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佛教與女性的關係,我們馬上就會聯想到廣為當代女權主義者所病詬甚至深惡痛絕的「八敬法」,因為他們將這「八敬法」解讀為是對女性的歧視,從而有悖於男女平等。不過,我倒覺得,「八敬法」只是佛教的一項制度,而制度永遠不是佛教的核心問題,佛教的核心問題是解脫的心法,只要有助於解脫,那麼就如《金剛經》上所說的「一切法皆是佛法」,即使是歧視和不平等也是佛法,因此,對於「八敬法」,我們應該追問的是它是否有助於女性解脫,而不是從男女不平等的角度來審視它,這才是問題的關鍵,這才是佛教的看法,因為佛教所講的平等是法身的平等而不是報身和化身的平等。
另外,在中國佛教中,我不但沒有感覺到佛教歧視女性,反而是認為佛教促進了女性的解放。自從佛教傳入中國後,佛教在中國曆史上第一次扮演了婦女解放者的角色。我們都知道,在儒家文化的禁忌中,中國古代的婦女被要求「大門不出,二門不邁」,深閉閨中,不能參與社會公共生活,但是,一個婦女如果出家成了比丘尼或加入了佛教組織,那麼她就可以象男人一樣冠冕堂皇地進入社會公共生活領域,甚至成為朝廷的座上賓,這有《比丘尼傳》為證。
至於那些不出家的女性,也可以通過參加佛寺所舉辦的廟會或佛事活動而走入社會,幸運者甚至還可以在那裡邂逅如意郎君,這往往成了許多古代戲劇的題材。就是在當代,我們還可以看到,許多退休的女性正因為加入了佛教組織或參加了佛寺活動才繼續保持與社會的互動接觸,否則她們多半隻能關在家裡做燒飯婆帶孫子,一退休就與社會隔絕。雖然在當代中國,佛教不是女性接觸社會的主要通道,但是,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在中國古代,佛教絕對是女性與社會接觸的唯一合法通道,這個在中國女性社會史上顯然意義重大。
再者,我們在禪宗的燈錄中還可以發現一種我戲稱為「老太婆禪」的有趣現象,那就是這些燈錄記載了許多佛教境界或禪宗境界很高的老太婆,連許多禪師都得益於他們的指點,這說明了什麼?這說明老太婆的心性與禪者的心性是高度一致的。在我看來,一切佛教徒,無論男女,他們其實都有女性化的平和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