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方田教授:五戒與十善

五戒十善

華方田《競爭力》 2007年第04期

當今社會,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和全球程度的日益提高,人類在享受高度發達的物質文明的同時,也承受著社會結構、生活方式價值觀念等急劇變化所引發的一系列價值危機精神危機。我們或許可以從傳統佛教倫理道德學說中,發掘出緩解這些矛盾危機的豐富資源。

戒是梵文sila的意譯,音譯為「屍羅」。律是梵文vinaya的意譯,亦稱「調伏」、「滅」、「離行」、「化度」、「善治」等,音譯為「毗尼」、「毗奈耶」、「鼻奈耶」等。是指佛教比丘比丘尼所制定的禁戒,謂能制伏諸惡。戒律是將戒和律合起來,泛指佛教出家、在家信徒所制定的、用以防非止惡的一切戒規。

中國佛教律宗將所有戒律分為兩種一是持戒,二是作持戒。止持戒是指防非止惡的諸戒,教人「諸惡莫作」,是「止諸惡門」。作持戒是指教人「眾善奉行」的戒,是「修諸善門」。

作為佛教三學(戒、定、慧)之一的「戒」,雖然條文繁多、嚴格,但實際上並不是以約束和限制為目的,而是針對眾生煩惱習氣,通過遵守戒律加以克服,從而實現修持佛法、獲得解脫的終極目標。《華嚴經》曰:「戒是無上菩提本。」只有嚴格持戒,才能進入真實禪定,進而生菩提智慧,達到了生脫死的涅槃境界。因此,佛教徒遵守戒律,在很大程度上是出自追求佛教理想境界自覺,體現出道德自律的性質。

佛教戒律有很多,對在家眾和出家也有不同的要求,但我們經常說的五戒十善則是僧俗兩眾共通的。所謂五戒是:一不殺生,尊重一切生命,不許殺害;二不偷盜,也叫「不與取」,不能擅取他人的東西;三不邪淫,不許發生不正當的男女關系四不妄語,對自己不知道的事情,不能亂說,不騙人;五不飲酒,不飲用帶有刺激性的、容易麻醉神經使人喪失理智的飲料。所謂十善業,簡稱十善:即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貪慾、不嗔恚、不邪見。其中,前四項與五戒的前四戒相同,不兩舌即不搬弄是非、挑撥離間,不惡口即不說臟話、不罵人,不綺語即不說雜穢語,包括無意義的話、吹牛和嘩眾取寵的語言十善的後三項就是要戒除佛教通常所說的貪、嗔、痴「三毒」。在這十善中,前三項屬於身業,次四項屬於口業,末三項屬於意業。與此十善相對的,如殺生、偷盜等,就是「十惡」。

很顯然,佛教所倡導的「五戒」、「十善」等道德規範,去惡從善的倫理準則,基本上包含了現行社會道德規範的主要內容,在當今社會仍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如果我們將其中的某些條文加以現代詮釋,就更契合現代社會現實要求和現代人的表述習慣不殺生就是對所有生命的尊重,這對於維持地球生態平衡、維護和平、避免戰爭具有積極的意義。不偷盜就是對公私財產所有權的尊重,這與個人(包括公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的現代理念完全吻合。不邪淫則有利於對維護社會家庭和睦穩定,根除養情人、包二奶、賣淫嫖娼等醜惡現象。不飲酒的規定,從近代佛學泰斗太虛大師起,就有許多有識之士將其含義擴展為禁用鴉片煙草毒品、酒精等刺激興奮神經的物品。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等,對於提高誠信與個人修養,構建和諧的人關系,都具有極強的針對性。至於不貪慾、不嗔恚、不邪見,則有助於我們提高道德修養,塑造理想人格,凈化心靈世界

總之,挖掘和弘揚五戒十善傳統佛教道德規範中所包含的積極因素,有助於促進現代社會道德完善,推動人類確立和諧的人關系和良好的社會秩序,緩和社會矛盾,縮小等級和貧富差異,凈化心靈,增長智慧,健全人格,克服自我中心、精神空虛、物慾膨脹等心理問題,減少戰爭恐怖、暴力、疾病社會問題,實為醫治現代社會人生疾病的一服良藥

THE END