識性、修行位次、四智心品、法身、情識。總計十三條。

作者認為,坊間刊印的《唯識開蒙》、《相宗綱要》等書,雖然也是為初學者所編的入門書,但由於它們只是「粗列若干條目,而鹵莽滅裂,雜取經論疏記等陳語分綴之」,故學子反覆覽觀,「卒無一徑可通」(「撰述大意」)。而本書的主要特點在於依據論典,選取詞條,並將它們置於法相體系和唯識體系之中予以說明。

如書中釋「性」字說:

「佛書中凡言性者,多為體字之異名,其義有二:一、指絕對的真理而言,即東方玄學上所謂本體實體及體用之體,是也。(此在宋明儒書中屢見之諸儒所謂本原之學,即謂窮究本體之一種學。佛書中所謂實性或實相,皆實體異名——原注)二、指諸法之自體而言。佛書中每舉一法,必刊定其自體,讀法相唯識諸論,尤須明了此意。」(卷上)

釋「相」字說:

「相字有二義:一、體相。如說諸法實相,即實體之異語,亦雲真如。二、相狀。如法之相,對法性而得名(此中法性,猶言諸法實體。——原注)。此相字,即相狀之相,乃斥指色心諸行而名之也。故法相一詞,略當通途所雲現象。」(同上)

佛教的名詞術語是互相交叉的,重重無盡的。也就是說,一條佛教名詞術語中包含了幾條乃至幾十條、幾百條其他的名詞,而那些被用來說明某一條佛教名詞術語的名詞本身又可獨立成條。如「色蘊」條所包含的內容有:四大(地、水、火、風)、五根(眼、耳、鼻、舌、身)、五塵(色、聲、香、味、觸)、五因(生、依、立、持、養)等。「行蘊」條所包含的內容有:遍行五種(觸、作意、受、想、思)、別境五種(欲、勝解、念、三摩地、慧),善有十一種(信、慚、愧、無貪、無嗔、無痴、勤、輕安、不放逸、舍、不害)、煩惱六種(貪、嗔、痴、慢、疑、惡見)、隨煩惱十種(忿、恨、覆、惱、嫉、慳、誑、諂、害、憍、無慚、無愧、掉舉、昏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亂不正知)、不定有四種(悔、眠、尋、伺)等。對於這種情況本書一般是先對某一詞條作一概括性的說明,然後依次解釋它所蘊含的眾多的義理,即相關的多組佛教術語。因此,詞條的釋文長短不一,短的不到一百字(如卷上「法性宗」條),長的則有一萬幾千字(如卷上「行蘊」條、卷下「諸識」條)。作者對於法相唯識學的融會理解,在釋文中得到了充分的反映。

值得注意的是作者雖然學尊法相唯識學,但他認為「法相是無著學,唯識世親學」(「撰述大意」),兩者之間尚存在一定的區別。「無著說較少病,世親便多差失。」(卷上「有宗」條釋文夾注)因此,他在中對世親之學頗多微詞,並一再強調,他的《新唯識論》就是為糾正世親之失而作的。這在卷上「法相宗」、「唯識宗」兩條的釋文表達得尤為明顯:

法相宗」條說:

「相者,相狀或形相。有宗解析諸法形相或緣生相,其旨在於析相以見性(析諸法相,而知其無自性,則即諸法而見為實性之顯現也。無著本旨如此,世親唯識便失此意,此《新唯識論》所由作也。——原注)。然以其善說法相故,因得法相之名,亦省稱相宗。」

唯識宗」條說:

「此宗雖導源無著,而實在於世親。無著作《攝論》(具雲《攝大乘論》——原注)授世親世親由此舍小入大(世親初治小宗——原注),未幾創明唯識,作《唯識二十論》,成心外無境義;作《百法明門論》,成一切法不離識義。最後作《唯識三十頌》,理論益完密,而意計穿鑿之病,亦不可掩雲。(拙制《新論》及《破破論》,學者倘虛玩之,則世親學之得失不難見也。——原注)」文中所說的《新論》指的是《新唯識論》,《破破論》指的是《破破新唯識論》。

由此觀之,《佛家名相通釋》既是查檢法相唯識學名詞術語的實用的佛教辭典,也是研究熊十力佛學思想的一部值得注意的重要著作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