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煥忠博士:十不二門的生態意蘊(一)

十不二門的生態意蘊(一)

作者:韓煥忠

現在人類的活動無論從深度還是廣度上都遠遠超過以往的任何時期,即便在浩瀚的太空和縹緲的月球,也都出現過人類的身影。人們以萬能的科學為工具,移山填海,上天入地,使自己的意願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實現,但隨之而來的是人口膨脹、資源短缺、環境污染、物種滅絕、氣溫升高、基因變異、怪病頻發,人類忽然間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獨恐懼在一災難臨界危機意識中,人們開始懷念人與地球萬物和諧如一的生存狀態佛教人類的生存狀態與終極歸趣有著非常好的揭示,在現代語境中經過創造性的轉化和解讀之後,可以為現代人類所追求的生態平衡提供豐富的價值理念上的支持。這在中國佛教經典文獻天台宗九祖荊溪湛然所撰的《十不二門》中有著集中的體現。[1]

1.色心不二門。佛教所說的「色」,大致相當於我們今天物理學上所謂的物質佛教所說的「心」,包括一切心理活動和精神現象佛教認為,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雖然形態各異,紛繁複雜,但總不出色、心二法。所以《大智度論》說:「一切諸法中,但有名與色,更無有一法,出於名色者。」就常情而言,色是色,心是心,一為物質現象,一為精神活動,二者截然不同。但從天台宗圓教極唱來看,心即是色,色即是心,心外無色,色外無心。三千世間,總攝於凡夫一念,故稱心外無法;一塵之微,亦圓滿具足世間諸法也可說是法外無心。因此色心二法是一種互具互攝的關系天台宗稱之為色心不二門。這一門向我們揭示了生態環境精神世界的一致性:人們內心之中的許多失衡,其實就是生態環境失衡的一種主觀反映;人類要獲得精神世界的平衡、愉悅,就必須努力營造生態上的平衡。

2.內外不二門。色心不二門啟示我們生態平衡是人們精神平衡的基本條件有些人不以為然,以外外界無論如何洶湧,自己都能心如止水明鏡一般。事實上有這種可能嗎?芸芸眾生,上至諸佛菩薩,下至飛禽走獸,以及山河大地草木城郭,房舍街巷,皆為主體自我身外之境佛教稱之為「外」;主體自我的全部精神世界佛教稱之為「內」。天台宗認為,無論是外境還是內心,都具足在人的一念心中,因此主張內外不二。就常情而論,內外有別。我們也應儘可能的保持心境平靜,但卻不能過分強調外境內心之間的界限。試想,如果一個人對外界的苦樂憂喜一概無動於衷的話,那麼此人極可能具有一副殘民自逞的鐵石心腸。在關愛生態平衡方面,任何人都不應該有所例外,因為他不可能生活在與外界完全隔絕的真空之中,他一方面是外境的產物,另一方面也在通過自己的智能和行為塑造和影響著外境的存在和發展。

3.修性不二門。「修」,是指在一條件下,為了一定的目的,人為實施的一切事為造作; 「性」,是指事物內在的永恆不變的本質規定性。事物本性是人們進行修造事為的全部依據,即「全性起修」;因此主張一切修行事為都應該依據事物本性進行,不能違背事物本性,即「全修在性」,天台宗稱此為「修性不二」。由此我們想到,人類自然界中的一切活動,都應該遵循自然的性質,如此才可以保持生態平衡。但事實上是,人類太多地改變了事物本性,如給原本是草食的動物餵養肉食飼料以促其生長,讓風馬牛不相及的物種雜交從而製造出一些繁殖能力極強、體型碩大的新異物種……人類如此大量的違反事物本性生態平衡又怎能不被破壞呢?由此也告訴我們科學的發展不能僅僅追求經濟利益,還必須具有人文的關切,否則將可能走上反人類的歧途。

4.因果不二門。因果可以說是佛教信眾最重要信仰內容。因能辦果,果必有因,因此,佛教也將行因得果視為事物之間最重要的一種關系天台宗還認為,佛教所說的「因」即從迷而言,「果」乃就悟而說。在天台宗看來,始從人、天,終至等覺,皆名為因;唯佛妙覺,獨稱為果。十界迷悟雖殊,實相始終理一,故名因果不二」。我們今天如何處理人與自然關系,是行因;而將來生態是否平衡,則是由此而來的必然結果。因此,對我們今天從事的一切活動,都應放在宏大而長遠生態背景之中進行考量。特別是那些有著各種決策權的人們更應該明白,不要認為生態失衡的惡果是在遙不可期的身後,它實際上就在你們今天的起心動念之中。

5.染凈不二門。天台宗認為無明之與法性,體本不二,迷悟不同,用乃有殊。迷則以在纏心變造諸法,念念住著,名之為染。悟則以離障心應赴眾緣,念念舍離,名之為凈。染凈不殊,故名不二。人類是大自然的產物,人類的出現並不必然地預示著對自然的污染和對生態的破壞。當人類活動還很微弱的時候,大自然有一自我凈化的能力。隨著工業化的深入開展,人類逐漸脫離了自然狀態。同樣是開發,這時候人類活動的動機是為了生存(凈)還是為了利潤(染),就變得極為關鍵。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正是人們未能認識到自身的活動可能帶來的嚴重後果,過分看重了數字代表經濟利潤,在無窮貪慾的驅使下,對地球展開的毫無節制的掠奪式開採,導致了現在的生態危機

注釋:

[1]《十不二門》,1卷,天台九祖、唐代荊溪湛然(711-782)大師撰,原文本為《法華玄義釋簽》卷十四的一部分(《大正藏》第33冊第918頁),湛然圓寂後,其弟子道邃為方便學徒研究,特從《法華玄義釋簽》中摘出單行(見《大正藏》第46冊第702頁)。本文牒引,即據此文,故而行文之中不再註明出處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